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0天的牽絆,換取13天的陪伴|回家的路好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個月內,連續幫兩位從不同國家要返台的人安排機票,一位返台與親人歡樂相聚,一位返台悲傷沈重奔喪。「從來不知道回家的路這麼遠! 」這卻是大家共同的心情。2020 全球疫情之下,沒想到連家都這麼難回。

「妳趕快查一下機票,後天回來!」

「後天? 什麼? 為什麼這麼突然? 」

「昨天臨時接到通知,九月客戶拜訪取消,現在不走錯過就到明年了,但是我九月底要回到公司,妳要幫我算好隔離的時間,我現在在外面沒辦法自己處理。」

「你不能叫你們公司窗口問嗎?」

「我們公司台幹今年沒有人回去過,沒有人有經驗...…」

今年8月10號星期一,我臨時收到你爸爸緊急的訊息說可以回家了,但要馬上開後天的機票,換做是平常,叫我買當天晚上的機票都沒問題,可是他人在東莞,現在大陸回台灣到底要怎麼飛啊?

「要從哪轉機?要什麼證明?怎麼申請入境?幾點開始算隔離?在哪隔離?......」

今年以前,我是一個把飛機當高鐵在搭的旅行者,這種平常我不會問我自己的問題,一連串的問號在聽到你爸爸要回來的當下通通跑到腦海裡。自從二月他搭了末班深圳班機回大陸工作後 (深圳在2月7日晚無預警宣布封城,隔日大陸宣布將只對外開放四個機場),從那天開始,爸爸已經有超過半年沒回家了,坦白說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他今年都不會回來了!

無論如何,這真是一個好消息,他年初答應你要親自回來送你上小學,沒想到真的可以實現了! 我趕緊去查了幾件事。

第一件事,我查了網上的資訊,訊息都不完全,因疫情不同每個時間點兩邊政府的措施都不一樣,尤其從大陸回台灣又要再回去的人少,可能三、四月的資訊現在完全不適用。而且我要查的不只是怎麼回來,我還要知道他要怎麼回去。

第二件事,我打電話給平常幫我處理出差機票的AE窗口求助,想請教台灣人從中國大陸返台入境的流程,我們公司台幹也很多我認為可以參考。嘟嘟嘟了幾聲,電話沒人接,詢問她隔壁的分機,結果因為公司都沒有人出差,所以她被AE留職停薪了!

第三件事,我馬上訊息了在上海工作的好朋友詢問她三月回去的隔離經驗,她簡短的告訴我從東莞返台只有上海、廈門、澳門三個轉機選擇。

  • 上海最遠但班機最多,人也多,風險性高,回程隔離旅館水平差異大
  • 廈門班機一天只有一班,但當天無法轉機要前一晚到等於浪費一天,但回程旅館素質較好
  • 澳門最近,但轉機者要先做核酸檢測,這很耗時,現在來不及了

三個小時後,經過了反覆地確認,以最快到達台灣,隔離最少時間為主,我先訂了從深圳飛上海回台灣,再訂了從台灣回廈門的機票,比平常的機票貴三倍。

第四件事,我打電話給航空公司,詢問返台入境問題,航空公司說台灣人入境請先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電子系統,當我要再多問一點,她馬上請我直接打給防疫專線1922,航空客服人員基本上不太明瞭各地或各國人返台規定,雖然他們的網站上有部分資訊隨時更新。

第五件事,我打電話給1922,確認有關接機和隔離時間。

  • 先是確認防疫車問題,她說不限制機場叫防疫計程車,自己預定機場接送也可以,意思就是沒有所謂真的防疫專車,只要有戴口罩的司機和車上前後有消毒的車都可以。
  • 於是我再確認隔離時間是幾點開始算? 她先說晚上12點開始算14日,我再問她那請問我到家超過12點怎麼辦? 她馬上又說這要看當時飛機落地時,海關通知時間為主,這個回答不是很清楚。我隨後打電話給有經驗朋友,正確答案是,你只要下飛機在12點前入境,就以12點開始計,如果你不幸排隊排太久入境是隔日章,那就以隔日的半夜12點才又開始14天隔離喔!

