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如何在期待中成長

2020/12/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摘自:卡里.紀伯倫《先知》

意圖靠近必先撕裂?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此系列劇名一出,加上青少年朗誦詩人紀伯倫詩作的影像,馬上戳中了許多父母的心,紛紛跳了出來高呼冤枉,批評這樣的影集是在鼓動少年、青年們不孝、違反倫理,表示作為父母也有許多辛酸與無奈。
  「貓的孩子」這一劇中案例正是最極端的家庭,配合恐怖片般的節奏、氛圍,渲染了男主角阿衍對於母親揪心的控訴,以及他巨大壓力下產生的精神症狀,在在都刺激著觀眾的神經,昭示著這世間原來有人過得如此痛苦與掙扎,甚至讓人在心中暗暗地問著自己:「這是不是在說我?」
  這樣強烈的刺激必然帶來部分的反感,但看完整部戲劇,我認為帶給觀眾最強烈的感受是:「親子之間無法靠近的遺憾」。誠如原作者與導演所說,看了會不舒服,是因為這些故事都是真的,也正因為這些撕裂的經驗已經存在,才是對於觀看眾人最好的提醒:「你還要往這條路走嗎?」
期待中順勢而為,還是逆勢而出?It is a question.
  回頭看看劇中角色的選擇,阿衍和母親的一切都順應著他人的期待而活,一個為了得到母親的愛,另一個為了在家中站穩妻子、媳婦的地位。所以他們一起忍著害怕、哀傷、憤怒,吞下所有生命的苦,只為了培養一個符合家族期待的「滿級分」人才。

  這對母子的生命因著「期待」如此緊密的連結在一起,卻也因此造成他們之間的隔閡,而無法感受到彼此之間濃厚的母子親情。直到阿衍因為精神壓力及現實挫折的傷害,開始產生幻覺等解離症狀,這過度糾纏的母子關係才在一聲聲:「我怎麼會變成這樣?」的質問中破碎。
  但單純的打破期待就能獲得快樂的新生活嗎?顯然在現實或是劇中都不會如此簡單,沒有了家人的愛與連結,無論掙脫或是滯留最後都是苦痛。只有被重要的家人看到自己對於愛的渴望,並且獲得了家人真誠的回應,才能解決當前的生命困境。
  就如同阿衍差點失控殺害母親前一刻,所聽到的新生小貓叫聲,喚醒了母子在心中對彼此的愛,因而相擁,在那時他們暫時放下了想要完成期待的執著,專注在眼前差點失去的家人身上,意識到自己很久沒有認真地聽家人說他想要的是什麼了,同時願意花心思來滿足對方的需要,他們才一起得到了解脫。
付出生命代價的同理
  「貓的孩子」在表現上絲毫沒有討好之意,意圖呈現生命的實相,但我認為它並沒有撕裂親子關係的意思,表現更多的是渴求被了解的疾呼,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想要獲得所愛的人(在此處為母親)的同理。
  最動人的是結局的提問:「如果你殺了耶穌,該如何得到祂的原諒?那要是殺的是一隻貓呢?」凡人並沒有神之子的超脫和無盡時間,該如何在傷人與被傷後復原?
  結尾的畫面似乎給了解答,阿衍跟女同學渾身髒污與血垢相視而笑,像是一幅譬喻畫,說著凡人若是傷人,必須與對方受盡相同的痛苦,嚐盡他的辛酸血淚,毫不逃避地陪伴對方一起走過生命的低谷,才能在終點時用理解的眼光,牽著對方的手,繼續共構下一段人生。

※本文原刊載於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心靈照顧專欄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粉絲專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
諮商心理師/藝術學士/阿宅。持有消極的人生觀,相信希望/絕望循環才是人生常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