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人生真的可以設計嗎?三個方法做自己學涯的設計師

2022/03/0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
108課綱實施到今年,第一批學生面對大學升學考試的關鍵檢核點,所有過去的承諾跟指標都被拿出來檢視,其中「自主學習歷程」被跟「升學」擺在一起時,學生最常問: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
史丹佛設計學院生涯規劃課《Designing Your Life》一書中曾經說道:
「在人生設計中獲得快樂的秘訣,並非做出正確選擇,而是學習如何選得好。」
我想,高中自主學習歷程,本來就不是升學的填充跟評量,而是一種擴張跟探索,引導我們發覺自身的世界,想像未來可能,並且有目標、有計畫性的規劃課程以外的生活,因為人生才是我們的全職,如果把探索自我當成一種作業跟壓力,最後只能靠成績跟有限的想像選擇自己的人生,迷惘跟徬徨自然隨之而來。
不是找一個工作或專業靠它吃到老,而是要找一個到老都會想去做的事,才是生涯規劃
台灣學生花大把青春在擔心升學,但看看數據,台大校長管中閔在2021年的三三企業交流會上指出,有55%的大一新生認為自己選錯了科系;yes123求職網在2020年7月統計有高達68.2%的上班族自認「學非所用」,也就是說學校所學跟工作應用有極大的落差;且2019年光是一年內就有超過18萬名大學生休學、退學,主因竟然是「科系與志趣不合」。
奇怪了,我們最在意,花最多時間的事情,卻怎麼到頭來覺得自己「眼睛沾到蛤蜊屎」選錯了呢?
當學生缺乏對自我的探索,只能用成績跟對科系名稱的直覺想像來選擇大學時,要想命中理想科系,豈不折騰人?但換個角度思考,我的生命並非為了成就某個職業,相反的,是要讓學業、職業、專長專業成為我的幫手,來成就我的人生才是。生涯規劃,從來就不是找一個工作想靠它吃到老,而是要找一個到老都會想要去做的工作,堅持尋找,你一定會遇到。長遠的生涯規劃,你可以先從規劃自主學習歷程開始。

人生真的可以設計嗎?三個方法做自己學涯的設計師

我自己從事運動員生涯規劃5年多的時間,每年在學校、在校外演講中還是很常體育班生或大學生問:
「老師,我要怎麼知道這個選擇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呢?」
「我知道認識自己很重要,但工作還是要先賺錢養活自己吧!我先找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可以嗎?」
職業的英文 Vocation 源自拉丁文的 Vocatio,有呼召 Calling 的意思,職業的本意從來就不只是一份工作,應該是一個呼召,決定自己將這一生所有的能力、智慧、熱情、時間都用在誰身上?解決什麼問題?當我們只思考怎麼活下去或是賺大錢時,你只思考到自己的能力,但人生不只在追求能力,還有你的心性、關係、你想與誰連結?你願意承受多少的悲傷與孤獨?你願意把生命投注在什麼事情上?
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這本書,WeTeach探索教育平台創辦人陳坤平用最貼近學生的語言,有步驟的幫助學生梳理自己的學習歷程。關於學涯,我很喜歡書中坤平哥提到的這段話:
「你現在寫下的,都是當下最好的自己,而每次調整,也都是學習讓自己變更好的過程。用這樣的思維面對學習歷程,你的生活又怎麼會空虛呢?」
當你一直往更好的自己跟精彩人生前進時,你的未來正逐步展開,充滿著可能性,而且永遠都來得及。這本書,你可以搭配隨書附贈的《學涯設計帳》書寫思考自己,而其中有三個方法讓我相當喜歡也實用,整理出來讓我們一塊兒來思考。

▌方法一:該如何找到我的熱情?釐清我為什麼喜歡?

