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美國人仇華的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繼上一篇有爭議的文章,我想寫寫我從小到大,對美國的觀感。

1.

首先,單說美國仇華,其實很難說得清,因為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民族大融爐,仇華或仇哪個地方,都很難是全體美國人的傾向,但種族歧視有沒有?很遺憾,有的,和各位分享我小時候在那邊念書發生的事,你們可以自行判斷這「仇華」的情緒是不是其實由來已久。

我剛到美國頭一年多是住紐約,當時的紐約華人已經不少,華人也習慣和華人混在一塊,如果不是還要去學校念書,你根本就沒感覺你出國了,後來這種情況更「嚴重」,現在來美國的華人,至少加州和紐約,不會英文都能生存的好好的。

那會兒我年紀雖小,對美國有驚喜的地方,在別的文章寫了。

也有看「不順眼」的地方。

第一,美國胖子多

我不是歧視胖子,那不是一般的胖,我的老師可以把胸部放在桌上,手再倚在胸上的那種神胖。

其他的胖到只能穿麻布袋的那種巨胖,你很難不去想,為什麼要把自己活成這樣,看的人都累。

第二,美國人又懶又笨

不管你是去超市還是哪裡,你很快就會發現他們的心算很差,而且點一到一定要下班,其實這點和公家機關很像,只是在美國私企也是如此,我媽在台灣公司工作,幾乎沒人准點下班,而且經常要加班,不過在美國的好處是加班費一定會給,台企也不敢在加班費上打混水帳。

在學校里,我在別的回答也寫過,功課已經少的我害怕了,還是有很多同學不做功課,我都想替老師處罰他們了,實在離譜😂!

第三,華人地位低

憑良心說,在美國求學的日子很不好過。

頭一年多在紐約的學校還好,華人多,沒那麼孤單,但英文連26個字母都不會的我,光學習英文就很痛苦了。

隔年搬到紐澤西州,惡夢開始了。學校只有我一個台灣人,一個香港人,香港人還是後來轉學過來的,在那之前,我一個人面臨到了嚴重的種族歧視。

並不是霸凌打你那種,而是不跟你玩,無故譏笑你等等。

例如當時每天都有體育課,經常要打排球,排球會分組,老師會先選出隊長,然後隊長再挑自己的隊員。

我每次都是等到被挑的剩下我一個時,老師再把我安排在其中一隊,然後我就要聽到同學們發出厭惡噁心的聲音,還有在校車上在街上被追著罵等等,這樣的心理折磨,我每個月都要經歷無數次,我甚至害怕去上課,唯一的安慰就是來自中國文化的自豪。

當時的我,偶爾會有同學問我中國字怎麼寫,還問我會不會神秘的中國功夫,也有老師聽過老子等中國文化經典,可以說我雖然受到了歧視,但我相當自豪自己是中國人。

反觀我母親的一些朋友,他們的孩子有些是ABC,不但拒絕講中文,還討厭中國人,他們認為做一個中國人是丟臉的,很多孩子死都不肯去上中文學校,即使一周才一次而己。

還記得我很生氣,直到我回台,我都不忘時常和我弟提醒中文和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後來這種歧視隨著我的功課慢慢跟上,英文慢慢變好,經常借同學錢,以及開始打扮,幾乎每天都穿不同衣服去上課而好轉,但我的心底仍討厭這個地方,歸根結底,就是次等公民的感覺。

四年後在我的堅持下,我如願以償的回台灣了,雖然我沒有一刻忘記那段每天哭著上學,哭著回家的日子,但現在回首,我認為那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台灣的教育真的太死板了。

2.

我那時討厭美國還有一個原因是,我那個年代,很多華人都是跳機去美國的。

他們之中很多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或是專精於某個領域,但全部因為一紙綠卡,被迫去餐館打工,去報攤賣報紙等,存夠錢買身份或假結婚的事經常可見。

我媽當年為了我哥能來美國念書,在當時找了路子,花了一百萬台幣,結果是我哥在多明尼加遊蕩了一年多都進不來。

從小看太多聽太多這樣的事,我不理解,而且很生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非要待在這個地方不可!

