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創業書單|定位:在眾聲喧嘩的市場裡,進駐消費者心靈的最佳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4P之前還有一道重要步驟要做,就是定位。

-現代行銷學之父 Philip Kotler

這是一個資訊氾濫的世代。在媒體、產品以及廣告暴增的環境下,我們必須從排山倒海的資訊中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然後屏除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寫於 1980 年,所以在現今的社群媒體加持下,資訊干擾的狀況不減反增,想要獲得消費者的注意力可以說是越來越困難,如果你只靠傳統的廣告宣傳根本不可能有所成就。

對於過渡溝通的社會,我們所應採行之方法就是傳送簡化的訊息,然後透過「定位」走進消費者的心裡。


定位究竟是什麼?

定位就是將你所要推銷的產品在消費者的心裡佔有一席之地。

那麼如何讓你的產品進入消費者的心裡呢?

#1 讓人印象深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成為第一

道理很簡單,先入為主。

由於人類的心智容量很小,對於某類產品的品牌,消費者很少能叫出三家以上,除非是你特別感興趣的產品。一般來說,第一個進入腦海裡的品牌其市佔率和占有時間是第二個品牌的兩倍,是第三個品牌的三倍。無法搶先就難植入人心,而這也解釋了為何搶佔第一是如此的重要!

#2 尋找市場的空缺

模仿的產品,無法讓你獲得成功!當市場已被佔據,就請你尋找新的空間。

福斯汽車的金龜車(Volkswagen Beetle)就是一個經典案例,清楚地告訴消費者其產品定位,不僅用「Think Small」的廣告來挑戰一般消費者大就是好的心態,更成功獲得了小型車市場的龍頭地位。

#3 競爭再定位策略

當市場已經過於擁擠時,就藉由與競爭對手間的「再定位」來為自己開創市場空缺。簡單來說,就是擠下原來在市場上的一個舊產品。

時間回到 70 年代,P&G 為了促銷漱口水品牌 Scope,將競爭對手李施德霖 Listerine 再定位為「有藥水味」,其廣告在市場產生共鳴並且成功搶走銷量,讓 Scope 晉升至市場第二名的地位。同樣地,鎮痛劑品牌泰諾 Tylenol 為了對抗阿斯匹靈,廣告強調「有百萬人是不應該服用阿斯匹靈的。假如你很容易反胃、或患有潰瘍、或是正為氣喘、過品或缺鐵性貧血等病症所困擾,在服用阿斯匹靈前,最好先去看醫師。」將阿斯匹靈再定位為「會刺激胃」,泰諾順勢成為當時最暢銷的鎮痛劑。


競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而定位更是扮演了關鍵角色!

在強調品牌的今日,我們更要不斷地檢視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的定位,是否有成為該領域的第一,是否有滿足某個空缺,是否容易被消費者討論。記得,品牌的魅力來自於產品的魅力,而產品的魅力則是根植於其在消費者心中所佔的地位。

下次當我們在討論如何下廣告、如何促銷產品時,或許更應該回頭看看自己的產品定位是否清楚,否則永遠只會花了錢而達不到效果。唯有設定鮮明的定位和形象,才能掌握致勝的先機!

