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摘要]《停止內耗》一書教你如何找回完整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不是常常覺得什麼都沒做就很累?沒來由的被負面情緒淹沒?試著想掙脫這些內耗就總是徒勞無功?透過本文章想跟你分享《停止內耗》一書,所帶來每則小語的治癒能量,一同沈浸在平和的空間當中,並學會和自己的壞情緒相處。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還給自己一個自由不累的日子。

raw-image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由諮商心理師若杉所撰寫的《停止內耗》一書,集結若杉諮商時數三千小時的對話精華,透過一則則小故事分享,帶領讀者進入每個需要治癒療傷的心靈世界,跟著傾聽那些迷惘且無助的訴說。

總共有五個章節,收錄這些諮商小故事。將這些聲音轉化成文字,一字一句的編寫成冊,並逐一分析個別情景下的對應方法,以及該怎麼做才是比較好的,讀得每段話就像在和自己對談一般,有些故事或情況是那樣的似曾相識,在世界的一角也有人和自己擁有一樣的困擾或煩惱。面對這些情形我們該怎樣去應對?怎樣好好去聆聽心中的聲音?在做自己與社會的期待之間,如何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讓我們逐一探訪每個生命故事,並在這些故事尋找答案。

終結自我角力

重新照顧那個在童年受過傷的內在小孩,等待他慢慢重拾力量,再次成為一個有自信、內在充滿愛的人。

即使長大了,內心的孩子依舊在那。那些痛過的傷、討好的行為、卑微的自己似乎無時無刻地敲打著自己 ,面對這些令人不適的狀態,我們該如何才能學會說「不」呢」?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幫助自己:
1.改變觀念—放下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的執念
2.為自己設立底線—透過底線來支撐自己說出委婉拒絕的話
3.學會直接拒絕—避免吞吞吐吐、不清不楚的態度
4.學會信任他人—不要有救世主的心態

讓自己能逐漸地學會說「不」,表達出真正的自己。

避免過度的取悅討好他人,而委屈了自己。取悅,是成本很高的內耗,常常在這樣的過程中,忙著處理與滿足他人的需求,焦慮地等待別人的認可,而往往忽略自己早已經疲憊不堪、寸步難行。所以在取悅別人之前,請先好好取悅自己。

「社會需要我們做一個「遵循常規」的人,做一個步步踩在點上的人,從讀書、工作,還有結婚等等。這些要求已經刻在我們的心裡,甚至不需要費力去讀,我們都明白,但我們活得不快樂,不知道自己是誰。這恰恰是讀了太多與己無關的需求,而忽略了內心真正的渴望。」

學會和情緒和平相處

人只有處理好了自己的情緒,才有能力照顧他人、體恤他人。

在騷擾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各種情緒,憤怒、寂寞、焦慮或是自卑等等,一個不小心就深陷其中,動彈不得。如何正向的處理情緒,是一種在現代生活下必備的本事。我們需要先了解引起情緒的事件,好好地看待它,處理它,事情一但被解決了,情緒自然也隨之消失或是減少了。

在遇到焦慮時,不要慌張和逃避,因為想要完全消除焦慮比沒有焦慮本身更不可取。適度地焦慮是推動我們往前的原動力,如果生活中沒了焦慮,可能就落得渾渾噩噩地度日。所以焦慮不是壞事,只是程度過高滋擾到生活,亂了步調,那就需要好好地調適。想打造不過度焦慮體質,可以這麼做:
1.具備穩定的價值觀—不要輕易被外界所動
2.行動力極強—避免長時間處在某種狀態
3.目標清晰—找到明確的方向

「允許自己去感受真正的情感,允許情感進入你的意識,允許它們已原本的面貌出現,而不是試圖改變它們。一旦找到並理解了情緒的緣由,就溫柔地對自己說一些鼓勵的話吧。」

告別完美主義

不在執意完美,卻獲得了更好的結果,是一種成熟。

追求完美雖然能讓我們獲得更多成就,卻也往往也是壓力和疲憊的來源,一但過度,甚至會難以感到快樂,即使有,也瞬間即逝。那我們該如何克服完美主義?以下幾點可嘗試看看:
1.學會減法的藝術,加強自我認知與覺察—認識到自己是名完美主義者
2.增強對過程的嘉獎—開始肯定自己
3.積極承認—承認自己能力有限、沒有完美的事物

