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洞察日記】如果不想變得不幸,我們都該學學政治式的生活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極簡式生活? 多元化生活? 哪一種 life style 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有發現嗎?不知不覺中如何生活這件事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修的一個課題了。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忙亂經常把我們的時間切個細碎,每天我們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碎片化的事物及進行碎片式的思考,以致我們常常心浮氣躁,無法冷靜的看待與處理生活。

漸漸的我們開始失去耐心;漸漸的我們開始失去智慧;最後我們失去了方向。這一切都可歸因在於我們常用太短的時間做判斷、太少的資源下決定、太快的節奏吸收資訊,我們渴望的生活是日復一日的膨脹,但我們的思考跟行動卻是日復一日的減少。

難道沒有解決之道? 我想是有的。不知大家是否有了解過一個政府的運作會有多複雜,政策的實行會有多繁瑣,政治人物的考量會有多全面,我想這一切事情所有人都沒想過吧,畢竟太複雜牽涉的事物太多。但我們大可不必了解太多國家大事,我們只需要借取"政府精神"來看待自己周遭的事物就可以。

所以我們要換個身分做思考,假使我們今天不是誰的朋友或誰的親人,而是一個國家政府,那以政府的角度來說,它會如何處理問題。我想: 大家都會相信,一個政府要考慮的事情是理性全面的;大家都會相信,深謀遠慮是政府的一個必要特質;大家更會相信,政府應該有勇氣碰觸及解決艱難問題。

所以你也要相信自己在面對人生考題時,能用上述的心態來面對,甚而可以這樣想:

國家資源就是你手上可用的工具; 政策就是你執行任務時的手段; 八面玲瓏是你為達目的時所需的靈活心態,以上這些都是我們該跟政治人物學習的,若我們懂得學習這些就不會掉入以下所說的生活誤區,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災難。

再來我想說: 現代人生活方式常有的誤區:

為了適應資訊快速迭代的社會,二分法成了快速提供答案的最佳選擇

我們一定經常會遇到需要作選擇或要做判斷的時候,小至晚餐吃什麼,大至人生職涯該如何規劃。就我身邊的人做觀察,最常見的還是大家太容易直覺判斷一件事情的好與壞。一聽到了某個八卦,看到了某個新聞,就急忙的為一件事或一個人下註解或貼標籤,不去探索事情發生的來由,更不想去以不同面向的角度來切入資訊,所以往往造成嚴重的資訊偏差。

我們身上都有手機或網路,只要能多加利用,多花時間收索幾個關鍵字,或者多看幾篇文章,就能對一件事產生與原來不同的看法,或許產生的新想法不一定是當下的正確解答,但它確實能激發你抉擇上的另一種可能,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偏見或麻煩。


專注當下的滿足感遠遠大於未來會遭遇的風險,導致短程投機比長遠計畫
更受重視

這點實在是太好舉例了,凡是過度消費不重視儲蓄、暴食、輕率決定結婚生小孩等等,這一切都算。

過度消費或許能帶來短暫的刺激,但背後所背負的是債務上的壓力及抗風險的能力變弱 ; 暴食或許能帶來瞬間的滿足,帶面對的是健康的隱憂及部分形象的損失; 輕率的決定人生幸福確實能帶來當下的幸運,但往後人生所要面對的常常是一連串的不幸。

另外短期投機也是一個很常見但普遍不會被意識到的高風險選項: 像是不切實際的創業、乍看之下很划算,但實際上並沒什麼幫助的證照考試或公職。很多人從事以上這些活動時,都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很努力,所做的這些事情都很有意義,還會堅信這些事在未來一定會有很高的回報率。

但往往這樣想的人都不會把 "這個社會正在快速變化"、"眼前的投資是否符合趨勢"、投資後的回報在未來是否值得等因素考量進來,所以原以為的穩定投資變成高風險的短期投機行為。

個人建議可將長期計畫訂為:良好的習慣(高eq、衛生習慣)、優秀的素養(閱讀、寫作、音樂)。這些行為乍看或許沒太大意義,因為執行者並沒辦法得到短期的快感,也無法對於手上所進行的事物有逐步執行優化的感覺,所以就會撤手不做,但我們應把時間拉長為三年或甚至五年以上來觀察習慣及素養這件事,你才會發現它早已改變你很多,最常見的不外乎: 消費習慣,人際關係、生活壓力、創造力及想像力等。

