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適應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小時候,家裡總是有很多書,被不小心撕裂一角的童書,仿若外星符號的英文圖畫書,許多爸媽作為回憶、從來沒再翻過的教科書和字典,還有翻到書肩都被磨損與的漢聲小百科與小小百科。

我印象中最愛的一本書,是大班時候大姑姑跟姑丈送的一本正方形的成語童書,那是我第一本帶有書衣的精裝書,潔白的封面上寫著成語故事,裡頭每個成語都是兩頁可愛的漫畫敘述的故事。我總是慢慢翻,捨不得書角有任何折損,那些光滑的書頁,讓一個孩子的世界,出現了「精緻」的概念。

那是我第一個回憶,一個讓自己埋首於故事的另一個世界的通道,閱讀,在那個年紀,是一種單純的快樂,像是解碼、有著猜對謎題的快感;因為可以獨立、不用依靠大人的傳達,來認識好玩的事物;因為可以讀字,所以得到了更多大人的肯定。

閱讀故事,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變得沒那麼有趣,漸漸失去一種動力,因為只要多一點時間閱讀自己想要的讀物,就會少了準備考試的時間,少了一種自我的肯定;慢慢地,不再去想著,我喜歡什麼樣的題材,哪些故事是可以觸動人心的啟發。

然而,我還是喜歡埋首書堆的感覺,喜歡圖書館舊書櫃中留連,在書背的標題中,找尋阿雜人生的答案,喜歡翻看書瞬間所聞到的書味,那些混雜著紙張、油墨與黴菌的特殊氣息。

就在年少與青春中,閱讀轉變一種知識的累積,在政治中拼湊出從未知曉的台灣歷史,在生科論文中學習著邏輯與分析,在英文散文中找尋自己的烏托邦。然而,時間的更迭,工作和生活的消耗,閱讀的步調,也如同網路的流速成長般,迅速、大量、但卻也越來越難從此得到平靜:因為無法快速地在有限的時間中,讓自己安靜地進入文字的世界中,這樣的閱讀,仿若帶上了錯誤度數的眼鏡,文字傳達的香氣和景象,都變得朦朧與陌生。

這兩年,陪著孩子一起看故事書,初衷是希望孩子們能培養閱讀習慣,然而,最主要的目的,是讓我跟孩子每天都有練習跟增加德文字彙與發音的機會。

在朗讀的過程中,孩子會有許多的想法和問題,在那些故事,孩子可以轉換自己的身分、視野,去看到其他主角的情緒和想法,認識不同的衝突或是事件中,人們會出現的驚喜快樂,以及挫折悲傷。在這些故事中,我再次找到過往的足跡、曾經擁有的生活片段、那些腦中的狂想,以及對於人生價值的評斷。

不過,被兒童讀物包圍的生活,偶爾也會讓人感到無趣,最近找到空檔,開始唸自己有興趣的書。原來,德文的大眾哲學讀物,介紹哲學學派發展,常常是先從故事講起,在事件中夾雜著書信片段、詩詞歌賦、真實的史料文字記載,在末尾提到這些事件所造成的歷史連鎖效應。

原來,這些故事,是一個個文化的痕跡,在不同的闡述中,重新描繪著那些光榮的年代,以及殘酷戰爭的折磨。字裡行間,我想起了的家鄉的歷史、思考著自己的文化:原來,人性的光輝與邪惡,不是任何一個民族或是國家的專利,我們都有可能站在那個時間軸上,經歷那些歷史風暴,但是,我們也都可以有機會,來建立與捍衛自己文化與思想的價值。

