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個人的逍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越來越喜歡一個人行動,無論是出遊或是任何活動。一群人有一群人的和樂融融,但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逍遙快活。
基本上只要是放寒暑假之類的長假,我就等於與世隔絕了。我的手機一切功能都正常,但不會收到任何簡訊或接到任何電話。
班上同學的IG、FB我大多都沒有追蹤,所以不會知道同學們都去哪玩了。如果有任何活動,我也不會收到任何邀約。所以用「與世隔絕」來形容我,再適合不過。
這種情況已經維持六年了,現在仍然持續進行中。我也不是不想改變,像是最近我才參加學校某社團的淨灘活動,(當然,我個人主要是看海,順便淨灘而已。)一大群人發放垃圾袋、講解注意事項、分組等等有的沒的,整個過程毫無秩序,也缺乏效率,因此我不禁開始想像,如果今天是我一個人來淨灘呢?
清晨,避開太陽最烈的時段,包包背著,跨上機車,直接往海灘出發,沒有廢話,也沒有拖泥帶水。開始淨灘後,累了就坐著看海,熱了就下海游泳,多麼的逍遙自在啊!不必被「團體」給拘束,在合法的範圍內,為所欲為。

轉換到新的環境,一切都還不熟悉,試著融入群體,久了,也疲憊了,起初還會參與一些飯局,但最後還是漸漸淡出了。
只要價格合理,我想吃甚麼,就吃甚麼,不用多久時間,附近只要是網路上推薦的餐廳、冰品、美食,全都被我吃了一輪;在地獨特的美景、IG打卡熱點、網美拍照景點,都被我踩了一步,也算是以另類的方式摸熟了腳下的土地。
最近發現學校附近有間二手書店,玩累了,我就泡在二手書店裡看書,我喜歡店裡泛黃的味道,也喜歡徜徉於書海之中。偶爾還能夠在這裡挖到寶,像是上次我發現一本連封套都還沒拆的書,是全新的,只是有點年代而已,價格是新買一本的一半!我欣喜若狂,毫不遲疑的買下了那本書。在二手書店裡看書,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事,卻是我生活中的小確幸。

天氣不好的時候,我也會選擇待在健身房,活動活動筋骨,自我訓練一番。在健身房裡,只要會使用器材,就可以開始運動,不太需要與他人互動,而我也很享受這與自己獨處,寧靜的片刻,並試著突破自身極限,追求卓越。雖然俗話說「要走的遠,就要一群人走;要走的快,就要一個人走。」,因為一群人一起健身會互相督促,當有人想偷懶,馬上就會被其他人提醒;一個人雖然未必能夠持久,但說開始馬上就可以開始,不用等到每個人都準備好才開始行動,我呢?--我仍是一個人堅持到底。

其實我常常在想,會不會等到我辭世了都沒有人知道(除了親人)呢?
不過這樣……
好像也沒什麼不好,塵歸塵,土歸土,本就悄然無聲。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獨遊不是享受孤獨,只是喜歡自由自在和行程上獨立自主,還有靜靜跟自己內心相處的時光。了解自己能力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後,慢慢就能放鬆心情並盡情享受旅程。
在海外生活的第三件感想,是學習獨自生活的過程。從小到大,我都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成長,即便偶爾獨自一人,那也僅僅是暫時的。 那種獨處反而讓我稍稍有個人空間,靜下心來。然而,這一年多來,獨處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或許正是這段時間給了我充裕的機會去深思、感受生活。 獨處的時光讓我有機會獨自體驗
Thumbnail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Thumbnail
獨自旅行不只自由,更是與內在自我好好對話的珍貴機會。本篇分享我在獨自旅行中安排的自省時光。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獨遊不是享受孤獨,只是喜歡自由自在和行程上獨立自主,還有靜靜跟自己內心相處的時光。了解自己能力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後,慢慢就能放鬆心情並盡情享受旅程。
在海外生活的第三件感想,是學習獨自生活的過程。從小到大,我都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成長,即便偶爾獨自一人,那也僅僅是暫時的。 那種獨處反而讓我稍稍有個人空間,靜下心來。然而,這一年多來,獨處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或許正是這段時間給了我充裕的機會去深思、感受生活。 獨處的時光讓我有機會獨自體驗
Thumbnail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Thumbnail
獨自旅行不只自由,更是與內在自我好好對話的珍貴機會。本篇分享我在獨自旅行中安排的自省時光。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