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要「聽證、調查」權,還要「藐視國會罪」!這對「言論自由」有什麼影響?

更新於 2024/06/07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raw-image

立法院轟轟烈烈兩個多禮拜,「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還是強勢完成三讀了!

現在資訊很混亂,但這次我們想談的非常簡單,就是討論這兩項權力,到底可能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造成什麼影響?群眾擔憂的,有無道理?

另外,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立法院的新聞從2月開始,瘋狂霸佔媒體版面,每天都有新戲碼。這不但讓很多人覺得疲勞,覺得沒心力管這些鬥爭;更讓記者被迫不斷follow,犧牲培養或監督其它議題的能量。

於是最後,我們想把聚光燈轉向「新聞媒體與記者」,邀請大家分一點目光給畫面或文字背後的記者朋友,究竟在立院亂象背後,媒體在不在崗位上?扮演什麼角色?以及,被立院綁架的新聞媒體,如何影響報導品質,甚至整體社會運作?


一起呼籲立法院:恪守權力制衡、人權保障!落實程序正義!回歸正常運作!


文長,但別怕!這樣看少負擔:
找有興趣的數字標題0️⃣→看內文→延伸閱讀

焦點快報

-直接看條文!從「調閱權」變「調查權」、新增「聽證權」,到底是啥?


⚠️ 「罰鍰」是指行政罰,不留下前科;「罰金」是指刑罰,會留下前科。 ⚠️


1️⃣ 先釐清,我們的資料哪裡來

首先,所謂「國會改革/擴權」的一系列修法,包含《立委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法案修訂,其中「調查權」、「聽證權」源自《立委職權行使法》,「藐視國會罪」源自「刑法」。

國眾版本在4月1日首次排委員會審查,中間雖經過幾次「公聽會」、「黨團協商」,但實質上並未逐條實質討論,最終以「逕付二讀」的方式進入「院會」表決(即5/17、21、24、28);民進黨版本則胎死委員會。在進入院會前,立法院雖有20多個版本,但是,最終真正在院會表決的版本,是5/17當天以「紙本」釋出的「再修正動議」。

隨後,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才將檔案上網。以下我們討論的版本來由,即是以此為主,並參考《關鍵評論網》之整理

raw-image

2️⃣ 《立委職權行使法》:從「調閱權」提升成「調查權」

原先法規中,立委本來就有「文件調閱權」,像是最近成立的「鏡電視調閱小組」就是這樣成立的。原本的調閱對象只限「政府機關」,而且只針對「物件」,無法針對「人」;同時,如果「司法或監察單位先調閱」,機關可以拒絕提供。

修法後的「調查權」,不僅對象擴及「民間單位」,立法院也有權傳喚「人」出席作證或接受詢問,如果民間單位不配合,經「立法院會決議」後,可以連續處以罰鍰,民間不服則得走行政訴訟救濟;如果是政府單位不配合,則維持移送監察院。同時,即便「司法或監察單位先調閱」,修法後立法院仍有權繼續調查。

我如果被叫去詢問,可以拒絕回答嗎?

根據修法條文,「拒絕回答」的前提是「經會議主席同意」,所以在得到同意之前,被詢問人其實不能拒絕回答,即便攸關隱私或與公益無關;另外,若被詢問人想要「請律師或專業人員陪同」,不只要「經會議主席同意」,還得是「有其必要」,否則只能隻身前往。

至於哪些事項可以發動調查權,法條僅規定「有效行使憲法賦予之職權」,也就是幾乎沒有明確邊界。


3️⃣ 《立委職權行使法》:新增「聽證權」

一樣,這個新加的「聽證權」也沒有明確邊界,只要跟議案有關就可以發動,只有限制在涉及外交、國防等秘密事項,或者會對個人造成侵害、妨害營業秘密,可以「秘密會議」舉行。

事實上,這跟原先立法院能舉辦的「公聽會」有點像,但公聽會屬於較簡易、寬鬆的程序,主要是蒐集意見,但最終不一定會完全遵循;同時,雖然一樣可要求相關人士出席,且不得無故出席,但基本上沒有太多細緻的罰責。

