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還是要談的-美選(上) 什麼是左派?什麼是右派?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沈浸一陣子,其實一直都很想談美選,但卻又很卻步,畢竟美國選舉的那段時間台灣的新聞、媒體、甚至所有網紅們都大力地推動各自的想法,覺得自己多說好像也是多餘的。然而在網路上看見各式的謾罵及不理性的爭吵,還是讓我感到一陣憂心。

一直以來我們習慣以二元論的思維為生活依歸,而套入了美選的狀況,只剩下一個邪惡的一方,另一個是良善的一方。到底多少人真正了解美國問題及美國的選舉制度?幾百年下來的愛恨情仇,不是我們以親中親台就能果斷批判的。這一系列來討論一下在眾多爭論中最常聽到的左膠政治正確


左膠右膠?左派右派?

台灣的政治環境,主要以親中或親美為二分,相較很少以左或右為基準,這主要源頭也來自於我的歷史背景。繼國民黨來台後,所謂的新漢族和老漢族之爭早已種下火苗,這在台灣長大的我們應該都很能明白也不需要我多說了。而美國,相對外患議題上並不顯著,除了當時的蘇聯,基本上只有打人的份沒有被欺壓的事,再加上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以資本主義為名,幾乎統霸天下,並開始囉了各地行銷資本主義的好,惡化二戰失敗後的社會主義。在美國聽到communist 是聞風喪膽的事,也因為如此,在美國政壇上資本主義(右)vs社會主義(左)可以說是政客眼裡的選票之鑰。

這時候大家一定會想但社會主義那麼邪惡,為什麼美國人這麼笨要支持民主黨這臥底社會主義的黨派呢?如果你這樣想,那你也是和我一樣被當年美國資本主義洗腦測底的一員。我記得第一次認真討論何謂社會主義是大一大二的事了,記得非常清楚當教授提出問題的那刻,我腦中浮現的是種種的負面的言語,但很感謝當時的啟蒙教授開啟的那扇門,讓我有機會去看見事情不同的角度。 其實現代人對於社會主義的認知是共產主義或者說是極端化的社會主義,起初的社會主義並非是邪惡的象徵,而是社會問題的反現,在那個年代工人長時間被雇主壓榨下,資本社會過度發展而失調所產生一系列的烏托邦思想。是門哲學也是個良善的初衷,很可惜最後極端化的狀況如大家所知一班一發物可收拾。然而現在想想這些知識,也不過剛好是因為相關科系學生才有機會研究探討,一般人若無特別專研是如何得之一二呢?

現今的社會主義的思想又因為不同時代的變化演化成不同風貌,而在美國最常見的混淆式言語則是將共產式的社會主義與社會福利劃上等號。社會主義一般是不相信市場機制的必要存在,一切由社會為根本,打破階級,打破貧富,打破私有化提倡共同價值,但現今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是建立在自由經濟市場下的輔助品,畢竟完全自由的市場在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下已顯現出資本主義固有的問題存在(如有興趣可以閱讀一經濟學史:亞當斯密與凱因斯),社會福利的出現只是盡可能的輔助自由市場的失靈。然而在政客們語言煽動下,社會福利政策便與社會主義劃下了等號。凡是支持社會福利者即是社會主義的觀念完全不正確,難道支持福利國家的英法德等歐洲國家都是邪惡的社會主義支持者嗎?

說了這麼多主要想讀者釐清社會主義與社會福利並不相同,所以上述所提到的美國政壇言語:資本主義(右)vs社會主義(左)其實並非正確的。在美國市場定義上來說:右派是支持完全的市場自由,左派則是認知到不公平的社會問題下,增下輔助工具使得起跑點相對公平的自由市場。舉個簡單例來說:當富人與窮人一同受國民教育時,右派認定富人因為經濟許可享有更好的資源受到更好的國民教育是應該的,而窮人如果想得到同等的資源就應該努力賺錢;而左派則提出窮人也應該有權享受好的國民教育機會,這樣國家人民水準才能同步提升,減少窮人對國家的負擔。以我個人經驗不負責任的觀察,其實台灣在基本教育上真要區分是偏左的,身邊的朋友大多數人念的國立的國小和國中,大多是講求常態分班,同學間有窮的也有富的,算是打破同溫層的組合,真有分別大部分也是以學習績效而非家庭收入。但在美國這樣的組合相對困難,畢竟學校的經費是由當地區域的地稅來決定,所以住在好區的學校有較多的經費,學生受到好的教育機會相對勝過住在壞區的小朋友,同學間的家庭經濟水平也相對一致,導致學生從小資訊就不對等。而這樣個小小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台美有多大的同,在美國連教育都含有左翼右翼的問題之一,但在台灣長大的若無做上功課是無法理解的。