故事的力量,是引導著讀者,產生共鳴、理解、反省與思考。

故事,可以也讓時間在閱讀中,幻化成一種感情,一個符號,留下一個繼續擁抱生活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ewissen的沙龍
7會員
25內容數
關於我們的學習與那些小小的成長
Gewiss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7
有人曾說,Comedian是最好的社會觀察者。 如果Dave Chappelle是讓我看到脫口秀中,對於藝術與幽默中文化反思的comedian,那麼Ali Wong便是在表演中,展現女性獨立意志與幽默感並存的最好代表。
Thumbnail
2021/04/27
有人曾說,Comedian是最好的社會觀察者。 如果Dave Chappelle是讓我看到脫口秀中,對於藝術與幽默中文化反思的comedian,那麼Ali Wong便是在表演中,展現女性獨立意志與幽默感並存的最好代表。
Thumbnail
2021/03/03
曾經有過一個家政課的作業,是從時尚雜誌中,選出自己喜歡的造型,再把這些材質的布料記錄下來。 在沒有美術天份的眼中,我總覺得這些所謂的時尚,這些高單價的訂製服,令人眼花撩亂的繽紛,實在找不到所謂的美感。 不過,某些模特兒眼神中流露出的氣勢,或者是神秘的氛圍,是我對於時尚攝影的一種敬佩。漸漸的,翻閱這些
Thumbnail
2021/03/03
曾經有過一個家政課的作業,是從時尚雜誌中,選出自己喜歡的造型,再把這些材質的布料記錄下來。 在沒有美術天份的眼中,我總覺得這些所謂的時尚,這些高單價的訂製服,令人眼花撩亂的繽紛,實在找不到所謂的美感。 不過,某些模特兒眼神中流露出的氣勢,或者是神秘的氛圍,是我對於時尚攝影的一種敬佩。漸漸的,翻閱這些
Thumbnail
2021/02/22
Ten Lessons for a Post-Pandemic World, 中譯本:後疫情效應:CNN「札卡瑞亞GPS」主持人給世界的10堂課 (天下出版) 這本書的中譯版在過年時,廣告大手筆地出現在我的FB上,出於好奇心,就在這幾天聽完了原版有聲書 一分鐘心得分享...
2021/02/22
Ten Lessons for a Post-Pandemic World, 中譯本:後疫情效應:CNN「札卡瑞亞GPS」主持人給世界的10堂課 (天下出版) 這本書的中譯版在過年時,廣告大手筆地出現在我的FB上,出於好奇心,就在這幾天聽完了原版有聲書 一分鐘心得分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小女子現年25,還是很愛看繪本及圖文故事集,就像動畫一樣,小時候看和長大後看,會從中發現更多、理解更多。選了幾篇當時迷惘中的自己遇到的幾本書,起到了療癒之功效,並且從中更認識、肯定自己,過了約半年再次讀起,這次多的是與自己的對話和反思,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小女子現年25,還是很愛看繪本及圖文故事集,就像動畫一樣,小時候看和長大後看,會從中發現更多、理解更多。選了幾篇當時迷惘中的自己遇到的幾本書,起到了療癒之功效,並且從中更認識、肯定自己,過了約半年再次讀起,這次多的是與自己的對話和反思,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現在當了別人的老媽子後,又返老還童的開始關注童書,大略地調查一下,深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童書的主題內容與設計已經五花八門,翻翻書、立體書、音樂書、點讀書應有盡有...將來會不定時分享我的親子共讀書單,推薦的書就以我女兒的喜好為主(媽媽真的很努力選書,但不是每一本都能獲得她的青睞呀)囉!
Thumbnail
現在當了別人的老媽子後,又返老還童的開始關注童書,大略地調查一下,深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童書的主題內容與設計已經五花八門,翻翻書、立體書、音樂書、點讀書應有盡有...將來會不定時分享我的親子共讀書單,推薦的書就以我女兒的喜好為主(媽媽真的很努力選書,但不是每一本都能獲得她的青睞呀)囉!
Thumbnail
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期,我只喜歡看長篇小說,分為好幾部,故事越綿長越好,像是主餐吃完意猶未盡,還能期待接下來的乳酪和甜點。帶著追劇的心情,幾天之內就想知道故事的結尾,挑夜燈也在所不惜。
Thumbnail
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期,我只喜歡看長篇小說,分為好幾部,故事越綿長越好,像是主餐吃完意猶未盡,還能期待接下來的乳酪和甜點。帶著追劇的心情,幾天之內就想知道故事的結尾,挑夜燈也在所不惜。
Thumbnail
每天睡前10分鐘的故事時間,是我兩個兒子最喜歡的時刻,重點不在講什麼書,而在於這段時間他感到幸福與放鬆,就是他最重要的睡前儀式感。
Thumbnail
每天睡前10分鐘的故事時間,是我兩個兒子最喜歡的時刻,重點不在講什麼書,而在於這段時間他感到幸福與放鬆,就是他最重要的睡前儀式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