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這篇刊登在ArXiv(康乃爾大學發行的電子開源期刊)上的報導指出,84個自然科學和近100個社會人文科學領域的開源(open access, OA)網路期刊都在網路上消失了。現存的900多個網路期刊也岌岌可危。
開源期刊是指對其發表內容並未設有任何閱讀屏障的期刊。比如說,沒有付費限制,可在線上免費閱讀;沒有訂閱限制,無需登錄會員資料即可取得全文等等。
開源期刊也有等級之分:
金開源(Gold OA)指的是期刊內容對讀者完全開放,但是對作者收取費用來支持出版社經營。
綠開源(Green OA)指的是作者所服務的機構(通常是大學或研究機構)自行將發表的文章收集整理起來,放在網頁上提供免費下載。
混合開源(Hybrid OA)指的是開源與閉源(closed access)皆有的期刊,只開放某些作者自行付費的文章為免費下載。
銅開源(Bronze OA)指的是只有在出版社網頁上免費下載,並沒有開放給其他平台。
鑽石/白金開源(Diamond/platinum OA)指的是對作者和讀者都免費的期刊(完全佛心....),這些期刊的經費來自大型基金會,慈善家,政府和研究機構等的支持。
黑開源(Black OA)指的是一些未經授權的數位盜板平台(真的是做黑的....),這個就不好說了....(意者請私訊....)
自2009到2019間,開源期刊數量三倍成長,其中有些已停刊但還沒消失,這種情況通常會維持大約10年,然後就真的完全消失了。雖然這些期刊大多是研究機構或是學術學會自己發行的,不是什麼大型的重要出版社,但仍然是學術文章完整性的一大缺口。
2021年1月歐洲國家要開始執行的新規定中,已經正式將保存學術文章的經費列入研究基金的強制項目當中。然而目前所有14,068個期刊當中,只有約1/3願意長期保存期刊內容(有一些商業單位提供期刊付費的內容保存服務,另外,大學聯合發起的Public Knowledge Project Preservation Network則免費提供服務)。
對於保存開源學術文章到底是那一方的責任,出版社,作者,圖書館還是大學,大家還沒有一個共識。開源學術文章對大眾讀者是免費的,若對作者也不收取費用,那麼保存學術文章對於這樣的出版社來說,的確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圖書館的預算年年下修,也不見得能維持保存學術文章的費用。有些文章可以保存在作者服務的大學資料庫中,但也不是所有大學都有這樣的資料庫,作者們也不見得都會保存一份在裡面。
義大利期刊編輯,安抓.馬雞的力(Andrea Marchitelli)表示,保存學術文章是一項耗時的工作,有時候還不如將文章添進大學書目資料庫就好,反正歐洲那些研究基金機構只用書目來評估大學的表現。
ArXiv的這篇研究由芬蘭漢肯大學的賣糕.拉鎖(Mikael Laakso), 德國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 應該不好翻成免費大學啦....)的粒沙.馬的阿嘶(Lisa Mathias)及德國古廷根大學的那就摳.醬(Najko Jahn)針對消失的期刊做偵查,共有176個期刊至少有一期是開源的,而目前搜尋不到的文章佔50%以上。利用網路內容的歷史記載(the Internet Archive’s Wayback Machine),作者發現這些期刊平均在開始發行文章之後存活了6年,建基在50個不同的國家,大多是高收入國家,而且只發行英文版。
賣糕先生強調,開源期刊是學術發表的未來驅勢,這份研究指出,也許我們應該要多花點心力去探究可能造成問題的部份,也只有這樣才能讓開源出版模式更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