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實施到今年,第一批學生面對大學升學考試的關鍵檢核點,所有過去的承諾跟指標都被拿出來檢視,其中「自主學習歷程」被跟「升學」擺在一起時,學生最常問: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
「在人生設計中獲得快樂的秘訣,並非做出正確選擇,而是學習如何選得好。」
我想,高中自主學習歷程,本來就不是升學的填充跟評量,而是一種擴張跟探索,引導我們發覺自身的世界,想像未來可能,並且有目標、有計畫性的規劃課程以外的生活,因為人生才是我們的全職,如果把探索自我當成一種作業跟壓力,最後只能靠成績跟有限的想像選擇自己的人生,迷惘跟徬徨自然隨之而來。
不是找一個工作或專業靠它吃到老,而是要找一個到老都會想去做的事,才是生涯規劃
奇怪了,我們最在意,花最多時間的事情,卻怎麼到頭來覺得自己「眼睛沾到蛤蜊屎」選錯了呢?
當學生缺乏對自我的探索,只能用成績跟對科系名稱的直覺想像來選擇大學時,要想命中理想科系,豈不折騰人?但換個角度思考,我的生命並非為了成就某個職業,相反的,是要讓學業、職業、專長專業成為我的幫手,來成就我的人生才是。生涯規劃,從來就不是找一個工作想靠它吃到老,而是要找一個到老都會想要去做的工作,堅持尋找,你一定會遇到。長遠的生涯規劃,你可以先從規劃自主學習歷程開始。
人生真的可以設計嗎?三個方法做自己學涯的設計師
我自己從事運動員生涯規劃5年多的時間,每年在學校、在校外演講中還是很常體育班生或大學生問:
「老師,我要怎麼知道這個選擇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呢?」
「我知道認識自己很重要,但工作還是要先賺錢養活自己吧!我先找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可以嗎?」
職業的英文 Vocation 源自拉丁文的 Vocatio,有呼召 Calling 的意思,職業的本意從來就不只是一份工作,應該是一個呼召,決定自己將這一生所有的能力、智慧、熱情、時間都用在誰身上?解決什麼問題?當我們只思考怎麼活下去或是賺大錢時,你只思考到自己的能力,但人生不只在追求能力,還有你的心性、關係、你想與誰連結?你願意承受多少的悲傷與孤獨?你願意把生命投注在什麼事情上?
「你現在寫下的,都是當下最好的自己,而每次調整,也都是學習讓自己變更好的過程。用這樣的思維面對學習歷程,你的生活又怎麼會空虛呢?」
當你一直往更好的自己跟精彩人生前進時,你的未來正逐步展開,充滿著可能性,而且永遠都來得及。這本書,你可以搭配隨書附贈的《
學涯設計帳》書寫思考自己,而其中有三個方法讓我相當喜歡也實用,整理出來讓我們一塊兒來思考。
▌方法一:該如何找到我的熱情?釐清我為什麼喜歡?
別人可以逼你做一件事,但卻無法逼出你的熱情。熱情往往不會主動出現,它是尋找下發掘的產物,事實上,許多人都是先關注、投入某件事情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情蠻有趣的耶」,最後才漸漸變成專家的。
「做什麼時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
「哪些是不用人催促就會主動花時間去做,而且樂在其中?」
「我時常投入哪個領域或主題?」
「我曾經購買那些紀念品或參與那些校外活動?」
「有哪些偶像是我學習的榜樣?」
「我喜歡的偶像有那些精神令我佩服?」你會在回答的過程中漸漸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能力跟熱情可能有部分重疊,有些時候,做的又快又好的事情,不一定是你熱情的所在;有些時候很有熱情的領域,能力並不突出,但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可惜或遺憾,反而應該珍惜自己有這樣的「禮物」,你可以欣賞音樂但不必成為音樂家,你可以懂美食但不一定要成為廚師,成為一位有能力令人喝采,也懂得生活浪漫的人,你的生活將更精彩。
▌方法二:選哪個科系?做什麼工作才是好?你有你持續在關心的議題嗎?
你可以問問自己:「你覺得自己畢業後,世界會跟現在長得一樣嗎?」這個關鍵問題,或許會對你選擇工作產生新的想像。《
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書中建議,與其思考可能被AI取代或是尚未產生的新工作,不如從「
議題→產業→職業→系所」這樣的脈絡順序,以終為始的思考,從選定你有興趣的議題開始關注,跳脫課本跟考試卷分科的答案跟主題,從議題來看整個世界,你會發現無論議題大小,議題都可以連結到不同的學群,調動你所有的知識跟經驗,讓你更清楚自己所在的角色,學習更有方向跟動力。
工作會消失,但議題不會消失。議題就是可以被討論、研議,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容納不同角度與價值的主題,它連結著一群你關心的人或環境的需要,有很多待解決的問題,而工作、產業、科系,都是為了滿足議題存在的。
▌方法三:該如何知道我是否適合某產業或工作?你知道有誰已經在解決你想解決的問題嗎?
許多人對自己未來工作的想像,就只停留在想像而已。如果你找到自己的熱情,又找到想關注的議題後,關於始否要往相關的產業工作尋找,《
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書中給出一個我很喜歡的產業探索表,你可以透過以下提問問自己,這個產業是否適合你。關於產業探索,你可以問自己:
「Google一下,這世界上有誰正在解決我在乎的議題?」
「寫下我最印象深刻的三個人或組織,並區分它是營利、非營利、公部門還是個人或媒體?」
「寫下這個組織吸引我的亮點是什麼?」
「如果有機會進到這三家組織工作,我會選擇哪一個?為什麼?」
「查查這三個組織的徵才條件(包含薪水),你有什麼想法?」
如果在問這些問題時,你發現理想中的產業工作跟實際上有落差,這其實是一件好事,表示你開始對於未來有更清楚具體的想像,你可能會開始期待未來,又或許會產生一些使命感。
你終究會發現人的慾望無窮,但是生命有限,因此學習取捨跟練習選擇就很重要,如果未來的工作會佔據我們生活大半的時間,想想端午節、清明節連假3天我們都會好好規劃,那麼高中三年或大學四年,是否也該好好設計一下呢!
生涯就是認真的活著,快樂著!
2021年NBA最有價值球員MVP得主,丹佛金塊隊中鋒 Nikola Jokic 在獲獎時說道:
這句話,應用在生涯規劃上也是一樣,職業運動員要練習才能拿下冠軍,生涯規劃更是認清自我的練習,你越常刻意練習,你將越能夠把握住你的特質、資源、天賦,你就會越幸運。
生涯其實是一場布局的遊戲,當你開始踏上路途,你的選擇就把你的生涯一步步展現出來,就像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說:「如果我們在人生中體驗的每一次轉變,都讓我們在生命中走的更遠,那麼,我們就真整的體驗到了生命想要讓我們體驗的東西。」
祝福每個願意思考生涯的你,都能走的更遠、更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