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臺灣之春:解嚴前的臺灣民主運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買書之前沒發現他就是百年追求,結果又看了一遍。加上的新序和後語,讀的過程中有點熟悉感,最後發現是一樣的內容。
幾年後再讀一次的感想是,依舊不喜歡這種描述事實的過程中透過許多的上下引號,特別指陳某一些特定觀點或說法的呈現方式。意識型態的作祟常常增添了些許顏色,但有時看來並不加分,而顯得畫蛇添足。
風起雲湧的黨外運動,確實是犧牲了許多人的青春,但沒有料想到的是,這些人成了政府要角之後,他們的行徑有時也讓人不敢恭維。解嚴前的種種事件,不管是對當時而言或者是現在回頭看,都是玩命式的理想主義者,尋覓新的政治生活方式。他們不惜犧牲性命,為著自由和民主的理想前仆後繼。
檯面上的許多政治人物,當年理想性十足。說當年當然就是對現在的行為不敢苟同,當年的黨外反威權、反控制的理想,到了現實政治實踐中,卻高舉必要之惡,想來諷刺,也格外令人唏噓。
能夠自由的說出自己的看法,批評起當局,是現在在理所當然不過的。但在還有情治單位的時代,這些看似日常的意見表達,招來的有時不僅是牢獄之災,甚至是殺身之禍。犧牲了那一代的人,承繼而來的,是對香港、新疆、圖博問題的關懷,期待有一天,他們也等到那個破口,能夠自由自在的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惡法亦法的時代過去,是人權彰顯的開端。爭取權利的道路,是一步一腳印地向前,很多時候並不是完成了什麼,而是我們總想著要更好。敢作夢的人,也要能勇敢踏出艱難的那一步,才能拆毀統治者築起的高牆。只能佩服當年願意追逐理想的那些前輩所展現出來的勇氣,而對於現今的各樣現象,覺得美好的生活仍待追尋。
春天來了嗎?邀請關心臺灣政治發展的朋友參考一下這本書,當然也歡迎大家一起思索這個值得用一生來回答的問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3會員
481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經研究教育史,看到這書有種特殊的熟悉感和陌生感。知道這本書是因為這算是教育史的重大突破,Comenius出版了第一本圖文教科書;而以往的教育史的教科書多半翻譯為世界圖解或世界圖說,世界圖繪其實看起來也是可以,但就是多了種陌生感。 研究教育史感覺可以看一下這書,了解一下第一本圖文書的內容,放在當時的
最近有空翻看金融書籍,剛好也從圖書館借到這本新書,書名聳動,內容多所傳說,部分則是本於相關採訪經驗,敘寫的部分算是通順好讀,夾雜著許多的俚俗語,整體閱讀經驗可說是相當的親切。 書中除了當年的要員之外,稱兩蔣為強人,面對黨國體制對整體秩序產生的正負面影響,其實沒有太多的評價,多的是針對事件前後的描繪和
這是一本逛圖書館的時候看到的書,和平常的人設太靠近,彷彿上面寫了名字一般,於是借回家看,當床邊書佐啤酒,酣然暢快。 近來臺灣也吹起一股精釀啤酒風,各種風格的啤酒,包含拉格、IPA、司陶特、修道院、白啤等等不同的風格,啤酒的發酵方式、發酵主原料等等也有各種不同。要喝到對啤酒有研究,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
芒果乾的選舉後,真的是驚濤駭浪的一年。蔡政府連任、韓先生下臺,川普連任失敗。接著宋家三姐妹,看完這本擺在我書架上將近三年的作者簽名書,讀完,其實書也換裝改版。 首先,對於書名「國父」這說法其實是不同意的,一來還不成國,再者這三位都是在時空脈絡中「被成為國父」。關鍵事件則是退出聯合國、臺米斷交以及中共
這又是一篇讀者敲碗系列的讀書心得,本來覺得老生常談,這主題的書近來有很多出版品了,但這本書還是有它值得一讀的地方。 故事先從批判思考開始,說明上個世紀的兩個危機如何透過理性判斷度過,然後展開一個以合理思考判斷為探討主題的系列分析。從常見的陰謀論、網路酸民和彩虹騙術為基礎,說明當情緒先在特定操弄中被激
長篇小說是排解煩人出差的好旅伴,每當覺得很煩的時候,讀讀小說真的可以有暫時抽離的效果,特別是這本異國風情很鮮明的作品。 俄國為背景的小說似乎是頗難進入的世界,跟他的天氣一樣寒氣逼人。不管是《戰爭與和平》、《罪與罰》還是《父與子》,好像都不是什麼愉快系列的作品,不過也可能是讀的小說不夠多,從經驗上來說
曾經研究教育史,看到這書有種特殊的熟悉感和陌生感。知道這本書是因為這算是教育史的重大突破,Comenius出版了第一本圖文教科書;而以往的教育史的教科書多半翻譯為世界圖解或世界圖說,世界圖繪其實看起來也是可以,但就是多了種陌生感。 研究教育史感覺可以看一下這書,了解一下第一本圖文書的內容,放在當時的
最近有空翻看金融書籍,剛好也從圖書館借到這本新書,書名聳動,內容多所傳說,部分則是本於相關採訪經驗,敘寫的部分算是通順好讀,夾雜著許多的俚俗語,整體閱讀經驗可說是相當的親切。 書中除了當年的要員之外,稱兩蔣為強人,面對黨國體制對整體秩序產生的正負面影響,其實沒有太多的評價,多的是針對事件前後的描繪和
這是一本逛圖書館的時候看到的書,和平常的人設太靠近,彷彿上面寫了名字一般,於是借回家看,當床邊書佐啤酒,酣然暢快。 近來臺灣也吹起一股精釀啤酒風,各種風格的啤酒,包含拉格、IPA、司陶特、修道院、白啤等等不同的風格,啤酒的發酵方式、發酵主原料等等也有各種不同。要喝到對啤酒有研究,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
芒果乾的選舉後,真的是驚濤駭浪的一年。蔡政府連任、韓先生下臺,川普連任失敗。接著宋家三姐妹,看完這本擺在我書架上將近三年的作者簽名書,讀完,其實書也換裝改版。 首先,對於書名「國父」這說法其實是不同意的,一來還不成國,再者這三位都是在時空脈絡中「被成為國父」。關鍵事件則是退出聯合國、臺米斷交以及中共
