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蔓無目的
住在郵差不會到的山裡,當然也沒有垃圾車這件事,收信收包裹只能到郵局租的信箱(PO BOX)領取,而丟垃圾這件事必須自己載到處理場,之前載了一車去倒花了台幣2千多元後,嚇到了!
於是為了省錢,盡量不要製造垃圾外,也開始學著廢物利用及堆肥,食物果皮等廚餘算是日常最常製造的垃圾,剛好身邊有許多雜草及木屑,試著將它們堆肥後拿來種植,簡單又環保。
參考竹塹社區大學陳建泰老師,利用廢棄木棧板,回收的保特瓶、竹屑、木屑,製作「無臭味」廚餘箱,讓我有了靈感。
上工!將原本要拿來當地基,閒置許久的坑洞用除草機稍微整理一下,計畫開始。
好奇的Sunny~
雜草、木屑、果皮等廚餘層層疊別倒入攪拌,掩蓋。
Sunny哥與一旁巨大蒲公英一起見證。
最後覆蓋後完成,將每天製造的廚餘分區倒入後同樣用雜草木屑等有機物攪拌覆蓋,簡單又沒味道。
搗蛋的Sunny不小心掉到洞裡~
曾在台灣社區大學學習農業相關知識,幾乎都忘光了,但還好基本原理還懂,雖然氣候及居住條件皆不同,無法炮製所學,但看了各國堆肥影片後,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懶人方法。
方法百百款各有利弊,而這款參考陳建泰老師的方式,我相信放入氮磷鉀都俱足的廚餘與材料,相信應該不會太失敗,缺點只是等待分解時間較長。
我這郵差跟垃圾車都不會到的深山裡,最適合堆肥不過了,撇開各種堆肥的目的,似乎可以感受古代人沒有垃圾車時對待廚餘的生活方式,我想我也可以學著隱居了。(又不是詩人~>.<
👇堆肥去變成滑草去的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