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解決心理問題的小方法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Photo by Sincerely Media on Unsplash
ps:文有點長,建議挑選想要看的章節來看。
如果你問我說,有沒有一本書,分享了很多不錯並且可以實踐的方法,來幫助我們解決心理問題的書,那麼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就是其中一本這類型的書籍。
(圖片來自網絡)
威廉·B.欧文的《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雖然是一本哲學書,但是讀起來卻像是一位智者坐在咖啡店里,和你分享這些智慧和方法,並且告訴你些小故事,告訴你些關於他實踐這些方法的心得和經歷。
閱讀完這本書后,我最喜歡的同時也受益最多的就是,書裡的第二個部分【斯多葛主義的心理技巧】,也就是書裡第4-第8章節的內容。
接下來,我將分享給你在,這4個章節里學到的解決心理問題的小方法,分別是:
  1. 消極想象。(有點長)
  2. 3個事情。
  3. 宿命論。
  4. 自我挑戰
那麼,我們開始吧~

Photo by callme_gohann on Unsplash

1)消極想象。

3個重點:
a)消極想象不等於負面思考
b)消極想象=想象失去的感覺,從而珍惜感恩事情
c)消極想象不會吸引不好的事情到生活中
那麼,我們一個重點,一個重點來說。
-
a)消極想象不等於負面思考
負面思考是指想象壞事的發生,然後沉浸在這個想象里,抗拒想象里的事情的發生。而且越是負面思考,越是會痛苦。
而消極想象則是,想象失去珍惜的東西,然後把注意力拉回到當下,珍惜這件事情,感恩自己擁有這份恩賜。
舉個例子。今天被老闆罵。負面思考是指,繼續回想老闆罵自己的畫面,想象事情往更可怕的方面發展,然後繼續想象,繼續沉浸在這個感覺里。
而消極想象,則是指想象可能有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例如老闆開除自己。那麼自己就會沒有收入,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然後回歸到當下,幸好老闆只是罵我,沒有開除我,謝天謝地。雖然內心還是會有點不爽,但是多了些珍惜和感恩。畢竟被罵,總好過被開除。
Photo by Raychan on Unsplash
b)消極想象=想象失去的感覺,從而珍惜感恩事情
說完了什麼是消極想象,也說了消極想象和負面思考的差別。那麼,接下來來說說,如何練習【消極想象】。
練習的方法,也就是想象自己失去某個現在覺得很普通,不重要的事情,然後體驗失去這份東西的不舒服的感覺。然後回歸到當下,慶幸自己還擁有它,珍惜它,感恩它。
就像書裡寫道的一句話: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命運那裡“借來的”,命運可以不經我們允許而將它收回。——《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無論是關係,還是物品。這個世界充滿未知數,今天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明天卻會責怪自己,為什麼之前不好好珍惜它。
舉個例子。有時候遇到不太開心的留言時,我就會練習方法。想象更壞的事情的發生,例如一篇貼文有100個負面評價。或者,想象收藏數減少到0。
這樣的情況更糟糕,更令我不舒服。幸好這些事情沒有發生。只有幾個負面留言,已經很不錯了,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了。
這樣想后,心情也會好很多。對於負面留言的不舒服感也會減少,對於好的留言也會更加感恩。
-
就像我昨天在ig分享的那句語錄:沒有最壞的事情,只有更壞的事情。
意思並不是要負面思考,而是說要意識到現在的事情已經是最好的安排了。宇宙並不是要折磨我們所以賜予這些壞事,而是根據我們的靈魂的願望等等因素,判斷出這個事情是最好的安排,同時也是痛苦最小的安排。
當我們意識到這已經是最好的安排后,已經是痛苦最小化的痛苦后,心情自然也會平靜許多,思路也會比較OK,自然也能做出比較好的決策。
-
對於這個方法,大家可能會有個疑惑就是:這個方法需不需要每天每個禮拜一直用?
不用。一天可以練習幾次,或者一個禮拜練習幾次,都ok。方法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我們根據我們的情況來做出調整。
例如我自己來說。學習了零極限,nlp的改變次感元,轉念,自我肯定句,5秒法則等等方法,我就根據當下的需要和情況來選擇練習什麼方法。
例如這個禮拜我想要多練習零極限。所以遇到壞事的時候,我盡可能多練習零極限的方法。如果練習了后覺得還是有點不舒服,我也會練習其他的方法。
所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的喜好來做出調整,要練習什麼方法,練習頻率是如何吧。
Photo by RODOLFO BARRETO on Unsplash
c)消極想象不會吸引不好的事情到生活中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另一個話題,也就是:我們不是說想負面的東西,就會吸引負面的事情到生活。那麼,練習消極想象,去想象負面的事情,不是等於去吸引負面的事情到生活嗎?
這裡有個關鍵點:能量決定吸引。開心的能量,吸引開心的事情。不開心的能量,吸引不開心的能量。
這就是為什麼開心的人的生活很多開心的事情?他們也會想到不開心的畫面,他們也會說負面的話語。但是大部分的時候他們的能量是開心的,是積極的,所以自然吸引到開心的事情到生活。
同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吸引力法則無效。一個每天都很不開心的人,總是在抱怨的人,即使每天念【我正在變富有】。非常高機率,這個許願是不會實現的。
因為散發的狀態是負面的,自然吸引到負面的事情,吸引到負面的體驗。
-
就像之前分享到的一個要點:流出=流入。流出什麼樣的能量,就會得到什麼樣的能量。
不是說轉換成積極思考,和練習自我肯定句不重要。相反,這些方法很重要!
因為練習足夠多后,自己的心情狀態也會變好,自然吸引更多開心的事情到生活中。
而練習【消極想象】后,自己會更珍惜和感恩事情,能量狀態是積極的,自然不會吸引壞事到生活中,而是吸引美好的事情。
-
總結一句話的話,就是:能量狀態最重要!無論練習練習什麼方法,多讓自己出於開心積極平靜的狀態,自然也會吸引到更多這樣的能量到生活中。
關於吸引力法則的部分就說到這裡吧。雖然吸引力法則很簡單,但是它的內在邏輯其實有一點點深,還有很多要點需要注意。

