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最早聽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是從劉仁州老師口中聽到的,現在,我終於從原著中知道了:原來是出自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

raw-image

當然,第一次從劉仁州老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個疑問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那是誰的」?劉老師也很快的就回答了:「孩子,是上天的,上天只是透過父母的結合,讓孩子得以誕生在這世上」。

後來我想想:也是,孩子什麼時候會來到這世上、孩子的性別、孩子什麼時候會離開這世上,全都不是父母可以決定的,孩子的天賦、孩子的未來,當然也不是父母可以決定的囉!

只是,孩子的靈魂,總是被父母給搶走了,原因無他,因為父母的靈魂,也早就已被自己的父母給搶走了,所以只好來搶自己孩子的靈魂。

以《貓的孩子》這一集來說,阿衍生在一個大家族,因為爺爺自己本身沒能讀建中,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個個都能讀建中。阿衍的爸爸、伯伯、叔叔們的學歷如何,我沒從片中看出來,但阿衍這一輩,全都是建中、北一女、台清北大。

而小圓媽,就負擔起一定要阿衍有好成績的重責大任了。

但仔細想來,阿衍爸媽的婚姻,本就有問題了,但爸爸會怪到別的地方去,是家裡的天花板總是掉屑屑下來,所以才不回家;是因為阿衍的成績總是讓父母抬不起頭來,所以才不回家。但阿衍爸爸會婚外情,還是要從他自己的原生家庭說起吧。

阿衍的爺爺,雖已患老人癡呆,但在女傭、媳婦幫他洗澡時,會對她們毛手毛腳的。片中無法得知,是否對阿衍爸爸起了帶頭、足以模仿的效果。

但,《愛與和解》這本書的第二章就提到了:「親密伴侶間的關係法則有以下幾個基本現象:男女之間所要求的是男人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而要她,...」。