不過,修法後新增的「聽證會」屬於接近司法程序般嚴格的方式,如果相關人士「拒絕出席、表達意見、證言、提供資料」的話,經「立法院會同意」,可以連續處以罰鍰;如果不服,就得走行政訴訟救濟。同樣,出席人士如果想要「請律師或專業人員陪同」,一樣要「有其必要」、「經主席同意」。

另外,出席人士如果「虛偽陳述」,「政府官員」除了送監察院,還可以被處以刑罰;「民間人士」則是處以罰鍰。但怎樣叫作「虛偽陳述」?法條中沒有明訂,但啟動機制是「立法院會決議通過」,很容易落入這幾次的表決狀態,不論是非、只看政黨顏色,導致通過門檻不高、不明確。


4️⃣《立委職權行使法》+ 《刑法》:新增「藐視國會罪」

刑法的新罪責,其實是搭配《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讓處罰能夠採取刑罰。《立委職權行使法》規定,行政官員「不得反質詢」、「拒絕提供資料、隱匿資訊、虛偽答覆」、「其它藐視國會行為」、「非經同意不得缺席質詢」,如果違反,可以連續處以罰鍰,也能送監察院懲戒。

此外,行政官員如果「做虛偽陳述」,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刑法》增定141-1條:「公務員於立法院『聽證』或『受質詢』時,就其所知之重要關係事項,為虛偽陳述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十萬以下罰金。」

然而,「什麼叫」虛偽陳述?「誰來認定」虛偽陳述?法條中沒有明確定義,而即便參考《刑法》偽證罪的「虛偽陳述」,這項定義至今仍有許多不同觀點的爭論。除此之外,「反質詢」的定義並不明確,提案方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指出,立法完成後會產生許多「判例」,將以此作為反質詢的定義。

延伸閱讀:
關鍵評論網》修法全文一次看|https://mediawatch.pse.is/5zfy5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修法4大爭議解析|https://mediawatch.pse.is/5zfy5h
raw-image


解讀焦點

-調查權、聽證權、國會藐視罪,如何威脅「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


1️⃣ 立法院可以有「調查權」、「聽證權」嗎?

「調閱權」擴張成「調查權」,不僅對象擴及民間,更出現罰則,還限制「拒絕回答」與「聘請律師」的權利,很明顯增加對基本權利的干預,有些人認為這樣可能逾越立法權範疇,甚至違憲。事實上,大法官在2004年做出「第585號解釋」,當中指出立法院確實可以有一定的調查權,也可以將對象涉及民間、最多處以罰鍰。然而,大法官卻也強調「調查事項之範圍」及「對被詢問人的權利保障(如拒絕證言、聘請律師)」,顯然,目前的法條有違憲疑慮。

至於「聽證權」,也有跟上述相似的疑慮。然而!聽證權最重大的問題是「何謂聽證」?畢竟「聽證會」賦予立委一系列權力,也設計一套不履行的罰則,完全不同於原本的「公聽會」,於是問題在於,聽證會究竟是執行上述585號解釋的「調查權」?還是執行憲法第67條賦予立法院的「質詢權」?或者,是一個新創設的權力(若是這個,目前制度設計不完備,也尚未得到合憲檢驗)?

延伸閱讀:
憲法法庭》釋字第585號(立法院調查權)|https://mediawatch.pse.is/5zget2
raw-image


2️⃣ 立委有「言論免責權」,官員卻恐因「藐視國會」進監獄?

