方格精選

《震撼主義》 災難與新自由主義的共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小時不讀書,長大才當記者。這句話可能在台灣適用,但非常不適用於這個作者「娜歐密‧克萊恩」。娜歐密身為記者的她獲獎無數,是紐約時報的簽約作家。被譽為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及公共知識份子。從她的文字,不難看出她非常關心中下階級人民。偏向左翼思想的她,對於造成階級剝削,將利益操控在少數人之手的現況,感到痛心。這本書除了可以看到她的中心思想之外,還看到了許多讓人不寒而慄的新自由市場的真相。

極度自由的市場,是芝加哥學派的倡導者傅利曼的終極目標。他相信市場的完全開放,可以將一切的不正常導向正軌,比如:惡性通膨、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等。在他的思想裡面,這些都是因為政府的那隻手伸入市場導致的,所以,應該要採取完全放任的態度才行。這樣的思想,到底跟災難經濟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放眼望去,許多已開發的民主國家都不是完全自由的資本主義市場,政府為了顧及弱勢族群會介入控制房價、民生物資、福利發放、建立公共建設等。政府要有錢做這些事情,就需要把一些重要且賺錢的國家資產握在手裡,比如:石油、礦產。

在傅利曼的芝加哥學派裡,自由市場必須有三個要素:開放市場、消減國家支出、私有化。

眼見大多數的國家是社會福利跟資本主義的混血兒,傅利曼的理論無從施展,該怎麼辦呢?他深諳要找到這樣的市場,必須先讓這個市場「被震撼,破壞殆盡,然後重新開始」。這時候,他的第一個實驗場出現了-智利。皮諾契將軍推翻阿葉德政權之後,對經濟完全不懂的皮諾契急需一個經濟專家來輔佐他,推廣「大破大立」的芝加哥學派,理所當然的雀屏中選了。皮諾契聽從他們的建議,取消社會福利支出,然後物價開始飛漲,許多人流離失所,失業率大增,比阿葉德在位時,一切的經濟數據都更加殘破。但大家不敢反抗,集權國家哪經得起反抗?皮諾契的殘暴,讓所有人都閉上嘴巴。在這場震撼經濟治療中最先獲利的,就是那些芝加哥學派的學者們操縱的企業。

智利的經濟經過好多年終於好轉,百貨公司林立,進口車滿街開,被國際譽為「經濟奇蹟」,殊不知這個奇蹟建立在嚴重的貧富不均之上。窮人難以度日、流離失所的人數比阿葉德時期還要高。


而這一切,世界的大佬美國,則是幫他們在背後撐腰。美國(尤其福特基金會)提供各種獎學金給中南美洲國家的年輕人們,讓他們可以讀美國的大學,接受「芝加哥學派的經濟洗禮」。阿根廷、巴西也是其中之一。芝加哥學派一直在等待,政權潰散市場大動蕩的一天,好讓他們可以大顯身手。

就如同《巴西:毋望教訓》的報告中提到的:「因為經濟政策極度不受人口中最多數族群的歡迎,所以不得不藉暴力來執行。」

這些芝加哥學派掌權的政權,無不使用「暴力」「恐怖統治」來達成手段。而且這些震撼必須來的非常快,最好一夕之間風雲變色。就跟書中提到的「震撼心裡療法」的心理醫生一樣,先把病人的心理跟大腦用各種方式殘害肢解之後,再重新建構人格的方式如出一徹。而這些方式比如電療、剝奪一切感官(甚至是時間感)、化學藥劑。除了心理醫師的病人接受這種療法之外,戰俘也接受了一樣的療法。

芝加哥學派繼續將他們的觸角深入到了冷戰後共產主義垮台的那些國家。讓新上任的政權無法轉移債務,接著逼迫他們執行新自由主義三部曲,才能獲得債務的疏通資金或是免除舊集權政權的債務。而這些國家比如波蘭,也是其中一個受害者。死傷人數也是不乏上萬人,包含許多抗爭的學生們。

這一連串的悲劇引發了許多問題。「新自由主義原本就是一種暴力的意識形態嗎?它的目標是否有什麼成分,會導致此主暴力的政治整肅,和伴隨而來的人權清洗運動的循環?」我們以為自由經濟可以跟自由民主劃上等號,但在這些事件中,會發現往往是跟集權、軍政府、血腥肅清、災難(不論天然人為)相伴而行。難以抹滅掉其一。
就像前言裡面提到的卡崔納颶風下後,紐奧良的議員貝克說的:「我們終於清光了紐奧良的國民住宅。我們無法辦到的事,上帝辦到了。」地產開發商坎尼查洛也說:「我想我們有了一片可以重新開始的空白石板。有了這片空白石板,我們會有龐大的商機。」就在居民們都還流離失所,領取愛心餐點時,說了這些「振奮人心」的話。而這些居民不伐中低階層的人們,建商新蓋好的新房子還不一定買得起,居民們的將來到底是一片灰矇。