劉仁州老師更解說了:男人要的是一個女人,而不是女孩。當他發現自己娶回家的,是一個女孩而不是女人時,自然就會到外面再去找一個女人了。

但,小圓媽不懂這些,她相信了阿衍爸爸的說詞,所以就單方面的以為:只要天花板修好了,不會再掉屑屑下來,阿衍爸爸就會回家;只要阿衍拿出亮眼成績了,他爸爸就會回家了。

寫到這兒,我不禁回想:我的靈魂,是否也被我父母給搶奪走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屘寶💞熟年南㚘
18會員
637內容數
邀請台灣、香港、中國三地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雖然都是華人,但有著不同性別、不同性傾向、不同成長經歷。但都符合一些人性原則:「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珍貴、美好的」、「生命的傷口,也是生命的窗口」、「真實自我,幸福人生」。期許通過「生命陪伴生命、生命感動生命、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一起生命學習成長。
屘寶💞熟年南㚘的其他內容
2023/03/25
  1950年代,當人類學家們發現,有些族群是無法使用傳統人類學分類系統來描述其社會組織及親屬關係。   李維史陀因此提出了 House Society 來陳述上述族群社會團體的性質,亦可發現於南島語族、中古世紀的歐洲、非洲及平安時代以降的日本等等。 ——   我也意外發現:2017年11月下旬,我
Thumbnail
2023/03/25
  1950年代,當人類學家們發現,有些族群是無法使用傳統人類學分類系統來描述其社會組織及親屬關係。   李維史陀因此提出了 House Society 來陳述上述族群社會團體的性質,亦可發現於南島語族、中古世紀的歐洲、非洲及平安時代以降的日本等等。 ——   我也意外發現:2017年11月下旬,我
Thumbnail
2019/12/22
【一個「中老年『男同志』」的生活日常 在台東】9 看陸劇《慶餘年》時,就對主角范閑及其母葉輕眉的「孤獨感」特別有感,畢竟,有著「現代」人的思想,卻存活在「古代」中,真的是特別的惟一、獨有。 楊照《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第四章中,特別寫出了馬奎斯筆下的孤寂,即「支持、同情、團結」的對反面。 看到這兒,
Thumbnail
2019/12/22
【一個「中老年『男同志』」的生活日常 在台東】9 看陸劇《慶餘年》時,就對主角范閑及其母葉輕眉的「孤獨感」特別有感,畢竟,有著「現代」人的思想,卻存活在「古代」中,真的是特別的惟一、獨有。 楊照《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第四章中,特別寫出了馬奎斯筆下的孤寂,即「支持、同情、團結」的對反面。 看到這兒,
Thumbnail
2019/12/22
【一個「中老年『男同志』」的生活日常 在台東】8 昨天下午四點過後,去了趟縣圖,歸還了楊照的三本書,也取了呂秋遠的《噬罪人》I,還借了《噬罪人》II,甚至還找到了志文版《百年孤寂》,可惜,因為有人預約了而未能順利借出。 五點左右,買了不健康的炸食回到家,開始看最後六集的《慶餘年》。 庄墨韓生前名言
Thumbnail
2019/12/22
【一個「中老年『男同志』」的生活日常 在台東】8 昨天下午四點過後,去了趟縣圖,歸還了楊照的三本書,也取了呂秋遠的《噬罪人》I,還借了《噬罪人》II,甚至還找到了志文版《百年孤寂》,可惜,因為有人預約了而未能順利借出。 五點左右,買了不健康的炸食回到家,開始看最後六集的《慶餘年》。 庄墨韓生前名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第45篇:正因為丈夫是孩子● 眾人直目送到看不見車輛,鐵沙河回頭:「你們都跟我進去,有話要說。」 於是眾人進入中央的草原包,鐵沙河坐到族長位置,孩子們乖乖坐在前方下座。 鐵沙河微笑,把小羽招到身邊坐,待之尊貴大禮,拿出二條金磚擺在五名孩子們面前讓他們看,開始說話。 小羽聽不懂,一直乖乖坐著。 鐵沙
Thumbnail
●第45篇:正因為丈夫是孩子● 眾人直目送到看不見車輛,鐵沙河回頭:「你們都跟我進去,有話要說。」 於是眾人進入中央的草原包,鐵沙河坐到族長位置,孩子們乖乖坐在前方下座。 鐵沙河微笑,把小羽招到身邊坐,待之尊貴大禮,拿出二條金磚擺在五名孩子們面前讓他們看,開始說話。 小羽聽不懂,一直乖乖坐著。 鐵沙
Thumbnail
這是2022年我看過最好的作品。 在電影院裡哭掉半包面紙,座談時的問題跟導演回答繼續逼出眼淚,真摯動人也現實殘忍。 我以前覺得托爾斯泰說得好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看這部紀錄片時感覺「不幸」也是相似的,家庭崩解或勉力維持的樣態,裂痕或有不同,但質地是相同的。
Thumbnail
這是2022年我看過最好的作品。 在電影院裡哭掉半包面紙,座談時的問題跟導演回答繼續逼出眼淚,真摯動人也現實殘忍。 我以前覺得托爾斯泰說得好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看這部紀錄片時感覺「不幸」也是相似的,家庭崩解或勉力維持的樣態,裂痕或有不同,但質地是相同的。
Thumbnail
很多人無法接受基督教所謂的天父或阿爸父神,是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缺乏一位慈愛的父親。別的國家我不知道,但臺灣的父親有許多嚴父和不負責任的父親,要說服他們上帝是慈愛的天父,對他們來說很困難。 「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 13 章 5 節)
Thumbnail
很多人無法接受基督教所謂的天父或阿爸父神,是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缺乏一位慈愛的父親。別的國家我不知道,但臺灣的父親有許多嚴父和不負責任的父親,要說服他們上帝是慈愛的天父,對他們來說很困難。 「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 13 章 5 節)