我是產品經理 Cliff

歡迎到 Instagram 跟我們一起聊品牌喔!▸▹ @pm.clif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經理 Cliff的沙龍
16會員
28內容數
無論你現在是不是、未來會不會是產品經理,好像都該要知道 PM 的腦袋到底裝了些什麼?他們在做什麼?以及怎麼想事情?在這裡將與你分享我在 ASUS 的工作經驗,包含市場分析、產品設計、品牌定位、生產流程以及職場生活。
2021/04/30
《競合策略》一書從價值理論出發,探討「創造價值」與「爭取價值」這兩件事情。然而,創造價值的本質是合作,爭取價值的本質則是競爭。當一家企業試圖要創造價值時,就需要整合顧客、供應商、內部員工以及相關人員,進而開拓市場需求;分食市場利潤時,彼此便開始互相競爭,而擁有較高「附加價值」的人則能獲得較多的利潤!
Thumbnail
2021/04/30
《競合策略》一書從價值理論出發,探討「創造價值」與「爭取價值」這兩件事情。然而,創造價值的本質是合作,爭取價值的本質則是競爭。當一家企業試圖要創造價值時,就需要整合顧客、供應商、內部員工以及相關人員,進而開拓市場需求;分食市場利潤時,彼此便開始互相競爭,而擁有較高「附加價值」的人則能獲得較多的利潤!
Thumbnail
2021/02/19
這是送給 Google 的一份大禮。OKR 一次又一次幫助我們,實現 10 倍的成長!- Larry Page -
Thumbnail
2021/02/19
這是送給 Google 的一份大禮。OKR 一次又一次幫助我們,實現 10 倍的成長!- Larry Page -
Thumbnail
2021/01/24
20 年了!一本書能夠紅這麼久,想必有過人之處吧! 2000 年,Malcolm Gladwell 的首部著作《引爆趨勢》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第一名,並且獲得各大媒體的極度好評。然而,過了 20 年,書本裡的觀點是否依然適用呢?這也正是讓我翻開書本的原因。
Thumbnail
2021/01/24
20 年了!一本書能夠紅這麼久,想必有過人之處吧! 2000 年,Malcolm Gladwell 的首部著作《引爆趨勢》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第一名,並且獲得各大媒體的極度好評。然而,過了 20 年,書本裡的觀點是否依然適用呢?這也正是讓我翻開書本的原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行銷大師賴茲&屈特點燃行銷革命第一書 風靡全球逾四十年、世上最偉大的商業詞彙之一 美國史上影響銷售最深遠的觀念 📌在溝通過度、資訊氾濫成災的社會, 唯有成功「定位」,才能讓產品在消費者心中搶灘登陸。 高明的「定位」通常不是從產品,而是從顧客的心理著手! 📌不管是找小編、運用大
Thumbnail
行銷大師賴茲&屈特點燃行銷革命第一書 風靡全球逾四十年、世上最偉大的商業詞彙之一 美國史上影響銷售最深遠的觀念 📌在溝通過度、資訊氾濫成災的社會, 唯有成功「定位」,才能讓產品在消費者心中搶灘登陸。 高明的「定位」通常不是從產品,而是從顧客的心理著手! 📌不管是找小編、運用大
Thumbnail
當下的自媒體正蓬勃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這種現象的背後有兩個關鍵因素:創作的意願提升和技術的門檻降低。相比以往,創作者越來越多,自媒體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努力才能使消費者來觀看我們創作的內容。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使用行銷領域中一個強大的工具:定位。
Thumbnail
當下的自媒體正蓬勃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這種現象的背後有兩個關鍵因素:創作的意願提升和技術的門檻降低。相比以往,創作者越來越多,自媒體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努力才能使消費者來觀看我們創作的內容。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使用行銷領域中一個強大的工具:定位。
Thumbnail
定位:一個新的溝通方法。定位的最基本方法並不在於發明一些新奇的點子,而是要能掌握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並試圖將其內心世界和企業產品的企劃相結合。在開始實行定位計畫 前,先問自己六個問題
Thumbnail
定位:一個新的溝通方法。定位的最基本方法並不在於發明一些新奇的點子,而是要能掌握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並試圖將其內心世界和企業產品的企劃相結合。在開始實行定位計畫 前,先問自己六個問題
Thumbnail
品牌定位是指市場定位與產品定位所設定主要觸及的消費族群,以及選定操作曝光的媒體平台。主要目標客群清晰後,善用族群習慣的語言文案、視覺設計、消費習慣及觸及平台作為推廣曝光判斷依據。
Thumbnail
品牌定位是指市場定位與產品定位所設定主要觸及的消費族群,以及選定操作曝光的媒體平台。主要目標客群清晰後,善用族群習慣的語言文案、視覺設計、消費習慣及觸及平台作為推廣曝光判斷依據。
Thumbnail
行銷大師的十堂課 行銷的本質:行銷就是在有利可圖得情形下賣出產品或者服務 1. 行銷要把事情簡單化,直搗如何賣出產品的核心 2. 如果你的產品能解決一個問題,你要先誇大這個問題,然後導入你的產品,告訴他們你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你的產品是第二代,那就拿出上一代的產品,強調新一代好在哪 ➢ 差異點在哪?
Thumbnail
行銷大師的十堂課 行銷的本質:行銷就是在有利可圖得情形下賣出產品或者服務 1. 行銷要把事情簡單化,直搗如何賣出產品的核心 2. 如果你的產品能解決一個問題,你要先誇大這個問題,然後導入你的產品,告訴他們你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你的產品是第二代,那就拿出上一代的產品,強調新一代好在哪 ➢ 差異點在哪?
Thumbnail
這是一個資訊氾濫的世代。在媒體、產品以及廣告暴增的環境下,我們必須從排山倒海的資訊中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然後屏除不要的。所以我們應採行之方法就是傳送簡化的訊息,然後透過「定位」走進消費者的心裡。
Thumbnail
這是一個資訊氾濫的世代。在媒體、產品以及廣告暴增的環境下,我們必須從排山倒海的資訊中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然後屏除不要的。所以我們應採行之方法就是傳送簡化的訊息,然後透過「定位」走進消費者的心裡。
Thumbnail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會想說哪有這麼簡單,大品牌看不上我、小品牌幫不到我,異業合作、聯名商品、公益活動離我太遙遠,再怎麼做還是自己的品牌口袋名單行銷、再行銷
Thumbnail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會想說哪有這麼簡單,大品牌看不上我、小品牌幫不到我,異業合作、聯名商品、公益活動離我太遙遠,再怎麼做還是自己的品牌口袋名單行銷、再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