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滾動的詩》|一場擺盪在嚴肅與遊戲之間的音樂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詩・大序》

寫詩的傳統,可上溯《詩經》時代。詩人言志抒情而為詩。相較於散文與小說,詩並不好懂。因為在寥寥數句之間,有太多被隱蔽被夾藏的意志和情感,是不可輕易與人言說的。讀過李商隱《錦瑟》的人大概就能明白,詩句中的「莊周夢蝶」、「望帝啼鵑」,自然是有據有典;但其背後所暗示的詩人情志,卻令人費解。然而,也正因為詩的詮釋之廣、想像之大,反而愈發迷人。彷彿世間眾生,都能在詩句之中,有所投射、找到歸屬。

說到現代詩,大體亦不脫《詩經》言志抒情的傳統。而這個在近代被「嚴肅」以待的通俗文學經典,卻被學界捧進了雅(純)文學的範疇之內。但是,如果常讀現代詩的人就會察覺,現代詩哪裡只有言志抒情的傳統?尤其在「五四運動」以後,接受了西方思潮的詩人們,還追求形式、擺弄技巧;甚至是現代、後現代主義的接踵而至,異化、拼貼、無深度、意識流、後設等,各種新穎的、「遊戲」的書寫可能,更是蔚為風尚。現代詩也不例外,甚至因此提供了讀者更大的詮釋與想像空間。我想,這正是現代詩之所以使人醉心傾情的魅力所在。


滾動的詩|那些沒想過會變成歌的現代詩

滾動的詩|那些沒想過會變成歌的現代詩

變成歌的現代詩

當現代詩遇上流行音樂又該是怎樣麽面貌呢?由「夢田影像」主導的「書店裡的影像詩」第四季《滾動的詩 Like A Rolling Poem》,就是一次大膽、有趣的嘗試。《滾動的詩》邀請了十五位音樂創作者,將台灣1920年代到2020年中的現代詩化為音樂,並將整體創作過程製作成一部音樂紀實影片,成果特別令人期待。

2021年底,《滾動的詩》搶先釋出了三首歌曲的Pioneer Version,分別是「忒修斯 X 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楊士弘 X 紀弦」的《你的名字》,以及「凹與山 X 劉克襄」的《我們》(在StreetVoice街聲上可以搶先試聽);並且於12月26日在小地方展演空間舉辦了一場售票演出,三組音樂人也首次演唱了完整版歌曲。能參與其中,是我的榮幸!(感謝方格子的邀請💙)

其實,現代詩入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1982年羅大佑發行首張專輯《之乎者也》,其中一首《鄉愁四韻》,歌詞便出自余光中的同名詩作。2009年蔡琴演唱的《再別康橋》,則是選自徐志摩的經典詩篇。同年,蘇打綠在專輯《春・日光》中收錄的《各站停靠》,雖然不是為整首詩作譜曲,但歌曲卻暗藏許多玄機。不僅引用莊子〈齊物論〉中的「夢蝶」典故;挪用張愛玲〈炎櫻語錄〉裡的:「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靈魂,回來尋找它自己。」;還化用了現代詩人夏宇的詩作《被動》。

只要仔細爬梳就能發現,現代詩存在現代流行音樂中的蛛絲馬跡。我想,《滾動的詩》,或許很有機會真能成為現代詩與流行音樂交融碰撞的集大成之作。接著,就來和各位聊聊,我在聽完音樂會後的一些想法與感受。

攝於《滾動的詩》音樂會開始前

攝於《滾動的詩》音樂會開始前


忒修斯 X 洛夫|因為風的緣故

首先登台的「Theseus忒修斯」,團名極富哲學思辨,他們以民謠觀點紀錄故事與情感,再輔以後搖滾長年薰陶後畫面強烈的音樂風景,令人對其音樂風格印象深刻。(引自StreetVoice街聲)他們選擇了「創世紀鐵三角」之一的詩人洛夫(另外兩位詩人為瘂弦和張默)的作品《因為風的緣故》,作為創作文本。此詩作收錄於詩集《時間之傷》(1981年)。洛夫將「時間」比喻為「風」,以表達從昨日到今天,從過去到現在,也許我的情感偶有搖晃曖昧,但我對你的心意始終都無法被真正熄滅。

