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100個無壓力生活提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順應變化,掌握幸福,就是後防疫時代的未來藍圖。

●遇到問題時,減少問題的抽象程度,釐清問題點,使其變得具體,自然就會找到解決的方向了。

在釐清問題的同時,就已經在解決問題了。

問題之所以一直是問題,是因為範圍太廣泛了,只要縮小問題的尺寸,就能找到應對之道,絕對可以迎刃而解。


●必須努力才能做到,換個角度來看,表示作業量多到憑一己之力難以完成。

首先必須承認自力不足,然後不是鞭策自己,而是設法運用工具,或是尋求他人的協助,分配工作。

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效率,在減少錯誤、提高正確性的意義上,絕對才是更好的做法。


●沒有餘裕的人,要怎樣樣保留餘裕?

重點在於斷捨離。

就如同將不需要的物品斷捨離,空間就會出現餘裕,把預定和人際關係斷捨離,就可以讓時間和心理空出餘裕。

比方說,不參加應酬性質、不重要的聚會;不因為自己做比較快,就把工作往身上攬,可以交給部下和助理的工作就分配出去;

不和在一起也不開心的人打交道,即使原本是朋友,如果相處起來不開心的情況愈來愈多,就拉開距離。

換個說法,也就是只留下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


●大眾傳媒當成新聞播送的內容,都是以激發我們的恐懼和猜疑為重心,一點都不公正中立。

如果不想被這樣的資訊牽著鼻子走,我建議立刻揮別大眾傳媒的資訊。


●明知道如果換工作,不僅薪水可以三級跳,也似乎會更有工作意義,卻遲遲無法付諸實行,直截了當地說,也是因為懶。

有個行為經濟學術語叫「現狀偏差」,也就是比起未來獲得更大利益的可能性,更重視現在實際得到的小利益,而拖延改變的心理,這是許多人常見的情形。

想要拖延的理由只有一個:懶得思考現在的薪水和評價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極限,懶得尋找更好的選項。

只要上網看書做點功課,或請教別人,就可以拓展更進一步發揮能力的 機會,卻自己葬送了這樣的可能性。


●如何用錢,也反映了我們如何生活。

想和什麼樣的人建立關係,希望社會變成什麼樣子、想要打造什麼樣的幸福—實現這些願望的工具之一,就是金錢。

因此我想要賺更多的錢,也不想浪費任何一塊錢,花錢時會考慮CP值。對於讓我滿意的商品和服務,則做為「感謝之意」,毫不吝惜地消費。

只要以這樣的心態花錢,就能心安理得,不再對金錢感到罪惡了。


●幸福學與正向心理學,是追求如何行動與思考才能獲得幸福的學問,它們認為感謝自己擁有的事物,可以變得更為幸福。

我們總愛強求自己沒有的,欲望無窮無盡,想要更多錢、想要變得更瘦,想要更好的男友或女友,想要吃到更美味的食物,沒完沒了。

但是忘掉自己沒有的,把目光放在現在擁有的事物上,並心存感謝,才是幸福的捷徑。

最簡單的實踐方法,就是寫「感謝日記」,記錄每天覺感激的事。

即使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沒關係,像是做出了一頓美味的餐點,自己送的禮物讓朋友開心等等。

兩三項就可以了,每天在日記寫下值得感謝的事,只要持續一個月,就能累積相當可觀的幸福量。

如果持續一年,幸福就更多了,慶幸自己擁有的事物,並心存感謝的思考回路會根植在心中。

會發現自己並不是獨立活著,而是依靠許多事物的支持而活著,並對這件事感謝不已。

●如果有某些明知道不好的習慣,卻戒除不了,請反省看看,自己是透過這些壞習慣在保護什麼?或是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然後請更進一步深入挖掘,為什麼會想要這樣的好處?

如果少了這樣的好處會怎麼樣?

如此一來,就能漸漸釐清真正應該面對的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

想要在短期內劇烈改變,就一定會遇到反撲,因此我不建議這麼做。

如果想要改變,只要一點一滴朝好的方向移動,就能脫胎換骨。


●降低選擇風險的重點:

1.準備更多選項

2.如果猶豫就都不要選。繼續增加選項,直到遇到一拍即合的選項

3.因為有可能做出錯誤的選擇,所以盡量選擇容易重新來過的選項。

只要遵守這三點,就可以預防猶豫了老半天卻還是做出錯誤選擇的情形,順利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生活方式和原則,如果遇到與其牴觸時,幾十個人裡面,必定會有一個人提出反駁,或是表現出敵意。

