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與生涯接軌的困境:面對畢業大學生的反思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而身為幾乎結束大學生涯的畢業生,也不少人反應,其實大學真的,沒有訓練出未來職涯需要的技能。年少自己拚了命進去的系所,也才發現不知道如何就業,許多系所訂定的課程實屬無義,有些人選擇提早打工實習、有人選擇換跑道,拿不住主意的人繼續讀研究所。以往自己的經驗跟體悟,想對有關「大學」這個階段會出現的議題做一些回應。

在【選系】的環節,我認為有兩種領域的課程是值得修的,一是【基本實力】,特別是英文系與體育系,這兩個系所的訓練項目是「台灣人普遍排斥,但卻組成身而為人最基本的實力,普世溝通能力跟健康的身體」,當然自學是可以精通的,但這兩個訓練實是太基本、台灣人又太不愛練習,我反倒推薦不知道要往什麼領域 (特別是文組生) 的人選擇這兩個系所。你選其他系所未來都可能後悔,但選這兩個專長,未來決不會後悔。

二【真硬實力】,這個真硬實力特別指硬體設備,例如機械、醫學,入學者不只會學習某項技術的硬實力,也能使用個體不太可能擁有的器材資源。不過,在醫材公司的員工也曾經跟我分享,其實「醫」類學生也不一定會操作硬體醫療器材,很多都是醫材公司的業務員去教的。

總之,上述兩種【基本實力】與【真硬實力】領域的共同特徵是希望讓學習者不會後悔大學花四年在這個專業,但畢業後卻用不到。在職場上最需要的技能也就是基本實力跟真硬實力,產業知識跟工作流程都是進到該產業可以在學的,但是基本實力 (文組) 跟真硬實力是需要時間培養、熟悉的。

然而,我個人認為選系只是一個小環節,大學教育出現最大的問題是【評量方法】。曾經去加拿大教育見習的我,發現到當地的老師所設計的評量方式,會是「模擬未來職涯所需」。例如,同樣是讀一篇課文,台灣測試學生是否熟悉與理解內容的方式是考試,而加拿大老師則是出情境題,學生可以依據這篇文章:

一、設想自己是一個記者,寫一篇報導說明這個課文內容發生的事件;
二、作為一個諮商師,試想文本中角色會遇到什麼問題寫信給你諮詢,而你會怎麼回答;
三、作為一個場景設計師,畫出文本中事件發生的地圖,並說明在該場景內所發生的事情;
四、作為一位畫家,為文本中的角色畫出肖像畫,可以是抽象或他物的呈現,並說明為如此呈現提出自己的觀點。

加拿大老師設計的評量方式就是職業模擬,另外,他們的音樂課評量就是辦演奏會,美術課評量可以是設計全校紀念冊、家政課評量是負責全校的午餐、商業課的成果是創業、化學課的成果是編撰癌症說明手冊。老實說,只要學校階段能將評量方式更接近未來職場會使用到的技能,產學的落差就不至於這麼誇張。教育學程的教授時常體醒我們,評量目標跟課程活動背後的意義是【你希望學生體驗到什麼經驗、你希望學生在過程中被訓練什麼技能】。考試訓練的學習目標就是快速精準的回答和背記、狂練考古題就好,哪一個工作會需要快速精準的回答和背記? 哪一個工作每天會用到考古題? 學生反倒被「未來也不會用到的體驗和技術」混淆了職涯選擇,還順道打擊的自我效能。

其實,工作和海外參訪後,很大地提昇我自己的信心,發現台灣其實是非常有產出能力和勤奮工作的,只是就是「迷惘」跟「害怕」。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喜歡什麼,通常選擇有「錢多」或簡單的工作能體現自己「做得到」。

