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遇見PODCAST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感冒好了一大半,遇冷仍會小咳,假期打亂了生活作息,雖然全然無排定的工作帶給我小小的得意,但也並非會浪費光陰之人,放假前提前做好準備,備書,各類型皆有,歷史的、文物介紹的、小說、散文。
對於某類書籍我可以憑藉心之所思很快攫取適宜的,從前看到滿滿的厚度,以及堆疊的知識會稍感焦慮,但現在已然過了會因此浮躁的年紀,不過也有可能是生病的原因,心思還能負重什麼
果然輕得很,外頭幾聲貓鳴,就喚醒淺眠的我,起身如廁驚覺才四點多,卻睡意杳然,然後被手機吸引,滑著滑著,那螢幕裡的世界像深海,很容易縱身一躍就失去方向,我果然本為了查詢什麼,卻意外地跌墜專訪聯經總編涂恩豐的影音裡,談的大約是他念資管、轉戰歷史,後騰躍國際名校哈佛的歷程,在這之間創辦故事這個平台媒體,讓歷史透過文字,以及親和力十足的故事方式親近群眾。
他談及史學的訓練,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迅速地抓住重點,並且俐落以文字呈現,那字數之豐足,文筆之流暢,在我近日拜讀他的大人的日本史,以及其臉書的數篇文章裡深感字裏行間的魅力。
他還陳述團隊組織的重要,認為這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可以有所成就的世代,他們團隊所企望的,是慧眼識英雄的魄勁,讓人才可以大展華麗高貴的羽翅,翱翔藍天白雲。
其間他說了書寫的力量,以及中文書寫的訓練是目前所欠缺的,和我心有戚戚焉。大凡現今重的是外語學習,要的是科技,以便締造下一波經濟之高峰。但卻也有什麼逐漸失守了,比方一篇學生作文,字跡如蛇虎相鬥,如樹林枯葉零落,錯字百出,當然好的篇章,如流暢的筆觸、真誠書寫的動人肌骨亦有,但一篇有三四個錯字已成定則。至於理工科的學生,時常帶股驕氣,認為文史哲是小碟配菜,是無用的存有,於是常以睡眠打發課堂時間,大概想著將來求職,這類文字的呀、風花雪月的沉吟阿,人生困境的哲思都與之無關,在社會上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用收入數字、社經地位評判,於是文史哲離他們越來越遠,閱讀也是。
當然閱讀實則離他們也很近,輕小說、奇幻、偵探類型百花齊放,確實也造就新世代不同的面貌,只是或許我比較戀舊吧,那些流傳至今的古人智慧,或當代智識豐富、見識深遠、感觸力強烈的創作者更能吸引我。
凌晨,就這樣被一位年輕的見解吸引。突然覺得科技帶來很多別於以往的體驗,如我與涂編輯的偶遇,實則有賴於PODCAST的誕生。
之後我又繼續流連,果然體力有限,精神開始渙散紛雜,便如遊魂在那螢幕上毫無目的的閒晃,其中亦「聽」了多人的書摘分享,也聽了演講的吉光片羽。這讓我感覺語言(聽),以及類似「懶人包」、大綱式的、擷取式的、片段式的知識正醞釀且發酵。
我不確定這是好或不好,但我相信有利於某些人的學習,只是我還不習慣,我仍然耽溺文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93內容數
    生活是多刺的,但在荊棘中也能開出向陽花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抒情
    她背完唐詩後,我帶著她也去看洋紅花鈴木。她說相當喜歡。 我原本打算在樹木旁背誦唐詩的,相信默默生長的樹木,其實聽得清楚。 下午把辦公桌全然地整理,將之前陪伴過我的明信片收進抽屜裡,換上印有星座故事的月曆,我在月曆後方填寫每日代辦事項,想試著用這種新方法有條理又具效率地處理工作事宜,而且可以遠離手機行
     昨天讀了《摯友》。  然後讀摯友之前無意間又重新翻閱郝明義翻譯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它的部分內容節錄於龍騰版高職課本,大約說如何品嘗一本書。我記得高中時老師要我們寫眉批,對書中內容做發想,類金聖嘆在水滸傳天地頁的批閱,深具洞見且辛酸辣。  我閱讀還不到功夫,喜歡不求甚解,對於浩瀚的書海喜歡蜻蜓點水
    今天預定出完試卷,晚上吃生魚片壽司犒賞自己,無奈坐在電腦前三小時才大致稍微完工,那時已近下午一點了,肚子仍然空空如,走出電腦教室,被不緊急的事情繼續牽絆,整個人有恍惚飄飛的感覺。幸好直白拒絕,且表明只是隨口問問,有無參考書皆無妨,我對書商如是說。因為太晚用餐,又思忖晚上冷,生魚片壽司只好改日再飽食。
    遊三連陂
    今天十六個人沒有帶書,我懲罰們他跑操場。天空陰灰,風也不大,升旗地點的操場一圈實則運動場的半圈,五圈跑下來輕鬆愉快。 我站在升旗台前,看著有人跑得一馬當先,有些則非常緩步,好似腳踝拖著鉛球,踩得心不甘情不願。我不知道高喊了什麼,那位落在最末的學生也對我回嘴,我實在無心與之辯論,也就安靜下來。 我的心
    抒情