團員高翔煜在台上說道:「觀者怎麼想,它就會是怎樣的作品。」而在這首溫婉內斂卻又飽富情感的詩作裡,我聽見忒修斯用音樂呈現了他們對詩句的理解。尤其是最重要的「因為風的緣故」,不僅在「風」字的旋律處理上,選擇了轉折向上的高音,成功標舉出「詩眼」所在;末尾部份不斷反覆演唱「因為」二字,更成為忒修斯對這首詩作的獨特詮釋。「因為,因為,因為,因為⋯⋯」,欲言又止或不知所措的時候,人才會重複同樣的字句。就像詩裡那種既堅定又退卻的猶疑,最終都只能化作一句「因為風的緣故」。

忒修斯演唱中

忒修斯演唱中


楊士弘 X 紀弦|你的名字

接棒演唱的「Midi楊士弘」,是我決定將文章副標題訂為「一場擺盪在嚴肅與遊戲之間的音樂會」的主要原因。聽過楊士弘之後,你肯定會被他帶著戲謔、充滿「遊戲」性的演唱所吸引。他所選擇的詩人紀弦,同樣被視為是「遊戲」的箇中高手。其詩作《你的名字》,採用了大量重複排比的句式,營造出一種百轉千迴的雋永性,特別為人稱道。

語言的遊戲性,與西方現代主義高度相關。像紀弦這樣標榜「橫的移植」的現代派詩人,當然也不可避免地要在創作裡,玩弄語言形式,拼貼意義和象徵。楊士弘為《你的名字》所譜寫的音樂,是我當晚聽到最喜歡的一首。他感受到了向來張狂外放的紀弦,卻在《你的名字》展現熱烈真摯的感情;他也意識到《你的名字》與自己的歌曲《姓名》大有相似之處。楊士弘說:「能擁有一個姓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他將這樣的感觸,移植到《你的名字》裡。兩首歌頌「姓名/名字」的歌曲彼此相互映照,真的特別動人。

楊士弘說,因為詩句裡大量重複了「你的名字」,怕一直唱會很像在念經,所以他特地在Instagram上徵求粉絲唸出自己心中想唸的名字。也因此,我們可以在歌曲的最後,聽到背景被襯上了好多「名字」的聲音。待完整版釋出以後,大家不妨用心聆聽,聽聽看在楊士弘吟哦詠唱的美麗聲線背後,你是否也聽見了那個如日,如星,如燈,如鑽石,如繽紛的火花,如閃電的名字。

楊士弘演唱中

楊士弘演唱中


凹與山 X 劉克襄|我們

最後上場的是「凹與山」,他們選擇的詩作是劉克襄的《我們》。這位在1980年代崛起的作家,其創作經常探問自然與人類的關係,懷抱社會責任並關注歷史和現實,因而備受讀者喜愛。《我們》就是在對立衝突之中,找尋平衡的作品。上帝、世界和人類,三者彼此辯證,是這首詩作最有趣的思考。主唱小凹說,她覺得詩作裡有種玩世不恭、瀰漫著廢墟的氛圍,因此她最後選擇了「Dream-Pop」這種剛好也發源於1980年代末的曲風來呈現詩作的韻味。運用效果器,確實打造出了夢幻、失真甚至近似末日荒蕪的氣息,是我特別喜歡的地方。

音樂會裡,小凹說她想不到平常總是書寫自然的劉克襄,會寫出這樣「兇悍」的詩。但其實,早在1980年代初崛起的劉克襄,正是因為其落筆所寫,不乏有發出批判社會現實與控訴政治壓迫的聲音,才在文壇掀起了一陣「劉克襄旋風」。即使劉克襄的寫作風格後來轉向內斂,但這並不意味其批判的力道不在;而是內化進平實的文字之中。就像詩人孟樊對劉克襄的評價一樣,他實是一位隱而不露的批判家與隱遁者。而這樣的詩人特質,我亦在凹與山為《我們》所創作的樂句中,真切地感受到了。

凹與山演唱中

凹與山演唱中


聽完《滾動的詩》音樂會以後,特別希望能趕快聽到剩下十二組音樂人與詩人詩作的合作成果。如果你也是愛音樂、愛讀詩的朋友,請一定要持續關注這個企劃的後續發展!如同我前面所言,我認爲,《滾動的詩》或許很有機會真能成為現代詩與流行音樂交融碰撞的集大成之作。

況且,《滾動的詩》有詩選顧問鴻鴻老師、楊佳嫻老師、駱以軍老師;音樂顧問亂彈阿翔老師、馬世芳老師、林尚德老師、黃宣銘老師擔任顧問團隊 。相信,這定會是一場精彩無比的詩/歌盛會!



