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安妮.法蘭克│《安妮日記:70週年紀念典藏版》:安妮帶給我這位母親的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人母後,部分神經會變得異常纖細,這讓我在讀完《安妮日記》後,心酸的淚流滿面,我哭的不是戰爭所造成的悲劇,而是安妮與父母彼此之間那「來不及的了解」。

《安妮日記:70週年紀念典藏版》| 安妮.法蘭克 著 | 呂玉嬋 譯 | 皇冠叢書 出版

《安妮日記:70週年紀念典藏版》| 安妮.法蘭克 著 | 呂玉嬋 譯 | 皇冠叢書 出版

二戰接近結束時,安妮的父親奧圖.法蘭克在得知妻女皆已死於集中營後,翻開了小女兒安妮的日記,並在日後的回憶錄裡寫道:「我開始慢慢的閱讀,每天只讀幾頁,再多是不可能的,因為我無法承受痛苦的記憶。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發現,一個與我所失去的孩子截然不同的安妮出現,我不知道她的思想和感受那麼深刻。」

在閱讀《安妮日記》的整個過程中,我從未對他們一家所面對的困境感到絕望或是悲傷,因為安妮的文字裡一直保持著樂觀!然而,後記裡奧圖的這段話,卻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一直的往下掉;因為,這位父親認識自己女兒的距離,竟是天人永隔的遙遠……

或許,這一切可以歸源於所有人的靈魂被各自的分隔在各自的軀體裡,無法直接對話;當人們僅能依對方的行為去推測對方的心思時,誤解就很容易產生。當時,13歲少女安妮正處於青春期那種心態複雜,內在隨時充斥著矛盾、彆扭、敏感與迷惘的階段,使得她試圖用自我封閉的方式去保護心中柔弱的那一面;安妮曾在書中提到:她有兩個自己,一個外向、活潑與直率,這是她用來與外界交流的性格;一個內斂、沉穩、思想細膩且見解成熟,安妮不願將其輕易示人,所以把這一面鎖在了心底。

安妮在密室生活的那段日子裡,直率不懂得掩飾的性情,讓她在與人應對進退時顯得不夠成熟,她的父母將其視為孩子氣的表現,認定她仍是個未長大的孩子,安妮不服氣,彼此間的誤會越積約深,產生出無數次的爭執與對立。安妮與母親伊迪絲.法蘭克的關係更是糟糕到讓戰後準備出版日記的奧圖必須避開部分安妮對母親的情緒性批評。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她們母女決裂的呢?又有什麼方法可以減緩親子間的衝突呢?安妮寫下過一段我覺得值得所有父母警惕的話:「我不管做什麼,不管寫什麼,都會想像以後自己對子女要做一個怎樣的母親,不會把別人說的每句話都當真,但會把我說的話看得很認真的那種母親。」所以,其實內在的那個安妮是渴望被聽見與看見的!如果她的父母能夠暫停一下,看著她,耐心的聽她說說話話,也許他們就能提早在生離死別之前見到那塊被深藏的珍寶。

