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女性生殖結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認識自己的內在 Woman inside

核心能力超強--子宮

位置處於骨盆腔下方中央處,擁有超強的核心肌群,兩側僅依靠韌帶即可維持中空的姿態。同時子宮肩負重任,具有生育、月經、保護卵巢等功用。

最珍貴的鵲橋--輸卵管

運送卵子、更是精卵相會的場所。有些疾病引起的感染,如淋病,可能會造成輸卵管內膜的損傷,嚴重時會發生輸卵管阻塞,進而造成子宮外孕。

青春活力源頭--卵巢

主要功能是分泌女性荷爾蒙及製造卵子,女性的生育、身材及青春活力,都與卵巢功能是否完善息息相關。青春期女性一般擁有40萬顆卵巢內的囊泡,經過減數分裂後成為成熟有功用的卵子。通常女性每月排一顆卵子(左右側卵巢輪流排出),不孕症病患會因使用藥物治療而排兩個以上的卵。

青春發育年表

9-10歲:乳房發育

10-11歲:出現陰毛腋毛

11-12歲:身高快速成長

12-13歲:月經正式出現

不可不知的初經四個小重點

「媽媽說以前他們那個年代初經來的話是要請吃紅蛋的」,小喵今年12歲來了第一次初經,媽媽說來了初經就是「成熟女人」,但來了第一次過了二個月卻遲遲不見下一次,小喵很擔心是不是又要變回小女孩了?

在和小喵聊過後才發現,升上國中生的她課業壓力不小。因此,醫師初步判斷小喵是因為壓力過大影響了生理,同時因為賀爾蒙系統仍舊不穩定,可能會造成初經後不規則,因此宋醫師將告訴大家初經的四個小重點喔!

(1) 初經幾歲算正常?

原發性無月經指到16歲月經還沒來且無第二性徵出現,或是到18歲雖有乳房發育、陰、腋毛的出現,但月經沒有來,這是因為荷爾蒙分泌失調或是生殖器官先天異常。因此初經最晚18歲前要來,若16歲還沒有初經,也要給醫師作第一次的評估。。

(2) 初經不規則,何時要看醫師?

女孩子的青春期落在8-14歲,在初經出現以後,代表卵巢子宮等性器官的功能已「漸趨成熟」。而在還不成熟時可能出現經期不規則,

在「漸趨成熟」過程中,月經週期可能不穩定,造成季經、年經都有可能。下列幾種狀況一定要去婦產科詢求專業醫師協助

  • 出血超過10天以上
  • 小於3週又來一次
  • 有貧血現象
  • 厲害痛經
  • 千萬不要擅自使用坊間的中藥或是成藥處理!

(3) 初經不規則需不需要用藥物治療?

如果沒有上述狀況,一般而言看診時確定沒有內膜增生厲害或是想要調整經期,如避開考試或是出國,是不需要特別使用藥物治療,等生理機能成熟後,經期自然就會漸趨穩定。

若是本來很規則,變得不規則,有可能是卵巢問題,需要醫師進一步檢查。

(4) 初經後經痛是甚麼問題?

原發性痛經:沒有器官上的病變,只有子宮收縮造成的單純經痛,常是第一二天最疼痛。青春期少女的經痛大多屬於此類。需要做超音波等相關檢查,若沒有看到病變,就是原發型痛經,可以使用止痛藥規則性處理(第一天或第二天固定8小時服用藥物)或是中醫治療。

次發性痛經: 因為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有器官上病變造成的經痛,需要婦產科醫師檢查後才知道。有可能在月經前中後都疼痛,年齡不一定。就發現的病變做相關處理。


