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進入職場第21年,選擇就讀職校不好嗎?一定要讀大學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今天是921大地震21週年,也是我進入職場的第21年。跟我同齡的人如果有考上大學或四技,那時應該都還是在學的大學生。那天白天我坐在辦公室裡不斷刷著網路上蕃薯藤、奇摩看著地震的訊息,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資訊/災難焦慮」,幾乎每五分鐘就按一次重新整理,無法工作。

隔週的教師節,我被叫去主管的辦公室,被告知下個月不用去了。那是我第一份工作,第一個月沒做完就被炒了。每當現在有任何人問我:「你工作有沒有遇過挫折?」我都想答:「我的人生一直都是挫折堆積起來的呀!」(但真的仔細思考,「挫折」這事就是人生的常態,那種一直平步青雲沒跌倒過的,可能連跌倒時有什麼自保的反應都沒有!)

是啊!不知道為什麼,從我們開始面對國中以後的升學體制,「職業學校」這個選項好像都是「考不好試」的孩子挫敗下來的選擇,好像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不夠好,最後只能選擇「不繼續考試」,轉而進入職業學校的職業訓練。

但說起台灣的技職教育體系,真的有做到在職業選擇前的職業訓練嗎?就我就讀的科系(資訊管理/處理)來說,其實還是沒有的。但是因為被教育體制拋向「沒有人認為你可以成為什麼」的狀態裡,某些時候反而變成一種讓自己更深入思考「我將來要做什麼」「我想做什麼」「我可以去嘗試什麼」「我要開始去認識未來自己的出路」「我要更清楚認識自己、尋找自己適合什麼」……

從40歲回看去討論「人什麼時候要開始思考自己將來要做什麼」的時間點,應該不會是「考大學」前的15~18歲這個階段,而是從更早在進入國中就應該開始去思考「將來要做什麼」(這裡是以台灣的教育階段來做時間的區隔。)

那些因為不太會唸書(教科書)、不太會考試的孩子,在教育體制的規則裡,被擺放到提前選擇「我要讀哪一個科系」的位置上,真的也不是一件壞事!而且還很有可能提前發現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即使選到一個「啊!這個好像不太適合自己」的選項,還有更多時間做不同的選擇轉換,所以考不上高中直接進入技職體系,真的也不是一種「我考輸別人」的「挫折」!(挫折這件事,常常是看你從什麼角度去思考!)

我原是父母親所期待的考上第一志願、家裡可以上大學的那種孩子。國中時期慢慢地對於教育體制提出了質疑:為什麼要聯考?為什麼要能力分班?為什麼要讀第一志願?為什麼體育課都在上數學?為什麼工藝課、家政課那麼好玩都只能上主科(國英數理)為什麼不能看課外讀物……

無限的、沒有人能答得出來的為什麼,讓我一邊畫著《灌籃高手》的logo、在課堂做著任何一種我有興趣的手工藝,過完國中三年。在學成績認真讀可以跑到中段前,不認真讀就是後段名次,最後只考上幾種學校:高中離家非常遠的最後一志願、高職可以填公立日校的土木工程和夜校的美工科、專科可以填離家非常遠後來二專還是考上這所學校的資訊管理科……

父親拿來一台電腦做為與我談判的交易,我最後選擇了把畢業證書從美工科拿回來,選擇離家騎單車就會到的學校,換到那台電腦。這台電腦開啟我從就業、接案、無敵斜槓人生的每一扇窗!我也從第一份工作不到一個月就被fire的網頁企劃、編輯、排版慢慢接回原來因為會吃不飽而被父母否決的美術設計,甚至連那些在學校不聽課偷偷做著的手工藝,也都成為後來糊口飯吃的收入之一。

選擇就讀職校不好嗎?一定要讀大學嗎?

台灣學校教育能給的選擇不多,尤其是缺乏「認識職業」這一環,甚至是在教育現場裡,有許許多多的職業都被那些「出路很好」的科系全部給掩蓋住!(出路很好不外乎是收入好、名聲好、聽起來很厲害但不知道其實累得比狗還不如的那些。)也沒有真的有人能領著所有的孩子一一說明每一種職業要學習的內容、面對的困難、就業的選擇……就不用談真正成為專業會是什麼模樣!