這又是一篇讀者敲碗系列的讀書心得,本來覺得老生常談,這主題的書近來有很多出版品了,但這本書還是有它值得一讀的地方。 故事先從批判思考開始,說明上個世紀的兩個危機如何透過理性判斷度過,然後展開一個以合理思考判斷為探討主題的系列分析。從常見的陰謀論、網路酸民和彩虹騙術為基礎,說明當情緒先在特定操弄中被激
長篇小說是排解煩人出差的好旅伴,每當覺得很煩的時候,讀讀小說真的可以有暫時抽離的效果,特別是這本異國風情很鮮明的作品。 俄國為背景的小說似乎是頗難進入的世界,跟他的天氣一樣寒氣逼人。不管是《戰爭與和平》、《罪與罰》還是《父與子》,好像都不是什麼愉快系列的作品,不過也可能是讀的小說不夠多,從經驗上來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決定是否簽下這本書時,出版社方對自己的第一個追問便是:臺灣人真的需要讀這本書嗎?關於選舉,我們在台灣聽到、看到的討論還不夠多嗎?更何況,身為選民,我們本來就是決定總統選舉結果的最終依歸,我們為何還需要看別人的、日本人學者的研究?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在台灣新電影之前的六十、七十年代,最受知識分子矚目的導演,是宋存壽。 他的名作是國聯公司的《破曉時分》(1968),但他最被認為的佳作是1973年的《母親三十歲》。這部片子最了不起之處,是竟然不經意的將渡台的「外省人」拍得那麼有韻味。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Thumbnail
戰後台灣文壇幾由來自中國的中文作家佔據,其書寫又多以中國大陸為背景,脫離台灣人生活基調,在這種的隔離感下,我興起找尋台灣1920年代起的文學樣貌。
時光回到1987年剛剛解嚴的台灣,白色恐怖的陰影還沒正式解除,文化界有所謂的禁歌、禁書,政治界也還有禁語、黑名單,所以出版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陸匪區」的作品、左傾的作品、戰前台灣某些「有問題」的作品統統不能出版,因此對於一個熱愛文學書並且有閱讀癮的國中生,最容易的接觸到的作家就是當時的台灣作家們
Thumbnail
蔡培火延續日本學者泉哲的理念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可以說是百年臺灣殖民的漫漫黑夜中,點起的第一道思想啟蒙之光,與民族主義星火。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如何在殖民政府壓迫底下,歷經十年努力,慢慢撐開的言論自由與自治精神。
Thumbnail
一個曾經輝煌擁有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地區,即將走上被國際拋棄、經濟恐慌、共產勢力併吞的結果,這不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共產主義擴張嗎?這不就是民主制度被獨裁政府消滅的例子嗎?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決定是否簽下這本書時,出版社方對自己的第一個追問便是:臺灣人真的需要讀這本書嗎?關於選舉,我們在台灣聽到、看到的討論還不夠多嗎?更何況,身為選民,我們本來就是決定總統選舉結果的最終依歸,我們為何還需要看別人的、日本人學者的研究?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在台灣新電影之前的六十、七十年代,最受知識分子矚目的導演,是宋存壽。 他的名作是國聯公司的《破曉時分》(1968),但他最被認為的佳作是1973年的《母親三十歲》。這部片子最了不起之處,是竟然不經意的將渡台的「外省人」拍得那麼有韻味。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Thumbnail
戰後台灣文壇幾由來自中國的中文作家佔據,其書寫又多以中國大陸為背景,脫離台灣人生活基調,在這種的隔離感下,我興起找尋台灣1920年代起的文學樣貌。
時光回到1987年剛剛解嚴的台灣,白色恐怖的陰影還沒正式解除,文化界有所謂的禁歌、禁書,政治界也還有禁語、黑名單,所以出版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陸匪區」的作品、左傾的作品、戰前台灣某些「有問題」的作品統統不能出版,因此對於一個熱愛文學書並且有閱讀癮的國中生,最容易的接觸到的作家就是當時的台灣作家們
Thumbnail
蔡培火延續日本學者泉哲的理念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可以說是百年臺灣殖民的漫漫黑夜中,點起的第一道思想啟蒙之光,與民族主義星火。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如何在殖民政府壓迫底下,歷經十年努力,慢慢撐開的言論自由與自治精神。
Thumbnail
一個曾經輝煌擁有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地區,即將走上被國際拋棄、經濟恐慌、共產勢力併吞的結果,這不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共產主義擴張嗎?這不就是民主制度被獨裁政府消滅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