憲法第73條給予立委「言論免責權」,也就是其在立法院所做的發言或表決,不會受到民事或刑事責任的追究。然而,這次在《立委職權行使法》與《刑法》增訂的「藐視國會罪」,卻可能讓行政官員因為回答「不符立院多數所想」而受到刑事制裁。相比之下,權力似乎不太對等。

當然,我們都希望討論可以在「共同(真實的)事實基礎」之下進行,然而,目前的法規設計卻有不少瑕疵,包含「拒絕陳述得經主席同意」、「反質詢缺乏定義」、「其它藐視國會行為缺乏定義」、「虛偽陳述缺乏定義」、「誰來認定虛偽與否也缺乏標準」。如此一來,官員恐很容易踩到藐視國會的紅線,甚至因此被剝奪人身自由。

舉例來說,黃國昌在今年3月11日質詢NCC主委時,他們就「鏡電視股權結構是否有轉移」在爭論,黃國昌拿「股東之一陳泰銘的律師訊息」指控股權結構已經轉移,而陳耀祥則強調「NCC依法向有關單位調查」的結果顯示股權結構沒有改變,你覺得誰對誰錯?怎麼判斷?,在「藐視國會罪」的定義底下,沒得爭辯,陳耀祥很可能已經違反規範,因為判斷權在立法院手上。

回到「言論自由」的討論,言論其實有分「高價值言論」與「低價值言論」,前者應該得到更多的保障;而限制言論的方法,又可分成「內容管制」與「結構管制」,前者如政治言論應該適用更嚴格的合憲審查,也就是要給予更多的寬容空間。於是,當「藐視國會罪」處理的範疇屬於「高價值言論」+「內容管制」,目前的法條設計很可能危害到言論自由。

延伸閱讀:
IVOD》黃國昌質詢陳耀祥片段|https://mediawatch.pse.is/5zgl7d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帶你聽一次交通委員會質詢|https://mediawatch.pse.is/5zglp3


3️⃣ 「拒絕發言」還要主席同意!恐違反自由意志

看影劇,你一定聽過警方對嫌疑犯宣讀「你有權保持沉默」的米蘭達宣言。之所以要保障「緘默權」,是希望避免嫌疑犯做出違反自由意志的宣告、確保犯人「不自證己罪」,而等待律師到場、甚至是「公設辯護人」制度,都是希望一切程序可以滿足平等、正義的要件。

然而,這次「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修法,卻出現「拒絕回答要經主席同意」、「要請律師或相關專業人士陪同,不僅要主席同意,還得滿足『必要』前提」等狀況。先不論這是否逾越立法權,這些規範早已違反司法正義精神。

更不用說,當這些權力伸進民間單位,如NGO、企業、工會等,將被迫在「立法院多數意志」下,配合立委們完成調查、作證、提供資料等行動,人民將在缺乏足夠保護的狀態下,讓渡過多的言論自由,甚至侵害個人隱私、財產自由、營業秘密等權利。


4️⃣ 當記者也要出席作證,誰還敢向記者爆料、說真話?

新聞作為「第四權」是家喻戶曉的概念,但其實這項權力的施展並不那麼「白紙黑字」,除了大法官認可「新聞自由」是有別於「言論自由」的一項專屬新聞媒體的權力外,記者要落實監督的功能,往往仰賴的是其「專業知能」、「專業意理」、「自主性」,以及「信任」。

想想看,兒少性私密影像外流、DeepFake性私密影像、MIT工具機流入俄羅斯軍工業等事件,這些影響社會極為深遠、埋藏於檯面下的調查報導要能出現,有賴於關鍵消息來源對記者的信任,這份信任提供很多線索、很多情報,最終,記者在保護消息來源的狀態下,發佈報導,著眼的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推動體制面的改變。

假設,未來立法院有權傳喚記者到場,以缺乏權力制衡、得以連續處罰、很難拒絕發言的方式,迫使記者提供相關資訊,記者該怎麼辦?消息來源怎麼辦?這些調查報導還會存在嗎?第四權是否會因此被削弱?