回頭,我看了看女兒,10年後她也將來到安妮寫日記時的年紀,我無法確定到時候的她會一直像現在一樣願意與我無話不說;但,我會期勉自己盡量不以眼前的所見去定義她,並且隨時記得敞開一道門,等待她自己走進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語凝的沙龍
8會員
4內容數
閱讀.旅行.還有一些生活上的小記錄
簡語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3
從15歲出現病徵,到25歲離開人世,木藤亞也用幾乎1/2的人生,去對抗脊髓小腦萎縮症所引發的各項生理衰退,然而,這種疾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在緩慢的催毀身體運動機能的同時,卻讓病患保持一顆健康的腦袋。
Thumbnail
2020/12/23
從15歲出現病徵,到25歲離開人世,木藤亞也用幾乎1/2的人生,去對抗脊髓小腦萎縮症所引發的各項生理衰退,然而,這種疾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在緩慢的催毀身體運動機能的同時,卻讓病患保持一顆健康的腦袋。
Thumbnail
2020/12/19
蔣勳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而《過於喧囂的孤獨》的主角漢嘉,就是這種內在飽滿、抵達「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狀態的人。
Thumbnail
2020/12/19
蔣勳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而《過於喧囂的孤獨》的主角漢嘉,就是這種內在飽滿、抵達「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狀態的人。
Thumbnail
2020/12/17
因為電影《陽光普照》,最近很想了解袁哲生和他的作品《寂寞的遊戲》,在網路上查找資料時,無意間讀到他的短文《靜止在樹上的羊》,全篇不到300個字,卻營造出一種詭譎的氣氛,讀完後身體裡殘留著一股強烈的慌張,我不敢說自己能百分之百的理解他所要傳達的訊息,但這則故事揭開了我心底的、一部份的、曾經的陰暗過往。
Thumbnail
2020/12/17
因為電影《陽光普照》,最近很想了解袁哲生和他的作品《寂寞的遊戲》,在網路上查找資料時,無意間讀到他的短文《靜止在樹上的羊》,全篇不到300個字,卻營造出一種詭譎的氣氛,讀完後身體裡殘留著一股強烈的慌張,我不敢說自己能百分之百的理解他所要傳達的訊息,但這則故事揭開了我心底的、一部份的、曾經的陰暗過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是否曾覺得家人很難溝通,總無法同理你的感受?或是彼此之間總是相敬如冰、相愛相殺,無法互相理解,於是互相傷害。 如果是的話,那麼在芬妮的《練習不聽話》中,你或許會看到類似的自己。
Thumbnail
你是否曾覺得家人很難溝通,總無法同理你的感受?或是彼此之間總是相敬如冰、相愛相殺,無法互相理解,於是互相傷害。 如果是的話,那麼在芬妮的《練習不聽話》中,你或許會看到類似的自己。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Thumbnail
“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這個成熟、善良的13歲女孩,在脆弱時仍懷抱希望,即便逝世多年,她的故事、她的文字仍激勵著大家,莫忘歷史的教訓,守護人權的未來。離開展館前,我買了一張印有安妮笑臉的明信片寄給自己,要永遠心懷盼望。
Thumbnail
“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這個成熟、善良的13歲女孩,在脆弱時仍懷抱希望,即便逝世多年,她的故事、她的文字仍激勵著大家,莫忘歷史的教訓,守護人權的未來。離開展館前,我買了一張印有安妮笑臉的明信片寄給自己,要永遠心懷盼望。
Thumbnail
炮火隆隆焦土還冒著熱氣,遍地是受傷流血的身軀,如果有希望,寄託在領軍終結戰事的英雄身上。然而,在《安妮日記》這樣的「個人」回憶裡,戰爭的「轟炸」或許只是從微小地方開始,感受到生活出現裂痕,日常的秩序好像再也無法回復,然後意識到,翻天覆地的破壞。個人的生命歷程被中斷,先於國家,先於時代。
Thumbnail
炮火隆隆焦土還冒著熱氣,遍地是受傷流血的身軀,如果有希望,寄託在領軍終結戰事的英雄身上。然而,在《安妮日記》這樣的「個人」回憶裡,戰爭的「轟炸」或許只是從微小地方開始,感受到生活出現裂痕,日常的秩序好像再也無法回復,然後意識到,翻天覆地的破壞。個人的生命歷程被中斷,先於國家,先於時代。
Thumbnail
安妮的日記裡其中一篇描述安妮情緒變化的過程,以及青春期女孩頭一次面臨月事的過程。但安妮表示在一年半回去讀那篇文章時感到非常訝異,甚至覺得自己當時的文筆很沒教養,她也表示自己已經
Thumbnail
安妮的日記裡其中一篇描述安妮情緒變化的過程,以及青春期女孩頭一次面臨月事的過程。但安妮表示在一年半回去讀那篇文章時感到非常訝異,甚至覺得自己當時的文筆很沒教養,她也表示自己已經
Thumbnail
在世界上有這麼一本書,一位在二戰期間生活在密室裡小女孩所寫的日記。 安妮出生於富裕的家庭,在一次生日禮物收到了一本紅白相間的日記本,它成為了安妮最好的朋友「吉蒂」,她將自己生活的一切點滴紀錄下來,從青澀單純的文筆到現實成熟的文筆再到更加的深入紀錄,一本日記讓我們進入了這位小女孩的世界裡,一切的轉折是
Thumbnail
在世界上有這麼一本書,一位在二戰期間生活在密室裡小女孩所寫的日記。 安妮出生於富裕的家庭,在一次生日禮物收到了一本紅白相間的日記本,它成為了安妮最好的朋友「吉蒂」,她將自己生活的一切點滴紀錄下來,從青澀單純的文筆到現實成熟的文筆再到更加的深入紀錄,一本日記讓我們進入了這位小女孩的世界裡,一切的轉折是
Thumbnail
(1943年4月2日 星期五) 文章中,我看了這篇是讓我最印象深刻。 說了實話,卻讓家人難以接受 ! 小時候最怕辜負爸媽期望的我,小時候不管怎麼樣嬤嬤總是會拿我跟弟弟做比較。 不管怎麼樣做錯什麼事,永遠都是我受到懲罰。 不聽他們任何話就覺得,「我讓他們失望 !」 像是媽媽要我幫忙做家事,做不好她只會
Thumbnail
(1943年4月2日 星期五) 文章中,我看了這篇是讓我最印象深刻。 說了實話,卻讓家人難以接受 ! 小時候最怕辜負爸媽期望的我,小時候不管怎麼樣嬤嬤總是會拿我跟弟弟做比較。 不管怎麼樣做錯什麼事,永遠都是我受到懲罰。 不聽他們任何話就覺得,「我讓他們失望 !」 像是媽媽要我幫忙做家事,做不好她只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