我自己的經歷是一直靠著「做得到」的專業項目升學,老實說喜不喜歡這個項目早已無從得知了,唯一知道的是,這個領域錢賺不多。過去見識少的時候覺得自己個性跟環境差異大,可能個性不適合吧,後來多知道一點後,發現這個領域的頂尖人士也有跟我性格類似的。不過就靠著這個專業繼續學習,也有兩年很認真的預備這個領域的就業知能。在大四的寒假,突發奇想,不然試試外面的商業世界好了,跑去應徵了一個人資實習,發現自己做的很上手。一貫無比天真的我就想,不然轉正看看好了,這個工作這麼好玩,沒想到,卻被正職的壓力擊潰,陷入一個短期的憂鬱。

短期憂鬱的症狀其實很明顯,原本超愛吃的我完全吃不下,可以午餐晚餐不吃;可以工作從早到晚的我,下班回家只想躺在床上,有時候會坐著發呆,就一直拔自己的頭髮四小時;推辭所有社交,連看劇都幫助不了我舒緩情緒;想哭、想哭、不想起床、不想上班。只做了三個月,毅然決然離職,不是職場不好,是我進入到這個環境,身體自然反應的焦慮和恐懼讓我受不了。

這時候就面對到靈魂拷問,主管老闆其實是關心我的,就問,所以你想要做什麼?這個問題開始了我一系列的焦慮與迷惘,因為我不知道,而且我主要是想要離開自己原有的領域做探索,所以同時,我怕我做不到。這個感受真的非常非常可怕,感覺到自己都不認識自己,感覺到自己沒有能力面對未來社會,尤其是和男友打算在近期結婚,除了職涯探索外,一定的收入變得無比重要。這些日子,真的是非常黯淡、無力、徬徨的無日無夜。

我覺得這時最幫助我的慢慢回復的幾個步驟:
一、大量閱讀JD,看看世界上有什麼好玩的工作、工作的價位落在哪裡、這個工作的發展性(是需要時間累積還是可以自己額外衝高的呢?)。檢視自己想發展的領域「們」有哪些職能我缺乏。因為前一份工作是招募,其實當時就有習慣注意不同種工作和職涯發展。
二、整理前一份工作的能和不能。其實會很抗拒再回想起工作,可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歷程,我必須知道自己未來需要避免什麼情境,或是如何修正,如果能找到一些工作時的成就,也能幫我平復自己的挫折感。所以就硬是邊想,邊跟朋友討論,諮商,寫日記,常常回顧到一半就開始哭,身體蜷縮在一起,害怕的情緒又回來找我。哭了就睡著,睡醒又再繼續。
三、性向測驗。「生涯阻隔發展因素、生活價值觀量表、生活彩虹探索量表」除了使用學校的測驗資源、MBTI、也推薦完全免費的http://yin039578.appspot.com/PT.html,在做事上我屬於「組織型」性格,這給我的暗示是可以往這方面的發展。總之就是多方面了解自己,我的心理師說「我們就亂槍打鳥一下」。
四、記帳和排程。上面提到我們打算結婚,收入的地位變得重要,這些記帳跟排程對於混亂的我安定內心很重要。
五、重建信心。我找了一份非常無敵簡單的助理職,當然助理就是工作內容繁瑣,需要高度細心,但老闆也對我非常好,讓我能做做我喜歡的寫文章和經營網站。重點是,這個過程我一直被老闆同事稱讚,雖然這些稱讚很虛浮啦哈哈,因為工作很簡單,可是我也是認真的收到心底,讓自己一點一點回覆能量。

而我自己整理出來的能力、喜好跟目標:
一、我喜歡有時間可以準備的工作,我有什麼就說什麼,立即性的一對一互動我容易緊張,並且講我沒有的話術我也容易緊張。我不習慣一直講話。有時間可以整理的工作我可以整理的很好,可以有架構、美觀排版,可以達到對細節的要求。
二、我喜歡從事有價值的工作,能夠在產出中對社會有貢獻,這個幫助他人帶給我非常非常大的動力。
三、我痛恨加班,或是隨時隨地都在上班。但是我上班時間一定非常認真。
四、我痛恨一直看電腦,我的眼睛不好。
五、我對於目標的追尋是找到一個硬技術,是我花了時間後別人不容易取代的。
六、我希望這個專長和工作是跨文化的,我希望有機會去國外生活。
(BTW我喜歡故事,看劇看漫畫看小說,寫作,寫故事)

