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讓座鈴」:道德綁架的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中央社今天早上看見了這個新聞:

這個新聞在我同溫層之間引起了不小的討論,處於30左右上下不敢大聲嚷嚷自己還是年輕人的我們反彈超絕劇烈大。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論語-顏淵篇>>

這段大概的意思是,人應該要扮演應該扮演的角色,才有秩序,君主應該要表現的像個君主,臣子應該要表現的像個臣子,父親要有父親的樣子,孩子要有孩子的表現(這個子或指學生),如果都沒有扮演好自己應該要的樣子,就會失去秩序,即使有的糧食,但我吃的到嗎?

孔子雖然強調了秩序的重要性,但也不是要你無論如何都要為了君主而犧牲的這種層度,強調著「自覺」身分才能每個人都能自主的維持著秩序並遵守秩序,才能談論所謂的「道德」。

至於為什麼孔子覺得大家可以自覺自己的身分,是因為他認為只要是人,都會擁有「道德」的本性,這個本性他稱之為「德」。要將這種德打磨提昇,就要透過「教育」來予以提昇,所以孔子才如此重視教育。

「讓座」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就是德性的一部分,透過教育提昇德性,擁有體諒與同理心的大家就會自發性的讓出座位給有需要的人。而德性較差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並不是說不讓座就是錯的,只是單純的不覺得需要這樣做,這就是為什麼孔子覺得需要教育大家培養大家的德性。

那說這麼多,為什麼「讓座鈴」是道德綁架?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簡單來說:因為讓座這個舉動應該要是個人行為。

就像前面所講的,如果今天「道德意識」要透過喚醒才會有,那應該要檢討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是不是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其實就連博愛座我都覺得是很糟糕的設計,好好的座位弄個特別的顏色,即使車廂人滿為患大家都不敢去坐到底是???現在還變本加厲了。

在台北通勤了一輩子,有遇過帳著年紀大的長輩到處要位置還破口大罵的,也有遇過因為只搭兩站婉拒讓位的長輩或是覺得自己身體狀況很好不需要坐下的長輩。不禁讓我意識到評估自己的需求應該也是德性的一部分吧。

最後我想這個制度上線後,風氣會慢慢的演變成,沒有人按鈴不會有人讓位,鈴聲響起大家面面相覷。

「誰要讓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昊果-avatar-img
2020/11/24
記得曾經在鄭州,公交車上不讓座還會罰款,哈!
腰焰-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24
聽到這消息真難過。 「道德」整個在向後退Q_Q
avatar-img
腰焰的沙龍
3會員
10內容數
我看書寫閱讀心得,偶爾我會畫圖寫寫日記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都說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如果說博愛座需要用這樣子的「標籤化」讓大家知道哪些人需要「被讓座」,或是要用法律來規定不讓座會有什麼樣子的懲罰(或是讓座有獎勵也可以),那還真讓「博愛座」這個名詞毫無意義可言。
Thumbnail
都說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如果說博愛座需要用這樣子的「標籤化」讓大家知道哪些人需要「被讓座」,或是要用法律來規定不讓座會有什麼樣子的懲罰(或是讓座有獎勵也可以),那還真讓「博愛座」這個名詞毫無意義可言。
Thumbnail
哈嘍,大家,今天我想來談一談關於一些社會上可能比較存在爭議的問題,提出一些反思和思考。因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性的不斷解放,文化也在不斷進步,思想也在不斷更新,我一直秉持一個觀點:「物質可以拿來守舊,但思想要拿來創新。」
Thumbnail
哈嘍,大家,今天我想來談一談關於一些社會上可能比較存在爭議的問題,提出一些反思和思考。因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性的不斷解放,文化也在不斷進步,思想也在不斷更新,我一直秉持一個觀點:「物質可以拿來守舊,但思想要拿來創新。」
Thumbnail
我最想交給孩子的能力就是同理心 道德標準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開胃菜 當教育只剩下只要不違法就好 我真的不知道我這樣要求孩子到底對不對? 我跟孩子說 有好多的事情其實沒有對錯 雖然你這麼做並不違法 但對這個社會來說也並沒有幫助 以前我們總覺得公
Thumbnail
我最想交給孩子的能力就是同理心 道德標準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開胃菜 當教育只剩下只要不違法就好 我真的不知道我這樣要求孩子到底對不對? 我跟孩子說 有好多的事情其實沒有對錯 雖然你這麼做並不違法 但對這個社會來說也並沒有幫助 以前我們總覺得公
Thumbnail
在諮商裡面,我常會遇到一類人,那一類人在氣質上就散發與世無害的感覺,然後一跟他們相處,就會發現他們真的是心地善良。 可是,這樣和善的氛圍,讓他們成為大家口中的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因為不會直接拒絕別人,最終結果是,心理累積壓力,覺得不舒服或忿忿,內心憋屈久久不散。 「因為她要搬家,我借她鍋子一次可以,
Thumbnail
在諮商裡面,我常會遇到一類人,那一類人在氣質上就散發與世無害的感覺,然後一跟他們相處,就會發現他們真的是心地善良。 可是,這樣和善的氛圍,讓他們成為大家口中的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因為不會直接拒絕別人,最終結果是,心理累積壓力,覺得不舒服或忿忿,內心憋屈久久不散。 「因為她要搬家,我借她鍋子一次可以,
Thumbnail
憲問 第十四|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前言 今天想要與大家探討在論語憲問第十四中,曾子所說的話:「君子思,不出其位。」意思是說,君子站在什麼位置,就依什麼樣的位置來行事。在現在疫情的時代,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迫留在家裡,與家人、與自己相處。 在這段期間,我也想了許多,反省過去自己的無明,發現,
Thumbnail
憲問 第十四|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前言 今天想要與大家探討在論語憲問第十四中,曾子所說的話:「君子思,不出其位。」意思是說,君子站在什麼位置,就依什麼樣的位置來行事。在現在疫情的時代,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迫留在家裡,與家人、與自己相處。 在這段期間,我也想了許多,反省過去自己的無明,發現,
Thumbnail
從歷史方面闡釋,東方人教育文化的問題。解釋為什麼不要宣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反駁不讀書品性就不好,解釋家長管制孩子的全部的後果。如何和小朋友相處,了解什麼是「中庸之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從歷史方面闡釋,東方人教育文化的問題。解釋為什麼不要宣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反駁不讀書品性就不好,解釋家長管制孩子的全部的後果。如何和小朋友相處,了解什麼是「中庸之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讓座」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就是德性的一部分,透過教育提昇德性,擁有體諒與同理心的大家就會自發性的讓出座位給有需要的人。 而德性較差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並不是說不讓座就是錯的,只是單純的不覺得需要這樣做,這就是為什麼孔子覺得需要教育大家培養大家的德性。
Thumbnail
「讓座」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就是德性的一部分,透過教育提昇德性,擁有體諒與同理心的大家就會自發性的讓出座位給有需要的人。 而德性較差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並不是說不讓座就是錯的,只是單純的不覺得需要這樣做,這就是為什麼孔子覺得需要教育大家培養大家的德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