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活動紀實.12/25《家是個張力場》無論如河新書分享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週五聖誕節下午,在無論如河書店有個溫暖的「粥會」,大家吃著粥,一起聊天享受溫馨的午后。晚上6:00,書店工作人員在會場裝上投影布幕,《家是個張力場》的作者夏林清老師和兩位協同作者江怡臨、范文千也都來到了現場。

(左)江怡臨、(中)范文千、(右)夏林清

(左)江怡臨、(中)范文千、(右)夏林清

文千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就讀大學社工系期間,實習時中遇到了許多精神病人,他會反思精神病人為何只能每天吞藥丸過生活,活得那麼痛苦?同樣是面對自身身心的複雜感知,文千對照起自己的媽媽,在與無形界裡諸多旁人看不見的訊息互動時,仍能保有自己的判斷與因應之道。文千不禁反覆想,這裡面究竟還有多少可以探究的道理,而不是一籮筐就把人說成是精神病。

(左)范文千媽媽、(右)范文千

(左)范文千媽媽、(右)范文千

協同作者范文千提到了媽媽的日本混血背景。戰後的台灣,仍有許多的日裔軍人、日僑、灣生滯留,乃至二二八事件前後的幾波遣返,都還有為數不少人(被迫)選擇潛伏在台灣,隱姓埋名、變造身份。其中的許多人,終生夾纏在戰爭與移民、殖民政策之間,一輩子都在問「我是誰?」同樣是日本人小孩的媽媽,也經歷著這個疑問。後來文千的媽媽也上台現身說法了。她提到,還是嬰兒的自己在爸爸過世後,被棄置路旁,深水派出所的警官、職員們發現了,大家都紛紛願意照顧這個孤兒,王老虎(後來文千媽媽的養父)因為家中只有一個小孩,就自願出來認了這個女娃兒。眷村裡在物質匱乏中互相扶持的情感,經由文千媽媽的口,今日第一次說出:「我是被他們一起養大的,我有很多個爸爸媽媽。」並將身世說的更明白:「我養父告訴我,他是因為我長得很像他女兒,才堅持要養我。而且他大陸的那個女兒,也是收養的。」這是怎樣的一種底邊相連的情感!

范文千

范文千

後來,媽媽在養父照顧中長大。但在那個戰後的年代,文千媽媽除了要面對養母的管教,亦要躲避村子裡會欺負小孩的退伍老兵的欺凌,文千的媽媽為了生存也因此發展出極為敏感的身心感知能力;在流離當中,媽媽已然破碎與失根的奇異身世,是透過夜晚作夢時,過世養父與仙佛菩薩的安慰與示警,才讓自己一路挺過許多難關。比方,文千媽媽亦曾因為養父託夢,簽了當時的大家樂、六合彩並中獎,得到一小筆獎金,因而改善了生活中的困境。(後來現場讀者回應,在那個年代,有不少人的家都經歷過「神明或祖先在夢裡報名牌」的歡樂與哀愁!)

缺席的父親
江怡臨

江怡臨

協同作者江怡臨,提到自己的父親似乎被人理解為『缺席的父親』。

在這晚的分享會上她說到,父親一直覺得男人就是要賺很多錢,讓家人生活無虞。因此為了賺錢總是早出晚歸,或開大貨車南北跑車,好幾天才回家。父母離婚後,爸爸每年和小怡臨見一次面,他是這麼想要跟小怡臨在一起,卻總是話沒說幾句就又離家去跑計程車賺錢。

爸爸心中一直期待可以一家人住在一起,那才是一個家。當爸爸回花蓮後,有次中了二十萬的六合彩,他立刻想到用這筆錢來蓋個鐵皮屋,讓兒女們都可以回來一起住。爸爸的這個期待,對於在台北打拼生活的怡臨來說,是一種壓力與負擔。她感受到爸爸對於一家團聚的期待,卻又感受到自己無力回應這份期待的壓力,也感傷爸爸的這個想望是一個難以企及的夢。他一生努力賺錢,不在意自己的享受與個人的生活品質,只想要有個家,家人們可以無憂過生活,而最後,他卻只有一間空蕩蕩的鐵皮屋陪伴著他。

對於與父親糾葛的痛苦,在研究所時,看到同學瑞云的文本時,怡臨對父親的金錢至上有了更寬闊的理解。在《家是個張力場》的106頁,怡臨引述:

「小時候,看著你赤掌奮力打我的臉,讓我儘管痛恨你與你資本累積的邏輯,對你說過:『要斷絕父女關係。』卻也看見你被階級規則擺玩的痛苦!打我的同時彷彿你是在攻擊自己的手。」

爸爸全心奉行的資本累積邏輯,不曾幫助他脫貧翻身,反而被這套邏輯踩在泥地裡難以翻身。怡臨看懂了爸爸的痛苦,以及自己與父親相處時,無法相互靠近的原因。這個資本邏輯的規則讓親人間的情感,在金錢累積的擺弄下只能彼此疏離。

怡臨看到爸爸的夢想一直破滅,以致於從65歲起,爸爸不斷地覺得自己就要往生了,這個人世間,他是片刻都不想再活了,因此每一次的通話,爸爸都在交代後事,彷彿完成了這個儀式,他就能離世了。看著活的這樣無望的父親,怡臨非常的心疼,卻又無能為力,剛從研究所畢業的她,生活費、學貸總總花消,她也承接不了父親的生活。

後來結婚後,在先生的支持下,生活終於安頓下來。前幾年,爸爸生病,怡臨跟先生決定接父親一起同住。相隔三十年的再次同住一個屋簷下,怡臨有了不一樣的角度在看待父親的存在,以及她們重續的父女關係。

江怡臨

江怡臨

她發現,爸爸在先生下班後,都會主動打開房門跟先生打招呼。而先生也很高興回家時,爸爸是這樣的歡迎他。怡臨才發現原來這兩個男人都有一個家的夢,也很欣慰父親終於在晚年,享受到了有家的感覺。

當我們把家看成田野場,這個田野的不只有一個單純女兒,而是讓父親也參與其中,共築故事。怡臨很開心能透過書寫與社會性視角的挪移,讓她在多年後,可以有一個內在的涵容度,讓這父女關係有了新的轉化。

這看似『缺席的父親』,但其實,在怡臨的內在一直都帶著父親的情感與對家想望,那份情感是這麼的濃烈巨大,在她心中父親一直都在。而她也看到了父親時時刻刻都把家人放在心裡思念,他不曾離開他的父職,這個『缺席的父親』的標籤太狹隘,而不足以形容這樣一個為家拼盡一生的男人。


家庭解壓縮


夏林清老師

夏林清老師

夏林清老師則說,是學生們給自己進入勞動家庭的機會,從前的家庭總是死命賺錢給小孩,就像怡臨的爸爸,一輩子辛苦,只想要女兒過得好。

夏老師曾在1987年在輔大心理系開了兩年的「家庭治療」,後來改成「家人關係與個人發展」,力圖跳脫西方式的家庭治療觀念。她認為家庭碎片足以讓人有前進的動能,碎片雖不等於真實,但可去認識家庭的人、事、物。

她回想起早年對輔大的印象,總覺得輔大都是出胡因夢一樣的美女,直到後來進入輔大諮商室工作,發現很多學生都是工人家庭背景。在聽學生講家的經驗時,夏老師就在思索該如何幫助學生去瞭解自身家庭,如此,學生會知道社會的工業化會如何形塑自身的家庭,以及自己的困境。

一如夏老師在書中用的詞:「解壓縮」,面對壓縮在家內的種種情緒,需要時間、機會,讓其背後的社會脈絡「解壓縮」出來。就好像怡臨的書寫,以及她從接連的兩場新書分享會,已經翻轉了兩個名詞:「家暴目睹兒」、「缺席的父親」。