    她背完唐詩後,我帶著她也去看洋紅花鈴木。她說相當喜歡。 我原本打算在樹木旁背誦唐詩的,相信默默生長的樹木,其實聽得清楚。 下午把辦公桌全然地整理,將之前陪伴過我的明信片收進抽屜裡,換上印有星座故事的月曆,我在月曆後方填寫每日代辦事項,想試著用這種新方法有條理又具效率地處理工作事宜,而且可以遠離手機行
     昨天讀了《摯友》。  然後讀摯友之前無意間又重新翻閱郝明義翻譯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它的部分內容節錄於龍騰版高職課本,大約說如何品嘗一本書。我記得高中時老師要我們寫眉批,對書中內容做發想,類金聖嘆在水滸傳天地頁的批閱,深具洞見且辛酸辣。  我閱讀還不到功夫,喜歡不求甚解,對於浩瀚的書海喜歡蜻蜓點水
    今天預定出完試卷,晚上吃生魚片壽司犒賞自己,無奈坐在電腦前三小時才大致稍微完工,那時已近下午一點了,肚子仍然空空如,走出電腦教室,被不緊急的事情繼續牽絆,整個人有恍惚飄飛的感覺。幸好直白拒絕,且表明只是隨口問問,有無參考書皆無妨,我對書商如是說。因為太晚用餐,又思忖晚上冷,生魚片壽司只好改日再飽食。
    遊三連陂
    今天十六個人沒有帶書,我懲罰們他跑操場。天空陰灰,風也不大,升旗地點的操場一圈實則運動場的半圈,五圈跑下來輕鬆愉快。 我站在升旗台前,看著有人跑得一馬當先,有些則非常緩步,好似腳踝拖著鉛球,踩得心不甘情不願。我不知道高喊了什麼,那位落在最末的學生也對我回嘴,我實在無心與之辯論,也就安靜下來。 我的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近月來,我在家裡的時候,多半在閱讀文友惟喆分享的電子書:奧蘭多.費吉斯《古拉格之戀:一個愛情與求生的真實》、赫爾岑《往事與隨想》(三卷本)、托尼.朱特《戰後歐洲史》(兩卷本),因為桌上型電腦界面大,比閱讀較不傷眼力,但讀個兩三小時,仍然需要中場休息。之後,換成閱讀紙本書,也算是另類的休養吧。昨日,我
    Thumbnail
    研究生每天長時間通勤,聽歷史相關的podcast填補空閒時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文介紹幾個由歷史或人文科系教授開設的頻道,內容豐富,適合填補歷史或人文科系研究生的閒暇時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Thumbnail
    秉持「能睡覺絕不努力」的精神教主認為高中歷史編得太?所以推出「睏讀系列」以「小份量」的方式讓大家方便讀歷史,不要為了讀書壓縮到睡覺時間。 效果只能「很爛→普通(爛)」而已若想要從「普通(爛)→還好→還不錯」還是要自己多整理筆記、多做題目累積經驗。
    Thumbnail
    上週錄的廣播訪談,今天播出了。早上忙亂一陣後,累攤在書桌前,於是決定打開線上連結 ,聽聽自己究竟講了什麼。 感冒未癒,嗓音低了一階,但主持人是認識多年的朋友,好像隨意起個頭,就能不停往下聊。 聊天當中,不免又要說起我這前後兩截全然不同的人生,讚賞我一頭栽進出版圈的勇氣。 這段話,在今天聽來格外
    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忙碌的生活讓我們遺忘了許多聽過的知識。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近月來,我在家裡的時候,多半在閱讀文友惟喆分享的電子書:奧蘭多.費吉斯《古拉格之戀:一個愛情與求生的真實》、赫爾岑《往事與隨想》(三卷本)、托尼.朱特《戰後歐洲史》(兩卷本),因為桌上型電腦界面大,比閱讀較不傷眼力,但讀個兩三小時,仍然需要中場休息。之後,換成閱讀紙本書,也算是另類的休養吧。昨日,我
    Thumbnail
    研究生每天長時間通勤,聽歷史相關的podcast填補空閒時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文介紹幾個由歷史或人文科系教授開設的頻道,內容豐富,適合填補歷史或人文科系研究生的閒暇時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Thumbnail
    秉持「能睡覺絕不努力」的精神教主認為高中歷史編得太?所以推出「睏讀系列」以「小份量」的方式讓大家方便讀歷史,不要為了讀書壓縮到睡覺時間。 效果只能「很爛→普通(爛)」而已若想要從「普通(爛)→還好→還不錯」還是要自己多整理筆記、多做題目累積經驗。
    Thumbnail
    上週錄的廣播訪談,今天播出了。早上忙亂一陣後,累攤在書桌前,於是決定打開線上連結 ,聽聽自己究竟講了什麼。 感冒未癒,嗓音低了一階,但主持人是認識多年的朋友,好像隨意起個頭,就能不停往下聊。 聊天當中,不免又要說起我這前後兩截全然不同的人生,讚賞我一頭栽進出版圈的勇氣。 這段話,在今天聽來格外
    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忙碌的生活讓我們遺忘了許多聽過的知識。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