當然,整理出這些對於自己的認識就不焦慮了嗎?在沒有找到一個這樣的工作前,都是會焦慮的,甚至找到了,難道公司永遠不會倒?難道技術不會更新而被淘汰?難道不會遇到惡同事?焦慮是永遠存在的。我還是妄想一勞永逸地解決焦慮,我太討厭焦慮了。身為一個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基督徒,我想再試,這個是可能很長,可能十年、二十年才會看到結果。但我把這個放在我的禱告裡,看看上帝帶我去哪裡。

0會員
7內容數
八年級實習生,跟普通人一樣找工作、吃喝拉撒、談戀愛結婚。 超愛看實境秀,打算把人生當作實境秀來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anna成長實境秀 的其他內容
聽說~聽說~總是~喜歡道聽途說~總而言之聽、說是我個人覺得最難的關卡,因為光是它們的練習就很抽象,難以掌握。而在聽跟說的過程,更不僅是認知,還包括肌肉的熟練以及音感的熟悉。總之,此篇整理所看過的學習方法大集合,也是我接下來打算實驗的計畫~
當你選擇要走上另一條路的時候, 我相信你一定在前一條路盡力嘗試了,冒了一些險、熟悉一些新夥伴; 你一定耗神做了許多的調查,為這個決定考量又考量; 你可能會經歷分手般的撕裂,好像背叛了奮鬥許久的信任; 可能會不斷地自責,對不起曾經帶你好的前輩;
這篇文章以公司案例為主,要透過蘋果公司2022 年的ESG報告(Apple’s 2022 ESG Report)中的「包容和多元」此項重點,來看看蘋果如何「團隊的多元性能創造創新」,用人資實踐ESG精神。
聽說~聽說~總是~喜歡道聽途說~總而言之聽、說是我個人覺得最難的關卡,因為光是它們的練習就很抽象,難以掌握。而在聽跟說的過程,更不僅是認知,還包括肌肉的熟練以及音感的熟悉。總之,此篇整理所看過的學習方法大集合,也是我接下來打算實驗的計畫~
當你選擇要走上另一條路的時候, 我相信你一定在前一條路盡力嘗試了,冒了一些險、熟悉一些新夥伴; 你一定耗神做了許多的調查,為這個決定考量又考量; 你可能會經歷分手般的撕裂,好像背叛了奮鬥許久的信任; 可能會不斷地自責,對不起曾經帶你好的前輩;
這篇文章以公司案例為主,要透過蘋果公司2022 年的ESG報告(Apple’s 2022 ESG Report)中的「包容和多元」此項重點,來看看蘋果如何「團隊的多元性能創造創新」,用人資實踐ESG精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2024.09.02 教育部 臺灣被海洋四面環繞,擁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與多樣的地形與生態環境,為發展海洋得天獨厚,及推動海洋保育資源教育,進而精進整合中央及地方政府資源,配合行政院自109年起繼推動「向海致敬」政策,以「淨海、知海、近海、進海」為政策主要目標。 教育部部屬社教機構,位於臺灣北部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份必修課程的期末報告,選擇了一篇關於台灣教育體系下電競制度和選手生涯規劃的論文進行討論。該篇論文有電子全文,在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站都能找到資料,可以多多利用。最後提到了新北電競基地提供的免費課程和活動,有興趣請見粉專。
Thumbnail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最近兒福聯盟發布「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業壓力鍋 ?!」之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記者會。引起網路社群的喧然大波,今天我想要藉由我自己長期關注教育的背景來探討這件事情大家的輿論意見。 「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
Thumbnail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Thumbnail
臺灣教育體制中,高中生在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的情況下,往往只為了升學而考取一所大學。 不管是高中老師還是家長,都不斷的告知自己的孩子,你要把分數考高,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學校。 但在學測或指考結束後,孩子們就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想好決定自己未來一生的學校與科系。
Thumbnail