再次上網確認完以上資訊,當天下班已經晚上8點,我馬上衝回家把我和你的衣服用品打包,我們搬回娘家,未來14天讓你爸爸自己隔離住家裡。

如臨大敵似的,爸爸在8月12日當日早上5點多起床去搭9點多從深圳飛上海的飛機,在上海候機轉機,再搭晚上7點半班機回台,終於在接近半夜的11點回到家,平日只要2小時飛機的距離,這一天全程總共花了18個小時。

「沒想到回家的路有這麼遠!」這是爸爸下飛機後在電話中講的第一句話,精疲力盡似的。

其實這也是今年媽媽認識的所有從國外回台灣的朋友跟我講的同一句話!

8月29號清晨,爸爸隔離結束,早上6點鐘我買了豆漿燒餅油條和你一起回家接他出關,踏上了約好要一起慶祝你上小學前最後一次的全家旅程,三天兩日的花東行。

為了回家親自送你上小學,趕上這不僅對你還有爸爸媽媽人生的重要時刻,爸爸花了43天,以自己30天的牽絆,換取了對你13天的陪伴。總共來回機票加回程隔離旅館以及核酸檢測費用幾乎是以往一年回台灣8~9次機票的加總。

這一趟為了要回來陪伴你上小學之前和之後的旅程很不容易。但是他知道,你的人生只會有一次的小學入學日,而這一天爸爸和你在一起。

家看似很近卻又很遠,下一次看來我們是明年見了吧! 只希望世界的疫情早早散去! 讓想家的人回家。

爸爸與你 蘇花公路

爸爸與你 蘇花公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西看世界的沙龍
58會員
41內容數
凱西是一位從小總考前三名,但從國中起腦袋就不喜歡待在教室裡的孩子。高中時歷經補考、留級、轉學、重考、再重考...到懷疑人生,在大家都以為 "完蛋了"的時候,她的人生居然在異地重新找到出口。 凱西後來成為母親,細細回想,當年或許不是學校、老師、父母或自己不好,因為每個人都想 "為我好"。 但是"我" 到底是誰呢?
2023/05/23
我們對於父母和孩子,通常都有高人一等的期望,因為血脈相連,我們希望他們是,或是理當成對自己更好的人。只是每一個女人在成為一個母親的當下,她對待孩子的方式,也只能根據她的內在母性、人生的成熟度或是她從原生帶來的意識型態來教導自己的孩子。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是至少,如果我們已經覺察到這是一個彼此之間關
Thumbnail
2023/05/23
我們對於父母和孩子,通常都有高人一等的期望,因為血脈相連,我們希望他們是,或是理當成對自己更好的人。只是每一個女人在成為一個母親的當下,她對待孩子的方式,也只能根據她的內在母性、人生的成熟度或是她從原生帶來的意識型態來教導自己的孩子。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是至少,如果我們已經覺察到這是一個彼此之間關
Thumbnail
2023/03/06
「我要去大便!」「你這是藉口,不准去!」 在我們家,大約每天晚上7點到8點間做功課的時段,就會聽到Jensen這樣的大叫「我要去大便!」,雖然說小孩的腸子到肛門是條直線,但是他一個晚上要上5~6次廁所也真的太離譜了,常常也惹的陪他做作業的外婆十分生氣。 到底,他是真的想上廁所嘛?
Thumbnail
2023/03/06
「我要去大便!」「你這是藉口,不准去!」 在我們家,大約每天晚上7點到8點間做功課的時段,就會聽到Jensen這樣的大叫「我要去大便!」,雖然說小孩的腸子到肛門是條直線,但是他一個晚上要上5~6次廁所也真的太離譜了,常常也惹的陪他做作業的外婆十分生氣。 到底,他是真的想上廁所嘛?
Thumbnail
2022/12/02
「所有的藥都是毒藥,妳給他吃藥,這樣好嗎?」 這樣的問句,不用你問,作為母親,連我自己都在心裡問自己超過365遍。 今天是12月2日,恰巧在去年今天我帶我的孩子Jensen轉診到台大兒童醫院已經過了365天,那天在與醫生深談後,我拿著醫生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診斷書和藥單,接受了我要讓他吃藥的選擇。
Thumbnail
2022/12/02
「所有的藥都是毒藥,妳給他吃藥,這樣好嗎?」 這樣的問句,不用你問,作為母親,連我自己都在心裡問自己超過365遍。 今天是12月2日,恰巧在去年今天我帶我的孩子Jensen轉診到台大兒童醫院已經過了365天,那天在與醫生深談後,我拿著醫生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診斷書和藥單,接受了我要讓他吃藥的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想為你做些什麼的擔心、不知道何時會再見面的鬱悶,以及心裡希望你能好好生活這樣的祝福。他們不知道如何整理跟說出口,複雜的情緒混雜成了無法溝通的強烈情感及冷漠對待,只剩單向的發洩或逃避。這或許,是不是一種長大成人的分離焦慮?
