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減法的一年|堆肥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是我的減法人生年,其中的一項目標是降低垃圾產生。

在台灣長大養成的好習慣,我一直都有做居家垃圾分類。紐約市的垃圾分類規則相對簡單:公寓大樓裡面的回收桶就是紙類一桶,然後塑膠、金屬、玻璃等製品另外一桶。不能丟進回收桶的,就全部當成垃圾處理。這其中包括了沒有食用完畢就被丟棄或來不及烹調就壞掉的食物,還有食物不可食用的部分(像是果皮和骨頭)和殘渣。

根據紐約市政府衛生局的統計:在紐約,每年約有100萬頓的食物被當成垃圾丟棄。這些食物進入垃圾掩埋場,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加劇氣候變遷。全球棄置食物所造成的溫室氣體佔總排放量 的8%。

為了減少垃圾,我選擇從更妥善地處理廚餘開始。我開始研究在紐約可行的處理方式。

美國不像台灣,沒有用廚餘製作動物飼料的慣例,較常見的做法是回收後作為堆肥 (compost) 或再生能源。因為地廣,很多家裡有院子的人可以在自家放置 compost bin,製作堆肥,用來滋養院子裡的植物。美國也有一些州並不回收廚餘,而是在住家裡的水槽裝有食物絞碎機 (garbage disposal unit),可以直接將廚餘到進水槽絞成細小碎片後沖入下水道。

人口密集的紐約市裡公寓大樓居多,要在家裡自製堆肥困難度太高:空間和衛生都是挑戰。也因為下水道系統無法負荷,所以食物絞碎機在紐約是禁用的。大部分忙碌的紐約客們,就只好把廚餘當成垃圾處理。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紐約客願意多花一些力氣來做 compost,而紐約市也有環保組織定期定點提供大型 compost bins,讓民眾可以把自家的廚餘拿到收集點處理。

這類的服務通常都會和農夫市集 (farmers market/greenmarket) 一起。露天的農夫市集,本地農家會在各自的 booth 裡販售各類農產品;而大型 compost bins 就會放置在市集的某個角落,供民眾棄置廚餘。

我上網查詢了之後,發現離我最近的兩個點:一個是我家附近的步行約10分鐘左右的公園,每週六就有農夫市集和廚餘回收點,星期天則是在一個距離我四站地鐵或步行約半小時的社區也有農夫市集和廚餘回收。

我家附近的 Fort Greene Park Greenmarket 廚餘回收點

我家附近的 Fort Greene Park Greenmarket 廚餘回收點

紐約的 greenmarkets 和 Compost Program 主要由 GrowNYC 這個組織規劃營運。對於可以在回收點丟棄,用作 compost 的品項有明確的規定,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回收:像是動物性的食物和殘渣,包括奶蛋製品(除了蛋殼)就不接受回收,或是油膩的食物也不接受。因為這些東西容易產生惡臭、引來蚊蟲蒼蠅,也會減慢物質分解和堆肥產生的過程。

因為原則上一週只能回收一次(除非我要在週間搭地鐵到更遠的回收點),如何在一週中保存廚餘就變得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回到減少廚餘產生的初衷。在食物採買前有更詳細的規劃,少量購買,避免放一堆食物在冰箱裡來不及吃完就不新鮮必須丟棄。而且在吃東西的時候,也要更留心,不要剩食或在碗盤留下殘渣。像是蔥薑蒜這些配料,坊間說法可以增強免疫力,疫情中是我補貨補最勤的,做菜時下手也都沒在客氣的,常常吃完飯盤子裡面留下一堆配料。現在因為規定自己在家做飯、吃飯一定要把碗盤清空,所以就不能繼續走豪邁路線,下手前要先想兩秒鐘!

在保存方面,我第一週是選擇用裝沙拉塑膠盒來裝廚餘,然後把盒子冰在冰凍庫中,避免產生異味。結果一個盒子裝不夠,還是追加了一個塑膠袋。然後在週六上午攝氏零下的室外溫度中,將冰凍的廚餘帶去回收!初體驗,成功!

我的冰凍廚餘,沒有產生氣味。成功!

我的冰凍廚餘,沒有產生氣味。成功!

