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的醫者典範傳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是醫師節
我想起了去年蒙主的薄柔纜醫師
一生中四十年奉獻給台灣與門諾醫院
為門諾奠定最重要的根基
也透過他的典範傳承信念給許多醫者
成為門諾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過去我會想,這樣的典範還會有嗎?
台灣還需要或還會有薄柔纜醫師嗎?

這些年觀察下來我的想法是
不會再有薄柔纜醫師
但會在這個時代有新的典範

婦產科的廖基元與蔡啟智醫師
都已經在花蓮為超過一萬名產婦接生
廖基元醫師另外還執行了
超過一萬台的婦科手術
被稱為門諾7-11的兩位醫者
讓花蓮的孕產婦能隨時都獲得
最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提供的接生服務

許明木醫師
雖然已經到了從心所欲的歲數
但他依然秉持著初心
總是穿梭在台灣各偏鄉甚至離島
還有許多身心障礙養護機構
持續守護著兒童.老人與身障者的視力

鄭穆良醫師
看到花蓮偏鄉肝病的問題
除了與腸胃科醫師一起
每半年到卓溪萬榮各部落進行超音波檢查
現在更深入各社區部落
進行肝病的衛教推廣

卓俊宏醫師
當年在門諾當住院醫師
知道自己需要更進一步的訓練
所以先離開了花蓮
但當他拿到血液腫瘤專科後
他依然記得當年對門諾的承諾
補上門諾癌症治療最欠缺的一塊

陳清祥、吳俞哖醫師
廖正智、陳立蓉醫師
他們在人生下半場移民到花蓮來
其實大可不必再這麼累
但因著門諾的需要
他們肩負起更多的責任與職務

陳翌真醫師
持續的為最理想的安寧照護模式努力
也投身在居家安寧的工作中

李坤峰醫師
將他自己學習與進修的教學與簡報能力
運用在醫院實證醫學的推廣上

賴賢勇醫師發明的插管防疫箱
讓全世界看到台灣醫師的研發與創新能力
同時也看到台灣醫者的無私與分享

還有很多門諾醫師
不管是投入居家醫療或社區醫療
或是在臨床上對於年長與偏鄉的患者
都會特別地給予照顧與幫忙
我認為都是在建立不同的典範

謝謝每一位
願意在花蓮在門諾行醫的醫者
在醫師節的今天
向每一位醫師致敬
典範與文化需要被傳承
有價值的事也需要更多人來實踐
期盼有更多的醫者
能加入門諾的團隊中

