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談》:失去權益的愛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談》(Time) / 2020 / 美國

《談》電影海報。

《談》電影海報。


問鼎 2021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作品,除了佳評如潮的《爺爺的死亡排練》,其實還有一部囊括多數獎項,卻在影迷間呈現兩極景象的《談》。電影從二十多年前的錄像開始,黑人女性在鏡頭面前自白,她告訴觀眾:我是母親,我剛出獄,我正等待著先生出獄的一天。但他們為什麼入獄?答案還沒揭曉,先看見的是缺少父親的家庭,一位母親與多個孩子的互動,而她的肚子裡頭,還有著兩個未誕生的小生命。

時間切換,多年後,孩子們大了,母親則擔任起買車仲介,父親呢?依然不在。這時才藉由旁白訴說起他們的故事,在十六歲相戀,買了房子,投資了第一份事業,但卻對生活感到絕望及不順遂, 1997 年,他們持槍搶下了信用合作社,即便沒有造成任何生命損傷,但賠上了一生的代價。母親幾年後出獄了,父親被判下的是六十年。這當然影響了他們一家,母親把以仲介賺取得所有金錢拿去娉請律師,一次次在電話前等待著另端可能會有奇蹟般的減刑消息,不過得來的總是一延再延的判決或失望,所以她二十年來奮力投入演講、黑人權益、監獄改革等方面的抗爭,連孩子也讀起政治學,只為了有朝一日能改變法規,提前釋放父親。

《談》電影劇照。

《談》電影劇照。

而在電影的主觀視角裡,可想會有許多觀眾以「犯罪者」的身份定義兩人,這的確是無可否認的,但若因此與整部影片的主張和說詞保持全面反對的意見,會不會是強詞奪理呢?難道在曾犯下罪行者的身上,以明文規定的程序請求減刑,會變成種錯誤?就算曾入獄的母親以奴隸制度、不公平的人種判決為題,發表過多次言論,但就得失去權益?若是如此,那曾犯下罪行的黑種人面臨到一切的歧視與不公平,是否只能選擇接受。

在我們的社會,形象就是一切。我的家庭有強烈的形象,但藏在後頭的卻是非常深的痛,非常多的痛苦。時間受到我們感情的影響,受到我們行為的影響。

但《談》不只是對判決的公平性,獄裡的不公平,或是黑色人種、女性意識的表述,原文片名「 Time 」所想說的是生命的流逝,感情的堅定,錯過的家庭。像是在幼兒園裡慶生的雙胞胎,透過限時且被監聽的電話得知父親的存在與祝福,純真的臉上帶著笑容,但論誰看了心裡都是酸的,而這有辦法彌補嗎?

