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減法的一年|堆肥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1是我的減法人生年,其中的一項目標是降低垃圾產生。
在台灣長大養成的好習慣,我一直都有做居家垃圾分類。紐約市的垃圾分類規則相對簡單:公寓大樓裡面的回收桶就是紙類一桶,然後塑膠、金屬、玻璃等製品另外一桶。不能丟進回收桶的,就全部當成垃圾處理。這其中包括了沒有食用完畢就被丟棄或來不及烹調就壞掉的食物,還有食物不可食用的部分(像是果皮和骨頭)和殘渣。
根據紐約市政府衛生局的統計:在紐約,每年約有100萬頓的食物被當成垃圾丟棄。這些食物進入垃圾掩埋場,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加劇氣候變遷。全球棄置食物所造成的溫室氣體佔總排放量 的8%。
為了減少垃圾,我選擇從更妥善地處理廚餘開始。我開始研究在紐約可行的處理方式。
美國不像台灣,沒有用廚餘製作動物飼料的慣例,較常見的做法是回收後作為堆肥 (compost) 或再生能源。因為地廣,很多家裡有院子的人可以在自家放置 compost bin,製作堆肥,用來滋養院子裡的植物。美國也有一些州並不回收廚餘,而是在住家裡的水槽裝有食物絞碎機 (garbage disposal unit),可以直接將廚餘到進水槽絞成細小碎片後沖入下水道。
人口密集的紐約市裡公寓大樓居多,要在家裡自製堆肥困難度太高:空間和衛生都是挑戰。也因為下水道系統無法負荷,所以食物絞碎機在紐約是禁用的。大部分忙碌的紐約客們,就只好把廚餘當成垃圾處理。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紐約客願意多花一些力氣來做 compost,而紐約市也有環保組織定期定點提供大型 compost bins,讓民眾可以把自家的廚餘拿到收集點處理。
這類的服務通常都會和農夫市集 (farmers market/greenmarket) 一起。露天的農夫市集,本地農家會在各自的 booth 裡販售各類農產品;而大型 compost bins 就會放置在市集的某個角落,供民眾棄置廚餘。
圖為紐約最有名的 Union Square Greenmarket (photo from GrowNYC)
我上網查詢了之後,發現離我最近的兩個點:一個是我家附近的步行約10分鐘左右的公園,每週六就有農夫市集和廚餘回收點,星期天則是在一個距離我四站地鐵或步行約半小時的社區也有農夫市集和廚餘回收。
我家附近的 Fort Greene Park Greenmarket 廚餘回收點
紐約的 greenmarkets 和 Compost Program 主要由 GrowNYC 這個組織規劃營運。對於可以在回收點丟棄,用作 compost 的品項有明確的規定,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回收:像是動物性的食物和殘渣,包括奶蛋製品(除了蛋殼)就不接受回收,或是油膩的食物也不接受。因為這些東西容易產生惡臭、引來蚊蟲蒼蠅,也會減慢物質分解和堆肥產生的過程。
因為原則上一週只能回收一次(除非我要在週間搭地鐵到更遠的回收點),如何在一週中保存廚餘就變得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回到減少廚餘產生的初衷。在食物採買前有更詳細的規劃,少量購買,避免放一堆食物在冰箱裡來不及吃完就不新鮮必須丟棄。而且在吃東西的時候,也要更留心,不要剩食或在碗盤留下殘渣。像是蔥薑蒜這些配料,坊間說法可以增強免疫力,疫情中是我補貨補最勤的,做菜時下手也都沒在客氣的,常常吃完飯盤子裡面留下一堆配料。現在因為規定自己在家做飯、吃飯一定要把碗盤清空,所以就不能繼續走豪邁路線,下手前要先想兩秒鐘!
在保存方面,我第一週是選擇用裝沙拉塑膠盒來裝廚餘,然後把盒子冰在冰凍庫中,避免產生異味。結果一個盒子裝不夠,還是追加了一個塑膠袋。然後在週六上午攝氏零下的室外溫度中,將冰凍的廚餘帶去回收!初體驗,成功!