Photo by Michael Liao on Unsplash

2)3個事情。

2個重點:
a)所有事情分成3個類別
b)應對這3個類別的事情的策略
-
a)所有事情分成3個類別
所有事情分為3個類別,分別是:
可以控制的事情:例如,此時此刻自己的念頭要想什麼,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什麼事情上。例如,要制定什麼樣的目標,要做什麼樣的決策。
不能控制的事情:例如,天氣,市場行情,對方的反應,事情的走向。
可以影響,但是不能控制的事情:例如,夢想的實現,友誼,愛情。
-
b)應對這3個類別的事情的策略
可以控制的事情:我們需要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這個類別的事情里。例如,每個禮拜去健身,每天讀書等等,這是自己能控制的事情,然後盡可能去做好它。
不能控制的事情:痛苦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做好不能控制的事情。解決方法,就是對於這類型事情採取這些策略:接受,臣服和祈禱。
接受這件事情的發生,允許這些事情的發生。臣服事情的走向,臣服于老天爺的安排,順其自然。祈禱,向宇宙或者神明,請求神明賜予自己最好的安排。
能影響,但是不能控制的事情:做好可以做的,但是不要執著于結果。設定內在目標,而不是外在目標。例如,夢想的實現。內在目標就是每天學習30分鐘,今年完成xxx事情。而外在目標則是,夢想要實現,要得到想要的東西。
例如,友誼。內在目標就是:制定好自己的原則,根據原則行動,盡人事聽天命。而外在目標則是:要朋友和好,要大家都一直開心地相處。
-
當然,對於不同情況的人來說,這3件事情都是不固定的。可能在他們的處境下,天氣是可以影響的(例如未來的科學工具哈哈)。
最後,說一下對於實踐這個方法的小心得,我比較喜歡把事情分成2個:可以控制,和不能控制。
遇到難題的時候,分辨出什麼是可控,什麼是不可控。專注在可以控制,不去想不可控制的事情,接受和臣服于不可控的事情。
這樣做效果也會比較好,而且心情也會比較平靜和舒服。

