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肺炎疫情依然肆虐,台灣雖然是平行世界,不過也是推出了「秋冬專案」(聽起來好像什麼百貨公司促銷週年慶之類的),「口罩」、「社交距離」,是在藥物跟疫苗問世之前的兩大防疫神器。
不過「社交距離」讓人悶得發慌,所以許多人抗拒這種措施,寧可中標也在所不惜。雖說看起來是自討苦吃,不過這種行為其實是有學理上的基礎的。不只是人,許多動物都無法忍受寂寞,寂寞甚至能讓人生病。
日文的「寂寞」是「淋しい」,所以因為寂寞生的病就是「淋病」…當然不是啦!(那些 #工作細胞Black 教我們的事…)
德國 Max Planck 腦科學研究所的 Erin M. Schuman研究團隊,針對斑馬魚的社會行為進行了研究,這種小魚由於生命週期短、容易飼養繁殖,而且基因工具相當齊全,所以是經常被生物學家抓來研究的倒楣物種。
研究發現,當斑馬魚被隔離起來,旁邊都沒有同類時,腦內的副甲狀線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會全部消失,但是如果把其他斑馬魚放進魚缸裡面,同伴的出現,只要半小時,就會讓斑馬魚的副甲狀線素含量急速上升,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來說算是速度超快,研究者形容這種現象簡直像是有個「同伴溫度計」似的。腦內副甲狀線素的含量,不只跟旁邊「有沒有同類」有關,還會受到「同類的密度」影響,附近的同伴越多,上升得越快。
那麼斑馬魚是如何察覺附近的同伴有多少呢?不是視覺,也不是化學感覺的嗅覺與味覺,而是「觸覺」。這並不是說這些斑馬魚要互相碰來碰去,而是魚兒水中游時會擾動周圍的水,斑馬魚透過水的擾動來察覺周圍有同伴的存在。
為了證明這件事,研究者將與世隔絕後的斑馬魚身上的觸覺器官「體側線」上面的觸覺細胞去除,然後再把其他斑馬魚放進魚缸裡,發現這些被除去觸覺細胞的斑馬魚大腦裡面副甲狀線素「回不去了」!這些魚的餘生已經注定「就算在人群中,我也感到孤獨」…在歌詞資料庫中,同時出現「人群」跟「孤獨」的歌高達 367 首,可見這個問題很普遍啊!(可能要去檢查一下「同類感測系統」是不是出了問題…)
斑馬魚腦內副甲狀線素pth2含量與周圍同伴的示意圖。(©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 / J. Kuhl)
聽起來有點淒涼,不過你不用為這些斑馬魚感到難過,因為要找出到底是哪個基因跟社會性有關,研究者利用RNA快速定序的方式來檢驗魚腦內的319個基因的表現狀況,才從其中撈出了pth2這個基因,RNA定序的樣本從哪兒來,當然是斑馬魚的腦袋囉,所以不管是初期的篩檢基因,以及找到基因之後檢測各種實驗條件下的副甲狀線素含量,都需要拿走這些斑馬魚的腦袋,所以牠們沒有所謂的「餘生」可言啦!
難怪中元普渡的時候,各個生命科學相關科系都得要拜拜…
之後,實驗團隊將一隻斑馬魚社會隔離之後,腦內 pth2 消失,然後不是放同伴進去,而是利用人工的方式在魚缸中製造了模擬斑馬魚游泳時產生的水的擾動,發現的確可以騙過斑馬魚,觸覺告訴牠「同伴回來了」,於是 pth2 含量又回到了一般水準,進一步證明了「斑馬魚由觸覺感知同伴」的理論。
人類呢?在各種作品中,經常有「感受有人的氣息」這樣的敘述,我們又是如何察覺其他人類的存在?就要等未來的研究了,畢竟我們不能隨時把人類的大腦拿出來做RNA 的定序與定量啊!
這個研究,發表於 2020 年 12 月 2 日的「Nature」。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流體力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