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Jing|那些美好的舞蹈和舞台劇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Dear Jing,

太喜歡妳上封信裡對舞的分享了!曾在舞團工作如妳,果然有許多特別的經驗和想法。比如說,妳提到在舞台側邊看著舞者肌肉爆筋、汗水滿地、甚至要衝回幕後吸幾口氧氣——我這才發現自己從未那樣近距離看過專業舞者,總是坐在遙遠的觀眾席、或隔著螢幕;但若即便如此都令人屏氣凝神、感到前所未有的爆發力和生命力,那麼舞者當下承受的張力甚至痛楚,想必一次又一次挑戰了人類身體的極限與極致。

妳形容觀舞感受:「我盯著她的身體看,直到我分不清楚,那是她的身體,還是我的身體。」而我從《One Danced》簡短的預告中編舞家/舞者陳武康那儀式意味濃厚的裸身獨步,和妳極具臨場感的文字,彷彿就要可以體會——不,我還不能。事實上,我尚未觸及過那樣的觀舞境地,儘管十分嚮往。或許因為自己的身體從一向僵硬、到後來生病,即使如今開始復原、也愈來愈熟悉身體的需求與脈動,仍始終難以與那些靈活又充滿力量的舞者肢體相比擬。也可能因為,觀舞的我總是與舞者空間上離得太遠、或連時間上都並未同步?

這兩年拜於疫情,國內外都有些舞作、舞台劇、音樂會在網路上公開播映,我看得十分盡興。其中有些作品,例如我們都看了的、雲門鄭宗龍《十三聲》在台東池上的戶外演出:坐落在金燦的田中央、以群山和雲霧為背景,一群舞者從全身肅穆黑衣、到爭奪斑斕彩衣,伴著艋舺街頭滋養出的唸誦、嘶吼、歡慶;舞作本身熱熱鬧鬧的裝神弄鬼、宗廟儀式,來到這片清靜的廣袤天地之間彷彿產生出了不一樣的質地,讓我想起小時候廟宇前搬演的,沒有觀眾、而主要演給神明看的布袋偶戲,庶民和民間傳統的活力、與某種敬天畏人的崇高精神在此交融,這一切都令我非常希望自己臨在現場,而不僅是坐在海外小小的電腦前驚嘆。

raw-image

不過也有些舞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的《穆勒咖啡館 Café Müller》,就讓我覺得在螢幕前觀看很合適。她親自演出的白衣女子瘦骨嶙峋、面無表情,緊閉雙眼在角落自顧自地舞,比起失了魂魄的悲傷,又更像是往內鑿刻的堅決。於是,即使揪心沉浸於前排男女舞者反覆緊抱、又分離,不安地在桌椅間奔跑、舞蹈或倒下,仍忍不住要分神回過頭看看角落裡那鬼魂般的碧娜,孤獨、疏離、又彷彿洞悉所有而忘我,直到舞著舞著消失在那道旋轉門後。

那時,我讀了德國舞評家尤亨.史密特為她寫的傳記《碧娜鮑許:舞蹈、劇場、新美學》,他在書中如此看待碧娜的舞:

碧娜.鮑許的所有舞作主要是處理人類存在的核心問題,這些問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自我提問。它們談及愛情和恐懼、渴望和孤獨、挫敗和恐怖、人受到他人的剝削(特別是在一個由男性主導的世界中,女性受到男性的剝削)、童年和死亡、回憶和遺忘。
......舞作所討論的衝突不會隨意帶過或和諧處理,而是讓它們有所結果。碧娜.鮑許不許找藉口逃避,也不允許她的觀眾這麼做。

或許正因為《穆勒咖啡館》、和碧娜的其他舞作,直面擊中了某些私密而深藏的個人情感,翻攪起觀者內在複雜矛盾的思緒心神,因此讓我感覺並不傾向於坐在一群觀眾之間、或太靠近舞者,而更想沉浸於屬於自己的一方空間,讓關係純粹地發生在自己、與舞作本身。

raw-image

不過,觀舞時離得遠或近、在現場或透過螢幕、是同步或錄影,究竟有本質上的差別嗎?其實我倒沒有太過強烈的偏好,而覺得在不同情況下,注意力和感受力會聚焦在很不一樣的地方。這一點,或許觀看的是舞蹈還是舞台劇也會有些許差異,但我想大致上是相通的,而我看舞台劇的經驗更多,所以就以此分享吧。