如上述所提,「調查權」、「聽證權」的程序設計本身是一個問題;
但更重要的是,「記者拒絕證言權」一直以來都是被廣泛爭論、沒有定見的議題,這套法規顯然沒有顧慮到這項議題。

延伸閱讀:
林孟皇》新聞工作者拒絕證言權的相關研究|https://mediawatch.pse.is/5zgkcn
raw-image


5️⃣ 立委想要這些權力,也許是箭指「NCC、鏡電視」

立委對NCC很不滿、很不信任,這個過去我們用很多案例談過,也是因為這樣,這屆立委一直疾呼「廢換照制度」、「讓中天回52」、「調查鏡電視案」。其中,「鏡電視調閱小組」早在今年3月11日就成立;隨後立委批評NCC不給調閱、把主委陳耀祥送監察院彈劾;目前NCC則已依法提供資料,立委則將調閱期限從5月底延長至7月中。

目前的調閱機制,對行政權施展的效果只有「不配合調閱時得移送監察院」,而且不能向民間(如鏡電視)調取資料;而未來有了「調查權」及「聽證權」之後,不僅可以對行政權「處以罰鍰」還能「課予刑責」,更重要的是,立委也能直接向民間(如鏡電視)調取資料,不配合一樣會被連續開罰。

我們認為,如此可能僭越NCC在傳播監理的職權,尤其當原先設計「獨立機關」來做傳播監理,更不應該受到立法院的直接干涉。如果立委真的覺得NCC很爛,他們應該在以下5條途徑之內努力:


📌藉立法或修法程序(如廣電三法),來改變NCC「依法行政」的準則(目前已有提案)

📌善用預算審查權,作為談判與監督的籌碼

📌善用人事同意權,要求行政院提出符合民意的NCC委員名單(目前行政院已提名單,藍白兩黨不滿意人選,以致擋在程序委員會,被擱置、無法審理)

📌提案將NCC送監察院調查(監察院已就鏡電視申設完成調查)

📌善用專案報告或質詢的方式,促進民眾或輿論的監督



洞悉未來

-新聞媒體沒缺席,只是它被不認真工作的立委牽制住了


1️⃣ 立法院新聞從2月至今沒停過,但似乎對「討論法案」沒幫助?

在這次國會爭議事件中,不論是在抗議現場或者社群媒體,都有「新聞媒體沒報導」的聲音,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去YouTube搜尋,會發現許多媒體都在議場內、街頭上不斷直播,而如果在回顧一下今年2月新立委報到後至今,立法院的新聞事件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有停過。

或許還有種感覺是,立委好像透過直播、影片、發文,解釋立院現狀、法條還更多更詳細,但這就值得我們思考:為什麼立委要一直對外發言?不好好在議場內發言台上認真工作呢?某程度上,這是因為立院委員會功能不彰,像這次修法就完全沒有在「司法法制委員會」實質、逐條討論內容,就直接送院會,導致沒有討論與凝聚共識的空間,讓立委只好訴諸民眾、訴諸媒體報導。

事實上,在這樣的狀態下,媒體雖然一直都有報導,但報導的是「黨派之間的衝突(政治口水)」、「議事規則上的攻防(如散會44次)」等等,而沒有處理到「法案實質內容」,因為這根本不是這幾個月立法院的工作焦點。所以,一直到這幾天公民開始上街、抗議法案內容時,新聞媒體才開始出現比較多針對法案內容的報導,這當然不是最理想的狀態。

回到記者本身,他們其實很為難,因為當立院轟轟烈烈,他們不但沒有不報導的自由,尤其當立院運作的焦點不在法案本身、立委又不斷透過記者會做政治攻防時,記者幾乎很難有額外的能力去開闢另一個比較正常的議題戰場(討論法案)。更重要的是,隨著立委不斷在社群媒體發佈內容,記者還要額外關注這些內容,儼然不斷加班、工作量暴增。

延伸閱讀:
IORG》立院爭議社群媒體、新聞報導熱度及數量統計|https://mediawatch.pse.is/5zl6sl
raw-image


2️⃣ 當記者過勞,不但影響新聞專業,還會壓抑監督能量

最近幾次院會挑燈夜戰,從早上9點到晚上12點,新聞媒體不僅要不間斷直播,記者還需要釐清爭點、整理重點、採訪民眾、維繫消息來源關係等等工作,這種超時工作的勞動狀態,雖然是特殊事件下的不得不,但確實會影響新聞專業的發揮、降低報導品質,比如當有一個「看似完美的錯假訊息」記者也許很容易就將就了。