選擇就讀職校不是壞事,提前離開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教科書、找出自己想做的事並且在那件事情下功夫,比起考上一間好大學卻從來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更重要。但比較辛苦的事是,在台灣的教育環境裡「自我探索」這件事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得到幫助和解答,並且缺乏各行各業專業上的知識傳承,常常要真的進入職場才開始探索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有些人幸運一開始就找到自己適合的,有些人花了五年十年才找到自己想要的也適合的,才完全的全心全意投入的認識了自己!

我想唯一一點讓能讓我回頭去想「好好讀書是重要的」,大概是「考上好一點的學校,擁有的資源比較多」這件事吧!其餘的,還是必須先搞清楚「自己是誰」「想要什麼」「喜歡什麼」「適合什麼」然後專心投入自己所選擇的、補上自己不足的、發揮自己最好的!

進入職場滿20年後,有幾個職業是小時候從來不知道有的,但很想做的:復健治療師、體育競賽裁判(籃球、棒球)心理諮商師、怕水怕得要死在34歲學會游泳後覺得小時候太膽小沒有克服怕水,不然想成為游泳選手!而有幾個職業是我不知道能變成我的職業(之一)而我正在做的:商品開發、手工藝老師、畫畫的人、寫字的人……以及我偶爾能賺到錢的「拍照的人」。

921那年第一個工作不到一個月就被fire的挫折,從來沒有影響我看待自己的角度,也沒有因而覺得「啊我好爛啊第一個工作做不到一個月就被火了~~」這個挫折成為重要的轉捩點,讓我拐了個彎到台北工作玩耍了七年,也是挺好的玩轉一圈,看了些外面的世界。

喜歡自己、認真選擇,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了!