raw-image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喜歡還請幫文章點個喜歡、幫宋醫師點個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免疫懷孕不寂寞___婦產科宋碧琳醫師的沙龍
112會員
34內容數
這個專欄為宋醫師針對 免疫懷孕,連續流產失敗和著床失敗 發表相關資料
2024/08/10
這三篇文章的結論是 如果有胃幽門桿菌引發的食道炎或是胃炎,請先治療 可能會誘發th1/th2 的不平衡 增加TNF-alpha 造成流產
2024/08/10
這三篇文章的結論是 如果有胃幽門桿菌引發的食道炎或是胃炎,請先治療 可能會誘發th1/th2 的不平衡 增加TNF-alpha 造成流產
2024/05/11
#頑固型NK病患 #連續流產 #免疫懷孕 #著床失敗 頑固型NK病患病人,宋醫師定義為持續三個月的 脂肪乳+NK魚油+ALA 治療後,仍無法有效將NK 下壓到15% 以下。 沒有辦法壓到15%以下,基本上即使使用IVIG ,可能HCG 翻倍可以,但最終仍可能得到空包蛋,就是沒有心跳
Thumbnail
2024/05/11
#頑固型NK病患 #連續流產 #免疫懷孕 #著床失敗 頑固型NK病患病人,宋醫師定義為持續三個月的 脂肪乳+NK魚油+ALA 治療後,仍無法有效將NK 下壓到15% 以下。 沒有辦法壓到15%以下,基本上即使使用IVIG ,可能HCG 翻倍可以,但最終仍可能得到空包蛋,就是沒有心跳
Thumbnail
2024/05/05
#TNF問題 在過去這段時間,繼續處理特殊的免疫懷孕問題。有些媽媽的數字和操作手法,可以提供借鏡,驗證了 [少不如多] 。 本篇主要寫TNF 處理方案 ,跟現行的做法竟然多有出入需要更多驗證,但可以試試看。
2024/05/05
#TNF問題 在過去這段時間,繼續處理特殊的免疫懷孕問題。有些媽媽的數字和操作手法,可以提供借鏡,驗證了 [少不如多] 。 本篇主要寫TNF 處理方案 ,跟現行的做法竟然多有出入需要更多驗證,但可以試試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如果我的朋友是婦科醫生,我會這樣問她⟫,作者是韓國的一位婦科醫生,她在網路上分享一些在診間發生的事,主要是孕期、產後,以及一些婦科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很多人獲益良多,讓她深刻地感覺到,那些被她視為是「常識」的東西,居然是很多患者感到不安和恐懼的來源。
Thumbnail
這本⟪如果我的朋友是婦科醫生,我會這樣問她⟫,作者是韓國的一位婦科醫生,她在網路上分享一些在診間發生的事,主要是孕期、產後,以及一些婦科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很多人獲益良多,讓她深刻地感覺到,那些被她視為是「常識」的東西,居然是很多患者感到不安和恐懼的來源。
Thumbnail
「醫師,我女兒來月經了!」王媽媽牽著小女孩進到診間,一臉驚慌地說。 「現在幾年級?」醫師問。 「小學二年級。」 因為年紀很小就來月經,小女孩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會非常緊張、非常害怕。那位小女孩還以為得了不治之症,哭了好久。
Thumbnail
「醫師,我女兒來月經了!」王媽媽牽著小女孩進到診間,一臉驚慌地說。 「現在幾年級?」醫師問。 「小學二年級。」 因為年紀很小就來月經,小女孩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會非常緊張、非常害怕。那位小女孩還以為得了不治之症,哭了好久。
Thumbnail
★東京表參道人氣婦產科醫師全新力作, 最完整的女性更年期自我照護手冊。
Thumbnail
★東京表參道人氣婦產科醫師全新力作, 最完整的女性更年期自我照護手冊。
Thumbnail
內文簡介 1. 前言 2. 排卵問答 3. 月經詳解(附解答) 4. 就醫時機 前言 大家好,熱愛婦產科的大象醫師又來了 月經月經,是世界上將近一半的人都會遇到的月事 英文叫做Menstruation或Menstrual period 口語一點說叫period 月經來口語說就是On my perio
Thumbnail
內文簡介 1. 前言 2. 排卵問答 3. 月經詳解(附解答) 4. 就醫時機 前言 大家好,熱愛婦產科的大象醫師又來了 月經月經,是世界上將近一半的人都會遇到的月事 英文叫做Menstruation或Menstrual period 口語一點說叫period 月經來口語說就是On my perio
Thumbnail
造物主將一個稱為子宮的器官放在女性的體內,是賦予她一個權利和能力,她將能透過這個器官感受宇宙誕生那一刻的喜悅,並透過他無限生殖、繁衍眾多,直到她氣力用盡的那一天。
Thumbnail
造物主將一個稱為子宮的器官放在女性的體內,是賦予她一個權利和能力,她將能透過這個器官感受宇宙誕生那一刻的喜悅,並透過他無限生殖、繁衍眾多,直到她氣力用盡的那一天。
Thumbnail
★如果在進入更年期之前,能對它有足夠的認識與準備,就可在心理上較快地適應更年期機體內環境的變化,從而避免或減少各種症狀的發生,平安渡過更年期,順利邁進健康的老年生活。
Thumbnail
★如果在進入更年期之前,能對它有足夠的認識與準備,就可在心理上較快地適應更年期機體內環境的變化,從而避免或減少各種症狀的發生,平安渡過更年期,順利邁進健康的老年生活。
Thumbnail
如果不是因為備孕,我可能永遠不會想讀《女性私身體》,也不會認真觀察自己的身體因應內在與外在的改變而產生的各種變化。 這篇文章我統整了《女性私身體》提到的備孕重點並加入我的經驗,一方面給未來要生第二胎的自己快速回顧,也希望可以幫助有備孕需求的朋友。
Thumbnail
如果不是因為備孕,我可能永遠不會想讀《女性私身體》,也不會認真觀察自己的身體因應內在與外在的改變而產生的各種變化。 這篇文章我統整了《女性私身體》提到的備孕重點並加入我的經驗,一方面給未來要生第二胎的自己快速回顧,也希望可以幫助有備孕需求的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