另外,記者其實是有分跑線的,而平時專守國會的記者並不會太多,但當今天爆發這種議場內外的大規模衝突時,其它跑線的記者就必須協調來支援。結果是,其它跑線的新聞能量就因此得要有所犧牲,除了壓抑監督能量,更讓其它重要的事情缺乏報導。

比方說,5月24日當街頭聚集約10萬名群眾抗議立法院正在二讀的「調查權」與「聽證權」,所有焦點都聚集在國會時,當天也是中國第三次「圍台軍演」,而且首次包圍「金馬」,堪比2022年「裴洛西訪台」、2023年「蔡英文出訪美國」的兩次軍演,但這次國內民眾的關注度明顯下降。


3️⃣ 總之,記者力量正在衰弱,但看來我們都同意他很重要

看到這,大概能理解記者雖然看起來很有自主性,想採訪什麼就採訪什麼,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他往往會被具有聲量的採訪對象牽制住。尤其,當社群媒體越來越發達、立委越來越常跳過新聞媒體跟大眾溝通,新聞記者的自主性就越來越低。那些即便記者覺得很重要的(如分析法案內容),不一定有相應的能量、資源、流量來支撐報導。

另外,「社群媒體」是我們與資訊(新聞在內)之間非常重要的中介者,我們大概很少直接點進新聞網站、打開新聞台來看新聞,所以很多時候可能不是記者沒報,而是「你的演算法」認為你不需要這些資訊,即便你頓時覺得「這好像很重要啊」。所以,當我們出現這種矛盾時,可以做兩件事:一,檢討自己新聞接收管道,給予自己多一點主動性;二,努力改變自己的演算法,像是把IG「禁止政治貼文」功能關掉,或者在臉書把新聞媒體粉專加入「最愛」。

最後,當我們會突然萌生「新聞媒體怎麼可以缺席」的念頭時,其實代表我們打從心底還是覺得「新聞記者、新聞媒體仍是很重要的存在」。未來,不論是立法院還是行政院,都一定還有類似的複雜爭議,我們真的需要新聞媒體,幫我們監督政府權力,也讓我們在最紛亂的時刻,能夠有共同的事實基礎,開啟對話。

raw-image


4️⃣ 社運新媒體現象:電視台現場搭建小影棚,邀請民眾「物理call-in」

如果你有到社運抗議現場,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次一些新聞台直接在現場架起背版,打造一個小小的攝影棚,不只讓記者在現場進行轉播、與棚內政論節目連線,也在現場訪問KOL,甚至直接讓現場民眾發表意見。

三立是讓現場記者直接與棚內的政論節目連線,儼然在現場設立第二個攝影棚,內容會直接在有線電視播送。至於鏡電視則是現場直接主持起一個獨立節目,不過這個節目並不在有線電視播送、只在YouTube直播,主要的原因是有線電視受嚴格法規管轄,尤其鏡電視被NCC要求不得開設「政論節目」,因此鏡電視只有網路的播送途徑。

除此之外,三立的「94要客訴」、TVBS的「LIVE主播+立委線上聊」等網路獨家節目越來越多,顯示不少人改從網路獲得新聞資訊的現狀,傳統的媒體監管法規出現「跟不上時代」的問題。同時,缺乏規範的網路環境,讓這些只在網路播出的新聞節目,棄「事實查證」、「公平原則」於不顧,也大肆地擁抱廣電三法所不允許的「冠名贊助」和「置入行銷」,像是節目來賓大肆喝著「雞精」。

一方面,這個現象猶如一場「社會實驗」,直接讓我們能具體的思考「數位時代下的傳播監管應該怎麼改變、會有什麼問題」;
另一方面,這也展現新聞媒體從業人員,他們不斷因應大環境變化,努力做出改變、爭取更多的自主空間,希望在重要的時刻,還是能發揮影響力。



支持我們🥰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s://www.mediawatch.org.tw/about

