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規模企業的數位轉型,從哪裡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數位轉型那是大公司才做得了的事,我們小公司連活下來都有問題了,那還有力氣轉型!」

今年開始因為疫情的影響,數位轉型成為了熱門的話題,我一直記得前幾個月有一則笑話:是誰成功推動企業數位轉型?1️⃣CEO 2️⃣CTO 3️⃣COVID-19?
答案大家應該很清楚,既不是CEO也不是CTO,而是3️⃣COVID-19 推動了企業的數位轉型。

一時之間「數位轉型」成為企業的救命靈藥!各家老闆、主管們不停的尋找答案,各家國際大型原廠、國內中型的開發經銷代理商們、還有近年興起各種數位新創們,無不拚命拿出自家的產品技術或方案規劃,來展示自己已是數位轉型的能力與成果。
而在一場又一場的說明會、發表會、課程教享、論壇分享中,我看到的卻是數位商趁勢在洗各傳統產業的腦,但置入的都只是對自己公司獲利有幫助的系統、產品或方案,把企業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放在後面;同時這也形成了有錢及大型的企業,才能得到數位商的關注,而且還要繳不少的學費,才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knowhow。

從經濟部發佈的「中小企業認定標準」中有說明:不分行業別,凡依法辦理公司或商業登記,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1億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人數未滿200人之事業,均為本標準所認定之中小企業。
但我今天要談的是規模更小的公司型態,畢竟人數過百人、資本額能過千萬的公司,就算國家把它定義為「中小企業」,但在一般上班族的眼中,也是中大型的公司了,以我工作最久的廣告及媒體公司來說,這些大集團外商公司的台灣分公司,資本額登記不到1億,真實員工人數也都沒超過200人,但不會有人真的認為它們是所謂的中小企業吧!
今天我比較想談的是最少約10人、上限約70人左右,是一般社會大眾心中的「中小企業」或「小規模企業」,在這波的數位轉型熱潮中,該如何一邊生存一邊轉型呢?

在疫情期間,中小規模企業直接受到的傷害是:
-營收直接少50%以上。
-人事成本佔比最高,但裁員成本更高。
-數位轉型不知道要燒多少錢才能有正營收。
這樣的情況下,企業主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困境,真的不是聽聽講座、上個線上課就可以解決的了!


在台灣很多中小規模企業的產品是「專業服務」、或是接小規模單進行客製化生產!
不是架設網站、上架電商平台、下數位廣告就是數位轉型、就可以增加營收,很多時候反而是多花了廣告費用而已;因為中小規模企業的預算有限、成本壓力高,對於仿效大企業的做法:先成立數位轉型單位,確立目標問題方向、進行小規模轉型測試……等做法,實際上都是緩不濟急的。
但是既然要數位轉型,基本該有的起手式與資源還是一樣要到位,不然就是空口白話而已;那要找到的資源有哪些呢?我認為應該要有的下面這三項:
人才數位資訊來源公司核心獲利能力這三大資源

很多企業主們對數位的認知,就是平常的電腦、手機上網看看新聞,收發E-mail、發FB的po文及傳Line訊息……等這些生活及娛樂使用;但卻不知道如何讓公司運作或商業模式與數位接軌,因為過去不需要這麼數位化一樣有生意做、他們的客戶也都一樣啊,所以現在不知道要找誰可以教他、或是去找到相關的訊息來做參考與自我學習,而同時在資訊缺乏的情況下,當就找不到在數位時代中,公司核心獲利能力是什麼了!

資訊的缺乏是中小規模企業主普遍的痛!
所以我認為中小規模企業要數位轉型的第一步,是要先解決資訊不對等的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位「數位顧問」!
這個做法可以同步解決人才與資訊來源不足的問題;就人力來說,可以不用先找到一個資深數位人員到公司上班,減少新增員工的人事壓力,而且更多時候,是根本沒有專業的數位人想投入未數位化的公司,想找也不一定找的到。

那資訊來源不足要如何解?這就要確認你找的數位顧問是一位真正有經驗的專家才行;一個有經驗或好的顧問,他應該具備幾個條件:

  1. 對各種產業的運作都有基本認識,也對各產業在數位行銷或數位化的進度與狀況,都有大致的掌握。
  2. 是數位通才不是專才;因為數位領域也是細分成為社群、媒體、內容、電商、創意、製作、數據與分析、系統建置營運……等,每個項目都有專家在裡面;但對數位轉型的企業來說,這些專家的投入會讓企業主迷失自己的方向,因為專家們只會強調自己擅長的部份,但企業的轉型是全面的,所以需要的是一位站在企業主身邊但看的更廣的顧問,協助企業主決策;也能快速的把這些專業資源整合與配置好,交給企業主使用。
  3. 不會只有開會與上課,應該要與企業員工共同規畫專案的內容,直接透過實戰領導的方式,讓企業主與員工進行數位轉型的成長,這與過往大家對顧問的認知不同;但在這個時代,我認為數位顧問就是一個會上戰場的軍師,這樣才能真正的協助企業面對轉型時的陣痛。

