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現場|恐龍餐廳開張了!小小服務生實習計畫
方格精選

教學現場|恐龍餐廳開張了!小小服務生實習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王詠慧
編輯/林采玲

品格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孩子表現個人特質,積極開發自己的潛能,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從學習中增進自我了解、尊重他人,關懷社會的能力與態度(楊淑雅,2006)。

品格教育的養成與實踐,來自生活中細節的體會與行動,當我們可以透過學校教育的經營與帶領,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予品格教育的薰陶與感動,良好的品格將有助於孩子成長過程中,以關懷尊重的態度與環境互動,以開放自然的心樂於學習,並勇敢面對困難與挑戰

要如何在每一個主題的探索間,看見品格實踐的機會呢?近年,「服務學習」的概念逐漸在國際教育趨勢中,成為提升學生品德的重要方式之一。服務學習的重要意涵在於透過主動參與的行動,促進學生在服務經驗中學習
當孩子能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熟練運用服務的精神與方法,透過關懷的情懷反思考量他人的真實需求,透過分工合作、計畫與執行,實踐品格的卓越。

這一次,恐龍班的孩子在食物主題的課程歷程中,體驗了一場以行動實踐品格教育的珍貴經驗。從扮演的情境故事中,討論正確的用餐禮儀與服務精神;並在一次招待外賓團體的機會中,化身最貼心的小小服務生,留下難忘的學習經驗。

 

 

學習的契機 - 裝扮區中的餐廳禮儀

最初,孩子對於「餐廳禮儀」的探究契機,來自一次裝扮區的爭吵。平日喜歡在裝扮區進行裝扮遊戲的孩子們,這一次在食物主題歷程中,加入了餐廳情境扮演遊戲。然而,老師卻發現孩子總是會出現為了扮演的角色、遊戲的規則與內容…等問題,產生爭吵以及告狀的情形。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決定以引導孩子回想自己的餐廳用餐經驗開始,引發孩子對於用餐與餐桌服務的思考與熱烈討論。

老師:廚師會在地上煮菜嗎?食物會放地上嗎?
孩子:廚師可以在桌上煮菜。
孩子:廚師在瓦斯爐煮東西。
老師:在餐廳客人會把腳放到桌子上嗎?
孩子:沒有人吃飯把腳翹高高的。
老師:那在餐廳可以做哪些事情?
孩子:客人要坐著等服務生。
孩子:服務生要點餐。
孩子:客人等餐可以先看書。

在餐廳經驗的口頭討論中,孩子們分享了對於外出用餐的印象,同時也對接受餐桌服務的經驗,也有很熱絡的討論。
經過細心的回顧與統整,大家發現在一般餐廳中,會有廚師、服務人員以及客人等角色,在相同的場域裡分別進行著不一樣的工作,好比服務生會協助客人點餐服務、上菜、清潔桌子等工作;而客人在餐廳中,則是會有希望可以舒適點餐、用餐的需求。針對這樣子的觀察成果,孩子們在老師的鼓勵下,開始以圖像記錄的方式,個別將每一個角色與其進行的行為畫下來,並張貼在裝扮角落,成為遊戲時的參考。然而,有了扮演劇本的同時,孩子們要如何成功地詮釋這些角色呢?當孩子投入全新的餐廳扮演遊戲後,便是他們以情境故事的模仿實踐,開始品格學習的起點。

在孩子的討論與記錄中,我們可以看見餐廳中好比廚師、服務生等不一樣角色的樣貌,以及每一個不同的角色在餐廳裡負責不一樣的工作。然而,假如不同的角色之間,都能有很好的合作,就會形成一次很愉快的用餐經驗喔!

在孩子的討論與記錄中,我們可以看見餐廳中好比廚師、服務生等不一樣角色的樣貌,以及每一個不同的角色在餐廳裡負責不一樣的工作。然而,假如不同的角色之間,都能有很好的合作,就會形成一次很愉快的用餐經驗喔!


歡迎來到恐龍餐廳!

依循著大家討論出來的扮演角色任務,孩子情境扮演中發現,當每個人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時,遊戲就會變得更好玩,感覺好像來到了真正的餐廳一樣!趣味的遊戲過程,促使孩子主動以同理的心,思考他人的需求與感受。在孩子對於餐廳禮儀有了不一樣的真正體驗時,恰逢大學參觀團體來訪,因此學校也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特別邀請恐龍班的孩子,來擔任當天的一日小小服務生。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恐龍班的小小服務生實習計畫是如何展開的吧!

小小服務生分組規劃

對於擔任小小服務生的邀請,興奮勇敢的孩子們也顯得躍躍欲試!
在初步的討論後,恐龍班的孩子根據不一樣的工作,分成了迎賓組、發便當組、垃圾分類組等組別來協助客人用餐。 以迎賓組為例,孩子們尋找了校園裡的植物盆栽,先在預訂的用餐場地裡進行佈置,希望提供來賓舒適的用餐環境。

 

 

模擬接待過程

設身處地的思考來訪客人的行徑動線,先請教師擔任來賓的角色,細心的孩子們一起進行入園迎賓過程的模擬。
而擔任垃圾分類組的孩子,也將事先畫好的垃圾分類指示牌,貼在校園中的垃圾收集箱上。

 

 

小小服務生出動!

等待參觀團體來訪的時刻,緊張的小小服務生即將出動了!
孩子們依序指引來賓來到戶外用餐處,並協助發送便當,甚至招待客人孩子們自己親手烘焙的地瓜喔!