Photo by Michael Liao on Unsplash

3)宿命論。

2個重點:
a)過去的一切皆是命運的安排
b)宿命論是接受命運的安排,然後繼續生活。
-
a)過去的一切皆是命運的安排
如何理解這句話?舉個例子。今天在工作的時候,我和同事解釋了很多次,結果對方還是問回一樣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我感到超級憤怒,都說了這麼多次,你怎麼還問一樣的問題?
過了幾個小時候,內心有點小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做,可以做得更好。這時候,我們有2個選擇。
我們可以繼續責怪自己,自己就是個爛人啦,所以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或者我們也可以把這個事情解讀為命運的安排,是必須要發生的事情,接受它,然後繼續生活。
Photo by Arthur Yeti on Unsplash
b)宿命論是接受命運的安排,然後繼續生活
也就是說,接受這件事情的發生,把它當做是命運的安排,是宇宙的安排,把它當成是宇宙送給自己的恩賜,接受它,然後該幹嘛就繼續幹嘛,繼續生活。
而不是事情發生后,把它當成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不是自己的錯,所以自己不用改善,自己什麼也不用做。
反正是命運已經註定好了,我怎麼努力都無效,所以放棄吧,所以消極地生活把。這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宿命論。
-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2者的差別。
遇到同樣糟糕的事情,前者會把這件事情解讀成是命運的安排,自己已經盡力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然後接受這件事情的發生,回歸到平常狀態,然後繼續該幹嘛就幹嘛。
而後者,也就是不是我們所說的宿命論,則是會這樣做:我的人生充滿悲劇。這是命運的安排,我做什麼都無法改變這樣的命運。所以,算了吧,還不如去看個戲,然後睡覺吧。反正,無論我做什麼,練習什麼方法,生活都不會變好。
-
就像刀一樣。刀可以拿來切菜,也可以拿來傷人。工具或者方法本身是中立的,關鍵在於人。
宿命論本身是中立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解讀事情,如何看待命運,對此採取什麼行動。
我們即可以把宿命論解讀成,自己的人生永遠都不會幸福,因為這件事我的命!
也可以解讀成過去發生的一切都是該發生,沒有好與壞,只是發生而已。接受這些事情的發生,吸取經驗,然後繼續生活,繼續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Photo by Kristina Wagner on Unsplash

4)自我挑戰。

2個重點:
a)挑戰舒適圈之外的事情
b)節制快樂
-
a)挑戰舒適圈之外的事情
舒適圈是指,在這個圈內做事情,我們會感到很容易,很安全,很放鬆。超出這個圈,就可能感覺到壓力,感到不舒服,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要想擁有更好的內功,那麼我們就需要適當地調整舒適圈之外的事情。
例如,練習方法。雖然在書裡學了調整心情的方法,可是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心理卻很抗拒練習方法。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逼自己去練習方法。
-
這裡有個要點需要注意的就是:【適當】地挑戰舒適圈之外的事情。【適當】很重要。
什麼叫適當?就是給小學生出小學生等級的難題,而不是給小學生出大學生等級的難題。
那如何做到適當呢?在《1%法則》這本書里,作者也分享到一個不錯的方法:梯度壓力。
對於要去完成的事情,評個分。1到10分。1分是完全沒有壓力,超級舒服,10分是超級無敵壓力。對於這件要去完成的事情,你評多少分?
如果是4-5分以下的事情,那麼運用些小方法或者策略,自己就能解決這件事情。
如果是5-8分左右,那麼需要外力或者前輩或者他人的幫助,自己才能解決這件事情。如果沒有的話,也不是不能完成這件事情,只是會非常非常難。
如果是8分以上,那麼推薦放棄這件事情。因為實在在太難了,超級無敵容易放棄。如果真要完成8分以上的事情,那麼久拆分成小問題來解決,這樣壓力程度也會比較低,比較容易能處理好事情。
-
如果一直待在舒適圈里,那麼我們的內功不會提升反而可能會退步,一旦不開心的事情發生,我們就很容易不開心和痛苦。
而不斷適當地做舒適圈之外的事情,有助於提升我們的能力和內功,讓自己能更好地處理和應對難題,減少難題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例如,練習方法,報名課程,完成項目等等。
Photo by Vadym Lebedych on Unsplash
b)節制快樂
為什麼要節制快樂?例如,喝一杯很好喝的奶茶,很爽。可是如果一個禮拜每天喝這款奶茶,請問1個禮拜后你還會覺得這個奶茶好喝嗎?肯定不會嘛。
在《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這本書里,作者分享了如何快樂的方法:多樣性和間隔性。
多樣性,也就是說今天你吃西餐,明天吃日本餐,後天吃中餐等等,體驗不一樣的事情。
間隔性,也就是說好吃的東西不要一直吃,開心的事情不要一直做,好玩的事情不要一直玩。因為一直做,會膩。
-
總的來說就是,有節制的做開心的事情。這樣自己才會開心。
所以,下次在做開心的事情時,提醒自己這2個要點:多樣性(嘗試不一樣的體驗或者事情),間隔性(開心的事情不要一直做)。