》透過 媒觀官網 支持我們 💰

》歡迎在 Facebook 、 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 👍

參考資料

1.關鍵評論網(2024)/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什麼?藐視國會罪、立院調查聽證權、總統國情報告修法全文一次看|https://mediawatch.pse.is/5zfxpy
2.報導者(2024)/數萬民眾抗議下,立法院二讀通過擴大國會調查權、增加聽證權相關條文|https://mediawatch.pse.is/5zfxrb
3.報導者(2024)/從肢體衝突到表決大戰,立法院究竟在吵什麼?4張表解讀國會改革、花東條例爭議|https://mediawatch.pse.is/5zfxt2
4.立委職權行使法(2018版本)|https://mediawatch.pse.is/5zfxum
5.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024)/【抗議下的表決】藐視國會、調查聽證 立院職權修法4大爭議|https://mediawatch.pse.is/5zfxw5
6.法律白話文運動(2014)/聽證會、公聽會、說明會,傻傻搞不清楚?|https://plainlaw.tw/5zfxxf
7.國考加分(2020)/刑法-名詞解釋 虛偽陳述&具結&於案情有重要關係之事項|https://mediawatch.pse.is/5zfxzs
8.聯合新聞網(2024)/立法後再說明反質詢? 吳宗憲澄清:是指判例|https://mediawatch.pse.is/5zfy2e
9.ETtoday(2024)/德國之聲質疑「反質詢」定義 吳宗憲:立法完成後再跟人民交代|https://mediawatch.pse.is/5zfy3a
10.法律百科(2019)/立法委員的言論免責權怎麼用?當立委就可以亂罵人嗎?|https://mediawatch.pse.is/5zgkk6
11.釋字第585號解釋|https://mediawatch.pse.is/5zgkmb
12.法律白話文運動(2024)/國會改革系列:「手段越強力,保護越周到」藐視國會罪為何起爭議?德國經驗有何借鏡?|https://plainlaw.tw/5zgktb
13.法律白話文運動(2024)/國會改革系列:你真的看過條文了嗎?一條條拆解,評論國會調查權的修法!|https://plainlaw.tw/5zgkwd
14.立法院議事轉播iVOD(2024)2024-03-11交通委員會黃國昌質詢片段|https://mediawatch.pse.is/5zgl7d
15.國考加分(2020)/憲法名詞解釋- 雙軌理論與雙階理論&次級效果理論|https://mediawatch.pse.is/5zgltn
16.Wikipedia(2024)/「不自證己罪原則」條目|https://mediawatch.pse.is/5zgm69
17.司改會/何謂公設辯護人? 什麼樣的人需要義務辯護?|https://mediawatch.pse.is/5zgmae
18.司改會/記者應否享有拒絕證言權?─新聞工作者拒絕證言權的相關研究|https://mediawatch.pse.is/5zgmdf
19.燦爛時光會客室(2018)/記者採訪衝衝衝 超時過勞下的新聞自由|https://mediawatch.pse.is/5zhfm2
avatar-img
88會員
53內容數
我們是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這裡,我們會定期推出專題文章,從「媒體時事」帶你掌握國內外媒體大事,並從中一起「長知識」😎另外,我們也有Podcast了,馬上搜尋「媒觀析」🔊 FB跟IG也趕快追蹤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媒體大事長知識 的其他內容
立院攻防持續,從517到521,黃國昌、羅智強、葉元之、沈伯洋等立委,都直接在立院現場開起直播,為什麼?明明這麼多媒體在拍,為什麼還要自己開直播?這種「立委直播」的現象,繞過新聞媒體、繞過記者提問,立委自己拿起麥克風,直接與社會大眾溝通,究竟是「還原真相」?還是「製造真相」?
當403大地震發生時,傳播媒體不僅「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傳播媒體還「建構」我們對地震的想像,我們也仰賴它來「感知」地震的嚴重程度。這次,我們要談談「災難傳播」的概念:傳播媒體在災難裡扮演什麼角色?傳播科技的變遷又帶來什麼改變?