上面只是小小的例子,其實在美國政壇上左翼比較常出現的議題有:全民健保、種族平等、性別平等、槍枝管制、全球暖化等議題,我簡單的以我個人的經驗做一個比較,讓大家了解一下美國人的政治到底在吵什麼。以健保例子來說,相信大家都聽過美國的健保和台灣很不同,在台灣我們的健保是政府底下分支出來的一個部門,政府控管每個人的健保費,因此也避免商人們共同哄抬價格,所以相對的在台灣不論有沒工作、不論身份高低,一般人是可以負擔得起健保費及門診費的。在美國,健保是奢侈品,健保是依附在公司底下的福利制度,歐巴馬政府之前如果你所屬的公司沒有提供健保,那自己需要額外向保險公司購買,價位上通常比一般工作提供的健保自付額多一倍以上的價錢。所以一般如果是自由業者沒有固定雇主或者是時薪族都不享有健保的福利。在歐巴馬後有提供給予不同收入相對補助過的健保方案,但至今還是坑坑疤疤,非常多問題。好了,別以為有了健保就安心了,每個公司的方案都不同,通常越大的公司能跟保險公司談到越好的方案,所在每月自付額上差距可以有幾百美金之差,但如果你是在50人以下的公司,很抱歉你的方案通常不會太好,或者你的每月保費是高的驚人,如果你是有家庭要養老婆小孩的那就更慘了,一家三口的保費可能需要將近你半個月的薪水,當然除了昂貴的健保費,每個公司談得到的方案也會不同,一樣的道理越大的公司越有機會談到好方案,如果方案不好看診還是要附上昂貴的門診費。在這議題上右翼人士相信這是自由市場,保險公司有權提高價錢,雇主也有權決定是否提保自己的員工,是否給予好的方案。而左翼人士則相信,健保屬於必要開銷,不應該任由保險公司蠻天開價,政府應有權介入加以管制,給予每個人都享有投保的機會。你看看在台灣我想不分藍綠都沒人敢對健保的方便有所異議,綠營也不會說這是藍營提出來的政策我們不要,但在美國卻是一個無解卻非常必要的議題,搞得兩黨爭執不休,而這不過只是其中一個問題罷了。

之所以想寫下這篇文章主要是發現有太多人對於美國文化的誤解或瞭解的很片面,我不敢說自己了解的非常透測,但這是我個人單方面觀察研究的結果,其實不論是左翼或右翼都有其當中的道理,這與我們生活背景與經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如同上面學區的例子,那些成長的背景造就出無法相互理解的美國,美國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當然在各式理念上會由所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讓彼此有機會了解,也在之中學習尊重。風水輪流轉,我們的價值觀並非永遠處於上風與多數人一致,但學習在異中求同並學習尊重才是民主最重要的課題。所以當你指著別人冠上左膠或右膠時,請多以尊重取代恥笑。

