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的內在宇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過去常常很納悶,為何我無法像電影「變腦」進入他人的頭腦裡成為另一個人?就算是至親,我都無法真正的感受與理解他?我永遠只能在我自己的世界裡,無法成為他人。

所有的感知都是我自己透過各種感官體驗到的,這就是我感知的全部,就算是所謂的超感官也還是某種感官經驗,在自我的內在世界裡,我的整個世界建構在我的感知上,這代表了甚麼?

別人的感知跟我的感知不一樣,這有對錯嗎?姑且放下是否存在著他人的感知,但我們先以最一般人的狀態來談這概念,假設他人的感知是存在的前提。

當我們把共同的外在宇宙的對錯,拿來運用在內在宇宙中,越過自我的內在世界想要去干預他人的內在世界,去爭對錯輸贏,災難才會發生。

如果我們都只在我們自我的宇宙裡呢?

LRH指出,「有三個宇宙,自我的宇宙,他人的宇宙,而摸得到看得到的物質宇宙則是我們共有的遊戲場。」

我簡稱自我與他人宇宙都是內在宇宙,物質宇宙則是外在宇宙,這是我們的遊戲場。

宇宙指的是一種封閉性有其定理,例如科學家在我們現在這個宇宙中,找出的一個定理是「沒有任何的速度高過光速」,然而這只是我們目前已知的這個宇宙而已,在其她宇宙裡可能就不存在這樣的定理。

說宇宙可能有點拗口,但我很認同宇宙這個詞,因為自我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理,例如有的人認為:「摸不到的東西就不是真的。」那這就是他為自我的宇宙所建立的原則,這原則就會在他自我的宇宙中起作用,問題是我們以為這規則是別人訂的,我們不能改,然而在自我的宇宙裡,自己就是王。

那你會問,神呢?神到底是甚麼?我只能說我確實體驗到神的存在,祂並不是我之外的存在,然而我也無法說祂到底是甚麼。

回到自我的內在宇宙這概念裡,假設A在自我的內在宇宙裡「蘋果是有毒」,但「蘋果」在B的內在宇宙裡「不但營養多汁而且是仙丹妙藥」,那彼此在外在的物質宇宙裡去告訴對方自己內在宇宙的原則,然後覺得彼此瘋了,那是因為你覺得對方的內在宇宙的對錯,跟自己的內在宇宙的對錯不同是不應該的,然而每個人的內在宇宙都是封閉的,彼此不相干。

這就回到我一開始談的,我所有的感知(各種肉體感官靈性感官都好)建構出我的世界,我無法去成為別人有別人的感官去感知與建構一個屬於別人的世界。

如果有人說,「你不應該這樣感覺」,這其實是一種聲音+影像,然而因為我有一個文字上意義的理解,這思想在我的內在宇宙中,產生了某種難受的感覺,有一個現象挺有趣的,這難受的感覺,到底是誰創造的?

如果內在宇宙是封閉性的,那是不是跟上面這個例子產生了矛盾,因為看起來就是一個人說了一句話讓我不爽,內在宇宙如果是封閉性的,我就應該不會受到影響啊?

自我內在宇宙裡,都是自己說了算,我決定被影響就被影響,決定不被影響就不被影響,然而,我們感受起來卻不是這樣,別人說了一句刺激的話,我很難不痛苦,「我」根本無法決定啊!

外在物質宇宙中,我們有一個外在自我,這是從參與外在物質宇宙的遊戲而來的各種角色扮演,我是某某某,有各種身分,有各種應該做甚麼不應該做甚麼,然而當我們只專注在外在自我而忽略內在自我,就像內在宇宙的國王王位空掉了,內在宇宙就隨外在宇宙飄來盪去,就產生了內在宇宙被外在物質世界徹底控制的現象。