在倫敦讀書那年,我看了大大小小數不清多少場舞台劇、音樂劇,多數是買便宜的票、坐在較遠或較偏的位置,視角經常受到侷限,也會因為環境中其他人事物的細微擾動而分心,因此其實不那麼容易入戲,有種若即若離、旁觀者的心情;比起觀看作品本身,更像是某種文化觀察、以及享受整體氛圍,但對我來說也是樂此不疲的體驗。

音樂劇又比舞台劇更能讓我感受到現場的獨特魅力。最著名的《悲慘世界》、《歌劇魅影》都有交響樂團藏在舞台下方,因此儘管已經很熟悉劇中的樂曲,現場演奏還是格外磅礡。除此之外,我那年最喜歡的一齣音樂劇,是改編自電影《曾經,愛是唯一》的《Once》,由Ronan Keating主唱主演,舞台編排充滿巧思,現場樂器合奏和Ronan的歌聲好聽得不得了,幾乎快要超越電影裡的Glen Hansard。(但女聲遠不及原唱Markéta Irglová)

好像只有那一次,我明明坐得很遠,卻深深沉浸在故事和音樂中,入迷到忍不住掉淚,看完後念念不忘,又再買了更好的位置再聽一次。半年多後,我和好友到愛爾蘭都柏林旅行,剛好又遇上《Once》的巡演,這回好友去看、我沒再進去,但那晚深夜,我獨自站在劇院門口等她散場,聽著主打歌〈Falling Slowly〉一遍遍單曲循環,幾乎傳遍都柏林酒吧區的大街小巷,而我想念著當時剛剛開始約會、尚未交往的K,內心激動快樂得像要隨著音樂飛翔。


而我唯一一張買過最貴、最前排的票,是去看喜愛的男星班尼迪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的《哈姆雷特 Hamlet》。當我坐在那近得眼裡全是康柏拜區修長身材的好位置,幾乎難以專注於整齣劇的進行,而眼花撩亂地被台上個別角色的五官神情、手部動作、走位姿態所吸引;當我走出劇場,腦中竟沒有平常看到喜歡的作品後、情感盈滿或思緒奔騰的感受,而滿滿迴盪著康柏拜區以性感的英腔唸著莎士比亞台詞的聲音。(咦,這麼說來可能也不全是距離近的問題,而是我的迷妹心情xD

但相較之下,同樣是班尼迪克.康柏拜區主演,當時在電影院看的《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更早以前在英國國家劇院演出的舞台劇),我就專心投入多了;高畫質的錄影、加上鏡頭和剪接,可以從各種角度看見舞台、看見演員表情特寫,感受到的戲劇張力也更加深刻。康柏拜區和Jonny Lee Miller雙主角,在兩個版本中交換飾演瘋狂科學家Frankenstein、以及被創造出的怪人/怪物 the creature,我尤其喜愛看康柏拜區詮釋the creature。在開場火紅的電光之中,被創造出的怪物誕生跌落人間,從渾身疤痕在地上顫動、匍匐,肢體扭曲、掙扎想站立卻不斷失敗,到手腳不協調地踏出步伐、奔跑起來,康柏拜區演技生動、深刻,震撼人心,那短短十分鐘,彷彿揭示了the creature悲劇性的一生。

raw-image

《科學怪人》裡,the creature身為一個人造人,一個理論上不該懂得愛與詩的人,卻一再提出真正的人類也無法回答的問題,關於生,關於活著與死去,亞當夏娃與失樂園,愛慾與報復,責任與代價。回應妳上封信裡、難以簡單回答的那題:我們有可能為機器人的舞蹈落淚嗎?我想到康柏拜區飾演的怪人/怪物;想到《銀翼殺手》系列裡的人造人瑞秋和K;想到《絕地再生》裡的複製人林肯E和喬丹D......也想到了《星際大戰》的C-3PO、R2-D2和BB-8——我對他們的喜愛程度可能超越多數主角——還買了可以遙控滾動前行的BB-8玩具,如果有一天它聰明到可以說話、對話、甚至能自己跳起舞來,我應該非常興奮xD

關於科技和藝術,關於機器人和虛擬世界,還有很多想回應、想跟妳討論的,但又再次不小心自顧自太開心、把信已經寫得太長了,就留待下次吧!