《談》電影劇照。

《談》電影劇照。


電影評價:A-

台灣上線日期:2020.10.16

台灣上線平台:Amazon Prime Video


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航電影的海
16.8K會員
468內容數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2025/03/28
無論作為動作爽片、百合甜片、還是職場壓榨的現實反應,《辣妹刺客》系列都能成立。
Thumbnail
2025/03/28
無論作為動作爽片、百合甜片、還是職場壓榨的現實反應,《辣妹刺客》系列都能成立。
Thumbnail
2025/03/07
到法國出差的五郎,突然被老先生託付尋找童年記憶中的「一醬湯」原料,於是走遍日本長崎、東京、甚至南韓與未知小島。但作為《孤獨的美食家》,途中當然忍不住地獨白:肚子⋯餓了..!
Thumbnail
2025/03/07
到法國出差的五郎,突然被老先生託付尋找童年記憶中的「一醬湯」原料,於是走遍日本長崎、東京、甚至南韓與未知小島。但作為《孤獨的美食家》,途中當然忍不住地獨白:肚子⋯餓了..!
Thumbnail
2025/01/17
當人民無法追溯國家的文化遺產、自身的國族根源,那至今所擁有的傳統和知識,與「國族文化」的關聯可能已經不是直接。那受殖民統治過的國家,遺留下的文化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7
當人民無法追溯國家的文化遺產、自身的國族根源,那至今所擁有的傳統和知識,與「國族文化」的關聯可能已經不是直接。那受殖民統治過的國家,遺留下的文化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記憶中的媽媽是什麼模樣?長髮?溫柔?在紀錄片《日常對話》中的媽媽,留著一頭男生短髮,不愛笑,甚至在的孫女問:「阿嬤,妳愛我嗎?」的時候,回了句;「你那麼壞,我還要愛妳?」她煮飯,卻在將菜端上桌後出門找女朋友,空留女兒(本片導演)及孫女在家。 《日常對話》是由最平凡的日常所組成的一
Thumbnail
記憶中的媽媽是什麼模樣?長髮?溫柔?在紀錄片《日常對話》中的媽媽,留著一頭男生短髮,不愛笑,甚至在的孫女問:「阿嬤,妳愛我嗎?」的時候,回了句;「你那麼壞,我還要愛妳?」她煮飯,卻在將菜端上桌後出門找女朋友,空留女兒(本片導演)及孫女在家。 《日常對話》是由最平凡的日常所組成的一
Thumbnail
我們聽過好多「沉浸式」的這個跟那個展覽或劇場, 好像讓人「泡」在某種情境之中,就是什麼了不起的體驗。 如果,讓你沉浸在無邊際的悲傷或困惑呢?
Thumbnail
我們聽過好多「沉浸式」的這個跟那個展覽或劇場, 好像讓人「泡」在某種情境之中,就是什麼了不起的體驗。 如果,讓你沉浸在無邊際的悲傷或困惑呢?
Thumbnail
畢贛才是那個真正擁有魔法的人。劇場空間被放進電影裡,接著再次打破框架,正如劇場演出是在真實世界裡圈出一個非真實世界,而在那個非真實的世界裡,上演著真實世界的故事。存在於劇場、電影、詩作之間,不斷穿梭在真實與虛空裡,而他的詩作為電影的眼睛,《破碎太陽之心》像極了他的同名詩集《路邊野餐》裡的其中一首⋯⋯
Thumbnail
畢贛才是那個真正擁有魔法的人。劇場空間被放進電影裡,接著再次打破框架,正如劇場演出是在真實世界裡圈出一個非真實世界,而在那個非真實的世界裡,上演著真實世界的故事。存在於劇場、電影、詩作之間,不斷穿梭在真實與虛空裡,而他的詩作為電影的眼睛,《破碎太陽之心》像極了他的同名詩集《路邊野餐》裡的其中一首⋯⋯
Thumbnail
這是一部以自身家庭為主題的紀錄片,可以說是一種「自我敘說」論文的影像化。我就讀的研究所,每屆大概至少一半的同學寫自我敘說論文,因此我相當熟悉這方面主題的作品。記得上一次看類似的影片,就是黃惠偵導演的《日常對話》,我本身也訪談過黃惠偵導演。然而,我認為這兩者形成很有趣的對比,導演的目標都是想知道「我們
Thumbnail
這是一部以自身家庭為主題的紀錄片,可以說是一種「自我敘說」論文的影像化。我就讀的研究所,每屆大概至少一半的同學寫自我敘說論文,因此我相當熟悉這方面主題的作品。記得上一次看類似的影片,就是黃惠偵導演的《日常對話》,我本身也訪談過黃惠偵導演。然而,我認為這兩者形成很有趣的對比,導演的目標都是想知道「我們
Thumbnail
2021這一年,在病毒的影響下生活充滿了變與不便,能在年底前踏進電影院有一種恢復常態的虛實感, 卻顯格外珍貴。 雖然說事情的發生都有跡可循卻也常令人措手不及,當了母親才了解有許多往自己身上掛的枷鎖是責任,記憶拉回青春期時對母親的所有舉止不諒解,我嫌她老氣跟不上時代,只會賺錢卻不懂得生活每天兇巴
Thumbnail
2021這一年,在病毒的影響下生活充滿了變與不便,能在年底前踏進電影院有一種恢復常態的虛實感, 卻顯格外珍貴。 雖然說事情的發生都有跡可循卻也常令人措手不及,當了母親才了解有許多往自己身上掛的枷鎖是責任,記憶拉回青春期時對母親的所有舉止不諒解,我嫌她老氣跟不上時代,只會賺錢卻不懂得生活每天兇巴
Thumbnail
每個家都有過大大小小的傷痛,而傷痛是一種最快成長的方式。即使滿身傷痕,答應大家,也要繼續走下去,好嗎?
Thumbnail
每個家都有過大大小小的傷痛,而傷痛是一種最快成長的方式。即使滿身傷痕,答應大家,也要繼續走下去,好嗎?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問鼎 2021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作品,除了佳評如潮的《爺爺的死亡排練》,其實還有一部囊括多數獎項,卻在影迷間呈現兩極景象的《談》。
Thumbnail
問鼎 2021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作品,除了佳評如潮的《爺爺的死亡排練》,其實還有一部囊括多數獎項,卻在影迷間呈現兩極景象的《談》。
Thumbnail
許多強調正能量的箴言,都不斷鼓勵大家「打開人生的死結」,但前述這些短片,卻溫柔地替許多沒能打開死結的人們辯白,他們通常都盡力了,只是太不容易。來自情感、階級、社會體制的各式各樣的結,恐怕不是靠著一個人拼命努力就能解得開的。
Thumbnail
許多強調正能量的箴言,都不斷鼓勵大家「打開人生的死結」,但前述這些短片,卻溫柔地替許多沒能打開死結的人們辯白,他們通常都盡力了,只是太不容易。來自情感、階級、社會體制的各式各樣的結,恐怕不是靠著一個人拼命努力就能解得開的。
Thumbnail
「我要妳知道,那不是妳的錯。」                                                  -  黃惠偵。日常對話 我們來聊天吧,像平常人一樣的對話吧。 只是告訴我,妳愛我。 只是告訴我,妳心裡的痛苦和不被諒解的苦衷。 然後,我們繼續好好過生活吧。
Thumbnail
「我要妳知道,那不是妳的錯。」                                                  -  黃惠偵。日常對話 我們來聊天吧,像平常人一樣的對話吧。 只是告訴我,妳愛我。 只是告訴我,妳心裡的痛苦和不被諒解的苦衷。 然後,我們繼續好好過生活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