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教學現場|孩子的神奇搬運工具(下):飛鳥大搬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四季兒童教育專刊51期
課程引導/王姿雅、黃莉雯、姚智凱
文/陳佩勤
編輯/陳佩勤

輸送帶的發想

在解決二樓到一樓的搬運問題時,孩子們還在書中看見另一個新的滾動物品方式──輸送帶。孩子們連接他們的舊經驗,聯想到機場的行李輸送帶,產生了「用現有的素材於教室製作輸送帶」的想法,他們想以閣樓的樓梯為場域,利用現成的高低坡度與紙捲,製作成棉被的輸送帶。

仿造吊轉工具,用紙箱、紙捲、細棍製作成簡易的輸送帶模型

仿造吊轉工具,用紙箱、紙捲、細棍製作成簡易的輸送帶模型

孩子們先以吊轉工具為發想,藉小型的紙箱研究來摸索出階梯輸送帶的做法,之後再將想法實踐於階梯上,這樣就可以減少錯誤的機會。

孩子:滾的東西會從有洞的地方掉下去耶!
孩子:可以把紙捲加長,這樣就不會有洞。
孩子:但是紙捲如果長長的碰到紙箱,就不能轉了。

孩子切割紙箱,再擺上許多紙捲,做成類似運輸帶的樣子,首次的試驗結果,發現緊緊相靠的紙筒反而無法轉動,要保留一點空隙才行;然而如果縫隙太大,東西也可能從旁邊掉落。有了這個基本的概念,孩子再轉化到樓梯進行更大的「滾滾機」測試。

滾滾機

孩子們反覆討論、修正他們的滾滾機,持續地提出不同的意見與實驗結果,像是樓梯的兩側需要墊高,才不會讓紙捲直接碰到樓梯;太細的紙捲無法順利轉動;紙捲中的軸心棍子如果太粗就會卡住,要換成較細的伸縮棒。到最後滾滾機改良成一個欄杆有兩個紙筒靠在一起,可以讓滾滾機中的滾軸空隙剛剛好足夠讓棉被袋滑下來。

(左)在樓梯兩邊綁上粗的紙捲,讓橫架在樓梯的細紙捲不會直接碰觸到樓梯,細紙捲才能夠轉動(中)把紙捲中的軸心棍子換成伸縮棒(右)最後改良成一個欄杆有兩個紙筒靠在一起,就可以讓棉被滑下來

(左)在樓梯兩邊綁上粗的紙捲,讓橫架在樓梯的細紙捲不會直接碰觸到樓梯,細紙捲才能夠轉動(中)把紙捲中的軸心棍子換成伸縮棒(右)最後改良成一個欄杆有兩個紙筒靠在一起,就可以讓棉被滑下來

經過好幾次的調整,製作的活動來到尾聲,大家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每一個階梯有兩個紙捲,這樣班上的紙捲就不夠用了!孩子們連結日常的經驗,開始集思廣益、思考解決的辦法。

孩子:我們把兩個(紙捲)用在一起試看看,滾了幾次後發現棉被袋不會再跌下來了耶!
孩子:那下面沒有紙捲的怎麼辦?
孩子:那我們用墊子就可以啦!
孩子:這樣棉被就像溜滑梯一樣下來了。

利用樓梯製作成的棉被滾滾機,上方的滾動力夠,下方鋪上墊子就可以讓棉被順利滾下來

利用樓梯製作成的棉被滾滾機,上方的滾動力夠,下方鋪上墊子就可以讓棉被順利滾下來


雖然紙捲的數量不夠用來讓整個閣樓的樓梯都有滾軸,但只要像溜滑梯一樣,讓棉被可以順利快速地滑下去,像是在樓梯下方舖上墊子或長布,棉被袋就可以藉著上方滾動的動能,直接滑落到地板上。滾滾機的研究結果給孩子很大的成就感,讓他們忍不住說道:


「我們的滾滾機太好玩了!」


飛鳥班搬家活動

更換教室當天,孩子們扮演起「飛鳥搬運公司」,拆成多個組別分別進行不同的工作,包含:使用滾滾機、吊爪工具、吊轉工具等多種方式將棉被從閣樓送下去;在樓梯下進行安全指揮;打包教室內要搬運的東西等等。

之後,再藉由安裝在緩降機上的大型吊爪工具,將集中打包好的箱子、棉被等物品運到一樓;而研究吊轉工具的孩子,也透過將吊轉工具裝設在椅子上,嘗試讓吊轉工具變大,以便能運送更多的東西。這一次,兩項工具都能夠成功地將飛鳥班打包的貨物送至樓下,讓「搬家」變得更容易!等到垂吊、搬運的工作結束後,孩子們再以杯子車、青蛙車等平移工具,將所有的物品不費太多力氣地送到新教室中。