Meta今天開始就會取消澳洲與美國的新聞服務,並且未來不再與新聞媒體續約、為新聞付費了。這項決策,無非衝擊其它正立新聞議價法的國家,因為澳洲是新聞議價始祖!台灣最近已有立委重新提出草案,目前跨黨派都支持立法,只欠「東風」,於是學界也向行政院疾呼ing。不過,這次我們想多為祖克柏著想一些,想看看…
祖克柏在內的5家社群平台被指控對兒少造成傷害,在美國國會接受質詢,家長們帶著孩子的遺照,指控平台的怠惰與縱容,祖克柏向他們道歉。但是,這些兒少究竟怎麼被平台「傷害」?此外,台灣對含有性意涵的未成年虛擬影像的嚴格禁令引發了對兒少保護與言論自由之間如何權衡的討論。
2024年台灣大選結束後,我們想回頭搬出各政黨與候選人在選戰期間的政見主張,從中挑選出與媒體有關的內容,一方面來好好期待未來台灣媒體環境可能的進展,一方面也希望叮嚀這些獲得人民請託的公僕們:說到,要做到,不要欺騙我們的感情ㄛ
刑法包括《刑法》第309條的「公然侮辱罪」和第310條的「誹謗罪」。本篇文章聚焦於這兩條規定,並探討相關法條的現狀、爭議點和法律效力。文章還就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顯示了刑法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網路時代侮辱和誹謗言論的影響力更為強大。
立院攻防持續,從517到521,黃國昌、羅智強、葉元之、沈伯洋等立委,都直接在立院現場開起直播,為什麼?明明這麼多媒體在拍,為什麼還要自己開直播?這種「立委直播」的現象,繞過新聞媒體、繞過記者提問,立委自己拿起麥克風,直接與社會大眾溝通,究竟是「還原真相」?還是「製造真相」?
當403大地震發生時,傳播媒體不僅「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傳播媒體還「建構」我們對地震的想像,我們也仰賴它來「感知」地震的嚴重程度。這次,我們要談談「災難傳播」的概念:傳播媒體在災難裡扮演什麼角色?傳播科技的變遷又帶來什麼改變?
Meta今天開始就會取消澳洲與美國的新聞服務,並且未來不再與新聞媒體續約、為新聞付費了。這項決策,無非衝擊其它正立新聞議價法的國家,因為澳洲是新聞議價始祖!台灣最近已有立委重新提出草案,目前跨黨派都支持立法,只欠「東風」,於是學界也向行政院疾呼ing。不過,這次我們想多為祖克柏著想一些,想看看…
祖克柏在內的5家社群平台被指控對兒少造成傷害,在美國國會接受質詢,家長們帶著孩子的遺照,指控平台的怠惰與縱容,祖克柏向他們道歉。但是,這些兒少究竟怎麼被平台「傷害」?此外,台灣對含有性意涵的未成年虛擬影像的嚴格禁令引發了對兒少保護與言論自由之間如何權衡的討論。
2024年台灣大選結束後,我們想回頭搬出各政黨與候選人在選戰期間的政見主張,從中挑選出與媒體有關的內容,一方面來好好期待未來台灣媒體環境可能的進展,一方面也希望叮嚀這些獲得人民請託的公僕們:說到,要做到,不要欺騙我們的感情ㄛ
刑法包括《刑法》第309條的「公然侮辱罪」和第310條的「誹謗罪」。本篇文章聚焦於這兩條規定,並探討相關法條的現狀、爭議點和法律效力。文章還就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顯示了刑法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網路時代侮辱和誹謗言論的影響力更為強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如果遇到有人要你刪影片時,請留意其理由的正當性。 有時是避免重要細節被發現,有時是避免混入的破壞份子被識別,有時是要避免可以跟謊言對抗的真相被看到,有時是打擊熱門影片達到輿論影響力的限縮。 最常用的第一個錯誤理由是,違法行為會被警察發現。事實上(幾乎)所有直播都會被警察、中共、好事者備份。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藐視國會罪」(contempt of Congress)是與美國國會的「行政調查權」配合的。而台灣立法院擁有的是「文件調閱權」!
Thumbnail
今天正好是新科立委上工的第一天,看新聞才知道今天一整天就是選出正副院長、宣誓就職,然後下班。 原來跟學校新學期第一天的感覺差不多,彼此認識一下,然後就要選班級幹部的概念。 本來沒有在特別留意立法院正副院長的投票機制,但這陣子一直聽到新聞在說什麼跑票要祭黨紀的一些內容,才知道原來立法院正副院長的投
Thumbnail