同時我也繼續研究其他居家廚餘的保存方法。然後下手投資了一個竹製的小型居家廚餘桶。這款廚餘桶的設計是 countertop,標榜可以直接放在流理臺上室溫保存。

我的居家廚餘桶

我的居家廚餘桶

蓋子裡面有一層可替換式碳濾網除臭(黑色的那一層)

蓋子裡面有一層可替換式碳濾網除臭(黑色的那一層)

它避免異味產生的方式是在蓋子裡面有一層可替換式的 carbon filter(碳濾網)。

只是因為我的小公寓在寒冷的紐約冬天是開暖氣不開窗的,我還是有一點擔心室內的氣味,目前我是把這個新玩具放在冰箱裡面保存。

另外,茶葉和咖啡渣都有除臭的功能。我家裡剛好有一些擺了很多年的茶葉,丟了可惜,但是要我泡了喝下去,用想的都覺得肚子怪怪的。剛好用這個機會,每週放一些到廚餘桶裡回收又除臭,讓它們發揮最後的剩餘價值。(然後也警告自己,今年回台灣不准再買茶葉了!)

就這樣,在這減法的一年,我開始了我的堆肥人生!


相關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ri B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Keri B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19
平常我一追起劇來就是天荒地老!除了飯不可以不吃之外,覺可以不睡、功課可以不寫、工作可以晚點再做、死線也無法讓我和我的劇分開。 昨晚追劇追到一個段落,想起工作上兩天後要回覆給廠商四個教學影片的修改要求,結果居然沒有按照我的正常發揮立馬繼續下一集......
Thumbnail
2021/03/19
平常我一追起劇來就是天荒地老!除了飯不可以不吃之外,覺可以不睡、功課可以不寫、工作可以晚點再做、死線也無法讓我和我的劇分開。 昨晚追劇追到一個段落,想起工作上兩天後要回覆給廠商四個教學影片的修改要求,結果居然沒有按照我的正常發揮立馬繼續下一集......
Thumbnail
2021/02/10
上週二在會議上作了一個 presentation,內容是關於我們 team 正在推動的新 project,也是我第一次針對這個 project 作完整的報告。 當天報告非常順利,不但所有的重點都提到了;又有好幾次的「神來之筆」,在非常適當的地方提起一些關鍵細節;整個節奏就是一個完全在我掌握之中...
Thumbnail
2021/02/10
上週二在會議上作了一個 presentation,內容是關於我們 team 正在推動的新 project,也是我第一次針對這個 project 作完整的報告。 當天報告非常順利,不但所有的重點都提到了;又有好幾次的「神來之筆」,在非常適當的地方提起一些關鍵細節;整個節奏就是一個完全在我掌握之中...
Thumbnail
2021/01/01
2021,我為自己訂下了年度挑戰——減法的一年! 減法的一年並不是我的發想,而是我閱讀了 《The Year of Less》 這本書之後,想要嘗試仿照作者的計畫進行的挑戰。
Thumbnail
2021/01/01
2021,我為自己訂下了年度挑戰——減法的一年! 減法的一年並不是我的發想,而是我閱讀了 《The Year of Less》 這本書之後,想要嘗試仿照作者的計畫進行的挑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廚房是家中累積垃圾最快的地方,為了環境,也為了不想常倒垃圾的自己,試試一些超簡單、平凡,懶散的人(就是我本人)也可以做得到的減少垃圾的方法吧。
Thumbnail
廚房是家中累積垃圾最快的地方,為了環境,也為了不想常倒垃圾的自己,試試一些超簡單、平凡,懶散的人(就是我本人)也可以做得到的減少垃圾的方法吧。
Thumbnail
過去為了避免製造一次性垃圾,沒用過外送平台。但確診之後,我不會料理又獨居,最後還是只能用外送來解決我的三餐。 總之為了不要再叫外送,我會努力避免二次染疫的,這是為了要讓自己身體健康的動力之一。
Thumbnail
過去為了避免製造一次性垃圾,沒用過外送平台。但確診之後,我不會料理又獨居,最後還是只能用外送來解決我的三餐。 總之為了不要再叫外送,我會努力避免二次染疫的,這是為了要讓自己身體健康的動力之一。
Thumbnail
三年前在一条看到台中零廢棄教會呂加零影片,實在太驚人,二話不說申請加入零廢棄教會社群。入教後陸續有教友分享自備容器購買食物,於是便從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與自備容器開始,也尋找其他方法取代保鮮膜、夾鏈袋等一次性塑膠製品。