最後就可以透過已經實戰過幾次的經驗,重新檢視公司現在的獲利專長,進入數位化的情境中之後是否一樣獲利?或是需要發展新的獲利專長才能符合數位化的需求?這就是企業主要坦白面對的事,因為有可能這些企業主忙了二、三十年的事業,在這個時代一夕間就被視為不重要的產業了!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重大的打擊,而此時數位顧問的存在,就是能跟企業主一起分擔這些情緒並重新來規畫公司新的方向與商業模式。

我一直認為「數位轉型」其實要從「人心」開始轉起,再棒再好的數位工具與知識,如果無法被「人」善用,那一切也都是沒有意義的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van's Share ​的沙龍
5會員
6內容數
2021/04/08
媒體代理商在台灣的行銷廣告傳播教育體系中,是一個只有聽過名字、但是做什麼工作內容卻無法交代清楚的一個組織!Google、FB、IG、Dcard這些媒體很熟,但如何整合這些媒體資源就是媒體代理商的工作
Thumbnail
2021/04/08
媒體代理商在台灣的行銷廣告傳播教育體系中,是一個只有聽過名字、但是做什麼工作內容卻無法交代清楚的一個組織!Google、FB、IG、Dcard這些媒體很熟,但如何整合這些媒體資源就是媒體代理商的工作
Thumbnail
2021/03/31
這篇對於一般人最不了解的廣告公司製管部門及設計中心的介紹
Thumbnail
2021/03/31
這篇對於一般人最不了解的廣告公司製管部門及設計中心的介紹
Thumbnail
2021/03/30
這篇是延續了上一篇廣告代理商組織簡介-1,這次就從創意部門開始介紹起。
Thumbnail
2021/03/30
這篇是延續了上一篇廣告代理商組織簡介-1,這次就從創意部門開始介紹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RPAI 數位優化器要來分享的是,我們在協助台灣中小企業落實數位轉型、導入 RPA 的過程中,發現這些企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接著分享在過程中可以好好實踐的關鍵做法與成功案例。如果你的企業也面臨類似困擾,不妨跟著我們一起尋找解決之道!
Thumbnail
RPAI 數位優化器要來分享的是,我們在協助台灣中小企業落實數位轉型、導入 RPA 的過程中,發現這些企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接著分享在過程中可以好好實踐的關鍵做法與成功案例。如果你的企業也面臨類似困擾,不妨跟著我們一起尋找解決之道!
Thumbnail
23年前我開始投入網路產業,當時許多企業甚至是高科技公司都還沒有官網,更甚者連email可能都沒有。當時許多企業主也非常懷疑internet能在他們公司銷售方面協助多少。10年後已經少有企業懷疑數位行銷,更多的是前仆後繼加入數位轉型的行列。 以前我總是聽說傳統產業或企業想開始投入電子商務,總會遇到許
Thumbnail
23年前我開始投入網路產業,當時許多企業甚至是高科技公司都還沒有官網,更甚者連email可能都沒有。當時許多企業主也非常懷疑internet能在他們公司銷售方面協助多少。10年後已經少有企業懷疑數位行銷,更多的是前仆後繼加入數位轉型的行列。 以前我總是聽說傳統產業或企業想開始投入電子商務,總會遇到許
Thumbnail
數位轉型:由上而下的過程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企業領導層的決定。數位轉型是由「上」而「下」的過程,如果領導層沒有轉型的確切目標與規劃,與競爭者相比之下,經營模式將會原地踏步、無法超越。資策會最新資料顯示,92%的台灣企業認為數位轉型的推動勢在必行,高於全球的78%,但其中卻有43%的企業還沒做好轉型的準
Thumbnail
數位轉型:由上而下的過程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企業領導層的決定。數位轉型是由「上」而「下」的過程,如果領導層沒有轉型的確切目標與規劃,與競爭者相比之下,經營模式將會原地踏步、無法超越。資策會最新資料顯示,92%的台灣企業認為數位轉型的推動勢在必行,高於全球的78%,但其中卻有43%的企業還沒做好轉型的準
Thumbnail
Google 於今年八月發佈了最新一份台灣《2021 企業數位轉型關鍵報告》,協助行銷人釐清「何謂數位轉型」、台灣數位轉型現況,並為企業提供轉型進程中的可靠指南。TenMax 為大家整理報告中的精華重點,一起朝數位未來邁出商業腳步!
Thumbnail
