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職校」好像一直是我這一代(八○前後期)台灣孩子某種不好被提起的經歷,總是被烙上一種「不會讀書很差勁」的記號。等到年過四十再回頭去看自己的青春期時,想好好答這個題,結果上網查了一下近一年來的網頁,沒想到這個「高中好還是高職好」的疑問,仍然在○○後的世代中仍是一道需要被解的題!
這裡就不討論就業後的薪水和發展了,人各有命,很多時候不是「讀什麼學校」決定「你的未來」,而是「你的選擇/你選擇面對的方式」才是決定「未來的你」。
一直覺得台灣很缺乏「職業認識」的教育,我們幾乎都是到了有升學壓力或是不得不面對就業的選擇時,才開始思考「我將來要做什麼?」或者才真正開始想「我喜歡什麼?」「我能做什麼?」「我適合什麼?」,在成長的階段很少人能比較廣泛的向我們介紹、說明各種職業的內容,需要什麼樣的技能?需要什麼樣的人格特質?需要什麼常識/知識以及專業上的思考邏輯,很刻板印象多從薪資去定位一個職業的好壞,以致於所有「勞動階層」都成了比較低等的工作。
國中畢業就在高中和高職之間選擇了職校真的不好嗎?
由於我國中時期一直在與「為什麼人要聯考/升學」這件事對抗,加上我對於「死背」的東西完全不在行,又是個考試苦手,我的成績只能報最後一名的高中、公立高職的土木工程科、公立高職的美工科夜間部、私立五專的資訊管理科,最後我選擇夜間部的美工科,後來在父母的要求和利誘下才選了商科的職校,但他們又希望我繼續升學,便讓我在國際貿易和資料處理的升學班中挑一個科系讀。
「國際貿易」對一個十五歲的小孩真的有點難懂,誰知道它在幹嘛?父親說:「選資料處理,我給你買電腦。」我就答應了。(一九九四年,擁有一台個人電腦+印表機,應該就像收到一台車當成年禮物一樣興奮。)
二十五年後回頭去看,如果要說讀職校的優點跟缺點比較,我想最大的缺點還是來自於沒有考上排名前面一點的學校,原因不在於「分數」,而在於社會資源的分配,好一點的學校資源和師資相對是比較能夠在求學的路上獲得比較大的幫助、啟發。
很多人困在「我不夠好所以我無法考上高中」這個偏執裡,一困就是一輩子,忽略了在就讀職校的時候,幫助我們認識本來要更年少的時候應該就要認識的職業類別,好像讀職校就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完全忽略「其實自己並不喜歡讀書」這件事。(我也一直到三十歲才意識到自己並不愛讀書,但我熱衷各種自己想要嘗試的工作。)
讀職校幾乎就是趁早幫我確定了一件事:「我不會從事商科工作」。我喜歡數字,會計是我的拿手科目,但我討厭「帳務」這件事;我的經濟學爛透了,永恆只要背的我都完全不行(經濟學一大堆要命的公式),我喜歡程式語言、網路、遊戲、國文中的寫作、數學的邏輯運算(背公式的還是不行)以及所有當時非常新穎的任何軟體,特別是後來編寫html和日後上了二專的動畫設計,然後自學一些老師沒教、老師也不會的繪圖軟體。(我們那個年代很多老師也幾乎是跟我們一起同步學軟體的。)或者就上網看著看著就學著架起了網站、申請了網站,搞了個什麼名人的後援會,最後還因為這樣獲得了一份工作。
更有趣的是因為這份工作,竟然悄悄地幫助我回到原來想讀但父母要我放棄的美術設計的路上。因為我是非常早就接觸電腦,所以對於新軟體、新科技都比同齡的人要來得敏銳許多,學起來也快。於是我在同一份工作裡學完了我所有現在用來賺錢的技能,並且讓它們更精進的變成了我現在的專業。
很多人從踏入職校的那一刻起,就選擇跟(這奇怪的)世界一樣放棄了自己。事實上「就業」本身就是求學階段之後一定且必要去面對的事,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選擇職校真的不好嗎?早一點點搞清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不好嗎?也許不好的只是整個世界對職業、學校的偏見而已。
至於什麼樣的職業「收入」比較好?不能否認的是,所有的職業都有它辛苦的那一面,有時候只是在選擇「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很辛苦」或者「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收入還不錯一樣很辛苦」。但大部分的人都在做一件事「做那個自己不算討厭還能吃飽,或多或少都辛苦的工作。」而已!
早一點去思考「以後想做什麼?」比起糾結一輩子「讀職校好像很糟」重要一千萬倍。如果不巧你跟我一樣能力就只能讀職業學校,那麼就從每一個科目裡找出自己想要的那些項目,並且更勇敢地去從其他的事情中嘗試自己想要做的事。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怕的是你從來不去起身尋找自己想做的事!
圖:
20130129小叮噹展@台北,Canon EOS M,話說是不是看不完一集小叮噹就是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