寫於聽完《滾動的詩》音樂會之後,12月26日,台北。


☀️ 喜歡我的文章嗎?成為我的讚賞公民:https://liker.land/jingfuchen81/civic☀️ Follow me:https://linktr.ee/arstinche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画案內所 Arstin的沙龍
204會員
241內容數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同白萩《現代詩散論》所說:「藝術所以能偉大的呈顯在我們眼裡,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只有理解、尊重當代文學場域中「詩意」的多元性,同時觀照其中的「藝術層次」,才能顯現當代詩超越時間的價值;而在這個所有文字加上「像極了愛情」就能成詩的時代,「詩藝」便更顯難能,這也是這本書取名「『詩藝』的復興」的原因。
Thumbnail
如同白萩《現代詩散論》所說:「藝術所以能偉大的呈顯在我們眼裡,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只有理解、尊重當代文學場域中「詩意」的多元性,同時觀照其中的「藝術層次」,才能顯現當代詩超越時間的價值;而在這個所有文字加上「像極了愛情」就能成詩的時代,「詩藝」便更顯難能,這也是這本書取名「『詩藝』的復興」的原因。
Thumbnail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
Thumbnail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
Thumbnail
曾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的學者楊宗翰(1976-)以第一本詩集《隱於詩》為身分證,「晉升」為「學者型詩人」。新書有羅智成、白靈、余欣捐的推薦語,可說是累積已久的一次詩藝展示;白靈稱擅寫評論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羅智成所言「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均可謂非常貼切。
Thumbnail
曾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的學者楊宗翰(1976-)以第一本詩集《隱於詩》為身分證,「晉升」為「學者型詩人」。新書有羅智成、白靈、余欣捐的推薦語,可說是累積已久的一次詩藝展示;白靈稱擅寫評論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羅智成所言「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均可謂非常貼切。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小王子》、《追憶似水年華》、《紅樓夢》、《孔乙己》、《世界文明史》、《希臘的黃金時代》、《浮士德》……眾多的經典書籍在羅智成的詩集《夢中書店》中形成了複雜而龐大的潛文本系統;在這些錯綜複雜的軸線當中,羅智成不只「閱讀」這些書籍,更透過詩句與之「對話」。除了以上各種不同文化脈絡下的知名著作,羅智成還
Thumbnail
《小王子》、《追憶似水年華》、《紅樓夢》、《孔乙己》、《世界文明史》、《希臘的黃金時代》、《浮士德》……眾多的經典書籍在羅智成的詩集《夢中書店》中形成了複雜而龐大的潛文本系統;在這些錯綜複雜的軸線當中,羅智成不只「閱讀」這些書籍,更透過詩句與之「對話」。除了以上各種不同文化脈絡下的知名著作,羅智成還
Thumbnail
詩人王厚森從大學時期開始寫作新詩,作品散見各報刊雜誌,首部詩集《搭訕主義》是其十數年與詩對弈的成果。這本詩集不僅在取名上相當特別,書籍設計同樣頗具巧思,書的封面以深紫色為基調,象徵著詩的優美與神祕;橘色的書名文字中點綴著白色愛心,再搭配上「王厚森 2011」的郵戳,意味著詩是生活的感動與紀錄。
Thumbnail
詩人王厚森從大學時期開始寫作新詩,作品散見各報刊雜誌,首部詩集《搭訕主義》是其十數年與詩對弈的成果。這本詩集不僅在取名上相當特別,書籍設計同樣頗具巧思,書的封面以深紫色為基調,象徵著詩的優美與神祕;橘色的書名文字中點綴著白色愛心,再搭配上「王厚森 2011」的郵戳,意味著詩是生活的感動與紀錄。
Thumbnail
「對你而言,『詩』是什麼?」台師大噴泉詩社本學期(2022上)的系列社課,由曾獲台積電青年文學獎首獎的陳其豐打頭陣,以「創作起步走」為題,帶領社員們進入到詩的世界。雖然可能曾經修習相關的課程,或者聽過其他詩人分享,但陳其豐建議在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之前,應該要先釐清自己「為何會被詩吸引」,畢竟「會想參
Thumbnail
「對你而言,『詩』是什麼?」台師大噴泉詩社本學期(2022上)的系列社課,由曾獲台積電青年文學獎首獎的陳其豐打頭陣,以「創作起步走」為題,帶領社員們進入到詩的世界。雖然可能曾經修習相關的課程,或者聽過其他詩人分享,但陳其豐建議在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之前,應該要先釐清自己「為何會被詩吸引」,畢竟「會想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