也有些人認為訴諸負面言詞,扯別人的後腿,就能提升自己的價值。

即使告訴他們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那種人也不可能聽得進去。

因此我認為就視同大自然的運行,幾十個人裡面總會有一個人做出負面反應,無可奈何,不去理會,才是聰明的做法。

人有批評他人的自由,但受批評的一方,也有不理會批評的自由。

像這樣去想,自然就能培養出忽視力。

不過,如果自己信賴的人群起批判、大肆反駁你時,最好坦然承認是自己錯了,反省行為或言詞。


~勝間和代/經濟評論家、金融調查公司「監察與分析」負責人。
~《100個無壓力生活提案》
~《圧倒的に自由で快適な未来が手に入る! 勝間式ネオ・ライフハック100》

#100個無壓力生活提案 #壓力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100個無壓力生活提案》】↓↓
https://igrape.net/30EZb

【金石堂購買《100個無壓力生活提案》】↓↓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3會員
2.5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對自己失去信心、莫名感到壓力、煩惱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時, 這會是你想要打開閱讀的書。
Thumbnail
2025/04/17
★對自己失去信心、莫名感到壓力、煩惱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時, 這會是你想要打開閱讀的書。
Thumbnail
2025/04/11
★快樂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其次都是其次!
Thumbnail
2025/04/11
★快樂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其次都是其次!
Thumbnail
2025/04/07
★《原子時間》續作! 一個小動作,改變人生質感。
Thumbnail
2025/04/07
★《原子時間》續作! 一個小動作,改變人生質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順應變化,掌握幸福,就是後防疫時代的未來藍圖。 ●遇到問題時,減少問題的抽象程度,釐清問題點,使其變得具體,自然就會找到解決的方向了。 在釐清問題的同時,就已經在解決問題了。 問題之所以一直是問題,是因為範圍太廣泛了,只要縮小問題的尺寸,就能找到應對之道,絕對可以迎刃而解。 ●必須努力才能做到,換
Thumbnail
★順應變化,掌握幸福,就是後防疫時代的未來藍圖。 ●遇到問題時,減少問題的抽象程度,釐清問題點,使其變得具體,自然就會找到解決的方向了。 在釐清問題的同時,就已經在解決問題了。 問題之所以一直是問題,是因為範圍太廣泛了,只要縮小問題的尺寸,就能找到應對之道,絕對可以迎刃而解。 ●必須努力才能做到,換
Thumbnail
如果很多東西,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留下什麼? 在生命當中,遇見很多人,經過很多事,隨著年紀增長生命的閱歷,你能不能有足夠的判斷力? 想緊緊抓住什麼,就會失去什麼?想要控制的,都是自己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以為擁有就會幸福,然而生活裡的負擔中,很多時候是自己放不下! 走不出來的時候,就別想多做什麼,好
Thumbnail
如果很多東西,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留下什麼? 在生命當中,遇見很多人,經過很多事,隨著年紀增長生命的閱歷,你能不能有足夠的判斷力? 想緊緊抓住什麼,就會失去什麼?想要控制的,都是自己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以為擁有就會幸福,然而生活裡的負擔中,很多時候是自己放不下! 走不出來的時候,就別想多做什麼,好
Thumbnail
生活中已經擁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卻依然感到不滿足呢? 你還需要更多嗎?減法生活的真正意義。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生活中已擁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但卻感到不滿足,想要更多。這篇文章介紹了「減法生活」的概念,提倡減少物質消費,專注於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才能找到真正的滿足感。同時,減法生活也能幫助我
Thumbnail
生活中已經擁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卻依然感到不滿足呢? 你還需要更多嗎?減法生活的真正意義。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生活中已擁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但卻感到不滿足,想要更多。這篇文章介紹了「減法生活」的概念,提倡減少物質消費,專注於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才能找到真正的滿足感。同時,減法生活也能幫助我
