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為什麼上街頭》(金融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上街頭》可說是「佔領華爾街」的紀實與理論基礎,作者格雷伯(很遺憾地,前陣子過世了)則是其精神領袖,他率先了想出一個響遍世界的口號:We are the 99%。

這反映出,參與者主要是為了抗議美國「金融化」的政經走向:貧富差距日漸升高,1%掌握極大的財富、聲量與政治影響力,而其他的99%則吃不飽餓不死,在無人聞問中掙扎度日。

按格雷伯的思路,「發展金融」其實等於「全民負債」:對年輕人而言,好的職缺需要高學歷,而大學學費讓他們一出社會就得拚命還貸款加利息,銀行因此大賺;對有資產的人,加收各式各樣的「管理」稅,表面上是充實政府財政,實際上是拿去還債務黑洞,銀行因此大賺。

當然,其中絕對不乏資本家的龐大獻金,使得政客持續做出對金融業有利的決策,或至少是不打壓。尤其2008次貸風暴,美國政府極力金援各大銀行(儘管有些還是被放棄了),導致金融業景氣好能賺不少、出事情別人買單,正是個極為明顯的例證。

簡而言之,這是政府與資本家合謀的一種壓搾體制。但在種種因素影響下,欠債的金融機構沒多少人深責,個人欠債不還才被視為道德罪惡,有如莊子講的「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

在我看來,這種大趨勢和陰謀論的組合,滿適合拿來當做反映社會現實的教學內容,尤其貧富差距所帶來的影響,應該算是顯而易見。但在論及這類大議題時,實作上容易遭遇到的困難,就是資訊量太多、認知負荷太重,不容易短時間內讓人把全盤輪廓弄清楚。

事實上,就格雷伯的觀察,大家也未必是搞清楚這一切後才選擇上街頭。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尤其是早期參與者,幾乎都一再表示:我按照規則行事,大家告訴我該怎麼辦,我就一五一十地照做。現在,看看我淪落到什麼地步!

我認為這很適合用來當切入點,尤其是對學生而言,哪些情況下會導致類似感受,譬如拚命唸書結果成績還是很差之類的。至於他們未來何時會有這種感受,大概就是租房或買房了吧,畢竟這十多年間房價高漲,租金也有上昇跡象,顯然是個人努力難以追上的差距。

也就因為如此,居住問題成了社會大眾的熱門話題。而這所延伸出的題材,如臺灣的社會住宅爭議,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蛋殼公寓爆雷,只要再加上一些數據蒐集,就能從焦點議題來反映出重大趨勢。

若照我的風格來設計課程,應該會如此提問:

1.什麼時候,你會有「為什麼我努力照做卻還如此下場」的感受?哪些因素觸發了這類感受?

2.居住成本,應該佔整體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如果這個比例顯然太高,導致許多人有這類感受,政府應該做出哪些決策?這些決策各有何利弊?

3.有人說這根本上是「負債化」的問題,所以應該透過定期的陳情抗議,來促使政府做出重大改革,譬如收取資本稅。你同意嗎?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政府的改革可能遭到哪些阻礙?

==

格雷伯(David Graeber),湯淑君等譯《為什麼上街頭》,臺北:商周,20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4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書中的階級分明到可能引起身心不適,請小心服用。
Thumbnail
本書中的階級分明到可能引起身心不適,請小心服用。
Thumbnail
財富的道路上你必須要搞清楚「資本」與「非資本」的關係。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說的好,所謂的資產就是「能從別人的口袋把錢拿到你的口袋裡的東西!」而負債就是「能從你的口袋把錢拿到別人口袋裡的東西」。 而所謂的「資本」幹的就是「資產」的事,有了資本就能讓你有資格「讓錢自動從別人的口袋跳到你的口袋裡」,而「非資
Thumbnail
財富的道路上你必須要搞清楚「資本」與「非資本」的關係。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說的好,所謂的資產就是「能從別人的口袋把錢拿到你的口袋裡的東西!」而負債就是「能從你的口袋把錢拿到別人口袋裡的東西」。 而所謂的「資本」幹的就是「資產」的事,有了資本就能讓你有資格「讓錢自動從別人的口袋跳到你的口袋裡」,而「非資
Thumbnail
最近開始注重自己的理財方面,覺得人真的不能一輩子只靠死薪水來過日子。雖然剛從學生這個身分轉變成上班族,每個月有一筆固定收入真的差很多,開始吃飯啊、購物啊這種都對自己比較豪奢一些,不過認識我的應該知道我其實真的好像也挺無欲無求的。
Thumbnail
最近開始注重自己的理財方面,覺得人真的不能一輩子只靠死薪水來過日子。雖然剛從學生這個身分轉變成上班族,每個月有一筆固定收入真的差很多,開始吃飯啊、購物啊這種都對自己比較豪奢一些,不過認識我的應該知道我其實真的好像也挺無欲無求的。
Thumbnail
一個激起人們擁有慾望的書名,「讓錢自己流進來」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擁有這樣個機制,要做些什麼、需要什麼能力、擁有什麼條件,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定很多人有許許多多的好奇。很多事無法理解,作者用故事的形容來告訴我們,雖然顯易懂但意義深遠,在接觸投資理財及創業的朋友們,很多故事在學習當中也許都知道,這
Thumbnail
一個激起人們擁有慾望的書名,「讓錢自己流進來」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擁有這樣個機制,要做些什麼、需要什麼能力、擁有什麼條件,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定很多人有許許多多的好奇。很多事無法理解,作者用故事的形容來告訴我們,雖然顯易懂但意義深遠,在接觸投資理財及創業的朋友們,很多故事在學習當中也許都知道,這
Thumbnail
人是如何創造出「錢」的? 是先有「錢」還是先有「權」?先有「債」還是先有「錢」呢?
Thumbnail
人是如何創造出「錢」的? 是先有「錢」還是先有「權」?先有「債」還是先有「錢」呢?
Thumbnail
什麼時候,你會有「我努力照做卻還如此下場」的感受?
Thumbnail
什麼時候,你會有「我努力照做卻還如此下場」的感受?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有趣,看完你學不會理財,也學不會投資,當然更無法一夜致富,但裡面每一句話都會讓你恍然大悟。書裡的第十三件事提到,他們說,讓富人/企業擁有更多的財富,他們便會做出更多消費、投入更大的投資、企業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長期來看,這塊變大的餅就能讓更多人一起分享,進而讓財富向下分配。但這是真的嗎?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有趣,看完你學不會理財,也學不會投資,當然更無法一夜致富,但裡面每一句話都會讓你恍然大悟。書裡的第十三件事提到,他們說,讓富人/企業擁有更多的財富,他們便會做出更多消費、投入更大的投資、企業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長期來看,這塊變大的餅就能讓更多人一起分享,進而讓財富向下分配。但這是真的嗎?
Thumbnail
「壓榨性債務」這件事,真的會把人拉進債務黑洞, 它比手上沒有足夠的流動現金或積蓄來得更明確, 也是我們一直跑不出老鼠圈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壓榨性債務」這件事,真的會把人拉進債務黑洞, 它比手上沒有足夠的流動現金或積蓄來得更明確, 也是我們一直跑不出老鼠圈的主要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