一個觀眾看電影,就得先願意讓自己把整個注意力都放在電影的世界裡,才能夠隨著男女主角享受喜怒哀樂,然而一個導演看電影的感覺跟單純的觀眾看電影是不一樣的,導演看電影是在看另一個導演的心靈世界,當然還是會隨著男女主角喜怒哀樂,但他知道這是另一個導演的創造出的世界,如果觀眾看了一部爛片,又不能離開現場,又無法不覺得自己就是裡頭的男女主角,那整個觀影經驗就真的苦不堪言,幹聲連連,然而如果你是個導演,你看到一個爛片,你只會覺得這導演真的是腦子灌水,但好死不死這片子又是你拍的,那看著看著,就還是會罵自己腦子灌水,但也是會想怎樣可以拍出更好的作品,而這就是我們跟神祈求的時候,「神啊,這爛片真的太爛了,作為一個導演我真的是試過各種方法,怎樣拍都爛,無能為力了,請祢幫幫我啊。」

當外在人格自我願意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願意回到內在去感覺內在的「我」,一個完全不會被外在各種角色扮演影響的「我」,這就如同萬王之王的君主回歸一般。

到了這階段,挪用傑德麥肯納的說法,人類心靈才從兒童期蛻變成為人類成人。

成為自我內在宇宙的王,你自然會尊重他人的內在宇宙,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可以提一下,他人的內在宇宙可以覺得他極度討厭你,然而在你的宇宙裡,可能你們相愛的不得了,反之亦然,有對有錯嗎?各自的感覺都是對的也都是真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你的問題只有,為何你導了個爛戲還不停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麒麟鹿
1.6K會員
290內容數
當婚姻中出現外遇的問題,身為被背叛的妻子或丈夫,其心痛是痛到足以致命的程度,有人因此大打出手滿身傷,有人因此得癌症瀕臨死亡,而孩子們就是最無辜的受害者,我希望藉由這一系列的書寫,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們可以把危機變轉機,把家從分崩離析的地獄,轉化成為愛的天堂,這一切都是可能的,從了解外遇機制開始吧
麒麟鹿的其他內容
2021/10/27
個性難改,因為它是眾多成功獲取注意力手段中,最後脫穎而出的特質。 人的世界裡,注意力是最重要推動世界運轉的力量,注意力在哪裡,哪裡就有商機,注意力在誰身上,誰就感覺很重要很被愛...各種為錢為情的競爭,背後都是一場注意力爭奪戰。 從小一鬧就有糖吃,養成火爆沒耐心的個性;大人脾氣暴躁,小孩乖乖閉嘴就不
Thumbnail
2021/10/27
個性難改,因為它是眾多成功獲取注意力手段中,最後脫穎而出的特質。 人的世界裡,注意力是最重要推動世界運轉的力量,注意力在哪裡,哪裡就有商機,注意力在誰身上,誰就感覺很重要很被愛...各種為錢為情的競爭,背後都是一場注意力爭奪戰。 從小一鬧就有糖吃,養成火爆沒耐心的個性;大人脾氣暴躁,小孩乖乖閉嘴就不
Thumbnail
2021/09/01
人心的矛盾 我在開始帶學生做很多操練與體驗內在轉化之後,很多朋友經歷了很大的蛻變,下面這位朋友有個坎坷的童年經驗,長大後很容易傾向讓身邊的朋友們予取予求,他操練轉化的效益非常好,但也來到了一個瓶頸,於是他找我做憤怒療法,第一次大量的清理了他父親帶給他的痛苦,他父親其實已經過世,但影響仍然非常深遠,他
Thumbnail
2021/09/01
人心的矛盾 我在開始帶學生做很多操練與體驗內在轉化之後,很多朋友經歷了很大的蛻變,下面這位朋友有個坎坷的童年經驗,長大後很容易傾向讓身邊的朋友們予取予求,他操練轉化的效益非常好,但也來到了一個瓶頸,於是他找我做憤怒療法,第一次大量的清理了他父親帶給他的痛苦,他父親其實已經過世,但影響仍然非常深遠,他
Thumbnail
2021/02/27
過去兩年我處理超過一百個個案,超過1000小時,許多個案都回饋給我很驚人的轉變,超越我之前對心靈療癒速度的理解。 我想有需要將我觀察到與理解的分享出來,讓對各種身心靈療法有興趣的同好有機會彼此交流。 還原心法其實只是基於一個原則,這前提只要涉略過身心靈領域的或宗教應該都聽過。 核心原則---一即全部
Thumbnail
2021/02/27