所以如果我們能像政府用政治式的思維思考,先將大部分事物的進行機會成本分析並將眼光拉長依時間序推測風險的產生,我想你能避掉九成可能在未來會加註再你身上的風險,因此很自然的"不幸"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喃喃字嶼的沙龍
12會員
93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喃喃字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問:是否可以給個理由 讓2025年的現在的青年人讀哲學 AI:在2025年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青年人閱讀哲學的理由,可以著重於以下幾點: 1. 應對AI時代的挑戰: 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倫理、道德、社會問題。 哲學能夠提供思辨的框架,幫助青年人更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例如: A
2025/03/04
問:是否可以給個理由 讓2025年的現在的青年人讀哲學 AI:在2025年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青年人閱讀哲學的理由,可以著重於以下幾點: 1. 應對AI時代的挑戰: 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倫理、道德、社會問題。 哲學能夠提供思辨的框架,幫助青年人更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例如: A
2025/02/23
問AI:我想說的是 "創新" 是否代表著某個群體或個體的常態性價值取向發生根本性改變。 案例如: 以前覺得女性不能參政 現在卻很普遍; 又或者以前對普遍對國家認同負面 現在轉向正面; 以或者對於人文的重視遠高於過往。 這些現象背後是否都代表著創新的推進。 AI: 您提出的觀點非常深刻,確實抓住
2025/02/23
問AI:我想說的是 "創新" 是否代表著某個群體或個體的常態性價值取向發生根本性改變。 案例如: 以前覺得女性不能參政 現在卻很普遍; 又或者以前對普遍對國家認同負面 現在轉向正面; 以或者對於人文的重視遠高於過往。 這些現象背後是否都代表著創新的推進。 AI: 您提出的觀點非常深刻,確實抓住
2025/02/09
問: 請問 我正在自學數位行銷領域知識 但有部分知識 無法學以致用,因為無對應的使用場景及標的,例如: 數據分析知識與seo優化 請問數位行銷領域那些知識是比較不會有無法學以致用的部分? 我個人是認為: 文案、設計、社群經營、廣告投放,書寫企劃書 以上領域似乎比較能學以致用,請問針對我的問題,您是否
Thumbnail
2025/02/09
問: 請問 我正在自學數位行銷領域知識 但有部分知識 無法學以致用,因為無對應的使用場景及標的,例如: 數據分析知識與seo優化 請問數位行銷領域那些知識是比較不會有無法學以致用的部分? 我個人是認為: 文案、設計、社群經營、廣告投放,書寫企劃書 以上領域似乎比較能學以致用,請問針對我的問題,您是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順應變化,掌握幸福,就是後防疫時代的未來藍圖。 ●遇到問題時,減少問題的抽象程度,釐清問題點,使其變得具體,自然就會找到解決的方向了。 在釐清問題的同時,就已經在解決問題了。 問題之所以一直是問題,是因為範圍太廣泛了,只要縮小問題的尺寸,就能找到應對之道,絕對可以迎刃而解。 ●必須努力才能做到,換
Thumbnail
★順應變化,掌握幸福,就是後防疫時代的未來藍圖。 ●遇到問題時,減少問題的抽象程度,釐清問題點,使其變得具體,自然就會找到解決的方向了。 在釐清問題的同時,就已經在解決問題了。 問題之所以一直是問題,是因為範圍太廣泛了,只要縮小問題的尺寸,就能找到應對之道,絕對可以迎刃而解。 ●必須努力才能做到,換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你是不是有選擇性障礙呢?每當要做抉擇時容易出現腦霧,很可能是因為你的生活選項過多,超乎可控制範圍,或者可以說超乎心靈及大腦可承受的複雜。 幾何圖形的重心,質量分佈平均,我們的生活同樣需要重心,才能支撐住生活多角的平衡。 1.聚焦在「必須」的人事物 先靜下來,試著問自己「生活中會影響自我開心的關鍵人事
Thumbnail
你是不是有選擇性障礙呢?每當要做抉擇時容易出現腦霧,很可能是因為你的生活選項過多,超乎可控制範圍,或者可以說超乎心靈及大腦可承受的複雜。 幾何圖形的重心,質量分佈平均,我們的生活同樣需要重心,才能支撐住生活多角的平衡。 1.聚焦在「必須」的人事物 先靜下來,試著問自己「生活中會影響自我開心的關鍵人事
Thumbnail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住,而是被自己對事情所保持的看法困擾。 1.學會放下,或在當下。 只要我們能保握當下,那麼我們變已同時掌握住了昨日,今天與明天。就像日兩面神一直看過去和未來,就是沒有好好把握當下,所以無法發揮效用。 愛物惜物,才能累積財富,財富是靠累積的,因為累積十分辛苦,我們都能發現
