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說故事 #17- 你知道3~8 歲的小孩也會有壓力嘛? 他們的壓力源通常來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要去大便!」
「你這是藉口,不准去!」
在我們家,大約每天晚上7點到8點間做功課的時段,就會聽到Jensen這樣的大叫「我要去大便!」,雖然說小孩的腸子是條直線 (馬上吃馬上拉的概念),但是他一個晚上要上5~6次廁所也真的太離譜了,常常也惹的陪他做作業的外婆十分生氣。外婆覺得有人陪,有人教他還不珍惜,一直拿上廁所當藉口逃避,所以講話的音調開始高八度到已經接近罵人的程度。
常常我下班回家時看到的狀況是,Jensen的鼻子抽唏著、眼眶泛淚,眼睛紅腫的和葡萄一樣,人坐在桌子前,一隻手握著筆寫字,一隻手有時抽著面紙擦鼻涕,有時用手撐著頭,嘴巴發出的是喃喃自語發抖的哭音。而外婆呢,氣得臉紅脖子粗,一雙眼睛嚴厲銳利的像老鷹一樣盯著他說: 「還哭! 不准哭! 好好寫! 趕快做!」
也不過是做功課嘛! 每天都搞得像要他的命一樣。每次下班踏進門看到這一幕,我就想起了當年,好熟悉的景象啊! 就像我小時候時一樣…………
「你快一點! 怎麼這麼慢!」
「不准哭,還哭!」
「妳欠揍嗎?」
「不准去,妳給我試試看!」
然後我的母親( 現在Jensen的外婆) ,她的藤條就拿出來了.....於是客廳裡就是小時候的我呼天喊地更淒厲的哭聲,再一邊摻雜著她的尖銳的怒吼叫罵聲。
當然,在現在這個時空,外婆沒有拿出家法對待Jensen,我們家也沒有藤條這種東西,她只是氣沖沖地瞪著他,因為他不是她的孩子,他是我的孩子,Jensen的母親只有一個,所以她無奈的不能出手。
但是 「你快一點! 怎麼這麼慢!」,「不准哭、還哭、你給我試試看、你欠揍嗎! 」似乎仍是這個世代許多父母親共通對孩子的語言。而我呢? 還好家中有外婆,壞人她當了,我看著她已經講夠多了,適時我會提醒我自己,不要再對Jensen加壓了。
對的,這是一種壓力,從心理健康的觀點來說,壓力指的是情緒上過度受壓。根據醫學書籍的用詞,人們面對特定的外在或內在要求,感到難以負荷,覺得自己的能力或資源和這些要求有差距時,就會產生壓力。
對小孩子也是,例如Jensen,他的小肌肉發展一直不夠發達,加上腦部仍有視知覺的落差,所以在有效率的時間完成一定量的書寫對他而言是有壓力的,即使到了國小三年級,他仍是感到吃力,他的程度雖然構不上寫字障礙,但是他的處理速度和同齡孩子至少有兩年的落差,所以當「我要去大便!」這句話一出現,就是他一個面對壓力逃脫的方式,而他真正想表達的是:
「Leave me alone! 」讓我一個人靜一靜,因為他難以負荷這個來自外在精準快速的要求。
這樣的場景,在學校考試時,在鋼琴教室準備演奏會表演的前幾周都發生過。鋼琴老師無法理解,明明他喜歡上鋼琴課,但是為什麼上台前最後兩周有這樣反常行為,一直跑廁所。有時候我過意不去,衝進去打開廁所門一看,他只是坐在馬桶上,雙眼發直放空著,根本沒有真的上廁所。我也只能跟老師解釋: 「他有壓力,不要一直逼他,回去再讓他慢慢練」。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我養出了個抗壓性很差的孩子? 因為我的容忍,所以他經不起別人逼他,而導致他一直落後? 無法進步?
這個問題,我糾結了很久。因為就連我的母親,Jensen的外婆,也常常對他說: 「你媽媽不管你,我替她管你,你不要以為我喜歡每天盯著你,我不陪你做作業,誰陪你做?」每次聽到這樣的對話,我難免自責。
但是最近,我從一堂心理師的親子情緒教練課程中得到了解答。
看到孩子的問題,大部分的父母我們會很快速地採取協助調節 (Regulate) 的作法,而沒有給孩子機會或是時間去覺察(Aware) 自我調節 (Self-regulate)
因此我們這樣快速協助孩子調節自我的教養機制發生時,就讓孩子不得不放棄他原本的步調,依期望值調整,但是當他的速度,在自我評估能力不足之下,遠遠不及期望值時,就產生了壓力。
於是,身為父母的自己,就這樣成了自己幼小孩子們的「壓力源」。這樣聽起來,父母真難當,好像我們完全無法對孩子提出比較高的要求?