攝/趙士尊

現場坐滿了讀者

現場坐滿了讀者


夏老師為讀者簽書

夏老師為讀者簽書


《家是個張力場》

《家是個張力場》

博客來

學思行

心靈工坊

誠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163會員
201內容數
2025/05/02
  有些人,譬如蘇珊,對他們來說,一次安排完美的介入或深度對談就可以成全他們的需要,這樣的人算是少數。一般來說,我不提倡短時間治療,説老實話,這種一次性的面會在我看來算不上是完整治療。沒錯,長期以來我都強力主張長期治療。之所以如此理由很多,最重要的是,我最在意的是幫助人們真正了解自己,而這是要花很多
Thumbnail
2025/05/02
  有些人,譬如蘇珊,對他們來說,一次安排完美的介入或深度對談就可以成全他們的需要,這樣的人算是少數。一般來說,我不提倡短時間治療,説老實話,這種一次性的面會在我看來算不上是完整治療。沒錯,長期以來我都強力主張長期治療。之所以如此理由很多,最重要的是,我最在意的是幫助人們真正了解自己,而這是要花很多
Thumbnail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全員親爹娘變養父母
Thumbnail
全員親爹娘變養父母
Thumbnail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作者: 范琪斐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2/08/31 語言:繁體中文 疫情這2年,很多滿滿溫度及調研的好作品問世,或許在沉潛閉關的時刻,有些人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這是一本不硬卻滿滿後勁的書,咀嚼著咀嚼著酸甜苦辣、五味
Thumbnail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作者: 范琪斐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2/08/31 語言:繁體中文 疫情這2年,很多滿滿溫度及調研的好作品問世,或許在沉潛閉關的時刻,有些人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這是一本不硬卻滿滿後勁的書,咀嚼著咀嚼著酸甜苦辣、五味
Thumbnail
「我母親是鄉下長大的孩子。純樸,沒心機。母親五專畢業後,從南部來台北謀生。在邱家的公司當會計。母親年輕時,長得端莊秀麗,被學校剛畢業,等著出國留學的小老闆看上。父親開著敞篷小跑車,帶著她繞著台灣玩了一圈,不久,就出國念書,從此音訊斷絕。
Thumbnail
「我母親是鄉下長大的孩子。純樸,沒心機。母親五專畢業後,從南部來台北謀生。在邱家的公司當會計。母親年輕時,長得端莊秀麗,被學校剛畢業,等著出國留學的小老闆看上。父親開著敞篷小跑車,帶著她繞著台灣玩了一圈,不久,就出國念書,從此音訊斷絕。
Thumbnail
自從知道陳健東的存在,讀了那三封信,又覺得,媽媽應該是幸福的。竟神往她曾擁有的,若有似無,悠長深遠的愛情。 往陽明山的路上,雖然我們的心思還在同一件事上,但我們隨意談著不相干的事。好像做麵包的麵團,需要放入冰箱一段時間,讓它發酵,才能繼續。 他把車子停到停車場,很自然地牽著我的手,一起步行到觀景台。
Thumbnail
自從知道陳健東的存在,讀了那三封信,又覺得,媽媽應該是幸福的。竟神往她曾擁有的,若有似無,悠長深遠的愛情。 往陽明山的路上,雖然我們的心思還在同一件事上,但我們隨意談著不相干的事。好像做麵包的麵團,需要放入冰箱一段時間,讓它發酵,才能繼續。 他把車子停到停車場,很自然地牽著我的手,一起步行到觀景台。
Thumbnail
「再復有一輛小車兒掠過,又墮下一塊粉泥來。他這個家現陣跟他的此椽破宅相似,壞爛不能收整」。
Thumbnail
「再復有一輛小車兒掠過,又墮下一塊粉泥來。他這個家現陣跟他的此椽破宅相似,壞爛不能收整」。
Thumbnail
庄司廣ㄧ非常節制地,在台南這一家的的系譜裡,一一陳述人與人相處之間的差異,並不亞於台日的間隙。 但他對於解決這些煩惱的終極手段,在小說的結尾明白地藉由這對夫婦的同心同意,感動了讀者。 他並不企圖侃侃而談大道理,這些我們都曾耳聞卻未曾經歷的掙扎,都只是庄司的思想之棋。
Thumbnail
庄司廣ㄧ非常節制地,在台南這一家的的系譜裡,一一陳述人與人相處之間的差異,並不亞於台日的間隙。 但他對於解決這些煩惱的終極手段,在小說的結尾明白地藉由這對夫婦的同心同意,感動了讀者。 他並不企圖侃侃而談大道理,這些我們都曾耳聞卻未曾經歷的掙扎,都只是庄司的思想之棋。
Thumbnail
聽音樂的人都希望杜比音響環繞,閱讀、談心的人,何嘗不希望浸淫在一種立體環繞式的人文與自然氛圍,享受著與知識、與故事的純然互動?1月12日剛開幕的翫雙溪書苑,就是這樣一個天地,店長說,她為書苑選址的條件,是「離市區一小時、火車可到、有山有水但不是風景區」。於是落腳雙溪了。1月16日,迎來第一場新書分享
Thumbnail
聽音樂的人都希望杜比音響環繞,閱讀、談心的人,何嘗不希望浸淫在一種立體環繞式的人文與自然氛圍,享受著與知識、與故事的純然互動?1月12日剛開幕的翫雙溪書苑,就是這樣一個天地,店長說,她為書苑選址的條件,是「離市區一小時、火車可到、有山有水但不是風景區」。於是落腳雙溪了。1月16日,迎來第一場新書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