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彷似陌生的知音與空間賦權〉::字.祭.C.拉.符20/20::|在在專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丸仔舞繪:鄧國騫作品《登高》::圖◣丸仔

丸仔舞繪:鄧國騫作品《登高》::圖◣丸仔

2020年10月14日是我頓感開心的一天,Instagram 上有一個 Florence 追踪我,發現是一個行為藝術者,作品的照片深深吸引着我,本以為是個台灣人吧?結果我還早有她的臉書,而且是個香港人,看了很久都認不出她是誰。最後我查看臉書的共同回憶,才見到是數年前我協作「C&G」在藝術館一個工作坊時的助理!這幾年她在歐洲,發表了不少行為藝術作品,我看到那些作品的照片心情都好興奮!有如遇上了一個陌生的知音人,但明明是我在看她的作品,也許是我感到她作品裡的身體感很强,有好些元素如心跳、蘋果、擁抱、長時即興、詩意與簡潔等都是我杯茶吧,就可惜我已剛錯過了她的個展現場!

2020年10月28日,第一次看到 Florence 的現場,是她參與鄧國騫的作品《登高》。麥高利小劇場架起了一座鋼架,大量的物料掛到架上,鶱和另一個男生穿了「安全背心」在架上爬上爬落,一個把玩物料,另一個弄電線多一些。F 則在架子下層讓身體與空間及不同的物料連結產生關係,時有讓身體置於將失平衡的狀態,「危險感」卻比在架子上層的兩位更強一些。觀眾由19點半入場,「表演」於21點半完結,2個小時沒有故事情節,沒有起承轉合,三人沒有多少互動,各人做自己的事情,卻又保持空間的 co-working,甚至事前沒有太多商量和綵排。我喜歡這樣的「演出」,有了「大框架」基本就不會「走失」,然後觀者就好好主動觀察每一刻發生在當下的細節,與演者自然地「接通」。也大概是,我已對那些什麼細節都編排得精準無誤的演出不太感到興趣。

。。。

2020年11月1日,我看到 Youtube 有一個「房間不留空」的劇場遊戲示範,那是非常經典的空間練習,基調是參與者聽從指示合作完成目標任務從而增強空間覺察力與迅速反應等等,這樣的練習我玩過很多亦帶領過不少。Nancy Stark Smith 則有一個空間練習叫「房間傾斜」(Room Tilt),指示是參與者聽到開始便各自在空間找一個位置停頓,然後在兩分鐘內最多可改變位置和動作三次。有趣的是除了在限定時間內和次數建議,沒有任何共同目的的任務要求,各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甚至可以一直不動,然後覺察空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和自己又如何去做選擇。把權力和能力從帶領者口中回放到參與者自身!

Nancy Stark Smith 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練習叫「come as you are」,是一個「一起」横過空間的練習,但聽名稱就知道是「以自己的狀態」而來,然而這個「you are」其實也一直「改變狀態」。我想說明的是,Nancy 的這些練習原意上雖没有考慮到不同能力朋友的參與,但實際上卻是包容並發揮了所有人不同的狀況!如果相信藝術創作能夠「empowerment」(增權/賦能),首先就是讓人能夠作為「自主的人」。