其實也未必。
能夠協助孩子紓壓的方式有很多,父母們可以慢慢探索,從聽音樂、做運動、享受興趣等等都是,但是在我們的家庭環境中,至少我們可以日常先從降低「壓力源」做起。
父母有期望是正常的,但是在口氣的轉換上,同樣的事件,我們可以嘗試以下:
  • 用鼓勵的口吻代替要求: 「哇,這是你最快的速度嘛? 你還可能更快嘛? 你要不要試試看?」
  • 用同理表達可以提供協助:「你怎麼哭了? 你還好嘛? 是不是功課太多了寫不完? 我們要不要一起想辦法? 」
  • 用他人的遭遇當例子取代嚴厲的恐嚇:「媽媽小時候這樣做,外婆是會揍我的,因為很不應該。可是Jensen,媽媽不想要打你,你自己有沒有覺得哪裡做錯了? 」
  • 用提問句取代命令句:「你現在真的很想上厕所嘛? 可是你剛剛才上過,現在是做功課時間,你認為一直跑去廁所坐在馬桶上,對你把功課做完有幫助嗎? 想一想,再告訴我喔!」
以上的溝通方式,其實目的都一樣,只是我們換了一種說法和語氣,但重點在於先鼓勵自我覺察 (Aware)。
面對孩子的成長,適度的壓力是必要的,因為人要是沒有壓力,等同於死亡。只是對於做父母的我們功課更加艱難:
如何適當加壓而又不傷了他?
身為父母,始終是一件苦差事,它從來都沒有容易過。但是如何不讓自己童年被對待的方式復刻到現在與孩子的關係上,其實是我們可以扭轉的未來,因為它是現在進行式,它並不是過去式。
「不要給他壓力! 」這句話說來容易,但也是需要父母大量的自我覺察與調節。
因為能量守恆,壓力也守恆,只是反彈的壓力它往往更傷。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41內容數
凱西是一位從小總考前三名,但從國中起腦袋就不喜歡待在教室裡的孩子。高中時歷經補考、留級、轉學、重考、再重考...到懷疑人生,在大家都以為 "完蛋了"的時候,她的人生居然在異地重新找到出口。 凱西後來成為母親,細細回想,當年或許不是學校、老師、父母或自己不好,因為每個人都想 "為我好"。 但是"我" 到底是誰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真心希望大家都可以擺脫便祕的苦惱,如果家有便祕兒可以參考一下。 我家弟弟之前歷經便祕之苦,前前後後不知道有沒有一年的時光? 他便祕最嚴重的年紀,大概是快三歲到三歲五個月之間。嚴重到甚麼程度呢?嚴重到他無法自己把大便解出來。
Thumbnail
平時午睡都是我帶S:唸故事、換衣服、上廁所、唱歌。那天她突然要求爸爸帶她。一開始還輕輕鬆鬆,父慈女孝。但到了上廁所那關就卡關了。 「妳快去上廁所!」 「我不要上!」 「妳怎麼可能沒尿?一個早上了耶!」 「我就沒有尿啊!」 「妳喝很多水耶!快去尿啦!」 「我不想尿啊~~~」 這時我經過,
Thumbnail
受不了了,總不能這樣沒完沒了地下去,我整理整理,心想:你弄不好的我可以幫你弄,日子總得好好過下去,我對你的愛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亂了。但,剩下的,你自己玩吧。告訴他把牙刷了啊,媽要先睡了。 突然孩子哭著大叫,叫著媽說,我要跟妳溝通!!!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一個小學生下午上廁所拉肚子,造成尷尬狀況,幸好護士阿姨幫忙解決。母親與兒子討論發生的事,並建議兒子對處理類似問題時,可考慮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爸...爸,我不行了!」 「爸...爸,我要尿出來了!」 「寶貝快尿吧,爸爸已經無法忍住了。」 話音剛落堵不住的淫水機,彷彿水管破裂,又彷彿洪水一般直沖沖地湧向海參的根處。 「啊...討厭,爸爸你好討厭」 「寶貝,你說爸爸討厭,那爸爸以後不這樣對你囉!」 男子一臉壞笑地說道 「討厭啦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真心希望大家都可以擺脫便祕的苦惱,如果家有便祕兒可以參考一下。 我家弟弟之前歷經便祕之苦,前前後後不知道有沒有一年的時光? 他便祕最嚴重的年紀,大概是快三歲到三歲五個月之間。嚴重到甚麼程度呢?嚴重到他無法自己把大便解出來。
Thumbnail
平時午睡都是我帶S:唸故事、換衣服、上廁所、唱歌。那天她突然要求爸爸帶她。一開始還輕輕鬆鬆,父慈女孝。但到了上廁所那關就卡關了。 「妳快去上廁所!」 「我不要上!」 「妳怎麼可能沒尿?一個早上了耶!」 「我就沒有尿啊!」 「妳喝很多水耶!快去尿啦!」 「我不想尿啊~~~」 這時我經過,
Thumbnail
受不了了,總不能這樣沒完沒了地下去,我整理整理,心想:你弄不好的我可以幫你弄,日子總得好好過下去,我對你的愛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亂了。但,剩下的,你自己玩吧。告訴他把牙刷了啊,媽要先睡了。 突然孩子哭著大叫,叫著媽說,我要跟妳溝通!!!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一個小學生下午上廁所拉肚子,造成尷尬狀況,幸好護士阿姨幫忙解決。母親與兒子討論發生的事,並建議兒子對處理類似問題時,可考慮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爸...爸,我不行了!」 「爸...爸,我要尿出來了!」 「寶貝快尿吧,爸爸已經無法忍住了。」 話音剛落堵不住的淫水機,彷彿水管破裂,又彷彿洪水一般直沖沖地湧向海參的根處。 「啊...討厭,爸爸你好討厭」 「寶貝,你說爸爸討厭,那爸爸以後不這樣對你囉!」 男子一臉壞笑地說道 「討厭啦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