Thumbnail
三年前在一条看到台中零廢棄教會呂加零影片,實在太驚人,二話不說申請加入零廢棄教會社群。入教後陸續有教友分享自備容器購買食物,於是便從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與自備容器開始,也尋找其他方法取代保鮮膜、夾鏈袋等一次性塑膠製品。
Thumbnail
臺灣人住在異鄉,通常很容易帶著點震驚發現,當地並不實施垃圾分類。 自己隨手能做的,好像從好好處理廚餘是個開始.... 新熱帶眾多擅長分解的生物們,就成為處理廚餘的天然幫手!
Thumbnail
臺灣人住在異鄉,通常很容易帶著點震驚發現,當地並不實施垃圾分類。 自己隨手能做的,好像從好好處理廚餘是個開始.... 新熱帶眾多擅長分解的生物們,就成為處理廚餘的天然幫手!
Thumbnail
疫情期間我們還有另一個很大的收穫,也是很有趣的體驗,那就是,我們似乎變得更趨向所謂的「環保」了! 目前疫情期間,我們借住在媽媽的家裡,不管是買外食、買下廚的食材、買超商的咖啡、零食、買衛生紙,或是網購(更換內褲、T恤),都會產生一堆垃圾要處理,可能還會產生果蠅,然後還要注意垃圾車的時間,每3~4天就
Thumbnail
疫情期間我們還有另一個很大的收穫,也是很有趣的體驗,那就是,我們似乎變得更趨向所謂的「環保」了! 目前疫情期間,我們借住在媽媽的家裡,不管是買外食、買下廚的食材、買超商的咖啡、零食、買衛生紙,或是網購(更換內褲、T恤),都會產生一堆垃圾要處理,可能還會產生果蠅,然後還要注意垃圾車的時間,每3~4天就
Thumbnail
2021是我的減法人生年,其中的一項目標是降低垃圾產生。 在台灣長大養成的好習慣,我一直都有做居家垃圾分類。紐約市的垃圾分類規則相對簡單:公寓大樓裡面的回收桶就是紙類一桶,然後塑膠、金屬、玻璃等製品另外一桶。不能丟進回收桶的,就全部當成垃圾處理。這其中包括了沒有食用完畢就被丟棄或來不及烹調就壞掉的食
Thumbnail
2021是我的減法人生年,其中的一項目標是降低垃圾產生。 在台灣長大養成的好習慣,我一直都有做居家垃圾分類。紐約市的垃圾分類規則相對簡單:公寓大樓裡面的回收桶就是紙類一桶,然後塑膠、金屬、玻璃等製品另外一桶。不能丟進回收桶的,就全部當成垃圾處理。這其中包括了沒有食用完畢就被丟棄或來不及烹調就壞掉的食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廢棄物、廚餘與工業化學排放物 我們的日常活動會製造許多垃圾,不論是我們購買的食品包裝、購買的商品、廢棄物等等的。亦或是食物(廚餘),小至我們吃不完的、壞掉的、不要的,大至餐廳、大型銷售通路如商場與便利商店沒有銷售完、淘汰的。當然還有工業社會中化工方面的廢棄物,工廠所排放的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廢棄物、廚餘與工業化學排放物 我們的日常活動會製造許多垃圾,不論是我們購買的食品包裝、購買的商品、廢棄物等等的。亦或是食物(廚餘),小至我們吃不完的、壞掉的、不要的,大至餐廳、大型銷售通路如商場與便利商店沒有銷售完、淘汰的。當然還有工業社會中化工方面的廢棄物,工廠所排放的
Thumbnail
成立至今已年屆十載的「餘樂園」,長期幫助被丟棄的食物找到好歸宿,發展出可以再利用的延續性價值;期間不僅讓垃圾處理量下滑,傲人的農產銷售成績也證明了有機耕作的益處,進一步達到食育推動的目的,在暸解廚餘變黃金的過程中,教育民眾廚餘回收、愛惜食物的重要。
Thumbnail
成立至今已年屆十載的「餘樂園」,長期幫助被丟棄的食物找到好歸宿,發展出可以再利用的延續性價值;期間不僅讓垃圾處理量下滑,傲人的農產銷售成績也證明了有機耕作的益處,進一步達到食育推動的目的,在暸解廚餘變黃金的過程中,教育民眾廚餘回收、愛惜食物的重要。
Thumbnail
作為到東京在地生活的一個住民,與身為一個觀光客的角色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出租套房裡不會有隨叫隨到的親切服務...
Thumbnail
作為到東京在地生活的一個住民,與身為一個觀光客的角色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出租套房裡不會有隨叫隨到的親切服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