妳最近是不是去到了花蓮長駐呢?在哪裡進行著什麼好玩的計畫呢?非常想聽妳說、也很想看看妳在那裡的生活,已經開始期待收到妳下封信了:))

祝妳每天愉快地盡情享受東部的山和海——

Ally 郁書
2022.02.1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郁書的沙龍
871會員
64內容數
我所喜愛的,有藝術、電影和文學陪伴的日常。
黃郁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3
Dear Ally 你不覺得這幾年,時間的重量改變了嗎?我希望已經有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正兵荒馬亂地著手研究⋯⋯。 但應該沒有,時間變輕盈了,流逝的速度變快了,回憶變少了,那大概是因為自己變老了。變老的意思是,不再對萬事萬物感到驚奇,不再使用五感去敞開體驗⋯⋯
Thumbnail
2024/08/23
Dear Ally 你不覺得這幾年,時間的重量改變了嗎?我希望已經有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正兵荒馬亂地著手研究⋯⋯。 但應該沒有,時間變輕盈了,流逝的速度變快了,回憶變少了,那大概是因為自己變老了。變老的意思是,不再對萬事萬物感到驚奇,不再使用五感去敞開體驗⋯⋯
Thumbnail
2024/07/11
「鯨族處理人類之間最純淨的溝通,最初是氣味、眼神、觸摸與意識,接著是吟唱、舞蹈、繪畫,神話、故事、語言隨後跟上,再後來才是文字符號。剛開始印刷術發明時,祂們也處理得開心,當時人們手抄文字或手捧書籍,一個字一個字去閱讀、詮釋的光景,是鯨族打造的盛世。」——《狸貓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7/11
「鯨族處理人類之間最純淨的溝通,最初是氣味、眼神、觸摸與意識,接著是吟唱、舞蹈、繪畫,神話、故事、語言隨後跟上,再後來才是文字符號。剛開始印刷術發明時,祂們也處理得開心,當時人們手抄文字或手捧書籍,一個字一個字去閱讀、詮釋的光景,是鯨族打造的盛世。」——《狸貓的故事》
Thumbnail
2022/08/06
Tamaru 在他判斷大概是最後一次見到殺手青豆時,他跟青豆說了一段小時候在孤兒院的經歷。當時身為朝鮮人的他保護了一名黑人混血的孩子,他形容那名孩子雖然塊頭很大,腦筋卻不靈活,於是同樣是被歧視階層的他,擔任起保護者的工作。接著,他開始形容這名孩子專注於雕刻的模樣。
Thumbnail
2022/08/06
Tamaru 在他判斷大概是最後一次見到殺手青豆時,他跟青豆說了一段小時候在孤兒院的經歷。當時身為朝鮮人的他保護了一名黑人混血的孩子,他形容那名孩子雖然塊頭很大,腦筋卻不靈活,於是同樣是被歧視階層的他,擔任起保護者的工作。接著,他開始形容這名孩子專注於雕刻的模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表演前舞者在觀眾席的遊走搭配造型根本時尚走秀,但一躍上舞台就是光怪陸離的奇行種。觀看奇行種在台上演繹愛恨情仇的時刻想著或許這的確就是脫下面具後的人類吧,慾望與情緒如此赤裸,但卻長期被包覆在假面外衣之下。
Thumbnail
表演前舞者在觀眾席的遊走搭配造型根本時尚走秀,但一躍上舞台就是光怪陸離的奇行種。觀看奇行種在台上演繹愛恨情仇的時刻想著或許這的確就是脫下面具後的人類吧,慾望與情緒如此赤裸,但卻長期被包覆在假面外衣之下。
Thumbnail
我不是專業的舞評或鑑賞家,但看完《霞》後內心激動難以言喻,於是我所能做的仍只剩下書寫——我難以描述光的波動,但總想試著臨摹出其波形,思考它如何與我共振。鄭宗龍說:《霞》並非全然由編舞家創作,而是編舞家與舞者共築,我們看見的是舞者自己的故事。鄭宗龍將人喻為雲,而霞光便是人的氣質與情緒。