Photo by Jed Villejo on Unsplash

最後

寫著寫著就不小心寫到差不多5000個字,有點嚇到。請原諒我,功力不好,所以用這麼多文字來傳達想法。
非常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容易讀,而且方法很不錯!隨著我們練習的次數越多,內功越來越好。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你的閱讀。
    專注在:心靈修行 & 認知升級 線上課程:《修心思維》5節課+60分鐘線上咨詢 預售課程:《高效學習力6講》6節課+60分鐘線上咨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跨領域問題分析與解決:解決陌生問題的系統化方法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層面,我們都有可能會遭遇問題,而問題要如何迎刃而解,往往是讓人費神又絞盡腦汁。在這個時代,解決陌生問題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技能,甚至可能是這個變化無常的時代對於我們的基本要求。而該如何透過一些系統化的方式或框架解決問題呢?以下是我在跨領域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中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對閱
    Thumbnail
    avatar
    Ethan的商業 & 閱讀& 學習筆記
    2021-06-11
    解決借名登記90%以上問題的方法?借名登記的困難在於舉證房子到底是誰的? 怎樣舉證最容易呢?
    avatar
    林明忠律師
    2021-04-29
    挽回婚姻的方法,夫妻感情出現問題該怎麽解決?幸福美滿的婚姻需要兩個人共同好好經營,無論夫妻兩個人婚前感情如何,婚後如果不付出時間和精力,那麼感情也會容易出現問題。一旦遭遇婚姻危機,該怎麼做才能挽回呢?對于一方想要挽回這段婚姻家庭的大有人在,一起來看看吧。 1、遇到問題,找出原因。婚姻是雙向的,要共同努力和經營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但是在遇到問題
    Thumbnail
    avatar
    Tillman Nichol
    2021-04-26
    育兒謎題#4|《我想好好理解你》同理孩子的關鍵心法之前,我帶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經常和家人玩Swicth,放女兒在一旁玩耍,然而我的目光若是一直專注在螢幕上,她就會用哭鬧抗議,直到我把我的目光都放在她身上。 那陣子,我更加意識到,子女多麼重視父母的眼光。 《我好想好好理解你》這本書,是以神經科學為基礎,對同理心進行討論及分析。 作者提及同理心的七個關
    Thumbnail
    avatar
    胡瑋婷
    2021-04-05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用帶人登陸月球的思考方法解決事業與人生問題《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書名聽起來是一本科普書,書裡也的確有許多跟太空計畫、科學有關的內容,作者歐贊嘗試把他在參與太空計畫時學習跟領悟到的思考方法拆解成一些原則,讓讀者在工作或生活中可以運用,這本書要不是要教我們如何成為科學家,而是教我們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老查
    2020-11-20
    我的學生寫〈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所遇到的幾個問題及解決方法〈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這類「提案式」的作文題目,將來還有很大的機率會出現。我整理出幾個帶學生寫作這個題目時,他們所遭遇的瓶頸,並提出解決方法。雖然以後不可能再出一模一樣的題目,但這幾個問題,不是這個題目所獨有,他們在寫作其他提案式的作文,也會遇到,必須留意!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0-11-19
    真的存在一個方法,它可以解決與人有關的所有問題嗎 ? 人們普遍以為,不可能會有一套可操作的明確步驟,能有效解決與自己有關的全部問題。老實說,我一開始也完全不信。而且,即便有再多的成功案例,只要說 : 我的問題並不像你所舉的例子那樣,就可輕易推翻這個假設,對吧 ?
    Thumbnail
    avatar
    Get Ready 擁有清晰的思維
    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