💡主要影響5點:☝️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4⃣️建立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解約申報登錄,也讓房市澆上一桶涼水,達到降溫的效果。 這其中,我覺得以⚠️限制換約轉售效果最大,預售屋未來,將大大減少買空賣空的獲利性,讓投資客減少一個交易工具,也因此,最近房市開始出現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新黨認為,如此忽視交通違規事故的執政黨,也難怪台灣人民只能看著香港、新加坡與日本良好的交通狀況稱羨,自己只能每天再如同虎口一般的馬路上行動。最後新黨的文章也呼籲「想要台灣交通好,下次選舉,絕不能再投給這種不把人命當回事的執政黨」。 圖:新黨黨旗 --- -----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報導】 立法院臨時會在20日下午開始審查《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上午召集朝野協商後,從下午2點半開始一路開會至晚間12點逐條進行表決,歷經近10小時的表決大戰,草案二讀時已更名為「國民法官法」草案,並完成國民法官資格、國民參審適用範圍等規定的二讀程序。 而在上次2020大選中失利
Thumbnail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案,當中第11條不只把原先紓困1.0的預算拉高到2,100億元,將來更可視疫情額外再編列2,100億元,使總額達到4,200億元。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如果遇到有人要你刪影片時,請留意其理由的正當性。 有時是避免重要細節被發現,有時是避免混入的破壞份子被識別,有時是要避免可以跟謊言對抗的真相被看到,有時是打擊熱門影片達到輿論影響力的限縮。 最常用的第一個錯誤理由是,違法行為會被警察發現。事實上(幾乎)所有直播都會被警察、中共、好事者備份。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藐視國會罪」(contempt of Congress)是與美國國會的「行政調查權」配合的。而台灣立法院擁有的是「文件調閱權」!
Thumbnail
今天正好是新科立委上工的第一天,看新聞才知道今天一整天就是選出正副院長、宣誓就職,然後下班。 原來跟學校新學期第一天的感覺差不多,彼此認識一下,然後就要選班級幹部的概念。 本來沒有在特別留意立法院正副院長的投票機制,但這陣子一直聽到新聞在說什麼跑票要祭黨紀的一些內容,才知道原來立法院正副院長的投
Thumbnail
💡主要影響5點:☝️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4⃣️建立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解約申報登錄,也讓房市澆上一桶涼水,達到降溫的效果。 這其中,我覺得以⚠️限制換約轉售效果最大,預售屋未來,將大大減少買空賣空的獲利性,讓投資客減少一個交易工具,也因此,最近房市開始出現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新黨認為,如此忽視交通違規事故的執政黨,也難怪台灣人民只能看著香港、新加坡與日本良好的交通狀況稱羨,自己只能每天再如同虎口一般的馬路上行動。最後新黨的文章也呼籲「想要台灣交通好,下次選舉,絕不能再投給這種不把人命當回事的執政黨」。 圖:新黨黨旗 --- -----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報導】 立法院臨時會在20日下午開始審查《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上午召集朝野協商後,從下午2點半開始一路開會至晚間12點逐條進行表決,歷經近10小時的表決大戰,草案二讀時已更名為「國民法官法」草案,並完成國民法官資格、國民參審適用範圍等規定的二讀程序。 而在上次2020大選中失利
Thumbnail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案,當中第11條不只把原先紓困1.0的預算拉高到2,100億元,將來更可視疫情額外再編列2,100億元,使總額達到4,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