Google 於今年八月發佈了最新一份台灣《2021 企業數位轉型關鍵報告》,協助行銷人釐清「何謂數位轉型」、台灣數位轉型現況,並為企業提供轉型進程中的可靠指南。TenMax 為大家整理報告中的精華重點,一起朝數位未來邁出商業腳步!
Thumbnail
《效益不彰的數位轉型政策在疫情中顯出問題》 筆者:品牌再造學院院長 王福闓 在去年因為全台國民的努力下,雖然許多國家都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我們國內相對來說直接的衝擊可以說是相對較少。而當時依然在有疫情威脅的影響下,不少政府政策的更著重在協助像是中小企業、商圈甚至觀光工廠轉型的項目。若是算上這幾年
Thumbnail
《效益不彰的數位轉型政策在疫情中顯出問題》 筆者:品牌再造學院院長 王福闓 在去年因為全台國民的努力下,雖然許多國家都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我們國內相對來說直接的衝擊可以說是相對較少。而當時依然在有疫情威脅的影響下,不少政府政策的更著重在協助像是中小企業、商圈甚至觀光工廠轉型的項目。若是算上這幾年
Thumbnail
目前台灣疫情持續加溫中,正是企業可趁機數位轉型的好時機。目前台灣疫情影響擴大,整體經濟、產業及就業都受到很大影響,居家隔離、社交距離及遠距上班等,朝向新型態互動及工作方式,也改變了目前臺灣的生活及消費型態,因此台灣是否能透過這次疫情的加速變化,讓企業徹底進行數位轉型的好時機。
Thumbnail
目前台灣疫情持續加溫中,正是企業可趁機數位轉型的好時機。目前台灣疫情影響擴大,整體經濟、產業及就業都受到很大影響,居家隔離、社交距離及遠距上班等,朝向新型態互動及工作方式,也改變了目前臺灣的生活及消費型態,因此台灣是否能透過這次疫情的加速變化,讓企業徹底進行數位轉型的好時機。
Thumbnail
2020這一年因為疫情的大爆發導至大部份的消費族群紛紛轉向到電商購物或者透過網路來找尋客戶。因此演變成若是沒有跟上網路這波潮流的業主(中小企業)因此失去許多訂單及潛在客戶。因此許多中小企業在樣的疫情演變下紛紛想投資一筆經費來做數位轉型。但原本沒有數位行銷這樣的通路要突然走向 企業數位化 。公司內部就
Thumbnail
2020這一年因為疫情的大爆發導至大部份的消費族群紛紛轉向到電商購物或者透過網路來找尋客戶。因此演變成若是沒有跟上網路這波潮流的業主(中小企業)因此失去許多訂單及潛在客戶。因此許多中小企業在樣的疫情演變下紛紛想投資一筆經費來做數位轉型。但原本沒有數位行銷這樣的通路要突然走向 企業數位化 。公司內部就
Thumbnail
「數位轉型」似乎是知易行難。去年12月天下雜誌發表「兩千大企業數位轉型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兩千大企業中有高達超過半數(52.5%)的企業尚未開始數位轉型...中小企業要將組織數位化,務實的第一步是先盤點組織現況,而不是先計畫該採用哪些數位工具。數位化只是手段,要先知道轉型目的是什麼
Thumbnail
「數位轉型」似乎是知易行難。去年12月天下雜誌發表「兩千大企業數位轉型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兩千大企業中有高達超過半數(52.5%)的企業尚未開始數位轉型...中小企業要將組織數位化,務實的第一步是先盤點組織現況,而不是先計畫該採用哪些數位工具。數位化只是手段,要先知道轉型目的是什麼
Thumbnail
「數位轉型那是大公司才做得了的事,我們小公司連活下來都有問題了,那還有力氣轉型!」
Thumbnail
「數位轉型那是大公司才做得了的事,我們小公司連活下來都有問題了,那還有力氣轉型!」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台灣產業轉型,由代工轉為品牌的必然環節,但企業該如何在發展的過程中做好數位轉型,跨越過困難障礙,成功升級,其中的關鍵將帶大家來解密。 Table of Content 1.數位轉型關鍵因素前言 2.數位轉型失敗核心原因 3.數位轉型問題與解決方案 4.數位轉型的正確順序 數位轉型突破產業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台灣產業轉型,由代工轉為品牌的必然環節,但企業該如何在發展的過程中做好數位轉型,跨越過困難障礙,成功升級,其中的關鍵將帶大家來解密。 Table of Content 1.數位轉型關鍵因素前言 2.數位轉型失敗核心原因 3.數位轉型問題與解決方案 4.數位轉型的正確順序 數位轉型突破產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