更多門諾醫師的分享
https://blog.mch.org.tw/doctor/
門諾誠摯招募各專科醫師
https://www.mch.org.tw/other_job.aspx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連竟堯的沙龍
69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連竟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8
銘師父餐廰精心現場烹煮的雞蓉粥 還有驚喜加碼的京醬肉絲fit超好吃口袋餅 另外還有痣男與一青苑 使用當季芒果所做的芒果冰沙 這是2024年6月門諾安寧迦南病房好食光的菜單 在去年底第一次嘗試後 本來四月就要準備來啟動 但地震改變了一切 當大家的心安定了我們也重新開始安排 從這個月開始 每個月迦南病
Thumbnail
2024/06/28
銘師父餐廰精心現場烹煮的雞蓉粥 還有驚喜加碼的京醬肉絲fit超好吃口袋餅 另外還有痣男與一青苑 使用當季芒果所做的芒果冰沙 這是2024年6月門諾安寧迦南病房好食光的菜單 在去年底第一次嘗試後 本來四月就要準備來啟動 但地震改變了一切 當大家的心安定了我們也重新開始安排 從這個月開始 每個月迦南病
Thumbnail
2024/05/25
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是我在今天活動開場的一句話 感謝今天來門諾藝文的朋友們 其中八成是3/18也在現場卻無緣聽Jill張瀞仁演講 但今天再次專程來聆聽 衷心感謝大家的參與 震後的這段時間 醫院有些專業演講也取消 因為對於地震後的花蓮依然有些擔憂 其實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花蓮慢慢復原的這
Thumbnail
2024/05/25
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是我在今天活動開場的一句話 感謝今天來門諾藝文的朋友們 其中八成是3/18也在現場卻無緣聽Jill張瀞仁演講 但今天再次專程來聆聽 衷心感謝大家的參與 震後的這段時間 醫院有些專業演講也取消 因為對於地震後的花蓮依然有些擔憂 其實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花蓮慢慢復原的這
Thumbnail
2024/05/04
這是一篇關於山丘洋房的介紹,提供在地震中受災的門諾醫院同工和家庭一個放鬆與休息的機會。文章中分享了民宿舒適迷人的空間設計,並推薦有孩子的家庭來此入住,成為美好的回憶。
Thumbnail
2024/05/04
這是一篇關於山丘洋房的介紹,提供在地震中受災的門諾醫院同工和家庭一個放鬆與休息的機會。文章中分享了民宿舒適迷人的空間設計,並推薦有孩子的家庭來此入住,成為美好的回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解歷史的必要性,透過宋怡慧老師的《臺灣潮人誌》,介紹八位臺灣歷史偉人,揭示其對社會的影響與價值。反思這些人物的故事,鼓勵讀者發掘自身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從歷史中獲取智慧,增進對自己及所在土地的熱愛。此書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生活的啟發。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解歷史的必要性,透過宋怡慧老師的《臺灣潮人誌》,介紹八位臺灣歷史偉人,揭示其對社會的影響與價值。反思這些人物的故事,鼓勵讀者發掘自身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從歷史中獲取智慧,增進對自己及所在土地的熱愛。此書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生活的啟發。
Thumbnail
今天是行程滿檔情緒也滿載的一天 早上七點半在全院動員月會中 分享了林明桂高專對門諾的貢獻 然後也回顧了今年一系列的75周年院慶活動 想起最初接到各種任務後 看著活動清單其實是頭皮發麻的 還好有發展部團隊強大的發揮 及醫院中很多很棒的夥伴們一同完成任務 自己在做簡報的過程中 回味每一項活動中的獲得與感
Thumbnail
今天是行程滿檔情緒也滿載的一天 早上七點半在全院動員月會中 分享了林明桂高專對門諾的貢獻 然後也回顧了今年一系列的75周年院慶活動 想起最初接到各種任務後 看著活動清單其實是頭皮發麻的 還好有發展部團隊強大的發揮 及醫院中很多很棒的夥伴們一同完成任務 自己在做簡報的過程中 回味每一項活動中的獲得與感
Thumbnail
文 / 黃達夫 此次「恩恩事件」,在不同的層次,暴露了許多台灣傳統觀念及官僚制度的問題。第一個是,「道歉」為什麼這麼困難? 記得我出國25年後,於32年前回國,設立全國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的時候,我才發現,我與台灣醫界,在醫療觀念上的差距,比我想像的還大。 延伸閱讀 建立容許醫師正當賺錢的健保制度