這是要闡述資本主義是罪惡嗎?倒也不一定,資本主義確實引領了許多的進步,當然也可能只是時代趨勢下必然的產物。但新自由主義的過度極端,或許已經跟引導國家進步沒有太大的關係了。或許就像我們的老祖宗的智慧一樣物極必反吧。人民的福祉、國家的進步,對芝加哥學派來說,與其說是個要努力達成的目標,不如說只是個資本市場下的犧牲品。在自由的經濟裡,總是要有一大群窮人來供養那鳳毛麟角的有錢人。即使我們看清了也討厭這件事,又能如何呢?新自由主義放任這件事情的發生,但社會福利國家如北歐則是盡力讓所有人都過著幸福的生活。我還是投給傅利曼痛恨的「混血兒經濟」一票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xJames-avatar-img
2020/11/09
謝謝分享。自己覺得不管是極右或極左,都需要極權才做得到。這與自由民主恐怕都是相違背的。
Mei 的自由人生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13
不能同意更多!!只是我發現身邊有些人會把自由市場跟自由民主直接劃上等號,認為極度自由市場=極度自由民主了。就跟西方有些國家會刻意把極權跟共產拼在一起一樣。(也不是很確定我的觀察對不對,如果有誤還請指正:-D)
avatar-img
Mei 的自由人生筆記的沙龍
16會員
16內容數
給自己的新目標: 平均一個月看本書,寫下書摘,分享出去。 希望可以達成這個目標,直接用方格子來督促自己。 歡迎分享自己喜歡的書~
2021/11/15
比起說它是一本推理懸疑小說,我更覺得作者-泰絲‧格里森,在試圖窺探人性骯髒、充滿隱密噁心慾望的一面。同時講述女性在性跟身理上面的先天弱勢。讓我不禁一直想起大學英文系講師說的一句話:
Thumbnail
2021/11/15
比起說它是一本推理懸疑小說,我更覺得作者-泰絲‧格里森,在試圖窺探人性骯髒、充滿隱密噁心慾望的一面。同時講述女性在性跟身理上面的先天弱勢。讓我不禁一直想起大學英文系講師說的一句話:
Thumbnail
2021/07/11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2021/07/11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2021/06/28
人,所在的世界,充滿著掠奪、被掠奪,標籤、被標籤。各種形式的暴力無所不在。故事中的女主角-英惠,她在故事裡面幾乎沒有講一句話,一直過得平凡的人生。但在某一天,做了個夢之後,突然再也不吃肉,罹患了嚴重的精神疾病。故事就是這樣突然地展開了,但裡頭不突然的是故事裡許多人都感受過的暴力。
Thumbnail
2021/06/28
人,所在的世界,充滿著掠奪、被掠奪,標籤、被標籤。各種形式的暴力無所不在。故事中的女主角-英惠,她在故事裡面幾乎沒有講一句話,一直過得平凡的人生。但在某一天,做了個夢之後,突然再也不吃肉,罹患了嚴重的精神疾病。故事就是這樣突然地展開了,但裡頭不突然的是故事裡許多人都感受過的暴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書透過全世界各式各樣從中央政府分割出來的經濟特區來說明一種思潮和現象: 思想上非常右派的人士認為資本主義要成蓬勃發展根本不需要民主。這些右派思想家甚至認為民主對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只會有各種負面的效果。而的確在全世界出現各種以香港/新加坡為藍本的資本主義飛地的變形。本文介紹了列支敦士登和杜拜
Thumbnail
本書透過全世界各式各樣從中央政府分割出來的經濟特區來說明一種思潮和現象: 思想上非常右派的人士認為資本主義要成蓬勃發展根本不需要民主。這些右派思想家甚至認為民主對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只會有各種負面的效果。而的確在全世界出現各種以香港/新加坡為藍本的資本主義飛地的變形。本文介紹了列支敦士登和杜拜
Thumbnail
在本月要介紹的這本新書《Crack-Up Capitalism》 中,名中生代歷史學家Slobodian Quinn從另一個很特別的角度來看全球化:一群激進右派自由意志論者(Libertarians) 如何想透過打造低稅率、低監管、高補貼的特區來規避政府的干涉和“民主政治“的限制...
Thumbnail
在本月要介紹的這本新書《Crack-Up Capitalism》 中,名中生代歷史學家Slobodian Quinn從另一個很特別的角度來看全球化:一群激進右派自由意志論者(Libertarians) 如何想透過打造低稅率、低監管、高補貼的特區來規避政府的干涉和“民主政治“的限制...
Thumbnail
鏟除管制經濟的草,還要培育自由經濟的苗,除草施肥,才能創造轉型的奇跡 — — 旭
Thumbnail
鏟除管制經濟的草,還要培育自由經濟的苗,除草施肥,才能創造轉型的奇跡 — — 旭
Thumbnail
