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情緒難題#8|《給內心總是很累的你》:試著停止控制,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請你試著停止控制,練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並專注於當下,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方案。

什麼!控制不好嗎?如果停止「控制」,那人生不失控了?

心理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矛盾意向」。越想達成一件事情,就越難達成,例如越想睡覺就越睡不著、越想得到愛就越得不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那我們所不能掌控的事情。

當然,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有掌控的能力,不過這一篇文章要跟大家分享,有些事情不要試圖去掌控它,反而要試著停止控制。

勇於向「控制」說不!

勇於向「控制」說不!


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適時放下自己的掌控慾望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給內心總是很累的你:20招心智訓練,正面化解焦慮、恐懼、不安,迎接人生自主的新局》。作者是馬克‧費里曼,他曾經罹患憂鬱症、強迫症和廣泛性焦慮症,但目前是一名心理健康教練。

馬克‧費里曼認為「迴避」是典型的控制型強迫行為。由於無法卻會有甚麼壞事發生,因此試著控制這種不確定感,方法是不採取行動,不去做它真正想做的事。

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例來說,我在諮商的過程中,經常遇到許多的來訪者,害怕去嘗試新的行動,擔心會有無法預期的壞事發生,因此試圖去控制自己不要有新的嘗試

小名是某公司的作業員,收入不高的他經常為經濟所苦,期望能夠賺更多的錢,來提升生活品質。朋友給他許多的建議,然而他不敢去找新的工作,他怕自己無法勝任新的工作,他也不敢學習新的技能,他怕自己學不好。

小名害怕努力換來失敗,而控制自己不去做新的嘗試,但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失敗。

曉藝自從被第一任的男友劈腿後,變得很難相信別人,接下來交往的男友,她都嚴格掌握對方的行蹤,天天檢查手機,並且不允許男友有其他的社交活動,然而沒有一任男友受得了曉藝的控制慾,最後都提出了分手。

曉藝害怕不被人所愛,而控制別人要愛自己,反而失去了被愛的機會。

從上面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我們越想控制,就得犧牲更多的精力執行控制,但我們的人生就越容易往不好的方向走去。

如果你也是屬於迴避型的人,那可以怎麼做呢?

馬克‧費里曼的建議是:「試圖放下控制,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並練習處於當下,接著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

其實,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夠一手掌控的。

如果我們可以接受自己也有失敗的可能、自己也有不被愛的可能時、慘遭開除的可能,並且專注於珍惜當下的生活,做自己重視的事情。

那就能幫助我們放下那些非我們所能控制的事情,還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呢!


閱讀行動:如何放下控制慾呢?

我認為,覺察,覺察,再覺察,是改變的起源;想像,想像,再想像,是改變的可能性;行動,行動,再行動,是改變的根本。

一、覺察:自己的控制慾來自哪裡?舉例來說,可能害怕被討厭,所以不敢發表意見;或者是擔心作業寫不好,而一直拖延寫作業;恐懼被愛人傷害,所以先提出分手或遠離對方,才不會受到傷害。

二、想像:事情的發展有哪些?這個步驟是要幫助我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練習去看見事件不是只有唯一的可能,破除腦海中的單一思維,因此我們可以去設想最好的/最糟糕/最離譜/最奇蹟/最驚嚇/最驚喜/最搞笑的發展,到底有哪些呢?例如:伴侶對我的訊息已讀不回,恐懼誘導我啟動奪命連環Call,但我可以想像他可能在執行一個神祕的任務,或剛好手機吊到馬桶裡,或剛踩到狗大便正在清洗鞋子...。

三、行動採取哪些符合自我價值的行動呢?在付出行動時,想一想自己重視什麼?這麼作能夠符合嗎?例如:我重視這段感情,而當我高度控制對方時,打算要打一百通電話給他時,這段感情是否會如我預期中有好的發展嗎?

