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4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raw-image


1.2 函數概念小史

  • 1.2.1 中譯的來源
  • 1.2.2 一個速度問題
  • 1.2.3 幾何的方法
  • 1.2.4 微積分的記法
  • 1.2.5 弦的振動
  • 1.2.6 熱的傳導
  •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公元1887年,德國數學家理查德‧戴德金 (Richard Dedekind) 在《數是什麼並且有什麼用﹖》39 一書中對函數定義如下﹕

(FD) 我們將系統 S 的映射理解為一條律則,按此律則,S 中的每個確定元素 s 皆有相關聯的一個確定對象,後者稱為 s 的像,並以 Φ(s) 指稱﹔我們又說,Φ(s)  對應元素 s,而 Φ(s)  由映射 Φs 引致或生成出來,同時,s 被映射 Φ 變換成 Φ(s)。[Rüthing 1984: 75]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FD)﹕是個定義域 (即一個集),域內的每一個確定元素 都有一個 s',後者稱為「s 的像」(image of s),s' 之間的對應關係是個映射 (mapping)﹔因此 Φ(s)=s'。顯然,Φ 是個函數。這個定義沿用波爾查諾的思考路向,是公元十九世紀完結之前最嚴謹的函數定義。40

迄今為止,從上述關於函數的討論中,最突出的一點顯然是函數是個關係。實際上,凡函數皆關係,但反之不然。因為函數是一種特殊關係,而這類關係都必須「循規蹈矩」﹔很多關係卻「行為不端」。

函數在行為上要遵守什麼「規矩」呢﹖

試看一下 x2。將論域設為整數,我們發現,無論自變元 是整數中的任一元素,我們必然都可以得出應變元 x2 的值﹕

raw-image

而且得出的只有一個,不能多,也不能少。這是函數必須遵守的一個「規矩」﹔反過來,這個「規矩」是定義函數的中心概念。換句話說,函數中應變元的值是獨一無二的或唯一的。就這個特徵而言 —— 即任一輸入值決定唯一的輸出值 —— 函數要解決的主要是判定問題﹔此所以函數在數學的領域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在整個函數的發展史中,數學工作者在求解過程裡其實都在尋找一個這樣的規則。

科學的一個理想假設就是計算必須有結果,而結果最好只有一個,以方便做出黑白分明的結論。假如有一個計算程序,這個計算程序在設定條件下不能保證必然會有一個結果,或雖然能保證有結果但卻不能確保該結果為唯一的,這樣的一個計算程序便不好用或在很多應用領域上沒有實用價值。

函數是一種判定機制。

在下一章,我們要探討的是這個機制的延伸。

__________

39 Was sind und was sollen die Zahlen? 。此文的漢譯通常是「數是什麼並且應該是什麼﹖」,是誤譯,英譯的「What are numbers and what should they be?」也是誤譯。漢譯的依據本很可能是英譯本。「... was sollen die Zahlen」中的「sollen」(一般解作「應該」) 不應解作漢語的「應該」或英語的「shall」。假如要作「應該」解,「sollen」,作為一個輔助動詞,需要一個主動詞,因此原句需寫作「... was sollen die Zahlen sein」(「sein」= 英語的「be」) ,配合整個複句的結構後則應寫作「Was sind die Zahlen und was sollen sie sein?」或「Was sind und was sollen die Zahlen sein?」。在德語中,不作輔助動詞用的「sollen」大概類似英語的「for」,比如「Was soll das?」便有點類似英語的「What is it for?」。原句的「sollen」顯然不作輔助動詞用,因此「... was sollen die Zahlen?」應該解作「... 有什麼用﹖」的意思。況且,「數是什麼並且應該是什麼﹖」本來就不是太有意思的一個句子。要是解決了前面的問題 (數「是」什麼﹖),後面的問題 (數「應該」是什麼﹖) 如非重沓則無甚意義。再說, Was sind und was sollen die Zahlen? 一文分兩部份,第一部份試圖創建一個數的邏輯理論,第二部份則要證明完全歸納法 (數學歸納法) 的原則﹕按內文結構,前部研究數是什麼東西,後部則是這個東西的用法,當無異議。

40 廿世紀的數學工作者還提出了好幾個函數定義,比如哈代 (G.H. Hardy﹔1908)﹑皮亞諾 (G. Peano﹔1911)﹑古爾薩 (E. Goursat﹔1923)﹑布爾巴基 (N. Bourbaki﹔1939) 等都各自提出了他們的定義,但對我們的目的來說,這些定義都可以省略。

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n的沙龍
9會員
390內容數
我們這裡談兩個東西: 哲學和邏輯,以及與哲學和邏輯相關的東西。 首先開設的房間是《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隨後將陸續開設《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和《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聯絡作者﹕sen.wong@protonmail.com
s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31
6.0 結語﹕哲學就是語言哲學 五 十九世紀末及至廿世紀初中葉的語言哲學家 —— 不論是屬於邏輯學派或自然語言分析學派的 —— 都告訴我們很多的哲學問題實在都是語言問題。 自此之後,整個世界的哲學走向大概都以英語系的語言分析哲學為主導﹔在這之前,德語哲學主導了西方哲學﹔再往前推是法語﹔再之前,
Thumbnail
2025/01/31
6.0 結語﹕哲學就是語言哲學 五 十九世紀末及至廿世紀初中葉的語言哲學家 —— 不論是屬於邏輯學派或自然語言分析學派的 —— 都告訴我們很多的哲學問題實在都是語言問題。 自此之後,整個世界的哲學走向大概都以英語系的語言分析哲學為主導﹔在這之前,德語哲學主導了西方哲學﹔再往前推是法語﹔再之前,
Thumbnail
2025/01/30
6.0 結語﹕哲學就是語言哲學 三 試看下面的一個日用德語句﹕ [Carnap 1931] 英語可譯作「There is nothing outside」,漢語可譯作「外面什麼也沒有」。與 6.0_2 比較一下即突出了一個差別﹕6.0_3 是一個合乎德語語構的句子,而「nicht」的用法是正當
Thumbnail
2025/01/30
6.0 結語﹕哲學就是語言哲學 三 試看下面的一個日用德語句﹕ [Carnap 1931] 英語可譯作「There is nothing outside」,漢語可譯作「外面什麼也沒有」。與 6.0_2 比較一下即突出了一個差別﹕6.0_3 是一個合乎德語語構的句子,而「nicht」的用法是正當
Thumbnail
2025/01/29
6.0 結語﹕哲學就是語言哲學 三 縱觀整個包括近代、現代、當代的西方哲學史也就是用屈折語提出的哲學思路。 雖然我們不能說所有的哲學和邏輯問題都是語言問題,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的哲學和邏輯問題都必須使用語言來構思和構建﹕換句話說,用任一語言提出的問題必然是該語言的產物﹔用任一語言提出的問題必然
Thumbnail
2025/01/29
6.0 結語﹕哲學就是語言哲學 三 縱觀整個包括近代、現代、當代的西方哲學史也就是用屈折語提出的哲學思路。 雖然我們不能說所有的哲學和邏輯問題都是語言問題,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的哲學和邏輯問題都必須使用語言來構思和構建﹕換句話說,用任一語言提出的問題必然是該語言的產物﹔用任一語言提出的問題必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一元一次方程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一元一次方程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一元二次方程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一元二次方程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一元一次方程式
Thumbnail
中學數學基礎練習—一元一次方程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對數方程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對數方程式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根式化簡
Thumbnail
高中數學主題練習—根式化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