Thumbnail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住,而是被自己對事情所保持的看法困擾。 1.學會放下,或在當下。 只要我們能保握當下,那麼我們變已同時掌握住了昨日,今天與明天。就像日兩面神一直看過去和未來,就是沒有好好把握當下,所以無法發揮效用。 愛物惜物,才能累積財富,財富是靠累積的,因為累積十分辛苦,我們都能發現
Thumbnail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住,而是被自己對事情所保持的看法困擾。 1.學會放下,或在當下。 只要我們能保握當下,那麼我們變已同時掌握住了昨日,今天與明天。就像日兩面神一直看過去和未來,就是沒有好好把握當下,所以無法發揮效用。 愛物惜物,才能累積財富,財富是靠累積的,因為累積十分辛苦,我們都能發現
Thumbnail
滿足 ──── 內容聊聊  對於現代人,追求經濟、愛情、成就等目標,似乎成了趨勢。長大成人,出社 會後便終日埋首苦幹,而不積極打拼的人,還會被貼上各種負面的形容標籤,包 括懶惰、偷懶、甚至啃老不孝等等,雖然工作是人類社會中必須的存在... 但,如此勞累拼命的生活,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本書並非要人
Thumbnail
滿足 ──── 內容聊聊  對於現代人,追求經濟、愛情、成就等目標,似乎成了趨勢。長大成人,出社 會後便終日埋首苦幹,而不積極打拼的人,還會被貼上各種負面的形容標籤,包 括懶惰、偷懶、甚至啃老不孝等等,雖然工作是人類社會中必須的存在... 但,如此勞累拼命的生活,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本書並非要人
Thumbnail
錢夠用就好 經常在親朋好友之間聽到這句話「錢夠用就好」,且通常出現的場景會是在一系列攀比之後所帶出來的結論。譬如: 某A最近又跳槽了年薪150起跳、某B最近投資又賺了一大筆買雙B...等。 ●詞句光明面 ●覺察詞句黑暗面 ●深入剖析黑暗面 ●掙脫「囚牢」的曙光
Thumbnail
錢夠用就好 經常在親朋好友之間聽到這句話「錢夠用就好」,且通常出現的場景會是在一系列攀比之後所帶出來的結論。譬如: 某A最近又跳槽了年薪150起跳、某B最近投資又賺了一大筆買雙B...等。 ●詞句光明面 ●覺察詞句黑暗面 ●深入剖析黑暗面 ●掙脫「囚牢」的曙光
Thumbnail
疫情這一年,出門要戴口罩,染疫的同事不會在辦公室看到,很多人初嚐了遠距工作的滋味。 原本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因為疫情而發生了。 因此啟發了我開始思考,「我習以為常的觀念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疫情這一年,出門要戴口罩,染疫的同事不會在辦公室看到,很多人初嚐了遠距工作的滋味。 原本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因為疫情而發生了。 因此啟發了我開始思考,「我習以為常的觀念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 26《斜槓青年實踐版》(下):有了幸福與工作的目標,只差打造生活的方法!說起打造生活,那就要用一個系統來讓自己可以好好的規劃行動並檢視自己,那這樣怎麼做呢?怎麼做才能順利引領自己前往成功呢?那就千萬不能錯過本篇的內容!
Thumbnail
# 26《斜槓青年實踐版》(下):有了幸福與工作的目標,只差打造生活的方法!說起打造生活,那就要用一個系統來讓自己可以好好的規劃行動並檢視自己,那這樣怎麼做呢?怎麼做才能順利引領自己前往成功呢?那就千萬不能錯過本篇的內容!
Thumbnail
你是否也在不斷追求更好的物質享受、更廣的人脈關係,試圖用加法來豐富人生呢?但其實更多的擁有,同時也會產生更多的枷鎖;若你想尋求來自心底真正的快樂,那你更應該適時的淨空自己,讓自由與敏銳的感官帶你體會心靈的富足。 一旦你體會到那種豐盛的生命體驗,你將不再受到「加法生活」的綑綁,反而能運用....
Thumbnail
你是否也在不斷追求更好的物質享受、更廣的人脈關係,試圖用加法來豐富人生呢?但其實更多的擁有,同時也會產生更多的枷鎖;若你想尋求來自心底真正的快樂,那你更應該適時的淨空自己,讓自由與敏銳的感官帶你體會心靈的富足。 一旦你體會到那種豐盛的生命體驗,你將不再受到「加法生活」的綑綁,反而能運用....
Thumbnail
許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富有,他們相信金錢可以讓人生變得不同,能夠帶來生活的滿足與快樂。經濟的改善確實可以讓物質生活變更好,擁有更多生活上的選擇,可是有許多人賺到更多金錢後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快樂,反而過得不開心,內心空虛,然後要依賴賺更多錢、買更多東西來填補心裡的空洞。
Thumbnail
許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富有,他們相信金錢可以讓人生變得不同,能夠帶來生活的滿足與快樂。經濟的改善確實可以讓物質生活變更好,擁有更多生活上的選擇,可是有許多人賺到更多金錢後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快樂,反而過得不開心,內心空虛,然後要依賴賺更多錢、買更多東西來填補心裡的空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