書籍資訊
書名:《給內心總是很累的你:20招心智訓練正面化解焦慮、恐懼、不安,迎接人生自主的新局
作者:馬克.費里曼
出版社:三采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6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的破碎需要如何去療癒呢?我想最終還是要交由自己來完整,愛自己永遠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課題,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其實就是在檢視自己的信念是不是出了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正面迎擊更新自己呢?我想《關係黑洞》這本書可以陪伴讀者練習安撫自己的不安全感,從而修復自己的破碎,完整自己的靈魂,最終靠近那個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的破碎需要如何去療癒呢?我想最終還是要交由自己來完整,愛自己永遠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課題,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其實就是在檢視自己的信念是不是出了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正面迎擊更新自己呢?我想《關係黑洞》這本書可以陪伴讀者練習安撫自己的不安全感,從而修復自己的破碎,完整自己的靈魂,最終靠近那個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各位讀者,不知道你生活周遭有沒有遇過這樣類型的人,他們很勤勉做事,能力也很好,若你交與他們任務會感覺十分安心可靠,因為他的理智總是上線,事情按部就班的在掌握中要去達成。 但這樣類型的人,相處久了也會有壓力,因為事情若不如他們預料的發展,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充滿指導性或應該如何如何的責難要求。 這樣類型的
Thumbnail
各位讀者,不知道你生活周遭有沒有遇過這樣類型的人,他們很勤勉做事,能力也很好,若你交與他們任務會感覺十分安心可靠,因為他的理智總是上線,事情按部就班的在掌握中要去達成。 但這樣類型的人,相處久了也會有壓力,因為事情若不如他們預料的發展,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充滿指導性或應該如何如何的責難要求。 這樣類型的
Thumbnail
我們自認可以掌握自己或兒女的命運都是一種幻覺...
Thumbnail
我們自認可以掌握自己或兒女的命運都是一種幻覺...
Thumbnail
作者:菲爾圖;2021年6月初版一刷。 起初看到這本書名就有如被賞了巴掌一般的當頭棒喝。在職涯規劃中煩憂遲遲找不到突破口,對目前的處境煩不慎滿意,卻也找不到狠下心來一走了之的決斷。「非常迷茫」是我對自己這兩年下的心情註解,沒想到卻被這本書看穿真正的核心問題...
Thumbnail
作者:菲爾圖;2021年6月初版一刷。 起初看到這本書名就有如被賞了巴掌一般的當頭棒喝。在職涯規劃中煩憂遲遲找不到突破口,對目前的處境煩不慎滿意,卻也找不到狠下心來一走了之的決斷。「非常迷茫」是我對自己這兩年下的心情註解,沒想到卻被這本書看穿真正的核心問題...
Thumbnail
紀錄10月初的所思所想,趁著假期,帶著自己去散步,腦袋高速運轉阿德勒的心理學 雙子女的心理活動有夠多~ 哈哈哈哈哈
Thumbnail
紀錄10月初的所思所想,趁著假期,帶著自己去散步,腦袋高速運轉阿德勒的心理學 雙子女的心理活動有夠多~ 哈哈哈哈哈
Thumbnail
親愛的,你很容易不爽,尤其當別人不在你的控制和期待之下,你失去了控制,並很容易暴走,你的擅長和優越感是來自於每一件事都在你的控制之下,順著你的意志走才順心快樂。 知道嗎?控制和臣服與安排是很大的不同,讓所有事都在你的控制之下是你自己想要扮演那個造物主的角色,但那個是指使支配,而不是創造。
Thumbnail
親愛的,你很容易不爽,尤其當別人不在你的控制和期待之下,你失去了控制,並很容易暴走,你的擅長和優越感是來自於每一件事都在你的控制之下,順著你的意志走才順心快樂。 知道嗎?控制和臣服與安排是很大的不同,讓所有事都在你的控制之下是你自己想要扮演那個造物主的角色,但那個是指使支配,而不是創造。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請你試著停止控制,練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並專注於當下,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方案。 什麼!控制不好嗎?如果停止「控制」,那人生不失控了? 心理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矛盾意向」。越想達成一件事情,就越難達成,例如越想睡覺就越睡不著、越想得到愛就越得不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那我們所不能掌控的
Thumbnail
請你試著停止控制,練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並專注於當下,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方案。 什麼!控制不好嗎?如果停止「控制」,那人生不失控了? 心理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矛盾意向」。越想達成一件事情,就越難達成,例如越想睡覺就越睡不著、越想得到愛就越得不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那我們所不能掌控的
Thumbnail
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這陣子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大低潮,提不起勁做任何事,情緒也不得安寧,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一個禮拜。為脫離此狀態,硬是拖著自己去圖書館借了幾本心理學相關的書來看,這便是其中一本。
Thumbnail
拒絕被支配的勇氣 這陣子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大低潮,提不起勁做任何事,情緒也不得安寧,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一個禮拜。為脫離此狀態,硬是拖著自己去圖書館借了幾本心理學相關的書來看,這便是其中一本。
Thumbnail
书名:📖 Self Control Determines Everything 微信读书评分:9.0/10.0 当你看不到方向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先活下来,然后提高自己。当你有了方向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拼尽你的全力。但无论怎样,你都需要自制力。 推荐给:总爱逞强,常常拥有强烈失败感的人。
Thumbnail
书名:📖 Self Control Determines Everything 微信读书评分:9.0/10.0 当你看不到方向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先活下来,然后提高自己。当你有了方向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拼尽你的全力。但无论怎样,你都需要自制力。 推荐给:总爱逞强,常常拥有强烈失败感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