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危險與書|安逸的無知是危險的蠶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生活一成不變,彷彿整個人被困在孤島上時,閱讀就是連向外面世界的通道。透過文字所搭建的橋樑,可以劃破時間與空間的阻隔,在過去與未來的河流中游動,於奇幻與現實之間來回穿梭。

然而有時候,書籍也能在平靜的日子裡敲響警鐘,在開拓視野的同時,讓人意識到自己對安逸生活的麻木與漠視。

生活其實不一定那樣幸福

對於身處在台灣,享受著自由與富庶的我們來說,或許很難想像在地球的某一處,有人得在糧食與性命之間做出抉擇,會有國家因為你對領導人的逝世不夠哀傷而將你逮捕,甚至還會有人來定期檢查家裡的電視,只為確保人民收到的資訊都在掌握之中。

raw-image

《我們最幸福》的確能讓讀者感受到幸福,在一個個脫北者的口中,貧窮、飢餓與空氣中瀰漫的恐懼,這是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不曾經歷過的一切,而這一切的危險卻並非那麼遙遠,兩千公里外的那個國家不只是新聞中的笑話,而是一條又一條在痛苦中生存的性命。

自然,這種生活差異所帶來的幸福感諷刺又可怕,但或許對於有些生活在北韓的人民而言,他們會認為自己的生活美滿又愉快,就如書本的閱讀一樣存在著觀點的差異。

視角的禁錮能否擺脫?

我還記得在國中的歷史課上,老師曾推薦了《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那是那名老師三年來唯一在課堂上提及過的作品,但班上真正去找來看的,或許只有我一個人。

無論是在課堂或是書本中所得知的歷史,我們大多是單方面的接受並認可,很少會去質疑與探究。可這本書的作者不同,他對於寫作時所用的觀點可說是小心翼翼,甚至避免使用「文明」、「興起」等字眼,為的就是排除掉屬於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

石器時代就一定比較落後?殖民地的土著就是比殖民者來得愚笨?面對「高端」的文化就應該欣然接受?在課堂上,我們嘲笑宋朝在外交上的孱弱,批評著明朝的鎖國政策,指責慈禧太后的專制與守舊,卻沒有想過這背後的一切,或許不是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raw-image

在《莊子》裡,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我們不是旁人,我們只能看到自己看到的一切,然而眼中的世界是否存在著偏差與固有的觀念,有賴你我的反思與檢視。

未來潛藏著無數危機

除了實際發生的歷史與社會外,在許多虛構情節的小說裡,也暗藏著作者對這個世界的警示。丹·布朗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位小說家,他的作品包括《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等等都是暢銷又火紅的作品。

不過事實上我最喜歡的,卻是他在大紅大紫前就寫完的《大騙局》一作,書裡的情節雖然是圍繞在一場因選舉而起的騙局之中,但其中有一段對於太空商業化議題的論述提到,若貿然將宇宙開放給民間業者,屆時巨大的廣告看板將在天空不斷閃爍,垃圾與屍體充斥在無重力的環境,甚至為了開採行星資源,會引起地球重大的災難。

儘管這是小說中的情節,但事實上在今年十一月,美國民營公司SpaceX便成功發射載著人的太空船升空,顯然太空商業化的時代已經離我們不遠,可我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了呢?