別人可以逼你做一件事,但卻無法逼出你的熱情。熱情往往不會主動出現,它是尋找下發掘的產物,事實上,許多人都是先關注、投入某件事情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情蠻有趣的耶」,最後才漸漸變成專家的。
在《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書中建議,你可以從你的興趣、你關注的領域跟你想成為的人三個角度來思考,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做什麼時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
「哪些是不用人催促就會主動花時間去做,而且樂在其中?」
「我時常投入哪個領域或主題?」
「我曾經購買那些紀念品或參與那些校外活動?」
「有哪些偶像是我學習的榜樣?」
「我喜歡的偶像有那些精神令我佩服?」你會在回答的過程中漸漸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能力跟熱情可能有部分重疊,有些時候,做的又快又好的事情,不一定是你熱情的所在;有些時候很有熱情的領域,能力並不突出,但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可惜或遺憾,反而應該珍惜自己有這樣的「禮物」,你可以欣賞音樂但不必成為音樂家,你可以懂美食但不一定要成為廚師,成為一位有能力令人喝采,也懂得生活浪漫的人,你的生活將更精彩。

▌方法二:選哪個科系?做什麼工作才是好?你有你持續在關心的議題嗎?

你可以問問自己:「你覺得自己畢業後,世界會跟現在長得一樣嗎?」這個關鍵問題,或許會對你選擇工作產生新的想像。《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書中建議,與其思考可能被AI取代或是尚未產生的新工作,不如從「議題→產業→職業→系所」這樣的脈絡順序,以終為始的思考,從選定你有興趣的議題開始關注,跳脫課本跟考試卷分科的答案跟主題,從議題來看整個世界,你會發現無論議題大小,議題都可以連結到不同的學群,調動你所有的知識跟經驗,讓你更清楚自己所在的角色,學習更有方向跟動力。
如果不知道自己在乎什麼議題,可以從108課綱中廣為人知的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思考,或是從108課綱19項議題國發會的國家發展策略計劃或是全球未來趨勢報告中尋找趨勢議題,先瀏覽再挑選適合你的,你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會更篤定。
工作會消失,但議題不會消失。議題就是可以被討論、研議,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容納不同角度與價值的主題,它連結著一群你關心的人或環境的需要,有很多待解決的問題,而工作、產業、科系,都是為了滿足議題存在的。

▌方法三:該如何知道我是否適合某產業或工作?你知道有誰已經在解決你想解決的問題嗎?

許多人對自己未來工作的想像,就只停留在想像而已。如果你找到自己的熱情,又找到想關注的議題後,關於始否要往相關的產業工作尋找,《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書中給出一個我很喜歡的產業探索表,你可以透過以下提問問自己,這個產業是否適合你。關於產業探索,你可以問自己:
「Google一下,這世界上有誰正在解決我在乎的議題?」
「寫下我最印象深刻的三個人或組織,並區分它是營利、非營利、公部門還是個人或媒體?」
「寫下這個組織吸引我的亮點是什麼?」
「如果有機會進到這三家組織工作,我會選擇哪一個?為什麼?」
「查查這三個組織的徵才條件(包含薪水),你有什麼想法?」
如果在問這些問題時,你發現理想中的產業工作跟實際上有落差,這其實是一件好事,表示你開始對於未來有更清楚具體的想像,你可能會開始期待未來,又或許會產生一些使命感。
你終究會發現人的慾望無窮,但是生命有限,因此學習取捨跟練習選擇就很重要,如果未來的工作會佔據我們生活大半的時間,想想端午節、清明節連假3天我們都會好好規劃,那麼高中三年或大學四年,是否也該好好設計一下呢!

生涯就是認真的活著,快樂著!

2021年NBA最有價值球員MVP得主,丹佛金塊隊中鋒 Nikola Jokic 在獲獎時說道:
「當我練習的越充分,我就越幸運。」
這句話,應用在生涯規劃上也是一樣,職業運動員要練習才能拿下冠軍,生涯規劃更是認清自我的練習,你越常刻意練習,你將越能夠把握住你的特質、資源、天賦,你就會越幸運。
生涯其實是一場布局的遊戲,當你開始踏上路途,你的選擇就把你的生涯一步步展現出來,就像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說:「如果我們在人生中體驗的每一次轉變,都讓我們在生命中走的更遠,那麼,我們就真整的體驗到了生命想要讓我們體驗的東西。
祝福每個願意思考生涯的你,都能走的更遠、更幸運。
在高鐵上讀完《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真心覺得好內容可以帶給學生更多的收穫跟引導,滿心感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