說到雙語教育,最常被提到的就是EMI和CLIL。 在討論雙語教育的時候,甚至有人喊出了高教以下用CLIL,大學開始用EMI。 但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台灣到底適合哪一種雙語教學? 參加完一本有關雙語教育的新書的發表會後的一點點想法。
Thumbnail
  我是一名來自新竹的台灣高三生,目前正在為指考做出最後一搏,但是每當看到選物中晦澀難懂的符號,我都只能氣得直剁腳,然而真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三年前那段不忍回首的回憶...   由於我基測的失利,軍人家庭出身的父親氣得不可接受,母親也是掩面痛哭,當時仍就讀初中的我心中不由得感到自卑,因此高中奮
Thumbnail
#2022聾教育論壇(上) #國慶日快樂 #本文與國慶日無關呵呵 「有些聽障者/聾人的中文程度偏弱可能是因為使用手語的關係。」 回想起當時我口中說出的話,豆比錯了。 上週六豆比跑去參加了 #台灣愛聾協會 的聾教育論壇。 有人可能會疑問:不是線上參與就可以了嗎? 何必大老遠跑去台北呢? 但是到了現場才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2024.09.02 教育部 臺灣被海洋四面環繞,擁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與多樣的地形與生態環境,為發展海洋得天獨厚,及推動海洋保育資源教育,進而精進整合中央及地方政府資源,配合行政院自109年起繼推動「向海致敬」政策,以「淨海、知海、近海、進海」為政策主要目標。 教育部部屬社教機構,位於臺灣北部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份必修課程的期末報告,選擇了一篇關於台灣教育體系下電競制度和選手生涯規劃的論文進行討論。該篇論文有電子全文,在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站都能找到資料,可以多多利用。最後提到了新北電競基地提供的免費課程和活動,有興趣請見粉專。
Thumbnail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最近兒福聯盟發布「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業壓力鍋 ?!」之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記者會。引起網路社群的喧然大波,今天我想要藉由我自己長期關注教育的背景來探討這件事情大家的輿論意見。 「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
Thumbnail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Thumbnail
臺灣教育體制中,高中生在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的情況下,往往只為了升學而考取一所大學。 不管是高中老師還是家長,都不斷的告知自己的孩子,你要把分數考高,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學校。 但在學測或指考結束後,孩子們就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想好決定自己未來一生的學校與科系。
Thumbnail
說到雙語教育,最常被提到的就是EMI和CLIL。 在討論雙語教育的時候,甚至有人喊出了高教以下用CLIL,大學開始用EMI。 但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台灣到底適合哪一種雙語教學? 參加完一本有關雙語教育的新書的發表會後的一點點想法。
Thumbnail
  我是一名來自新竹的台灣高三生,目前正在為指考做出最後一搏,但是每當看到選物中晦澀難懂的符號,我都只能氣得直剁腳,然而真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三年前那段不忍回首的回憶...   由於我基測的失利,軍人家庭出身的父親氣得不可接受,母親也是掩面痛哭,當時仍就讀初中的我心中不由得感到自卑,因此高中奮
Thumbnail
#2022聾教育論壇(上) #國慶日快樂 #本文與國慶日無關呵呵 「有些聽障者/聾人的中文程度偏弱可能是因為使用手語的關係。」 回想起當時我口中說出的話,豆比錯了。 上週六豆比跑去參加了 #台灣愛聾協會 的聾教育論壇。 有人可能會疑問:不是線上參與就可以了嗎? 何必大老遠跑去台北呢? 但是到了現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