raw-image

書本裡記載的波濤洶湧、唇槍舌劍並不讓人感到威脅,真正的危險反而是對事物與議題的漠不關心,停止閱讀,代表停止求知的腳步以及對新事物的吸收,或許那才是真正的危險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最近在反思韓國電影「流感」!
avatar-img
非常人Cinna的沙龍
14會員
20內容數
2023/01/15
作為一個資深耽美讀者、晉江十年用戶 看過的作品實在是不勝枚舉 有時候甚至連自己有沒有看過都不確定 因此決定在這裡做一個記錄 順便作為推薦分享個大家 希望能有同好交流也歡迎反推作品給我~ *以下心得為個人觀後感,每個人口味不同,歡迎交流但請勿謾罵,另外介紹作品時可能會提及劇情,但會小心不爆雷,滿分十分
2023/01/15
作為一個資深耽美讀者、晉江十年用戶 看過的作品實在是不勝枚舉 有時候甚至連自己有沒有看過都不確定 因此決定在這裡做一個記錄 順便作為推薦分享個大家 希望能有同好交流也歡迎反推作品給我~ *以下心得為個人觀後感,每個人口味不同,歡迎交流但請勿謾罵,另外介紹作品時可能會提及劇情,但會小心不爆雷,滿分十分
2022/05/04
Netflix的新劇《Heartstopper》(戀愛修課)一上架,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追完,看到欲罷不能的我甚至找到了原著漫畫,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全英文的漫畫作品。 真實的歧視與浪漫的戀愛 與原著的差異之處 現代影視圈的多元化
Thumbnail
2022/05/04
Netflix的新劇《Heartstopper》(戀愛修課)一上架,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追完,看到欲罷不能的我甚至找到了原著漫畫,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全英文的漫畫作品。 真實的歧視與浪漫的戀愛 與原著的差異之處 現代影視圈的多元化
Thumbnail
2021/02/17
春節連假結束後的第一天,面對工作上的各種煩心事,因美好假期而帶來的喜悅可說是隨風飄逝,尤其當上司的刁難、同事的出包及客戶的要求接踵而來,此時的你即便內心有再多不滿的情緒,卻仍舊只能以笑容回應,這就是身為成年人的我們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1/02/17
春節連假結束後的第一天,面對工作上的各種煩心事,因美好假期而帶來的喜悅可說是隨風飄逝,尤其當上司的刁難、同事的出包及客戶的要求接踵而來,此時的你即便內心有再多不滿的情緒,卻仍舊只能以笑容回應,這就是身為成年人的我們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Thumbnail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Thumbnail
開門見山,這篇文就是要紀念我寫部落格滿兩周年了(灑花)!曾在〈一周年特輯〉中分享過我寫作的5個心法。這次兩周年特輯,我想來聊個特別的主題:閱讀的危險。
Thumbnail
開門見山,這篇文就是要紀念我寫部落格滿兩周年了(灑花)!曾在〈一周年特輯〉中分享過我寫作的5個心法。這次兩周年特輯,我想來聊個特別的主題:閱讀的危險。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體驗每種人生,不可能看完每一部電影、讀過每一本書、走遍地球上每一個角落。所以我們需要編輯眼前的選項,才不會被選擇拖累。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體驗每種人生,不可能看完每一部電影、讀過每一本書、走遍地球上每一個角落。所以我們需要編輯眼前的選項,才不會被選擇拖累。
Thumbnail
也是在偶然的情況下,在網頁上翻來找去看到推薦,點進去一看作者感覺還不錯,就把這書放進博客來的下次再買清單裡面,然後上圖書館的網頁去搜尋,看有沒有這本書可以借,很幸運的有。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跟我一樣用這樣的方式來看書,畢竟這種方式一來省錢二來省資源,實在沒有必要買了一大堆書,拿來家裡放著占空間,卻又不讀
Thumbnail
也是在偶然的情況下,在網頁上翻來找去看到推薦,點進去一看作者感覺還不錯,就把這書放進博客來的下次再買清單裡面,然後上圖書館的網頁去搜尋,看有沒有這本書可以借,很幸運的有。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跟我一樣用這樣的方式來看書,畢竟這種方式一來省錢二來省資源,實在沒有必要買了一大堆書,拿來家裡放著占空間,卻又不讀
Thumbnail
有時覺得書看太多會不會變成書獃子,工作太認真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正能量太豐沛會不會變成山達基。缺少改變的生活仍然會變,但那叫做變無聊。所以有時候需要一點出軌的刺激與不正經的幹話來調劑,譬如這本幹話滿滿的《我們幹過的蠢事》。
Thumbnail
有時覺得書看太多會不會變成書獃子,工作太認真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正能量太豐沛會不會變成山達基。缺少改變的生活仍然會變,但那叫做變無聊。所以有時候需要一點出軌的刺激與不正經的幹話來調劑,譬如這本幹話滿滿的《我們幹過的蠢事》。
Thumbnail
知識對我來說是一把雙面刃,知道得越多事情可以理解得更透徹,但知道得越多往往讓人更焦慮,這感覺很矛盾,但矛盾本身好像就是知識的特點。有人嘲笑知識焦慮是一種中產階級的自作多情,不過說來也是有趣,自作多情應該是人類本性裡的基因,相信自己是天選之人也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而能安穩地活著
Thumbnail
知識對我來說是一把雙面刃,知道得越多事情可以理解得更透徹,但知道得越多往往讓人更焦慮,這感覺很矛盾,但矛盾本身好像就是知識的特點。有人嘲笑知識焦慮是一種中產階級的自作多情,不過說來也是有趣,自作多情應該是人類本性裡的基因,相信自己是天選之人也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而能安穩地活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