到了在英國念研究所時,我的同學,不管大陸人還是台灣人,還是這樣,十有八九想盡了辦法要留在英國工作。

我真的想不到有幾個人像我這樣,反其道而行,我從一開始的打算就是念完書走人,可諷刺的是,我卻因緣際會的在畢業前夕天上掉了一個工作機會給我(說掉下來是因為我沒發出去過任何履歷表),有同學知道我打算拒絕後還問我能不能推薦給他。

想待在國外工作生活並不容易,所以大部份的人還是回國了,但即使回國他們也會首選在外企工作,這不僅代表待遇高,還有糟心事沒那麼多,糟心事是我同學的說法,具體代表什麼因人而異。

但不做次等國民這個情緒是像扎根一樣的扎在我心底,而且美國多無聊,天一黑哪裡都不能去,不像台灣還有夜市可以逛。

所以坦白說,當時我很不能理解,明明大家都知道,還會開玩笑說英國人不會做或不屑做的工作才輪的到我們,為什麼你們還一定要待在那?

十年前大陸的經濟發展猛烈,很多留學生是不是改變了觀念我不知道,但我自己卻早早就把從美國大學畢業的我弟叫到北京發展,我弟也認同我的看法,現在他已在這工作了好幾年了。

3.

美國人是怎麼看我們的?

華人一般功課好,數學好,工作也比較認真勤奮,或者說,刻苦耐勞,不管你是移民和非法移民,為了能在異鄉生存,不拼命是不可能的,這或許擠壓了美國人的一些機會,不過影響並不大。

例如功課好,美國人並不像我們對成績好壞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們的教育好就好在五育均衡,所以只因為成績好就被霸凌並不多見。

至於工作態度,除了藍領工作有點幫助外,競爭白領工作還是當地人吃香,華人的優勢在愈上層階級愈失效,但這並不是仇視的問題,而是亞洲的教育讓我們在創新創意的能力上輸人家許多。

此外,華人在國外給人的觀感並不好,原因之一是生活上的一些瑣事。

例如華人為了省錢,總是不請人修草坪,美國人會抗議,因為影響居住環境和房價,還有在外旅遊大聲喧嘩引人側目等,不過在美國住久了的華人會慢慢融入當地社會,例如不再亂停車和亂按喇叭。

其實美劇硅谷里的Jin Yang 的言行雖然被誇張化了,但也能看的出美國人對我們的刻板印像。

raw-image
raw-image

住美國的日本人讓我也很不舒服,小時候聽大人說過,日本人都住一塊,那也沒問題,問題是,只要「日本區」開始出現華人住戶,他們就會慢慢搬離,即使是在台灣(二三十年前),很多小豪宅也是喜歡租給日本人,有的甚至擺明不租給台灣人,因為日本人房租可以一次性付三個月半年,而且房子一定保持整潔歸還,可以说日本人这种“歧視“多少也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虽然心里不舒服也无可奈何。

雖然我在美國經歷過種族歧視,但我感覺對華人到敵視地步的,更多的是其他外來移民,老墨老黑日本韓國等都有份,不過說實話,我們也歧視老墨老黑,也瞧不上韓國人,只認同他們和我們一樣勤奮,他們開的水果店都是24小時營業的。

題外話,小時我對韓國人長相的印象是臉圓長,五官平,不難看但也不好看,反正和現在完全是兩樣的,只能說醫美真了不起。

4.

怎樣看待美國仇華的情緒?

這種種族間的互相歧視其實是一直存在的,原因因人因時代而異,但網上把這種情緒無限放大,讓人不由得有一種緊張感,實際生活上,仇華乃至仇美甚或仇日的情緒都淡化許多,老百姓對彼此並沒有那麼深的敵視行為,問住在各國的華人就知道了,即使疫情最嚴重,傳出排華情緒的時候,家裡的人也確實去買了槍和子彈,但都沒用到。