記憶921,記錄工作的最開端和進入工作第21年。

圖:
20100119小樹的家Canon EOS 450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0.4K會員
916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4
做書不難,嘴砲和抱怨很簡單,把抱怨和嘴砲的時間拿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學更多「把工作變快」的能力,那工作就不會成為一件自己一輩子是該死社畜的罪!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的人,並讓人尊重自己的專業,你會更喜歡工作這件事。(對,作者不專業的就不要指手畫腳了。把做書交給專業的人。)
Thumbnail
2024/08/14
做書不難,嘴砲和抱怨很簡單,把抱怨和嘴砲的時間拿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學更多「把工作變快」的能力,那工作就不會成為一件自己一輩子是該死社畜的罪!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的人,並讓人尊重自己的專業,你會更喜歡工作這件事。(對,作者不專業的就不要指手畫腳了。把做書交給專業的人。)
Thumbnail
2024/08/09
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人人想做什麼」就有機會完成什麼的時代,但前提是,總是要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吧!不要被動的等人教(還不爽別人給自己意見)這就枉費活在這個時代,也浪費了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意念了!
Thumbnail
2024/08/09
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人人想做什麼」就有機會完成什麼的時代,但前提是,總是要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吧!不要被動的等人教(還不爽別人給自己意見)這就枉費活在這個時代,也浪費了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意念了!
Thumbnail
2024/08/01
改稿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太多情緒的事,把錯的挑出來、改掉,就這麼簡單!很少有什麼「大錯」需要去爭執誰對誰錯。不過真的滿多時候鬼遮眼或是偶爾真的會發生某種「明明前一版是對的,這一版居然是錯的」的鬼故事,把問題找出來解決就好!
Thumbnail
2024/08/01
改稿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太多情緒的事,把錯的挑出來、改掉,就這麼簡單!很少有什麼「大錯」需要去爭執誰對誰錯。不過真的滿多時候鬼遮眼或是偶爾真的會發生某種「明明前一版是對的,這一版居然是錯的」的鬼故事,把問題找出來解決就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Thumbnail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幾位大學生一起上課,聽到他們在討論對於畢業的焦慮,有些人甚至才大一而已,就已經覺得對未來很徬徨,而讓我發現大學時的自己,真是超乎常理的樂觀。當時已經大四的我,其實也不是很確定方向,而且研究所推甄也沒有考上,但依然繼續實驗室以及補習班的打工、有空時再去打個球,那時候的我,竟然非常天真的以為…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幾位大學生一起上課,聽到他們在討論對於畢業的焦慮,有些人甚至才大一而已,就已經覺得對未來很徬徨,而讓我發現大學時的自己,真是超乎常理的樂觀。當時已經大四的我,其實也不是很確定方向,而且研究所推甄也沒有考上,但依然繼續實驗室以及補習班的打工、有空時再去打個球,那時候的我,竟然非常天真的以為…
Thumbnail
高中時,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是,對未來感到徬徨的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當老師的?」 她說:「其實也沒有確定要當老師,走著走著就走上這條路了。」 可能感受到我對未來的無助,她補充說道:「時間會給你答案,且看且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段對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收到了
Thumbnail
高中時,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是,對未來感到徬徨的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當老師的?」 她說:「其實也沒有確定要當老師,走著走著就走上這條路了。」 可能感受到我對未來的無助,她補充說道:「時間會給你答案,且看且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段對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收到了
Thumbnail
在相對年輕的時候所犯的錯, 如果還有修正的空間及可能性、如果可以從中看見自己的盲點, 讓這一次的經驗成為下一次做決定時的養分, 或許是隱藏版的祝福也不一定。
Thumbnail
在相對年輕的時候所犯的錯, 如果還有修正的空間及可能性、如果可以從中看見自己的盲點, 讓這一次的經驗成為下一次做決定時的養分, 或許是隱藏版的祝福也不一定。
Thumbnail
108課綱實施到今年,第一批學生面對大學升學考試的關鍵檢核點,所有過去的承諾跟指標都被拿出來檢視,其中「自主學習歷程」被跟「升學」擺在一起時,學生最常問: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生涯其實是一場布局的遊戲,當你開始踏上路途,你的選擇就把你的生涯一步步展現出來...
Thumbnail
108課綱實施到今年,第一批學生面對大學升學考試的關鍵檢核點,所有過去的承諾跟指標都被拿出來檢視,其中「自主學習歷程」被跟「升學」擺在一起時,學生最常問:學習歷程是在找我麻煩嗎?生涯其實是一場布局的遊戲,當你開始踏上路途,你的選擇就把你的生涯一步步展現出來...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早一點去思考「以後想做什麼?」比起糾結一輩子「讀職校好像很糟」重要一千萬倍。如果不巧你跟我一樣能力就只能讀職業學校,那麼就從每一個科目裡找出自己想要的那些,並且更勇敢地去從其他的事情中嘗試自己想要做的事。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怕的是你從來不去起身尋找自己想做的事!
Thumbnail
早一點去思考「以後想做什麼?」比起糾結一輩子「讀職校好像很糟」重要一千萬倍。如果不巧你跟我一樣能力就只能讀職業學校,那麼就從每一個科目裡找出自己想要的那些,並且更勇敢地去從其他的事情中嘗試自己想要做的事。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怕的是你從來不去起身尋找自己想做的事!
Thumbnail
選擇就讀職校不是壞事,提前離開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教科書、找出自己想做的事並且在那件事情下功夫,比起考上一間好大學卻從來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選擇就讀職校不是壞事,提前離開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教科書、找出自己想做的事並且在那件事情下功夫,比起考上一間好大學卻從來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想幹嘛!我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如同接下來正式進入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在我往後的接案人生中,我總會在快要放棄的時候,又從我每一個階段的生命累積中,開啟自己的另一扇窗。這些累積都讓我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看見光亮。當我一路往前的同時,回望每一個片刻的選擇,我都從現在的我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想幹嘛!我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如同接下來正式進入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在我往後的接案人生中,我總會在快要放棄的時候,又從我每一個階段的生命累積中,開啟自己的另一扇窗。這些累積都讓我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看見光亮。當我一路往前的同時,回望每一個片刻的選擇,我都從現在的我
Thumbnail
前言: 在面臨從學生→社會新鮮人身分的轉換之際,遭遇了眾多的迷茫與困惑。這系列的文章一方面是記錄自己求職的過程,讓自己能逐漸明瞭那些迷茫背後的問題是甚麼,應該如何試著去解決,而不是困在情緒地獄裡,沉溺於日復一日的自我懷疑中。另一方也是想透過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的獨特經歷,能以記憶以外的方式保存下來。
Thumbnail
前言: 在面臨從學生→社會新鮮人身分的轉換之際,遭遇了眾多的迷茫與困惑。這系列的文章一方面是記錄自己求職的過程,讓自己能逐漸明瞭那些迷茫背後的問題是甚麼,應該如何試著去解決,而不是困在情緒地獄裡,沉溺於日復一日的自我懷疑中。另一方也是想透過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的獨特經歷,能以記憶以外的方式保存下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