過去兩年我處理超過一百個個案,超過1000小時,許多個案都回饋給我很驚人的轉變,超越我之前對心靈療癒速度的理解。 我想有需要將我觀察到與理解的分享出來,讓對各種身心靈療法有興趣的同好有機會彼此交流。 還原心法其實只是基於一個原則,這前提只要涉略過身心靈領域的或宗教應該都聽過。 核心原則---一即全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的宇宙統一 當一個人取得重大進步時,就會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所有“他者”的感覺實際上都是一種幻覺,對所有人來說都只是源於存在的主觀“我性” ,即自我。因此,所有的存在都是主觀的,本質上都是相同的,現實中沒有分離。這在實踐中意味著我們控制自己的生活體驗,將其作為純粹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我們的宇宙統一 當一個人取得重大進步時,就會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所有“他者”的感覺實際上都是一種幻覺,對所有人來說都只是源於存在的主觀“我性” ,即自我。因此,所有的存在都是主觀的,本質上都是相同的,現實中沒有分離。這在實踐中意味著我們控制自己的生活體驗,將其作為純粹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小宇宙 – 一個人自己的宇宙 大宇宙 – 質能時空宇宙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是在指揮它? 還是在同意它? 一個人的宇宙 ,是他在沒有其它觀點的反對或混淆下,自己想要創造出來的宇宙。質能時空宇宙 ,是一個人為了與其它觀點持續往來而同意的宇宙。
Thumbnail
小宇宙 – 一個人自己的宇宙 大宇宙 – 質能時空宇宙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是在指揮它? 還是在同意它? 一個人的宇宙 ,是他在沒有其它觀點的反對或混淆下,自己想要創造出來的宇宙。質能時空宇宙 ,是一個人為了與其它觀點持續往來而同意的宇宙。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直覺的知識,並且可以一睹內在的實相。 宇宙在這方面對我們每個人說話。靈魂或內在的自我並不是我們之外的東西,而是我們存在的媒介。「真理」不是從老師到老師、教會到教會,或管教到管教,而是從自我的內心找到。「宇宙的神祕」意識的親密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真相而不可隱瞞。 這種信息對人來說就像空氣一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直覺的知識,並且可以一睹內在的實相。 宇宙在這方面對我們每個人說話。靈魂或內在的自我並不是我們之外的東西,而是我們存在的媒介。「真理」不是從老師到老師、教會到教會,或管教到管教,而是從自我的內心找到。「宇宙的神祕」意識的親密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真相而不可隱瞞。 這種信息對人來說就像空氣一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平行宇宙與靈魂的文章,探討了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可能性以及靈魂與情感的連結。同時,也提到了量子力學中引力法則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平行宇宙與靈魂的文章,探討了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可能性以及靈魂與情感的連結。同時,也提到了量子力學中引力法則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在浑然一体的宇宙里,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具备所有正面和所有负面的特质。事实上,我们的内在和宇宙万物合一,它们就藏在我们意识的内在折层里。 当我们看见某个服务自我的人——不管是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或是在观看新闻中公共事件进展时看到的,我们对他的价值观是不带批判的,只要我们从自己天生的阴暗面发现相同的价值
Thumbnail
在浑然一体的宇宙里,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具备所有正面和所有负面的特质。事实上,我们的内在和宇宙万物合一,它们就藏在我们意识的内在折层里。 当我们看见某个服务自我的人——不管是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或是在观看新闻中公共事件进展时看到的,我们对他的价值观是不带批判的,只要我们从自己天生的阴暗面发现相同的价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