「飛鳥搬運公司」運用大型吊爪工具與架在椅子上的吊轉工具,將打包好的箱子從二樓運送到一樓。一樓也構思了安全區域,由負責安全指揮的孩子與擔任收貨員的孩子合作無間地完成任務

「飛鳥搬運公司」運用大型吊爪工具與架在椅子上的吊轉工具,將打包好的箱子從二樓運送到一樓。一樓也構思了安全區域,由負責安全指揮的孩子與擔任收貨員的孩子合作無間地完成任務

使用杯子搬運車搬運送抵達一樓的物品,更輕鬆省力

使用杯子搬運車搬運送抵達一樓的物品,更輕鬆省力


老師想想:
每個孩子對於移動的方式,皆不單單只是單一的探究,當我們支持孩子的想法的同時,也需思考是否與孩子目前探究方向有關。因此,在課程進行時,我們會不斷的回顧孩子最初的目標與想法--想要解決在生活中可以輕鬆、方便的搬運方式,藉此讓孩子的探究可以多元而聚焦。
在主題高峰活動,藉由大班孩子即將轉換班級而需要搬家這件事中,孩子更有動力的想把自己的移動工具製作完成,來減輕大家上下樓梯搬運的問題。透過書籍的閱讀與先前多次修正、探索的機會,孩子也很快的可以將這樣的思維連結在放大移動工具上。

我的移動工具故事

隨著飛鳥班的搬家工作到一段落,孩子們的移動工具探究也進入最後的統整期,藝術老師透過多媒材的個人/小組創作,幫助孩子整合他們的方案歷程。第一次的藝術活動,老師先提供紙材、雙腳釘、黑筆與金銀色的筆,創作個人的移動工具;第二次的藝術活動,則是以小組的方式,結合第一次的移動工具作品,邊說故事邊畫下他們構思的故事背景,完成屬於孩子們的移動工具故事創作。

畫下我們的移動工具故事

畫下我們的移動工具故事

STEAM與幼兒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之下,科學、技術、數學等素養的培育,成為世界極為重視的區塊。美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教學的宗旨是「以設計和探索為目的,並對技術問題解決進行科學的探究」,採用學科融合/跨領域的方式實施教學,課程中學生應使用資料蒐集、數據分析、設計、測試和改進解決方案,並與同儕相互交流,來培養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柳棟、吳俊杰、謝作如、沈涓,2013)。此後,更有學者加入「藝術」概念,將STEM與藝術人文整合成STEAM。

在飛鳥班的方案研究中,一次次的構想、一次次的試驗中,孩子不畏懼失敗、不放棄達成他們設定的目標,從新舊經驗的交織中,堆疊出動力、高度、重量等科學知識,也學會搭建、測量等技巧與策略,原來STEAM的精神也可以透過孩子的小手被實踐。


參考資料:

柳棟、吳俊杰、謝作如、沈涓(2013)。STEM、STEAM課程與可能的實踐路線。中小學訊息技術雜誌,6,39-4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四季藝術的沙龍
21會員
26內容數
四季藝術創客教育以直接參與幼教與國小教學現場的報導模式,來呈現教學現場的歷程與教學背後的運作系統。期望為教育現場的工作者提供各種訊息資源與經驗分享,為幼教美學與藝術教育/兒童美語領域找到值得深入的議題、創新實驗的教學模式等。扮演分享教學成果與傳播開放式幼兒教育理念的角色。
四季藝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26
四季國小課後ESL透過全美語教學環境,孩子將從情境中全面地體驗美語的氛圍,並藉由Our World主題教學,在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中,包含課堂導讀、小組討論、腦力激盪等活動,培養自然的聽、說能力,用美語與他人互動、表達自我,更從美語的書寫、閱讀活動裡,持續累進更多字彙、文法概念,逐步加深美語的學習。
Thumbnail
2021/01/26
四季國小課後ESL透過全美語教學環境,孩子將從情境中全面地體驗美語的氛圍,並藉由Our World主題教學,在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中,包含課堂導讀、小組討論、腦力激盪等活動,培養自然的聽、說能力,用美語與他人互動、表達自我,更從美語的書寫、閱讀活動裡,持續累進更多字彙、文法概念,逐步加深美語的學習。
Thumbnail
2021/01/18
除了先前的探索與藝術活動的啟發,藝術工作區的小小創作與實驗讓孩子對於光影的有了更加明確的理解,也更深入地探究光影的世界,發現更多光影的特性......
Thumbnail
2021/01/18
除了先前的探索與藝術活動的啟發,藝術工作區的小小創作與實驗讓孩子對於光影的有了更加明確的理解,也更深入地探究光影的世界,發現更多光影的特性......
Thumbnail
2021/01/14
這一次,恐龍班的孩子在食物主題的課程歷程中,體驗了一場以行動實踐品格教育的珍貴經驗。從扮演的情境故事中,討論正確的用餐禮儀與服務精神;並在一次招待外賓團體的機會中,化身最貼心的小小服務生,留下難忘的學習經驗。
Thumbnail
2021/01/14
這一次,恐龍班的孩子在食物主題的課程歷程中,體驗了一場以行動實踐品格教育的珍貴經驗。從扮演的情境故事中,討論正確的用餐禮儀與服務精神;並在一次招待外賓團體的機會中,化身最貼心的小小服務生,留下難忘的學習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生活中處處是驚喜,也隨時激發著孩子的想像與創造力。 在每一間教室內都有一座通往閣樓的多功能板梯, 讓孩子在前進的同時也訓練著肌耐力、協調能力跟平衡感, 也讓視覺與觸覺有了更多元的刺激跟啟發。 在一天的下午時間…… 柏宇:我覺得這個梯很像船耶!我來當船長,船要出發囉! 孩子們:我們也要坐船,等等我!
Thumbnail
生活中處處是驚喜,也隨時激發著孩子的想像與創造力。 在每一間教室內都有一座通往閣樓的多功能板梯, 讓孩子在前進的同時也訓練著肌耐力、協調能力跟平衡感, 也讓視覺與觸覺有了更多元的刺激跟啟發。 在一天的下午時間…… 柏宇:我覺得這個梯很像船耶!我來當船長,船要出發囉! 孩子們:我們也要坐船,等等我!
Thumbnail
關於字母G的小游戲,排序不分前後。這次這些活動大多是針對兩歲半的弟弟製作的,四歲的哥哥因爲會寫字了可以額外打印免費作業來應付他。
Thumbnail
關於字母G的小游戲,排序不分前後。這次這些活動大多是針對兩歲半的弟弟製作的,四歲的哥哥因爲會寫字了可以額外打印免費作業來應付他。
Thumbnail
解決二樓到一樓的搬運問題時,孩子們還在書中看見另一個新的滾動物品方式──輸送帶。孩子們連接他們的舊經驗,聯想到機場的行李輸送帶,產生了「用現有的素材於教室製作輸送帶」的想法,他們想以閣樓的樓梯為場域,利用現成的高低坡度與紙捲,製作成棉被的輸送帶。
Thumbnail
解決二樓到一樓的搬運問題時,孩子們還在書中看見另一個新的滾動物品方式──輸送帶。孩子們連接他們的舊經驗,聯想到機場的行李輸送帶,產生了「用現有的素材於教室製作輸送帶」的想法,他們想以閣樓的樓梯為場域,利用現成的高低坡度與紙捲,製作成棉被的輸送帶。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孩子正在研究不同的搬運車,而研究青蛙與杯子搬運車的同時,有些孩子也延續在學習區對於移動方法的探究,將探索的焦點放到縱向的移動工具──「吊車」上。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孩子正在研究不同的搬運車,而研究青蛙與杯子搬運車的同時,有些孩子也延續在學習區對於移動方法的探究,將探索的焦點放到縱向的移動工具──「吊車」上。
Thumbnail
飛鳥班的孩子們想要解決平日搬運多樣物品或重物的困難。班級兩位老師透過觀察幼兒的需求,在教室加入各種能支持孩子聚焦思考與探究的鷹架;駐校藝術家也從美感與多元媒材表徵的角度,支持幼兒探究與搬運有關的概念與技能,實際嘗試改良或發明自己的搬運工具。
Thumbnail
飛鳥班的孩子們想要解決平日搬運多樣物品或重物的困難。班級兩位老師透過觀察幼兒的需求,在教室加入各種能支持孩子聚焦思考與探究的鷹架;駐校藝術家也從美感與多元媒材表徵的角度,支持幼兒探究與搬運有關的概念與技能,實際嘗試改良或發明自己的搬運工具。
Thumbnail
🌟玩遊戲 ✅會貼點點貼,但沒有很愛貼。 ✅著顏色,能盡量塗在線內,但容易超出線或是只塗一點點在圖案中間 ✅玩串珠珠,能串成一條項鍊 ✅喜歡玩蓋章認交通工具,但還不會控制蓋章的方向 ✅能拼圖獨立完成6塊,8-10片需大人協助。 ✅動物疊疊樂 ✅會學大人將一堆玩具/東西收玩具箱時會排整齊 ✅玩
Thumbnail
🌟玩遊戲 ✅會貼點點貼,但沒有很愛貼。 ✅著顏色,能盡量塗在線內,但容易超出線或是只塗一點點在圖案中間 ✅玩串珠珠,能串成一條項鍊 ✅喜歡玩蓋章認交通工具,但還不會控制蓋章的方向 ✅能拼圖獨立完成6塊,8-10片需大人協助。 ✅動物疊疊樂 ✅會學大人將一堆玩具/東西收玩具箱時會排整齊 ✅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