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去常常很納悶,為何我無法像電影「變腦」進入他人的頭腦裡成為另一個人?就算是至親,我都無法真正的感受與理解他?我永遠只能在我自己的世界裡,無法成為他人。
所有的感知都是我自己透過各種感官體驗到的,這就是我感知的全部,就算是所謂的超感官也還是某種感官經驗,在自我的內在世界裡,我的整個世界建構在我的感知上,這代表了甚麼?
別人的感知跟我的感知不一樣,這有對錯嗎?姑且放下是否存在著他人的感知,但我們先以最一般人的狀態來談這概念,假設他人的感知是存在的前提。
當我們把共同的外在宇宙的對錯,拿來運用在內在宇宙中,越過自我的內在世界想要去干預他人的內在世界,去爭對錯輸贏,災難才會發生。
如果我們都只在我們自我的宇宙裡呢?
LRH指出,「有三個宇宙,自我的宇宙,他人的宇宙,而摸得到看得到的物質宇宙則是我們共有的遊戲場。」
我簡稱自我與他人宇宙都是內在宇宙,物質宇宙則是外在宇宙,這是我們的遊戲場。
宇宙指的是一種封閉性有其定理,例如科學家在我們現在這個宇宙中,找出的一個定理是「沒有任何的速度高過光速」,然而這只是我們目前已知的這個宇宙而已,在其她宇宙裡可能就不存在這樣的定理。
說宇宙可能有點拗口,但我很認同宇宙這個詞,因為自我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理,例如有的人認為:「摸不到的東西就不是真的。」那這就是他為自我的宇宙所建立的原則,這原則就會在他自我的宇宙中起作用,問題是我們以為這規則是別人訂的,我們不能改,然而在自我的宇宙裡,自己就是王。
那你會問,神呢?神到底是甚麼?我只能說我確實體驗到神的存在,祂並不是我之外的存在,然而我也無法說祂到底是甚麼。
回到自我的內在宇宙這概念裡,假設A在自我的內在宇宙裡「蘋果是有毒」,但「蘋果」在B的內在宇宙裡「不但營養多汁而且是仙丹妙藥」,那彼此在外在的物質宇宙裡去告訴對方自己內在宇宙的原則,然後覺得彼此瘋了,那是因為你覺得對方的內在宇宙的對錯,跟自己的內在宇宙的對錯不同是不應該的,然而每個人的內在宇宙都是封閉的,彼此不相干。
這就回到我一開始談的,我所有的感知(各種肉體感官靈性感官都好)建構出我的世界,我無法去成為別人有別人的感官去感知與建構一個屬於別人的世界。
如果有人說,「你不應該這樣感覺」,這其實是一種聲音+影像,然而因為我有一個文字上意義的理解,這思想在我的內在宇宙中,產生了某種難受的感覺,有一個現象挺有趣的,這難受的感覺,到底是誰創造的?
如果內在宇宙是封閉性的,那是不是跟上面這個例子產生了矛盾,因為看起來就是一個人說了一句話讓我不爽,內在宇宙如果是封閉性的,我就應該不會受到影響啊?
自我內在宇宙裡,都是自己說了算,我決定被影響就被影響,決定不被影響就不被影響,然而,我們感受起來卻不是這樣,別人說了一句刺激的話,我很難不痛苦,「我」根本無法決定啊!
外在物質宇宙中,我們有一個外在自我,這是從參與外在物質宇宙的遊戲而來的各種角色扮演,我是某某某,有各種身分,有各種應該做甚麼不應該做甚麼,然而當我們只專注在外在自我而忽略內在自我,就像內在宇宙的國王王位空掉了,內在宇宙就隨外在宇宙飄來盪去,就產生了內在宇宙被外在物質世界徹底控制的現象。
一個觀眾看電影,就得先願意讓自己把整個注意力都放在電影的世界裡,才能夠隨著男女主角享受喜怒哀樂,然而一個導演看電影的感覺跟單純的觀眾看電影是不一樣的,導演看電影是在看另一個導演的心靈世界,當然還是會隨著男女主角喜怒哀樂,但他知道這是另一個導演的創造出的世界,如果觀眾看了一部爛片,又不能離開現場,又無法不覺得自己就是裡頭的男女主角,那整個觀影經驗就真的苦不堪言,幹聲連連,然而如果你是個導演,你看到一個爛片,你只會覺得這導演真的是腦子灌水,但好死不死這片子又是你拍的,那看著看著,就還是會罵自己腦子灌水,但也是會想怎樣可以拍出更好的作品,而這就是我們跟神祈求的時候,「神啊,這爛片真的太爛了,作為一個導演我真的是試過各種方法,怎樣拍都爛,無能為力了,請祢幫幫我啊。」
當外在人格自我願意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願意回到內在去感覺內在的「我」,一個完全不會被外在各種角色扮演影響的「我」,這就如同萬王之王的君主回歸一般。
到了這階段,挪用傑德麥肯納的說法,人類心靈才從兒童期蛻變成為人類成人。
成為自我內在宇宙的王,你自然會尊重他人的內在宇宙,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可以提一下,他人的內在宇宙可以覺得他極度討厭你,然而在你的宇宙裡,可能你們相愛的不得了,反之亦然,有對有錯嗎?各自的感覺都是對的也都是真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你的問題只有,為何你導了個爛戲還不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