學會承認與接納不完美,是每個一個完美主義者很重要的功課。
不夠好,又怎樣?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需要我們為自己所熱愛的負責,但如果這種在意過了頭,就變成了對自己的苛求,反而會有反效果。要明白自己活著每一天都是有意義的,努力一點,明天就會更好。不要因為完美,而錯過美好,在「不做」與「要做就做到最好」之間,其實還有很多中間地帶,不管做了多少,都比起不做要來得好,來得更有收穫,所以不要因為完美而放棄許多體驗人生的機會。

「完美主義向來是一把雙面刃,用得好,可以幫你達到旁人難以實現的成就。用得不好,也可能讓你始終止步於開始之前,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到完美,所以連開始都沒有。」

還給自己一個自由的生活

舒適圈很可能是你經過千百次的磨練,才發現是自己能做到最好的領域。舒適圈或許就適合你的圈。

你有沒有過明明一整天都沒做什麼事,只是單純地滑著手機看好友的動態,可是到了晚上仍覺得疲憊不堪,很累很累的感覺呢?那是因為看似沒做什麼,但是內心覺得無數個小劇場不斷地上演著,從這個角度來看,內心不斷地在消耗著,自然而然會感到疲憊。如果,你是個容易想太多的人,腦海中總有千萬個想法,不停地迸出,一刻也停不下來,看到什麼都會浮想連篇,有時把自己搞得焦慮萬分。或許,你該學會著適應、接受、並且與它共處,中斷觸發焦慮的連結線。