我的冰凍廚餘,沒有產生氣味。成功!
同時我也繼續研究其他居家廚餘的保存方法。然後下手投資了一個竹製的小型居家廚餘桶。這款廚餘桶的設計是 countertop,標榜可以直接放在流理臺上室溫保存。
我的居家廚餘桶
蓋子裡面有一層可替換式碳濾網除臭(黑色的那一層)
它避免異味產生的方式是在蓋子裡面有一層可替換式的 carbon filter(碳濾網)。
只是因為我的小公寓在寒冷的紐約冬天是開暖氣不開窗的,我還是有一點擔心室內的氣味,目前我是把這個新玩具放在冰箱裡面保存。
另外,茶葉和咖啡渣都有除臭的功能。我家裡剛好有一些擺了很多年的茶葉,丟了可惜,但是要我泡了喝下去,用想的都覺得肚子怪怪的。剛好用這個機會,每週放一些到廚餘桶裡回收又除臭,讓它們發揮最後的剩餘價值。(然後也警告自己,今年回台灣不准再買茶葉了!)
就這樣,在這減法的一年,我開始了我的堆肥人生!

相關資訊: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eri B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我為自己訂下了年度挑戰——減法的一年! 減法的一年並不是我的發想,而是我閱讀了 《The Year of Less》 這本書之後,想要嘗試仿照作者的計畫進行的挑戰。
每年年末的社群媒體上總是充滿了年末回顧和新年新希望。而 2020 年,大家的文字或許是歷年來相似程度最高的:感恩並慶幸我們還活著、還健康;對新年的期許也簡單到只希望 2021 會是比 2020 更好的一年。
2021,我為自己訂下了年度挑戰——減法的一年! 減法的一年並不是我的發想,而是我閱讀了 《The Year of Less》 這本書之後,想要嘗試仿照作者的計畫進行的挑戰。
每年年末的社群媒體上總是充滿了年末回顧和新年新希望。而 2020 年,大家的文字或許是歷年來相似程度最高的:感恩並慶幸我們還活著、還健康;對新年的期許也簡單到只希望 2021 會是比 2020 更好的一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生廚餘~找台廚餘機好像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我還不確定要不要買 以零廢棄的概念+環保省電的概念 當然是先不要買 我有先做功課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7BVxwVhEc 還有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聽到同事分享家人怎麼浪費 新鞋子採到狗屎,只穿一個星期的新鞋就丟掉。 吃了一口的零食,不是想像的味道,也是丟掉。 我發現,我們的垃圾愈來愈多,產品愈賣愈多,東西愈買愈多,環境沒有變比較好,物慾也沒有因此解決。 重點是心境 地球只有一個,土地汙染後就不能用了。 近期看了一些零廢棄的網路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幸福這件事啊,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就像一杯熱茶,需要慢慢品嚐。我們來聊聊那些能讓我們感到幸福的小秘訣吧。 幸福的定義 幸福不是只有笑出來的那一刻,而是內心的充實和平靜。想像一下,在陽光明媚的午後,坐在自家陽台上,喝著喜歡的咖啡,那種感覺——那就是幸福。它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還有和家人朋友在一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Thumbnail
多年前,仍居住在蘇州時,「扔東西」是一件容易的事:紙類和瓶瓶罐罐拿給想收集去賣錢的清潔阿姨;淘汰下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讓同事寄回鄉下給他們的親戚;讀過的書和雜誌也有愛書人願意收。任何物品只要是功能仍完整,就一定有人不嫌棄,想接收,即使是壞掉的電器也有人願意接收後再拿去修理。 我不必費什麼力氣就能幫家
Thumbnail
構圖上的簡潔 及色彩運用上的簡潔 以上是一種構圖美學 也是 “減法美學”   有時候主角色彩單一時 若是背景色彩複雜 那主角很容易被搶去光環 上圖的柿子是經過色彩設計 使用灰色系容器、灰色桌面、灰色背景 只是為了凸顯主角並降低色彩干擾
Thumbnail
