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家變(含劇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再復有一輛小車兒掠過,又墮下一塊粉泥來。他這個家現陣跟他的此椽破宅相似,壞爛不能收整」。
青春殘酷失落史
小說由父親失蹤說起。表面是主角范曄尋父,當中穿插卻佔大部分篇幅的父子相處片段才是主菜。作者不時加入尋親廣告來「提醒」讀者思考:你又知道了這個家庭的更多事了,那為甚麼父親會出走?父親會回來嗎?最後,作者沒有給出答案,人間很多事也沒有答案,畢竟連母親也習慣了父親不在的日子。
作者細膩地書寫范曄的心理活動、喜怒哀樂。我很喜歡毛毛(主角小名)一次獨留在家,想到新聞中恐怖的殺人魔而做出各種可笑的舉動,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午夜凶鈴〉,結果好一段時間對電視產生陰影的往事。又有毛毛情竇初開,愛上小表姐,卻因家事無法再相見的茫然悵失;爾後他偷翻二哥的成人小說,卻因那是文言文而只好作罷,同樣趣味盎然。
我們可以把《家變》看待成「成長小説」。毛毛由少兒到當家的心路歷程,讓痛着長大的讀者於心有戚戚。最殘忍莫過於毛毛兒時十分景仰父親,覺得他很高大,有學養,對於父親所講法國精美的器械也有着無限憧憬;長大後卻發現爸爸其實很矮小,癟了一條腿,沒有出國留學,世上也未曾發明可以把人立刻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機器。我們成長中也遇過,長大後才發現這個世界不如想像中美好。讀者就如重讀了一次自己的失落史。
家中長久以來的貧困是令范曄漸漸討厭家庭的主因,然而作者也故意在各種裉意中加入零星温韾愛暖,畢竟對家人的感情不能非黑即白。同一個家庭環境,毛毛曾經感激父母即使貧窮,仍願意為自己犠牲一切;後來站到憤世嫉俗這角度來看,就變成「窮人生仔正___」。近年有不少關於隔代貧窮的討論:人權、天職、繼承意志、遺傳痛苦… …每個人生或不生孩子都有自己的理由,書中父親已承受了他窮仲要生的後果——大兒子、二兒子相繼出走,又受小兒子精神虐待。(書中沒有明言父親出走的原因,甚至沒有說明父親是否離家出走)
「任何文學作品的讀者,理想的速度應該在每小時一千字上下。一天不超過二小時。」
慢的文字,文字的慢
王文興本人是個提倡慢寫——慢讀的文學家。光這242頁,他就寫了七年。對我們來說,一小時只讀一千字固不可能。因此,作者用艱澀的文字逼你慢下來,咬嚼推敲,一天也實在無法多看。
例如這段記主角一家郊遊:
「他走下微有晨露之艸堤,停止於似長戟般的艸莖與羊齒葉之內,遠矚遙遠的青草廣場。晨露似草地上發冒的毿毿白毛。」
「艸堤」、「毿毿白毛」都是生僻用法,但又不至要查字典才能理解。作者大量用上這類陌生的書寫,令讀者必須慢下來才能好好想像箇中畫面。
然後作者在書後愈寫愈冗贅,幾近虐待讀者:
「父親他讓他的媽媽去給他添了一碗新盛的飯。他底父親這時隨着又把他的面前的一個菜盤子牠一整個兒均給擧了起來,傾瀉那黝黑深黑的菜汁到他自己的白玉一樣的白米飯裏去。」
中文老師看到這個段落,首先刪去各個他她牠,搞清楚句子主語;其後黝黑深黑刪去一個;白米飯也改為「米飯」,因「白玉」已強調飯之雪白。
冗長的筆法進一步減慢讀者的閱讀速度,也削減了我一天能讀書的時間,正合王老心意。而愈來愈長這個變化可能由寫作跨度長所致。試想想,七年可以把一個未變聲的肥仔養成姜濤,那麼作者筆法改變也無可厚非。
後記
我在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購得此書。王文興在書中所述的日式老房子就是紀州庵。後來推薦一個朋友到訪此處,她還遇上王老本人,索了個簽名。一邊讀,一邊回想遊台的日子,「思鄉」之苦不堪言。
2015年,初訪紀州庵
2017年,再訪紀州庵
又,本文一千四百餘字,在MS word的統計,寫了196分鐘。這個世界太急,上一分鐘安心出行,下一秒又打仗了。我們這些追不上時代的平民,只能以慢打快,自欺欺人。
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孔子身處於人民流離失所,年老時能吃上肉類是一個理想的時代。夫子本人大半生也在「造次顛沛」中度過,說不上舒適安逸。然而,他得享七十多長壽。在沒有疫苗,不用擔心「使乜驚吖」(其實好驚)時,他做了甚麼來養生?