Thumbnail
2018年開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除了《茉莉的最後一天》篇章外,令筆者深有同感的還有改編自原著《人子,與貓的孩子》的《貓的孩子》,原作者吳曉樂曾經表示,這是她當家教過程中最不願回想的一個家庭,而該篇編劇簡士耕的成長經歷,也成為《貓的孩子》的創作動力及養分。 引用及參考自:
Thumbnail
2018年開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除了《茉莉的最後一天》篇章外,令筆者深有同感的還有改編自原著《人子,與貓的孩子》的《貓的孩子》,原作者吳曉樂曾經表示,這是她當家教過程中最不願回想的一個家庭,而該篇編劇簡士耕的成長經歷,也成為《貓的孩子》的創作動力及養分。 引用及參考自:
Thumbnail
「貓的孩子」在表現上絲毫沒有討好之意,意圖呈現生命的實相,但我認為它並沒有撕裂親子關係的意思,表現更多的是渴求被了解的疾呼,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想要獲得所愛的人(在此處為母親)的同理。
Thumbnail
「貓的孩子」在表現上絲毫沒有討好之意,意圖呈現生命的實相,但我認為它並沒有撕裂親子關係的意思,表現更多的是渴求被了解的疾呼,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想要獲得所愛的人(在此處為母親)的同理。
Thumbnail
本集諷刺的是一個升學主義大家庭細微結構的無形壓力以及父權主義型塑家庭成員的階級關係。故事講述一個人才輩出的大家庭,只有其中小家庭的獨生子鐘國衍在學業上不甚理想。其父為了家庭面子,宛如精神領袖般地對小圓媽發號施令督促課業,自己卻無所作為,甚至成天在外拈花惹草,大男人主義可見一斑。
Thumbnail
本集諷刺的是一個升學主義大家庭細微結構的無形壓力以及父權主義型塑家庭成員的階級關係。故事講述一個人才輩出的大家庭,只有其中小家庭的獨生子鐘國衍在學業上不甚理想。其父為了家庭面子,宛如精神領袖般地對小圓媽發號施令督促課業,自己卻無所作為,甚至成天在外拈花惹草,大男人主義可見一斑。
Thumbnail
我最早聽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是從劉仁州老師口中聽到的,現在,我終於從原著中知道了:原來是出自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當然,第一次從劉仁州老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個疑問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那是誰的」?劉老師也很快的就回答了:「孩子,是上天的,上天只是透過父母的結合,讓孩子得以誕生⋯
Thumbnail
我最早聽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是從劉仁州老師口中聽到的,現在,我終於從原著中知道了:原來是出自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當然,第一次從劉仁州老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個疑問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那是誰的」?劉老師也很快的就回答了:「孩子,是上天的,上天只是透過父母的結合,讓孩子得以誕生⋯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二部作品,比起上一集媽媽的遙控器,恐怖驚悚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能用字面上的「慘綠」來形容的風格,失控的家人,崩壞的價值觀,瘋癲的同學還有,見到藍色月亮就能進入的平行世界。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二部作品,比起上一集媽媽的遙控器,恐怖驚悚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能用字面上的「慘綠」來形容的風格,失控的家人,崩壞的價值觀,瘋癲的同學還有,見到藍色月亮就能進入的平行世界。
Thumbnail
〈貓的孩子〉就我看來,不只是吳曉樂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改編,同時也可以視為對村上春樹《1Q84》的改編。編劇讓父權暴力的兩端在劇中相遇:被家暴的女人與孩子,勾勒出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
Thumbnail
〈貓的孩子〉就我看來,不只是吳曉樂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改編,同時也可以視為對村上春樹《1Q84》的改編。編劇讓父權暴力的兩端在劇中相遇:被家暴的女人與孩子,勾勒出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
Thumbnail
「貓的孩子」看起來似乎沒有擺脫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以及在挫折中的情緒勒索,不過,若從片尾再回頭去看整齣劇,貓的孩子已經從「控制」的主題,轉變成在這升學主義高張力的壓力之下,如何透過「救贖」來達成彼此的饒恕,而不再讓人活在「控制」以及「被控制」的傷害之中。
Thumbnail
「貓的孩子」看起來似乎沒有擺脫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以及在挫折中的情緒勒索,不過,若從片尾再回頭去看整齣劇,貓的孩子已經從「控制」的主題,轉變成在這升學主義高張力的壓力之下,如何透過「救贖」來達成彼此的饒恕,而不再讓人活在「控制」以及「被控制」的傷害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