::煉藝在道〉在在共識者|專欄::文 ◣丸仔
☛ 專欄文章總覽

以文字祭祀生活以身心潛游藝術以筆尖舞於紙上

以文字祭祀生活以身心潛游藝術以筆尖舞於紙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在 〉藝哲•心體•煉戲道場
10會員
55內容數
:::藝術思維、藝文活動筆記、戲劇修煉及應用、心體鍛鍊資訊 ⌘ 藝術伙伴專欄分享::: 【在在】是專注當下的修煉 ~*\\求藝在野。煉藝在道。以藝入道//*~
2020/12/22
大陸的「微信朋友圈」時不時又會提到「泥巴舞」,又或是「即興接觸」,但指的卻是「接觸即興」(Contact Improvisation),這些名稱總讓我費解,以為是其他不一樣的東西...
Thumbnail
2020/12/22
大陸的「微信朋友圈」時不時又會提到「泥巴舞」,又或是「即興接觸」,但指的卻是「接觸即興」(Contact Improvisation),這些名稱總讓我費解,以為是其他不一樣的東西...
Thumbnail
2020/11/01
我應該已不是第一次講述這些帶有回憶色調的某些內容,但在資訊的海洋中,不斷複述也算不了什麼,而每次複述的細節也許又要把想說的再說清一些,思考更仔細同時更廣闊一些。而更重要是回憶也是當下的,分享我這一刻的一種思想和態度,未來又如何省思乃不可預知..
Thumbnail
2020/11/01
我應該已不是第一次講述這些帶有回憶色調的某些內容,但在資訊的海洋中,不斷複述也算不了什麼,而每次複述的細節也許又要把想說的再說清一些,思考更仔細同時更廣闊一些。而更重要是回憶也是當下的,分享我這一刻的一種思想和態度,未來又如何省思乃不可預知..
Thumbnail
2020/10/13
兩年前,我寫了一個關於《尋雪的夢想》: 「兩年前,我夢想成真,第一回看見了下雪。兩年後我再回來,經驗到雪的不同形態: 大雪、小雪、雪雨、溶雪...,然後有了雪的更多夢想。約翰同學說,張口,下來的雪便是雪糕...
Thumbnail
2020/10/13
兩年前,我寫了一個關於《尋雪的夢想》: 「兩年前,我夢想成真,第一回看見了下雪。兩年後我再回來,經驗到雪的不同形態: 大雪、小雪、雪雨、溶雪...,然後有了雪的更多夢想。約翰同學說,張口,下來的雪便是雪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很感謝高中摯友Serena陪我一起看展,走進紅樹林劇場後發現似乎大部分的訪客都是劉鳳學的老師和友人,雖然我們只局外人,但也能從觀眾的視角,探索劉老師豐富的生命旅程,也是很有收穫。 像是我們興致盎然地翻起,60-70年代的節目手冊,除了覺得從文字排版的方式,如直式書寫,無論直式橫式皆由右到左讀,覺
Thumbnail
今天很感謝高中摯友Serena陪我一起看展,走進紅樹林劇場後發現似乎大部分的訪客都是劉鳳學的老師和友人,雖然我們只局外人,但也能從觀眾的視角,探索劉老師豐富的生命旅程,也是很有收穫。 像是我們興致盎然地翻起,60-70年代的節目手冊,除了覺得從文字排版的方式,如直式書寫,無論直式橫式皆由右到左讀,覺
Thumbnail
身著一襲紅紗的女子浮出翠池,踩著鄰近山坡的碎石映出了水中倒影,自然的山景對應著她低潛的身姿儼然成了一種「異色」。她看似光鮮亮麗若下凡的仙女,實則如白布下掙扎欲出的幽靈,必須受予瑪莎葛蘭姆「舞者之死」的詛咒,方能重見天日,聽著死神唱誦生平事蹟的輓歌,親友、學子化身成精靈環繞,試圖重演她的上半生,然而,
Thumbnail
身著一襲紅紗的女子浮出翠池,踩著鄰近山坡的碎石映出了水中倒影,自然的山景對應著她低潛的身姿儼然成了一種「異色」。她看似光鮮亮麗若下凡的仙女,實則如白布下掙扎欲出的幽靈,必須受予瑪莎葛蘭姆「舞者之死」的詛咒,方能重見天日,聽著死神唱誦生平事蹟的輓歌,親友、學子化身成精靈環繞,試圖重演她的上半生,然而,
Thumbnail
在群體之中,個人是怎樣的存在? 當「我」跟從了眾人,我,還是我嗎? (擷取自TIFA 節目介紹) 表演現場 一言以蔽之,這是從小到大我們經歷的所有人際關係。 即使已經握有導聆人提供的謎底,觀看的過程不失解謎感,現代舞對我,仍然像夢境一般。光影轉換迅速夢的氣氛,不知道段落從那裡開始,又為何到了這裡。