~下集來談談政治正確

*時間與篇幅的關係無法繼續為其他幾個爭議性的問題做個簡單的分析,也很害怕再打下去大家會睡著XD。如果大家真有有興趣歡迎留言,我會來個不負責任的田野調查報告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S Talk的沙龍
4會員
6內容數
十幾年前離開台灣到美國流浪, 一個以為三年的旅程不知不覺演變成人生。 這之中的愛恨情仇, 就讓我這位流浪的社會觀察家跟你分享我所看的的美國
SS Tal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16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在台灣總是聽到大家說美國教育比較好有機會一定要到美國念書之類的說法,當時覺得美國那麼強大、人才濟濟,大人說的話應該是對的吧?!就沒再懷疑過著件事了。抱持著這樣不疑的心態,終於有一天來到美國求學。小魯蛇的我研究所生涯並非突出,再加上在美國外國留學生是無法打工,日子就和一般留學
Thumbnail
2020/09/16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在台灣總是聽到大家說美國教育比較好有機會一定要到美國念書之類的說法,當時覺得美國那麼強大、人才濟濟,大人說的話應該是對的吧?!就沒再懷疑過著件事了。抱持著這樣不疑的心態,終於有一天來到美國求學。小魯蛇的我研究所生涯並非突出,再加上在美國外國留學生是無法打工,日子就和一般留學
Thumbnail
2020/09/14
坦白說,每一年的911對於一個新紐約客來說就是繁忙的工作天然後回家躺平的一般日子,每年都想去看看兩束光,但工作時間不定的我從沒記得過。今年因為疫情遇到紐約暫停(NY PAUSE),工作還在停工階段,並抱著好奇的心情前往金融中心。 踏上地鐵緩緩憶起過去:金融中心對我並非陌生,2008年第一次踏上美國的
Thumbnail
2020/09/14
坦白說,每一年的911對於一個新紐約客來說就是繁忙的工作天然後回家躺平的一般日子,每年都想去看看兩束光,但工作時間不定的我從沒記得過。今年因為疫情遇到紐約暫停(NY PAUSE),工作還在停工階段,並抱著好奇的心情前往金融中心。 踏上地鐵緩緩憶起過去:金融中心對我並非陌生,2008年第一次踏上美國的
Thumbnail
2020/09/09
五年前我和老柯因為經濟因素搬離了大家所謂的好區,當時想法很簡當只覺得離紐約地鐵一站之差卻可以每個月讓我們省下300-400美金。趁著年輕多存點錢,租屋又是紐約的最大開銷,那就從這開始吧! 那年我們有台小破車,週末常常開往華人區或品質較好的超市買菜,一方面是因為附近超市相較以前遠又不好逛。但三年前車子
Thumbnail
2020/09/09
五年前我和老柯因為經濟因素搬離了大家所謂的好區,當時想法很簡當只覺得離紐約地鐵一站之差卻可以每個月讓我們省下300-400美金。趁著年輕多存點錢,租屋又是紐約的最大開銷,那就從這開始吧! 那年我們有台小破車,週末常常開往華人區或品質較好的超市買菜,一方面是因為附近超市相較以前遠又不好逛。但三年前車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理想的國家應該是: 人人有, 人人治, 人人享。 但是,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 台灣是族群政治; 美國是財閥政治-這是兩個極端不公平的國家圖景。 (i) 台灣-族群政治(身份認同政治): 綠有, 綠治, 綠享。 (ii) 美國-財閥政治(金權政治):頂端 1%有, 頂端 1%治, 頂端 1%享
Thumbnail
一個理想的國家應該是: 人人有, 人人治, 人人享。 但是,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 台灣是族群政治; 美國是財閥政治-這是兩個極端不公平的國家圖景。 (i) 台灣-族群政治(身份認同政治): 綠有, 綠治, 綠享。 (ii) 美國-財閥政治(金權政治):頂端 1%有, 頂端 1%治, 頂端 1%享
Thumbnail
美國期中選舉? 選舉行情?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Thumbnail
美國期中選舉? 選舉行情?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Thumbnail
在2020的美國總統大選中,許多台灣的川普支持者,把歐美所有左傾的政治主張與團體全打成共產主義,或認為左派政治正確文化等於文革,在現在的網路輿論中,對於左與右原先的概念及定義已經造成混淆。因此這篇文希望從政治哲學的基本概念,簡單介紹左派與右派的光譜,與它們在動態歷史過程中演變。
Thumbnail
在2020的美國總統大選中,許多台灣的川普支持者,把歐美所有左傾的政治主張與團體全打成共產主義,或認為左派政治正確文化等於文革,在現在的網路輿論中,對於左與右原先的概念及定義已經造成混淆。因此這篇文希望從政治哲學的基本概念,簡單介紹左派與右派的光譜,與它們在動態歷史過程中演變。
Thumbnail
類共產其實就等於類民主,看似有選擇其實沒有選擇。
Thumbnail
類共產其實就等於類民主,看似有選擇其實沒有選擇。
Thumbnail
美國支持台灣可以自己做決定,但卻不支持台獨。
Thumbnail
美國支持台灣可以自己做決定,但卻不支持台獨。
Thumbnail
 人心隔肚皮,你根本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昨天晚上ptt的一場大戰,是該讓更多人省思了。到底自己是不是被利用了?可能從頭到尾都是某些人的自導自演。該好好想想你過往接收到的訊息,是不是都來自同類型的管道?他們告訴你的都是些什麼? 我們太習慣在故事開始的時候就先找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可是政治沒有,
Thumbnail
 人心隔肚皮,你根本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昨天晚上ptt的一場大戰,是該讓更多人省思了。到底自己是不是被利用了?可能從頭到尾都是某些人的自導自演。該好好想想你過往接收到的訊息,是不是都來自同類型的管道?他們告訴你的都是些什麼? 我們太習慣在故事開始的時候就先找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可是政治沒有,
Thumbnail
十幾年前唸書時政治正確這字眼好像沒有特別的流行,關注度也不是非常高,但這幾年我們開始以政治正確來簡單帶過很多事情。最近在台灣常常聽到,很多時候也有點貶義的感覺。今天不談太多的定義,存粹談談個人的想法: 政治正確一開始的本質是好意的,主要面對的也是左派上議題,像是種族、性別、文化等...希望以一些實質
Thumbnail
十幾年前唸書時政治正確這字眼好像沒有特別的流行,關注度也不是非常高,但這幾年我們開始以政治正確來簡單帶過很多事情。最近在台灣常常聽到,很多時候也有點貶義的感覺。今天不談太多的定義,存粹談談個人的想法: 政治正確一開始的本質是好意的,主要面對的也是左派上議題,像是種族、性別、文化等...希望以一些實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