Thumbnail
文 / 黃達夫 此次「恩恩事件」,在不同的層次,暴露了許多台灣傳統觀念及官僚制度的問題。第一個是,「道歉」為什麼這麼困難? 記得我出國25年後,於32年前回國,設立全國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的時候,我才發現,我與台灣醫界,在醫療觀念上的差距,比我想像的還大。 延伸閱讀 建立容許醫師正當賺錢的健保制度
Thumbnail
人事行政局公告的紀念日表單裡,今天是文藝節(以前好像稱為詩人節)以及牙醫師節。 文藝節訂在今天還可以理解(民國初年五四白話文運動),但是為何牙醫師節選在今天就百思不得其解?(另外有一個大家熟知的醫師節定在國父孫中山的誕辰日,十一月十二日是可以理解的)。 得獎致詞 我代表得獎醫師代表致詞。
Thumbnail
人事行政局公告的紀念日表單裡,今天是文藝節(以前好像稱為詩人節)以及牙醫師節。 文藝節訂在今天還可以理解(民國初年五四白話文運動),但是為何牙醫師節選在今天就百思不得其解?(另外有一個大家熟知的醫師節定在國父孫中山的誕辰日,十一月十二日是可以理解的)。 得獎致詞 我代表得獎醫師代表致詞。
Thumbnail
之前人資部的夥伴 有建議我去申請模範團隊的競賽 我沒有考慮的原因在於 團隊的夥伴在我心中早就超越模範 或著說,我們的目標並不在這個上面 這幾年在門諾的傳播工作上 我覺得團隊做的最棒的 就是讓努力及有價值的人與工作被看見   在醫院中,醫護人員是主體 但一間醫院的運作 其實還有更多
Thumbnail
之前人資部的夥伴 有建議我去申請模範團隊的競賽 我沒有考慮的原因在於 團隊的夥伴在我心中早就超越模範 或著說,我們的目標並不在這個上面 這幾年在門諾的傳播工作上 我覺得團隊做的最棒的 就是讓努力及有價值的人與工作被看見   在醫院中,醫護人員是主體 但一間醫院的運作 其實還有更多
Thumbnail
今天是醫師節 我想起了去年蒙主的薄柔纜醫師 一生中四十年奉獻給台灣與門諾醫院 為門諾奠定最重要的根基 也透過他的典範傳承信念給許多醫者 成為門諾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過去我會想,這樣的典範還會有嗎? 台灣還需要或還會有薄柔纜醫師嗎? 這些年觀察下來我的想法是 不會再有薄柔纜醫師 但會在這個時代有新的典範
Thumbnail
今天是醫師節 我想起了去年蒙主的薄柔纜醫師 一生中四十年奉獻給台灣與門諾醫院 為門諾奠定最重要的根基 也透過他的典範傳承信念給許多醫者 成為門諾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過去我會想,這樣的典範還會有嗎? 台灣還需要或還會有薄柔纜醫師嗎? 這些年觀察下來我的想法是 不會再有薄柔纜醫師 但會在這個時代有新的典範
Thumbnail
門諾不是很有前瞻性 而是總能著眼在弱勢者的需要 今年是我到門諾工作的第18年 這幾年一直覺得門諾是個神奇的地方 明明資源有限人才招募困難 但有些服務與專業卻都是走在台灣的最前端 72年前在門諾還沒有籌建醫院時 門諾會的宣教士們 就早已開著退役的美軍巴士 穿梭在花蓮最偏遠的部落中提供巡迴醫療服務
Thumbnail
門諾不是很有前瞻性 而是總能著眼在弱勢者的需要 今年是我到門諾工作的第18年 這幾年一直覺得門諾是個神奇的地方 明明資源有限人才招募困難 但有些服務與專業卻都是走在台灣的最前端 72年前在門諾還沒有籌建醫院時 門諾會的宣教士們 就早已開著退役的美軍巴士 穿梭在花蓮最偏遠的部落中提供巡迴醫療服務
Thumbnail
楊醫師一早傳來,他在紐西蘭的家中享用早餐的照片,背景還有他家那片超美的院子與櫻花,我笑他說,他現在應該可以有很多時間,慢慢享受他的生活了.離開服務了十八年的醫院,上帝讓他放下這個重擔,回到他紐西蘭迷人的家與海邊的農場.這十多年來我在楊醫師身邊,看到與學習到太多的東西,因此透過這篇文章,留下他為門諾與
Thumbnail
楊醫師一早傳來,他在紐西蘭的家中享用早餐的照片,背景還有他家那片超美的院子與櫻花,我笑他說,他現在應該可以有很多時間,慢慢享受他的生活了.離開服務了十八年的醫院,上帝讓他放下這個重擔,回到他紐西蘭迷人的家與海邊的農場.這十多年來我在楊醫師身邊,看到與學習到太多的東西,因此透過這篇文章,留下他為門諾與
Thumbnail
台灣的健保雖好 但對於居住較偏遠地方的人們來說 很多醫療服務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 而需要早療的孩子 一旦因為距離的關係未進行復健 對這孩子來說就失去了 能像一般孩子一樣的機會 那個影響甚至會是一輩子的 門諾的早療團隊 每年協助數百位需要早療的孩子 當中即使只有數十位個案失聯 但因為每個孩子都非常重
Thumbnail
台灣的健保雖好 但對於居住較偏遠地方的人們來說 很多醫療服務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 而需要早療的孩子 一旦因為距離的關係未進行復健 對這孩子來說就失去了 能像一般孩子一樣的機會 那個影響甚至會是一輩子的 門諾的早療團隊 每年協助數百位需要早療的孩子 當中即使只有數十位個案失聯 但因為每個孩子都非常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