 

 

看著來賓們開心地享用午餐,小小服務生們也為今天不一樣的任務嘗試視感到充滿成就感。最後,在孩子們的熱情引導下,來賓們在用餐結束後,依序在指定的回收處進行餐後收拾。

 

 

結語

每一位小小服務生都使出了他們最大的勇氣,期望在實際接待的過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來賓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在完成擔任一日服務生的重要任務後,教師回到班上與孩子們討論這次特別的經驗。

老師:當服務生的感覺是什麼?
孩子:很有趣,我真的變成餐廳的服務生。
孩子:大姐姐問我垃圾放哪裡我都敢告訴他們。
孩子:我真的是當服務生,不是玩遊戲喔!
孩子:我發便當的時候很緊張害羞,但是我覺得很好玩!

透過這次難得的機會,孩子從做中學習禮儀以及接待客人的方法,成為了他們成長歷程中一項特別的體驗,不僅將平日在裝扮區扮演的經驗,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孩子也在與他人之間的真實互動合作中,感受勇於服務的可貴與成就感,同時也邁出了品格學習的一大步!


參考文獻:

楊淑雅(2006)。幼兒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avatar-img
四季藝術的沙龍
21會員
26內容數
四季藝術創客教育以直接參與幼教與國小教學現場的報導模式,來呈現教學現場的歷程與教學背後的運作系統。期望為教育現場的工作者提供各種訊息資源與經驗分享,為幼教美學與藝術教育/兒童美語領域找到值得深入的議題、創新實驗的教學模式等。扮演分享教學成果與傳播開放式幼兒教育理念的角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四季藝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孩子正在研究不同的搬運車,而研究青蛙與杯子搬運車的同時,有些孩子也延續在學習區對於移動方法的探究,將探索的焦點放到縱向的移動工具──「吊車」上。
在「光影遊樂園」的方案課程中,孩子從發現教室內自然光影的變化、玩光影遊戲,結合環保回收物、多元媒材,到發現光影的特性(透光性、距離與大小、反射等),不斷地發揮創意且嘗試發展出各式有趣的光影實驗。孩子們悠遊在光影的世界,能否發展出STEAM的內涵?就讓我們一起踏入這個有趣的探究樂園仔細瞧瞧吧!
服裝主題中,我們將呈現「舞台服裝設計師」課程,看班級如何將學習區轉變成服裝工作室,更充分運用學習角落的概念,讓每個問題、議題都能適切地在特別的區域獲得解決,也看見不一樣的學習區經營方式。
從最薄的紙、有磅數的紙,到孩子自己帶來的回收紙箱等素材創作中,孩子目前已經歷了三次與不同夥伴的小組創作,這些團隊合作經驗讓孩子逐步發掘自己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並了解自己適合怎麼樣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最後的這個專題,藝術教師不僅要讓孩子自主思考要建構的主題,也讓孩子自行選擇與他人的合作方式。
飛鳥班的孩子們想要解決平日搬運多樣物品或重物的困難。班級兩位老師透過觀察幼兒的需求,在教室加入各種能支持孩子聚焦思考與探究的鷹架;駐校藝術家也從美感與多元媒材表徵的角度,支持幼兒探究與搬運有關的概念與技能,實際嘗試改良或發明自己的搬運工具。
地瓜家族的特色、豆豆的祕密、烹飪區的食譜與料理步驟……,不同食物、不同班級研究的焦點都能在學習區的櫥窗或壁面上呈現。猜猜看,我們班探究的是什麼呢?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孩子正在研究不同的搬運車,而研究青蛙與杯子搬運車的同時,有些孩子也延續在學習區對於移動方法的探究,將探索的焦點放到縱向的移動工具──「吊車」上。
在「光影遊樂園」的方案課程中,孩子從發現教室內自然光影的變化、玩光影遊戲,結合環保回收物、多元媒材,到發現光影的特性(透光性、距離與大小、反射等),不斷地發揮創意且嘗試發展出各式有趣的光影實驗。孩子們悠遊在光影的世界,能否發展出STEAM的內涵?就讓我們一起踏入這個有趣的探究樂園仔細瞧瞧吧!
服裝主題中,我們將呈現「舞台服裝設計師」課程,看班級如何將學習區轉變成服裝工作室,更充分運用學習角落的概念,讓每個問題、議題都能適切地在特別的區域獲得解決,也看見不一樣的學習區經營方式。
從最薄的紙、有磅數的紙,到孩子自己帶來的回收紙箱等素材創作中,孩子目前已經歷了三次與不同夥伴的小組創作,這些團隊合作經驗讓孩子逐步發掘自己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並了解自己適合怎麼樣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最後的這個專題,藝術教師不僅要讓孩子自主思考要建構的主題,也讓孩子自行選擇與他人的合作方式。
飛鳥班的孩子們想要解決平日搬運多樣物品或重物的困難。班級兩位老師透過觀察幼兒的需求,在教室加入各種能支持孩子聚焦思考與探究的鷹架;駐校藝術家也從美感與多元媒材表徵的角度,支持幼兒探究與搬運有關的概念與技能,實際嘗試改良或發明自己的搬運工具。
地瓜家族的特色、豆豆的祕密、烹飪區的食譜與料理步驟……,不同食物、不同班級研究的焦點都能在學習區的櫥窗或壁面上呈現。猜猜看,我們班探究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