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台鐵暫擬未來將禁止民眾於車站大廳席地而坐。針對此政策的對或錯,民眾有了相當兩極的意見。有人認為,台鐵的做法是對的,因為台北車站是台灣門面,禁止後能讓初訪台灣的外國人,對台灣有「乾淨、整潔」的好印象;有些人則認為這不正是間接歧視外籍移工嗎?畢竟若未來實施此政策後,影響最大的,是假日常常相聚於台北車站的外籍移工們。台灣人究竟有沒有歧視外籍移工,長期以來是台灣人鮮少碰觸的話題,因為太敏感,也因為不在意。但隨著近年來,種族平等、勞動權益的觀念升起,「有沒有歧視?」的相關討論,逐漸浮出有血、有汗的水面。
皮膚黝黑、從東南亞來台灣工作的人,台灣人長期習慣稱其為「外勞」、「菲傭」,近年來,為了轉變人民的刻板印象,「外籍移工」成為了描述他們的常見名詞。是從甚麼時候開始,台灣出現外籍移工呢?早在1970年,也是台灣勞力不再具有優勢的年代,就開始有工廠偷偷雇用東南亞來的外籍移工。之後,台灣政府為了推動大型建設,於1989年專案引進外籍移工們。隨著台灣少子化、婦女勞動參與率的提高等原因,台灣的勞力空缺越來越大,於是有越來越多外籍移工來台工作。如今,每四十個在台生活的人,就有一位是外籍移工。他們,已成為醫院、家庭、工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然而,不少台灣人看到外籍移工時,選擇避而遠之。理由可能是他們說著台灣人不懂的語言、穿上味道重的香水…我們總能想到千百種合理遠離他們的理由,但承認吧,台灣人對外籍移工與來自歐美國家的移工,有差別待遇。否則,歐洲人說著台灣人不懂的語言、非洲人皮膚黝黑,但台灣人為何沒有遠離,不少人甚至會主動釋出善意。然而,此差別待遇的社會脈絡,不僅是單純的歧視膚色或歧視種族,而是與階級制度有關。
二戰結束後,台灣從殖民地農業經濟轉型為工業經濟,因此人民的平均收入變高。在這樣的年代(亦被稱為嬰兒潮年代),人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有賺錢翻身的機會,不太擔心會找不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當時的人民傾向相信是因為偷懶、不努力所導致,認為這是一個失敗的人。之後,台灣越來越工業化,貧富差距也逐漸拉大,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階級差距越來越多。然而,到了1990年代,台灣曾經興盛的加工出口與製造業,因台灣逐漸上漲的薪資成本與生產成本,不得不往中國大陸等薪資較低的國家或轉型。台灣的勞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難找到工作。但廉價勞工的需求仍存在,像是轉型失敗的企業,需要藉由壓低薪資成本才得以生存、台灣人民也不願意做建造業或其他危險性交高的工作,因此台灣政府開放外籍移工來台。
台灣的歷史背景使階級主義的觀念,深植於人民腦中。二戰結束後,台灣從殖民地農業經濟轉型為工業經濟,因此人民的平均收入變高。在這樣人人能當老闆,小企業蓬勃發展的年代,人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有賺錢翻身的機會,不太擔心會找不到工作,如果做低階勞動工作,當時的人民傾向相信是因為偷懶、不努力所導致,認為這是一個失敗的人。而東南亞的外籍移工多從事低階、以勞動為主的工作,在台灣人民的觀念裡,東南亞移工是因為沒能力、不努力,所以才只能從事這種工作。相反的,在台灣的歐美人士則多從事高階主管、或需要較高知識與技術才能勝任的工作,兩相對照下,台灣人民會比較喜歡歐美人士努力、勤奮的特質,誤以為東南亞移工是偷懶的、失敗的,因此疏遠了東南亞移工。也就是,當為數眾多的東南亞移工,大多從事不被台灣人民欣賞的工作,原本的階級制度進一步衍生成種族化的階級主義,導致了有台灣人疏遠外籍移工的情況發生。
相較於種族歧視,種族化的階級主義,更能說明台灣與外籍移工關係。然而,我們卻忽略東南亞移工多從事台灣人民不想從事的3k工作(高危險、骯髒、辛苦),如果沒有外籍移工,我們的社會有可能沒有足夠的勞力去做這些工作而難以順利運作。況且,台灣人民引以為傲的「多元」「包容」特性,沒有理由因性別、種族或是階級而有所差別待遇。或許長期的習慣難以瞬間轉換、根植於許多人心中的階級主義更是難以翻轉,但釋出善意與實際接觸,更有機會建構一個不僅是對外宣傳台灣具包容力的,而是讓每一個在台灣生活的人民真正感受到台灣的包容力,並大聲的跟譚德賽說「嘿!我們台灣,沒有歧視,你們、外籍移工們、我們,是相同的『我們』。」
參考書籍:
責任編輯:吳昕愷 核稿編輯:陳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