全美最啟迪人心的跟領域教授,帶你發現「少,才更好」。 Leidy Klotz(雷迪.克羅茲).先覺出版.2021/09.甘鎮隴譯. 推薦給: ❦ 想知道「減法」怎麼不是變弱?而是更有力量!的人。 ❦ 想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執行「減法」,增加「力量」的人! 這本書內容分為兩部分,Par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像之前月光也經歷過莫名就很想吃串燒的時候,也經歷過晚餐後還想要喝點飲料的衝動。這原因到底是身體真正想去吃喝,還是心裡感到疲乏想要來點刺激?總之,就是有可能會忽然特別想要來點不一樣的。經歷過這段時期後,心理上也就更能接受這樣的飲食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斷食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清楚的記得,當改變早餐的內容之後,體重就從先前的瓶頸,慢慢往下降了兩公斤左右。在一樣持續運動的前提下,僅是改變早餐,就可以有成果出現,代表控制吃的食物,會比加強運動還要有效。當然,在那段時期,也經歷過在等中餐前餓到不行的感覺。等到習慣早餐少吃一點後,再來是晚餐的飯量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生廚餘~找台廚餘機好像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我還不確定要不要買 以零廢棄的概念+環保省電的概念 當然是先不要買 我有先做功課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7BVxwVhEc 還有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聽到同事分享家人怎麼浪費 新鞋子採到狗屎,只穿一個星期的新鞋就丟掉。 吃了一口的零食,不是想像的味道,也是丟掉。 我發現,我們的垃圾愈來愈多,產品愈賣愈多,東西愈買愈多,環境沒有變比較好,物慾也沒有因此解決。 重點是心境 地球只有一個,土地汙染後就不能用了。 近期看了一些零廢棄的網路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幸福這件事啊,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就像一杯熱茶,需要慢慢品嚐。我們來聊聊那些能讓我們感到幸福的小秘訣吧。 幸福的定義 幸福不是只有笑出來的那一刻,而是內心的充實和平靜。想像一下,在陽光明媚的午後,坐在自家陽台上,喝著喜歡的咖啡,那種感覺——那就是幸福。它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還有和家人朋友在一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Thumbnail
多年前,仍居住在蘇州時,「扔東西」是一件容易的事:紙類和瓶瓶罐罐拿給想收集去賣錢的清潔阿姨;淘汰下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讓同事寄回鄉下給他們的親戚;讀過的書和雜誌也有愛書人願意收。任何物品只要是功能仍完整,就一定有人不嫌棄,想接收,即使是壞掉的電器也有人願意接收後再拿去修理。 我不必費什麼力氣就能幫家
Thumbnail
構圖上的簡潔 及色彩運用上的簡潔 以上是一種構圖美學 也是 “減法美學”   有時候主角色彩單一時 若是背景色彩複雜 那主角很容易被搶去光環 上圖的柿子是經過色彩設計 使用灰色系容器、灰色桌面、灰色背景 只是為了凸顯主角並降低色彩干擾
Thumbnail
全美最啟迪人心的跟領域教授,帶你發現「少,才更好」。 Leidy Klotz(雷迪.克羅茲).先覺出版.2021/09.甘鎮隴譯. 推薦給: ❦ 想知道「減法」怎麼不是變弱?而是更有力量!的人。 ❦ 想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執行「減法」,增加「力量」的人! 這本書內容分為兩部分,Par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像之前月光也經歷過莫名就很想吃串燒的時候,也經歷過晚餐後還想要喝點飲料的衝動。這原因到底是身體真正想去吃喝,還是心裡感到疲乏想要來點刺激?總之,就是有可能會忽然特別想要來點不一樣的。經歷過這段時期後,心理上也就更能接受這樣的飲食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斷食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清楚的記得,當改變早餐的內容之後,體重就從先前的瓶頸,慢慢往下降了兩公斤左右。在一樣持續運動的前提下,僅是改變早餐,就可以有成果出現,代表控制吃的食物,會比加強運動還要有效。當然,在那段時期,也經歷過在等中餐前餓到不行的感覺。等到習慣早餐少吃一點後,再來是晚餐的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