Thumbnail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住,而是被自己對事情所保持的看法困擾。 1.學會放下,或在當下。 只要我們能保握當下,那麼我們變已同時掌握住了昨日,今天與明天。就像日兩面神一直看過去和未來,就是沒有好好把握當下,所以無法發揮效用。 愛物惜物,才能累積財富,財富是靠累積的,因為累積十分辛苦,我們都能發現
Thumbnail
喝杯咖啡,分享彼此,漫談我們的點滴生活
Thumbnail
喝杯咖啡,分享彼此,漫談我們的點滴生活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似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事實上,我們都只不過是在被動地參與生活...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似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事實上,我們都只不過是在被動地參與生活...
Thumbnail
不過說真的,人真的要變,當然不是只有單方面這麼簡單,要了解敵人在想什麼,不是把他們當成「敵人」這麼簡單而已,而是在共思贊成與反對方,能否大方向與小方向去思考,不過也說真的,政治光譜已經拉了這麼大,要拉回原來的線段,維持同樣比例,右派與左派都有理由去相信誰真正是對的,誰又是荒謬的。
Thumbnail
不過說真的,人真的要變,當然不是只有單方面這麼簡單,要了解敵人在想什麼,不是把他們當成「敵人」這麼簡單而已,而是在共思贊成與反對方,能否大方向與小方向去思考,不過也說真的,政治光譜已經拉了這麼大,要拉回原來的線段,維持同樣比例,右派與左派都有理由去相信誰真正是對的,誰又是荒謬的。
Thumbnail
身處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型態轉變,新的價值觀不斷被創造,為跟上時代的腳步我們迫切學習新事物,不甘落於人後的聲音盤旋在腦中。然而,我們在努力過後感到挫敗,便開始自我厭棄、消極認定一切無法掌控。
Thumbnail
身處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型態轉變,新的價值觀不斷被創造,為跟上時代的腳步我們迫切學習新事物,不甘落於人後的聲音盤旋在腦中。然而,我們在努力過後感到挫敗,便開始自我厭棄、消極認定一切無法掌控。
Thumbnail
極簡式生活? 多元化生活? 哪一種 life style 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有發現嗎?不知不覺中如何生活這件事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修的一個課題了。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忙亂經常把我們的時間切個細碎,每天我們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碎片化的事物及進行碎片式的思考,以致我們常常心浮氣躁,無法冷靜的看待與處理生活。
Thumbnail
極簡式生活? 多元化生活? 哪一種 life style 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有發現嗎?不知不覺中如何生活這件事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修的一個課題了。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忙亂經常把我們的時間切個細碎,每天我們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碎片化的事物及進行碎片式的思考,以致我們常常心浮氣躁,無法冷靜的看待與處理生活。
Thumbnail
現在的社會運作模式越來越便利、快速與多元,近年又興起「斜槓工作」的生活方式,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天要兼顧的面向很多,例如工作、家事、讀書、人際與休閒等等。想要生活過得充實、多元、有意義,確實是不錯的想法,不過也因為要做很多不同的事,要記住更多事情,反而讓自己陷在忙亂焦躁的生活裡。
Thumbnail
現在的社會運作模式越來越便利、快速與多元,近年又興起「斜槓工作」的生活方式,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天要兼顧的面向很多,例如工作、家事、讀書、人際與休閒等等。想要生活過得充實、多元、有意義,確實是不錯的想法,不過也因為要做很多不同的事,要記住更多事情,反而讓自己陷在忙亂焦躁的生活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