不是每個美國人都討厭中國,也有喜歡中國的飲食和安全的生活等等,中國人也有喜歡住在美國,希望孩子受美式教育的。也許街上偶爾會遇到個神經病衝著華人叫罵三字經,但也僅止於止,不至於影響生活秩序,大家真的可以放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rryyoko 櫻桃陽子的沙龍
128會員
171內容數
在大陸影視圈工作至今十來年了,和大家分享娛樂圈那點小事~
2024/12/21
我第一次見到陳茂賢導演時,他還是編劇,他在我朋友的影視公司寫戲,公司裡都是老朋友一起上北京發展,還住在一起,所以感情很好,我那會兒常去他們公司,所以也混熟了,經常一塊吃飯。 阿賢那時很胖,體型和現在完全一個天一個地,好像胖子的個性都隨和,他還是個會講話,會聊天的胖子,所以朋友也多。 不過公司
Thumbnail
2024/12/21
我第一次見到陳茂賢導演時,他還是編劇,他在我朋友的影視公司寫戲,公司裡都是老朋友一起上北京發展,還住在一起,所以感情很好,我那會兒常去他們公司,所以也混熟了,經常一塊吃飯。 阿賢那時很胖,體型和現在完全一個天一個地,好像胖子的個性都隨和,他還是個會講話,會聊天的胖子,所以朋友也多。 不過公司
Thumbnail
2024/08/04
時間回到好多年前,對政治不熱衷,對時事不關心,在中國發展編劇/作家事業的我,發現在幾次和我媽通電話時,都會冒出來一個人名:韓國瑜。 我媽對他可以說是崇拜的五體投地,每次電話裡都是韓國瑜又做了什麼,又去了哪裡,結論都是,他真的好可愛哦😂!從這些信息中,我慢慢的串連出一個人設:韓國瑜原來是一個純樸的
Thumbnail
2024/08/04
時間回到好多年前,對政治不熱衷,對時事不關心,在中國發展編劇/作家事業的我,發現在幾次和我媽通電話時,都會冒出來一個人名:韓國瑜。 我媽對他可以說是崇拜的五體投地,每次電話裡都是韓國瑜又做了什麼,又去了哪裡,結論都是,他真的好可愛哦😂!從這些信息中,我慢慢的串連出一個人設:韓國瑜原來是一個純樸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說起來很有意思,台灣很崇拜美國也對美國算是情感上比較熟悉,但自從去過歐洲之後,我對美國的感覺就不如小時候那樣崇拜. 台灣對美國有特殊的情感,我們也從好萊塢電影認識美國,全台瘋迷學習英語這件事情,跟美國也有很大的關係.整體來說,我相信說台灣崇拜美國,應該是相當合理的描述.自從長大後有機會認識不同國家的
Thumbnail
說起來很有意思,台灣很崇拜美國也對美國算是情感上比較熟悉,但自從去過歐洲之後,我對美國的感覺就不如小時候那樣崇拜. 台灣對美國有特殊的情感,我們也從好萊塢電影認識美國,全台瘋迷學習英語這件事情,跟美國也有很大的關係.整體來說,我相信說台灣崇拜美國,應該是相當合理的描述.自從長大後有機會認識不同國家的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一個我也很喜歡的網紅,ig上常常會有網友提問感情的問題 有一部分是關於ㄆ友的問題,但還有另外一些 是關於跟「外國人」感情上的問題 說到這,我想就算是現在這個社會 還是會有不少人對「外國人」存在著某種…非常非常難以抹去的印象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一個我也很喜歡的網紅,ig上常常會有網友提問感情的問題 有一部分是關於ㄆ友的問題,但還有另外一些 是關於跟「外國人」感情上的問題 說到這,我想就算是現在這個社會 還是會有不少人對「外國人」存在著某種…非常非常難以抹去的印象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因為要逃離台灣,逃離不快樂,逃離噁心的職場,逃離家庭的枷鎖,逃離美好愛情的破裂,在痛苦與極致的邊緣,我一個人離開台北,來到蘇澳旅行了三天,騎著機車,站在蘇花公路上的一個角落,我對太平洋大喊,帶我走吧,我沒辦法再活在這個時間空間。 還記得那是2014年的11月,那天回到蘇澳破舊的小旅館,與老公電話徹夜
Thumbnail
因為要逃離台灣,逃離不快樂,逃離噁心的職場,逃離家庭的枷鎖,逃離美好愛情的破裂,在痛苦與極致的邊緣,我一個人離開台北,來到蘇澳旅行了三天,騎著機車,站在蘇花公路上的一個角落,我對太平洋大喊,帶我走吧,我沒辦法再活在這個時間空間。 還記得那是2014年的11月,那天回到蘇澳破舊的小旅館,與老公電話徹夜
Thumbnail