Thumbnail
在群體之中,個人是怎樣的存在? 當「我」跟從了眾人,我,還是我嗎? (擷取自TIFA 節目介紹) 表演現場 一言以蔽之,這是從小到大我們經歷的所有人際關係。 即使已經握有導聆人提供的謎底,觀看的過程不失解謎感,現代舞對我,仍然像夢境一般。光影轉換迅速夢的氣氛,不知道段落從那裡開始,又為何到了這裡。
Thumbnail
這兩年因為疫情,國內外都有些舞作、舞台劇在網上公開播映,我看得十分盡興。有些作品,如雲門鄭宗龍《十三聲》在池上的戶外演出,舞作本身熱熱鬧鬧的裝神弄鬼、宗廟儀式,來到這片清靜的廣袤天地之間彷彿產生出了不一樣的質地,庶民和民間傳統的活力、與某種敬天畏人的崇高精神在此交融,讓我非常希望自己身在現場。
Thumbnail
這兩年因為疫情,國內外都有些舞作、舞台劇在網上公開播映,我看得十分盡興。有些作品,如雲門鄭宗龍《十三聲》在池上的戶外演出,舞作本身熱熱鬧鬧的裝神弄鬼、宗廟儀式,來到這片清靜的廣袤天地之間彷彿產生出了不一樣的質地,庶民和民間傳統的活力、與某種敬天畏人的崇高精神在此交融,讓我非常希望自己身在現場。
Thumbnail
在自己真正感知「身體」之前,對於舞蹈的理解,僅只達展示,並不能體會觸發心神的共鳴。所以過去看戲劇比看舞蹈節目來得多。直到在舞團工作,和舞者們變成朋友,我近身觀看他們的身體,以及他們和身體的關係——那真是一種互相奉養,也是一種帶著神性的借貸關係。
Thumbnail
在自己真正感知「身體」之前,對於舞蹈的理解,僅只達展示,並不能體會觸發心神的共鳴。所以過去看戲劇比看舞蹈節目來得多。直到在舞團工作,和舞者們變成朋友,我近身觀看他們的身體,以及他們和身體的關係——那真是一種互相奉養,也是一種帶著神性的借貸關係。
Thumbnail
2020年10月14日是我頓感開心的一天,Instagram上有一個Florence追踪我,發現是一個行為藝術者,作品的照片深深吸引着我,本以為是個台灣人吧? 結果我還早有她的臉書,而且是個香港人,看了很久都認不出她是誰......
Thumbnail
2020年10月14日是我頓感開心的一天,Instagram上有一個Florence追踪我,發現是一個行為藝術者,作品的照片深深吸引着我,本以為是個台灣人吧? 結果我還早有她的臉書,而且是個香港人,看了很久都認不出她是誰......
Thumbnail
我應該已不是第一次講述這些帶有回憶色調的某些內容,但在資訊的海洋中,不斷複述也算不了什麼,而每次複述的細節也許又要把想說的再說清一些,思考更仔細同時更廣闊一些。而更重要是回憶也是當下的,分享我這一刻的一種思想和態度,未來又如何省思乃不可預知..
Thumbnail
我應該已不是第一次講述這些帶有回憶色調的某些內容,但在資訊的海洋中,不斷複述也算不了什麼,而每次複述的細節也許又要把想說的再說清一些,思考更仔細同時更廣闊一些。而更重要是回憶也是當下的,分享我這一刻的一種思想和態度,未來又如何省思乃不可預知..
Thumbnail
當你陷入了想要理解的胡同的時候,就開始偏離藝術了,你有曾經畫過一幅畫,腦中不帶任何思緒的經驗嗎? 或是你曾有亨過一首歌,心中浮現的是不是那首歌的故事,而是自己豐沛的感受,一種開心享受在當下的哼唱。如果你曾有這樣的經驗,那為什麼要要求自己要瞬間看懂別人用生命跳出的表演。藝術總監羅文瑾老師說:舞蹈不像說
Thumbnail
當你陷入了想要理解的胡同的時候,就開始偏離藝術了,你有曾經畫過一幅畫,腦中不帶任何思緒的經驗嗎? 或是你曾有亨過一首歌,心中浮現的是不是那首歌的故事,而是自己豐沛的感受,一種開心享受在當下的哼唱。如果你曾有這樣的經驗,那為什麼要要求自己要瞬間看懂別人用生命跳出的表演。藝術總監羅文瑾老師說:舞蹈不像說
Thumbnail
  兩天前我突然聯絡Corn黃裕閔, 我問他「什麼是舞者?」他說「去看這場戲吧!週日晚上有空嗎?一起吃飯吧」 台北藝術節傑宏貝爾《歡聚今宵》
Thumbnail
  兩天前我突然聯絡Corn黃裕閔, 我問他「什麼是舞者?」他說「去看這場戲吧!週日晚上有空嗎?一起吃飯吧」 台北藝術節傑宏貝爾《歡聚今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