Thumbnail
想為你做些什麼的擔心、不知道何時會再見面的鬱悶,以及心裡希望你能好好生活這樣的祝福。他們不知道如何整理跟說出口,複雜的情緒混雜成了無法溝通的強烈情感及冷漠對待,只剩單向的發洩或逃避。這或許,是不是一種長大成人的分離焦慮?
Thumbnail
如果没有了借口,我是不是可以更勇敢一点,再去面对各位亲人一次?
Thumbnail
如果没有了借口,我是不是可以更勇敢一点,再去面对各位亲人一次?
Thumbnail
回家短短兩週,又要再次出發前往上海... 又是一座從未去過的城市,又是一次城市探索
Thumbnail
回家短短兩週,又要再次出發前往上海... 又是一座從未去過的城市,又是一次城市探索
Thumbnail
他們都是生命的過客 終於返國了!結束了一段旅程,也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我常常覺得我們這種遊牧民族式的生活方式最是可以深刻體悟所謂: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有些人會在旅程的某些時候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但他們終將離開我們的人生旅程。 我相信很多人不需要經歷過這樣的變動,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幸福, 多數人從小在
Thumbnail
他們都是生命的過客 終於返國了!結束了一段旅程,也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我常常覺得我們這種遊牧民族式的生活方式最是可以深刻體悟所謂: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有些人會在旅程的某些時候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但他們終將離開我們的人生旅程。 我相信很多人不需要經歷過這樣的變動,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幸福, 多數人從小在
Thumbnail
《疫情回國 人在囧途-危機處理的故事》 人在機場航空公司拒絕給上機改其他航空沒有飛行.. --疫情之下危機處理的故事   星期五接近下班時間,隨著疫情的發展住宿白宮(白工)的日子,漸漸拉長,晚上也約了幾位同業好朋友及合作夥伴,本來要來好好聊天互相安慰,看看誰取消的團比較多,誰取消的團比較少之類的幹話
Thumbnail
《疫情回國 人在囧途-危機處理的故事》 人在機場航空公司拒絕給上機改其他航空沒有飛行.. --疫情之下危機處理的故事   星期五接近下班時間,隨著疫情的發展住宿白宮(白工)的日子,漸漸拉長,晚上也約了幾位同業好朋友及合作夥伴,本來要來好好聊天互相安慰,看看誰取消的團比較多,誰取消的團比較少之類的幹話
Thumbnail
第一篇:大致寫的是對於核酸檢測受限於兩岸之間各自立場,儘管彼此都用更嚴格標準來檢驗對疫情來說都是好事,且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願意積極配合的。但還是充滿了不少無奈之處。詳見:(https://matters.news/@jerome/遙遙返家路) 與 AI(?)的抗爭 從上篇發了之後,基本上就鎖定了幾種
Thumbnail
第一篇:大致寫的是對於核酸檢測受限於兩岸之間各自立場,儘管彼此都用更嚴格標準來檢驗對疫情來說都是好事,且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願意積極配合的。但還是充滿了不少無奈之處。詳見:(https://matters.news/@jerome/遙遙返家路) 與 AI(?)的抗爭 從上篇發了之後,基本上就鎖定了幾種
Thumbnail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Thumbnail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