Bilal大約10年前由巴基斯坦嚟到香港,中文又唔識,英文又唔識,只係識講佢嘅母語烏都語。六年嘅中學生涯之後,佢DSE考得唔好,但又好想讀書,於是問過校長意見後,決定去IVE讀基礎文憑。
「每天進步1%,一年後會進步37倍。」 道理誰都懂,大家都知道培養好習慣才好結果;放縱壞習慣成長會有壞後果。但是,人的自制力太弱了,想像中鋼鐵般的意志,往往只能維持三四天(三四個月已是很厲害了吧),什麼熱情都會燃燒殆盡。
通常飛髮鋪嘅旺季都係農曆新年前,除咗因為想恤個靚髮見親戚朋友,仲因為過年後剪髮會有「剪斷發財路」嘅意思。以前飛髮鋪仲會喺臨過年前加價。 冇諗過而家到初八、初九,飛髮鋪又迎來另一個「旺季」。 今日我哋講下「頭髮」嘅文化意義。
孔子身處於人民流離失所,年老時能吃上肉類是一個理想的時代。夫子本人大半生也在「造次顛沛」中度過,說不上舒適安逸。然而,他得享七十多長壽。在沒有疫苗,不用擔心「使乜驚吖」(其實好驚)時,他做了甚麼來養生?
Bilal大約10年前由巴基斯坦嚟到香港,中文又唔識,英文又唔識,只係識講佢嘅母語烏都語。六年嘅中學生涯之後,佢DSE考得唔好,但又好想讀書,於是問過校長意見後,決定去IVE讀基礎文憑。
「每天進步1%,一年後會進步37倍。」 道理誰都懂,大家都知道培養好習慣才好結果;放縱壞習慣成長會有壞後果。但是,人的自制力太弱了,想像中鋼鐵般的意志,往往只能維持三四天(三四個月已是很厲害了吧),什麼熱情都會燃燒殆盡。
通常飛髮鋪嘅旺季都係農曆新年前,除咗因為想恤個靚髮見親戚朋友,仲因為過年後剪髮會有「剪斷發財路」嘅意思。以前飛髮鋪仲會喺臨過年前加價。 冇諗過而家到初八、初九,飛髮鋪又迎來另一個「旺季」。 今日我哋講下「頭髮」嘅文化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我們聽過很多離家的故事。爲了愛情離家出走,討厭家庭離家出走,都是因爲意見和家人不合而離家,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你有聽過爲了生存而離家嗎?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不再貧窮,爲了讓家人更加幸福而離家出走,最後卻從沒有幸福的結果。 這,就是我父親的故事了。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四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愉快的晚餐後,劉富安將衣物收進衣櫃後,疲累地躺在床上。 「呼!終於可以休息了。」劉富安想著之前跟父親談判要住到爺爺家的事情。 「在國外也是可以讀書,為什麼非要自己留下來?」因為父親要出差三年,原本計畫全家一起出國,很多事都準備好了,但兒子突然表明要留在本國讀書,不高興地質問著。
Thumbnail
1 他的親身經歷誠屬令人同情。 2 他和家人的關係糾結難解,剪不斷、理還亂,他多次懷疑過家人們所謂「孝道」,僅是他們自私的手段。親情、家人之間的界線、愛的表現該怎麼訂定,他們心中的糾葛也映照在我的心房,帶來說不盡的酸楚。 同時,我也不斷思考,他(范曄)的心裡到底受了多少傷,才忍心寫出「家是一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我們聽過很多離家的故事。爲了愛情離家出走,討厭家庭離家出走,都是因爲意見和家人不合而離家,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你有聽過爲了生存而離家嗎?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不再貧窮,爲了讓家人更加幸福而離家出走,最後卻從沒有幸福的結果。 這,就是我父親的故事了。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四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愉快的晚餐後,劉富安將衣物收進衣櫃後,疲累地躺在床上。 「呼!終於可以休息了。」劉富安想著之前跟父親談判要住到爺爺家的事情。 「在國外也是可以讀書,為什麼非要自己留下來?」因為父親要出差三年,原本計畫全家一起出國,很多事都準備好了,但兒子突然表明要留在本國讀書,不高興地質問著。
Thumbnail
1 他的親身經歷誠屬令人同情。 2 他和家人的關係糾結難解,剪不斷、理還亂,他多次懷疑過家人們所謂「孝道」,僅是他們自私的手段。親情、家人之間的界線、愛的表現該怎麼訂定,他們心中的糾葛也映照在我的心房,帶來說不盡的酸楚。 同時,我也不斷思考,他(范曄)的心裡到底受了多少傷,才忍心寫出「家是一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