Thumbnail
我不是專業的舞評或鑑賞家,但看完《霞》後內心激動難以言喻,於是我所能做的仍只剩下書寫——我難以描述光的波動,但總想試著臨摹出其波形,思考它如何與我共振。鄭宗龍說:《霞》並非全然由編舞家創作,而是編舞家與舞者共築,我們看見的是舞者自己的故事。鄭宗龍將人喻為雲,而霞光便是人的氣質與情緒。
Thumbnail
從前要踏進劇場觀賞雲門的作品,總會抱著對某種氛圍的期待:東方的,儀式性的,安靜渾厚的,靜水流深的,神秘的,超凡脫俗的……好像連觀眾也最好先齋戒個三天,再來觀賞舞作,會更能融入其中似的。 想來,延續《十三聲》的市井地氣,神佛下凡,我們回到人間視角啦~~~
Thumbnail
從前要踏進劇場觀賞雲門的作品,總會抱著對某種氛圍的期待:東方的,儀式性的,安靜渾厚的,靜水流深的,神秘的,超凡脫俗的……好像連觀眾也最好先齋戒個三天,再來觀賞舞作,會更能融入其中似的。 想來,延續《十三聲》的市井地氣,神佛下凡,我們回到人間視角啦~~~
Thumbnail
這兩年因為疫情,國內外都有些舞作、舞台劇在網上公開播映,我看得十分盡興。有些作品,如雲門鄭宗龍《十三聲》在池上的戶外演出,舞作本身熱熱鬧鬧的裝神弄鬼、宗廟儀式,來到這片清靜的廣袤天地之間彷彿產生出了不一樣的質地,庶民和民間傳統的活力、與某種敬天畏人的崇高精神在此交融,讓我非常希望自己身在現場。
Thumbnail
這兩年因為疫情,國內外都有些舞作、舞台劇在網上公開播映,我看得十分盡興。有些作品,如雲門鄭宗龍《十三聲》在池上的戶外演出,舞作本身熱熱鬧鬧的裝神弄鬼、宗廟儀式,來到這片清靜的廣袤天地之間彷彿產生出了不一樣的質地,庶民和民間傳統的活力、與某種敬天畏人的崇高精神在此交融,讓我非常希望自己身在現場。
Thumbnail
在自己真正感知「身體」之前,對於舞蹈的理解,僅只達展示,並不能體會觸發心神的共鳴。所以過去看戲劇比看舞蹈節目來得多。直到在舞團工作,和舞者們變成朋友,我近身觀看他們的身體,以及他們和身體的關係——那真是一種互相奉養,也是一種帶著神性的借貸關係。
Thumbnail
在自己真正感知「身體」之前,對於舞蹈的理解,僅只達展示,並不能體會觸發心神的共鳴。所以過去看戲劇比看舞蹈節目來得多。直到在舞團工作,和舞者們變成朋友,我近身觀看他們的身體,以及他們和身體的關係——那真是一種互相奉養,也是一種帶著神性的借貸關係。
Thumbnail
我向來不明白如何記錄一段舞。舞總是太神祕,又脆弱,難以獵捕。留下來的、以字定形的,都不是舞的真貌。我於是發覺「舞」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一直都是離開的、消隱的、取消時間意識的前與後的,如露電般瞬閃即逝。
Thumbnail
我向來不明白如何記錄一段舞。舞總是太神祕,又脆弱,難以獵捕。留下來的、以字定形的,都不是舞的真貌。我於是發覺「舞」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一直都是離開的、消隱的、取消時間意識的前與後的,如露電般瞬閃即逝。
Thumbnail
今天去看了賴翠霜舞創劇場的《他們的故事》 算是這輩子記憶中,第一次看舞蹈演出......
Thumbnail
今天去看了賴翠霜舞創劇場的《他們的故事》 算是這輩子記憶中,第一次看舞蹈演出......
Thumbnail
坐在國家戲劇院的前三排的正中間,當布幕準備拉起前,我彷彿看見了,清晨的微光,正悄悄地從隙縫中溜進來,光影在窗簾上,輕輕地擺動,幾隻小鳥,在枝頭吱吱叫著,一片寂靜之中,宛若美聲地乍現。
Thumbnail
坐在國家戲劇院的前三排的正中間,當布幕準備拉起前,我彷彿看見了,清晨的微光,正悄悄地從隙縫中溜進來,光影在窗簾上,輕輕地擺動,幾隻小鳥,在枝頭吱吱叫著,一片寂靜之中,宛若美聲地乍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