「勇敢捨棄該捨棄的,留下要捨命追求的。如此,得其所得,便是快樂。而那些所謂的騎牆派,反而在猶豫抱怨中浪費了許多時間,兩手空空,更加不快樂。」

結語

好好的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好好正視自己處事待人的方式,好好瞭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重新建造內心秩序,從今天開始活成你想要的樣子,在內耗的迷宮中找回自己的能量,不要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你就是你,或許不夠完美,但還是要好好的愛自己、放過自己。對於內心的衝突,努力尋著方法,就算無法百分之百解決但至少可以減緩心理壓力,那你就更容易獲得自由和強大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ya 安雅的雜談室
52會員
35內容數
紀錄所閱讀過的書籍,並經將書中精華寫成摘要,希望有助於大家對該書的快速的了解。更能迅速找到自己所喜愛的類型,用最簡短的時間了解作者欲傳達得意思。
2024/12/03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破壞的原因,並提供了克服此行為的具體方法。從瞭解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到面對恐懼與壓力,作者強調了積極轉變心態的必要性。通過承擔責任、釋放過去的束縛,個人將能夠迎接全新的自我,並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樂。
Thumbnail
2024/12/03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破壞的原因,並提供了克服此行為的具體方法。從瞭解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到面對恐懼與壓力,作者強調了積極轉變心態的必要性。通過承擔責任、釋放過去的束縛,個人將能夠迎接全新的自我,並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樂。
Thumbnail
2023/09/15
「你想要成功嗎?」你知道心態對於成功的影響性很大嗎?當你擁有對的心態時,你就離成功的距離就越近。想瞭解更多的細節嗎?那就來看這文章吧 !
Thumbnail
2023/09/15
「你想要成功嗎?」你知道心態對於成功的影響性很大嗎?當你擁有對的心態時,你就離成功的距離就越近。想瞭解更多的細節嗎?那就來看這文章吧 !
Thumbnail
2023/09/04
你曾想過工作和自由之間的關聯性嗎?為什麼越努力工作,離自由越近呢?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吧!
Thumbnail
2023/09/04
你曾想過工作和自由之間的關聯性嗎?為什麼越努力工作,離自由越近呢?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放下完美保留彈性,接納不夠努力也可以的自己,由和田秀樹所著,郭子菱所翻譯。 過度努力而身心俱疲的人都有完美主義的傾向,他們的生存之道是一直線的,目標明確也很難辯通,拐彎,多半不知道自己追求完美,認為還不夠好所以會鑽牛角尖。 認真是好事但過了頭會困在非做不可只能如此的僵局裡,每項執著過
Thumbnail
放下完美保留彈性,接納不夠努力也可以的自己,由和田秀樹所著,郭子菱所翻譯。 過度努力而身心俱疲的人都有完美主義的傾向,他們的生存之道是一直線的,目標明確也很難辯通,拐彎,多半不知道自己追求完美,認為還不夠好所以會鑽牛角尖。 認真是好事但過了頭會困在非做不可只能如此的僵局裡,每項執著過
Thumbnail
你是「天生自帶負面想法的人嗎」?因此常常感到煩惱與痛苦,也不知道該找誰傾說,對他人無法敞開心胸,對自己的種種都不滿意… 本書55種容易面臨的困難問題,利用漫畫與插圖的形式,盤點出容易瀏覽尋找答案的解惑之方,希望幫助有這類煩惱的朋友舒緩困惑,慢慢往正向樂觀的生活前進,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好好的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你是「天生自帶負面想法的人嗎」?因此常常感到煩惱與痛苦,也不知道該找誰傾說,對他人無法敞開心胸,對自己的種種都不滿意… 本書55種容易面臨的困難問題,利用漫畫與插圖的形式,盤點出容易瀏覽尋找答案的解惑之方,希望幫助有這類煩惱的朋友舒緩困惑,慢慢往正向樂觀的生活前進,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好好的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本文摘至《停止內耗》一書,帶領進入無數個諮商小故事,聆聽那些受傷靈魂的對話,有時,總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過度焦慮?腦子有許多聲音?
Thumbnail
本文摘至《停止內耗》一書,帶領進入無數個諮商小故事,聆聽那些受傷靈魂的對話,有時,總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過度焦慮?腦子有許多聲音?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這本《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爬梳出許多心理遭逢的困境,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以及可以應對的方法,包含認同自己,培養自信與克服無力感,賦予早期經驗意義,將自卑感視為前進的動力等等方式,完完全全的接納不夠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持續成長前行。
Thumbnail
這本《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爬梳出許多心理遭逢的困境,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以及可以應對的方法,包含認同自己,培養自信與克服無力感,賦予早期經驗意義,將自卑感視為前進的動力等等方式,完完全全的接納不夠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持續成長前行。
Thumbnail
成熟與幼稚之間的差別不在年齡,而在安放情緒的能力。學會「和自己相處」,從「我」了解「我們」,各種好關係就會隨之而來,而這一切只需要開始跟自己說:「我要,就能!」 想要自己更好,你得先疼惜自己。你要充當「慈母」的角色,安撫自己內心焦躁的負面聲音。
Thumbnail
成熟與幼稚之間的差別不在年齡,而在安放情緒的能力。學會「和自己相處」,從「我」了解「我們」,各種好關係就會隨之而來,而這一切只需要開始跟自己說:「我要,就能!」 想要自己更好,你得先疼惜自己。你要充當「慈母」的角色,安撫自己內心焦躁的負面聲音。
Thumbnail
沒有不能原諒的事,你只是不肯放過自己。內觀自己的情緒模式。 目前我們生命中的困境,讓我們痛苦糾結的人、事、物,真的都是我們自己內在原來就有的情緒感受帶來的,我們只是找個身邊的或是看得見的人、事、物掛靠上去,然後發洩出來而已...
Thumbnail
沒有不能原諒的事,你只是不肯放過自己。內觀自己的情緒模式。 目前我們生命中的困境,讓我們痛苦糾結的人、事、物,真的都是我們自己內在原來就有的情緒感受帶來的,我們只是找個身邊的或是看得見的人、事、物掛靠上去,然後發洩出來而已...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誰,都無法逃避。一個人對情緒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 道理懂了,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自己的情緒呢?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誰,都無法逃避。一個人對情緒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 道理懂了,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自己的情緒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