如果說現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有甚麼問題的話,最大的問題在於該經濟需要持續不斷的成長,而隨著技術進步的放緩,能夠被納入新自由主義秩序國家的減少。事實證明雷根開始的新自由主義體系正在走向終結.....
Thumbnail
如果說現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有甚麼問題的話,最大的問題在於該經濟需要持續不斷的成長,而隨著技術進步的放緩,能夠被納入新自由主義秩序國家的減少。事實證明雷根開始的新自由主義體系正在走向終結.....
Thumbnail
在一個政治隨時可以抽走任何經濟成果的國家,就連馬雲這種曾經備受關注,與黨也關係良好的成功企業家,都可以被關靜音,甚至可以被奪取一切權利。在這個經濟體下,從事具有創新力的經濟活動,風險就遠高於在其他經濟體下冒險。政治體制是安全閥,被封閉權力體系捏住的安全閥,只會為統治者而開啟。
Thumbnail
在一個政治隨時可以抽走任何經濟成果的國家,就連馬雲這種曾經備受關注,與黨也關係良好的成功企業家,都可以被關靜音,甚至可以被奪取一切權利。在這個經濟體下,從事具有創新力的經濟活動,風險就遠高於在其他經濟體下冒險。政治體制是安全閥,被封閉權力體系捏住的安全閥,只會為統治者而開啟。
Thumbnail
你應該聽過:「臺灣社會現在就是太自由才會這麼亂啦,過去人們專心拼經濟的時代多好啊!」 自由為什麼如此具有魅力,讓許多人因追求它而成為偉大的烈士?一個由強人領導者帶領的專制國家,難道不比亂哄哄的民主國家好嗎?如果自由真的這麼好,為什麼有些國家會丟掉自由,走向專制? 種種疑問,這本書都給出了回答。
Thumbnail
你應該聽過:「臺灣社會現在就是太自由才會這麼亂啦,過去人們專心拼經濟的時代多好啊!」 自由為什麼如此具有魅力,讓許多人因追求它而成為偉大的烈士?一個由強人領導者帶領的專制國家,難道不比亂哄哄的民主國家好嗎?如果自由真的這麼好,為什麼有些國家會丟掉自由,走向專制? 種種疑問,這本書都給出了回答。
Thumbnail
在第一篇作者架構了資本的崛起,在第二篇作者要解決對資本主義的三種誤解。在這一篇包含了三章,分別為「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不是國家的對立面」以及「全球化並不新」這三個觀點...
Thumbnail
在第一篇作者架構了資本的崛起,在第二篇作者要解決對資本主義的三種誤解。在這一篇包含了三章,分別為「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不是國家的對立面」以及「全球化並不新」這三個觀點...
Thumbnail
>BY李彔 1+1>2不能完全解釋現代化經濟長期成複合增長的現象,為什麼? 因為當所有的人都餐與道自由交換的市場中,社會分工極大化實,社會財富的增長到達極限... 李彔在此問題上有所突破:他指出人的知識積累對社會分工和交換所產生的增量的放大作用。 *李彔認為什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制度創新? >>現
Thumbnail
>BY李彔 1+1>2不能完全解釋現代化經濟長期成複合增長的現象,為什麼? 因為當所有的人都餐與道自由交換的市場中,社會分工極大化實,社會財富的增長到達極限... 李彔在此問題上有所突破:他指出人的知識積累對社會分工和交換所產生的增量的放大作用。 *李彔認為什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制度創新? >>現
Thumbnail
災難曾幾何時變成自由市場賺大錢的方式?新自由主義在推廣自由市場的同時,到底犧牲了什麼?為什麼在推行新自由經濟記的市場裡,總是會有血腥的歷史?我們想帶往我們的國家往哪個方向走呢?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對全民的福祉產聲巨大影響。國家到底要心繫各階層的人民還是只要看到漂亮又冰冷的經濟數據就好呢?
Thumbnail
災難曾幾何時變成自由市場賺大錢的方式?新自由主義在推廣自由市場的同時,到底犧牲了什麼?為什麼在推行新自由經濟記的市場裡,總是會有血腥的歷史?我們想帶往我們的國家往哪個方向走呢?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對全民的福祉產聲巨大影響。國家到底要心繫各階層的人民還是只要看到漂亮又冰冷的經濟數據就好呢?
Thumbnail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心得—視線之外所隱藏的不能被忽視
Thumbnail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心得—視線之外所隱藏的不能被忽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