繼上一篇有爭議的文章,我想寫寫我從小到大,對美國的觀感。 1. 首先,單說美國仇華,其實很難說得清,因為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民族大融爐,仇華或仇哪個地方,都很難是全體美國人的傾向,但種族歧視有沒有?很遺憾,有的,和各位分享我小時候在那邊念書發生的事,你們可以自行判斷這「仇華」的情緒是不是其實由來已久
Thumbnail
繼上一篇有爭議的文章,我想寫寫我從小到大,對美國的觀感。 1. 首先,單說美國仇華,其實很難說得清,因為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民族大融爐,仇華或仇哪個地方,都很難是全體美國人的傾向,但種族歧視有沒有?很遺憾,有的,和各位分享我小時候在那邊念書發生的事,你們可以自行判斷這「仇華」的情緒是不是其實由來已久
Thumbnail
上篇文章提到了小學六年級時,在美國工作的母親終於回來帶我一起去美國生活。 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為在那之前,我一直住在舅舅家裡,日常起居飲食則是和舅舅同住的外婆照料,雖然外婆很好,但我當然更想和我媽在一起,還有就是,三十幾年前去美國是件很新奇的事,更遑論去念書生活了。 我高興的把這件事告訴老師和同學,這
Thumbnail
上篇文章提到了小學六年級時,在美國工作的母親終於回來帶我一起去美國生活。 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為在那之前,我一直住在舅舅家裡,日常起居飲食則是和舅舅同住的外婆照料,雖然外婆很好,但我當然更想和我媽在一起,還有就是,三十幾年前去美國是件很新奇的事,更遑論去念書生活了。 我高興的把這件事告訴老師和同學,這
Thumbnail
三十幾年前,還在念小學六年級的我,被老媽帶去紐約念書。 年紀還小,沒有思考什麼留學的意義,只是很高興能出國玩,還有學校里的同學老師都很羨慕我,讓我在搭飛機前一個月,在學校感覺走路都有風,十分得意😎~ 但到了紐約後,我才發現一件事,我不會英文,那怎麼上課😱? 因為當時的台灣是升初中才有英文課,也不
Thumbnail
三十幾年前,還在念小學六年級的我,被老媽帶去紐約念書。 年紀還小,沒有思考什麼留學的意義,只是很高興能出國玩,還有學校里的同學老師都很羨慕我,讓我在搭飛機前一個月,在學校感覺走路都有風,十分得意😎~ 但到了紐約後,我才發現一件事,我不會英文,那怎麼上課😱? 因為當時的台灣是升初中才有英文課,也不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在台灣總是聽到大家說美國教育比較好有機會一定要到美國念書之類的說法,當時覺得美國那麼強大、人才濟濟,大人說的話應該是對的吧?!就沒再懷疑過著件事了。抱持著這樣不疑的心態,終於有一天來到美國求學。小魯蛇的我研究所生涯並非突出,再加上在美國外國留學生是無法打工,日子就和一般留學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在台灣總是聽到大家說美國教育比較好有機會一定要到美國念書之類的說法,當時覺得美國那麼強大、人才濟濟,大人說的話應該是對的吧?!就沒再懷疑過著件事了。抱持著這樣不疑的心態,終於有一天來到美國求學。小魯蛇的我研究所生涯並非突出,再加上在美國外國留學生是無法打工,日子就和一般留學
Thumbnail
「美國那裡是不是常常有種族歧視啊?」也許,台灣才是真正處處藏歧視。圖片來源:pixabay 回到台灣之後,每次認識新朋友,對方一旦知道我大部分的人生都在美國,新朋友最常問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 「美國那裡是不是常常有種族歧視啊?」 這讓我想到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隔壁鄰居的房客又在門口抽大麻,讓我受
Thumbnail
「美國那裡是不是常常有種族歧視啊?」也許,台灣才是真正處處藏歧視。圖片來源:pixabay 回到台灣之後,每次認識新朋友,對方一旦知道我大部分的人生都在美國,新朋友最常問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 「美國那裡是不是常常有種族歧視啊?」 這讓我想到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隔壁鄰居的房客又在門口抽大麻,讓我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