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戴上耳機,聽著那首我們的歌,然後在你墳上起舞──《85年的夏天》

2021/01/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刊登於 Every Little d
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少年,在百無聊賴的夏日海濱小鎮裡,因為一場意外而相識……。
改編自小說《在我墳上起舞》,乍看之下原以為是近似於《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基調,不過導演歐容(François Ozon)怎麼可能只甘於單純地捕捉青少年之間的戀情?當然是在這之間再多添個幾筆。
故事以倒敘的方式,除了一寫屬於少年們的夏日戀曲,更是在影片一開始就劈頭告訴你,「這不只是一個戀愛故事」、「如果你不想聽」、「你最好就此打住」。在將結局一語道破之後,導演便引領觀眾再次重返現場,共同體驗這段夏日之戀的起落,更是藉由這個(戀愛的)過程,進一步凝視關於少年的慾望、迷惘、困惑,以及少年如何透過創作,從中獲得成長與救贖。
劇照IMDb
向來較為害羞內向的Alex,因為一場翻船事故,意外結識主動大膽的David,如同《推拿》裡都紅告訴小馬的那句話:「對面走過來一個人,你撞上了,那就是愛情。」,看似南轅北轍的兩人,因為翻船而「撞」見彼此,在心底激起了漣漪,也就理所當然地走在一起。
全片以超16毫米膠捲拍攝,充滿粗糙顆粒的底片質地,同時圍繞著數首80年代復古金曲,彷彿立即被拉入某種獨特的、非現實的時空之中。
然而,夏天終究會結束,Alex與David的戀情也在「預期」的狀態裡急轉直下,偌大的夢幻泡泡破滅之後,不僅是兩人關係的戛然而止,甚至還有死亡的突如其來。
你愛上了一張臉和一副身體,然後把你想要找到的那個人塞在裡面。
從相愛時的義無反顧,到期待落空的瞬間,對比前後的落差,這時候的電影似乎真正地「真實」了起來。
太多太多的故事都告訴我們該如何進入那個「虛構」的幻象之境,畢竟那總是過分地美好,能夠滿足許多生活中無法觸及的理想,不過卻沒有教我們該如何面對現實。或者說是,提供我們一個足以參考的範本,《85年的夏天》巧妙地拿捏著真實與虛構兩者的比例,將夢幻的一面、以及幻滅的另一部分全盤托出。
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導演想說的從來就不只是少年之間的愛戀,或是肆意地把玩介於真實與虛構之間的落差⋯⋯,重點不在於那個追不到的泡泡究竟是否存在、或者是否與我們所想像的如出一轍,而是藉由死亡,打破了前面的幻想,催生出「創作」的動能。
經由少年的文字,一再的以不同視角去回顧過往零星的生活段落:窺見他如何墜入情網、如何全心全意地投入、如何感到憤怒卻無助、如何從傷痛中走出的過程,這麼做絕非刻地意全盤否定過去,而是藉著文字的書寫,成了自我療癒的途徑。
劇照 IMDb
如果創作是種情緒上的抒發,那麼「在墳上起舞」亦是,就算那是少年託付給另一個少年、有如玩笑一般的約定,但他還是遵守承諾,在墳前戴上耳機,聽著那首Rod Stewart的〈Sailing〉。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他在色彩斑斕的舞池裡,突然戴上耳機,躍入與世隔絕的他方的瞬間,看著周遭的人忘情地舞蹈,少年的節奏慢了下來,眼望著面前的愛人,卻有種想哭的感覺。第二次再次聽到,則是來到愛人的墳前,輕觸著土壤並且隨之起舞,這時候的〈Sailing〉有如一首離別的輓歌,即使想哭的感覺依舊,傷痛也仍未痊癒,但因為「在墳上起舞」的約定,反而成了祝福、以及某種程度上足以釋懷的方式。
《85年的夏天》除了精準地捕捉了少年之間充滿歡愉、浪漫至極的夏日時光,也以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角度去述說少年的悲傷與成長,像是一首苦中帶甜的、殘酷的青春物語,儘管噙著淚水,或許到最後,還是能夠帶著笑容走下去。
—
更多瑣碎的日常呢喃,請到 Instagram 和我聊聊吧。
21會員
15內容數
當影迷們忙著四處奔走、置身於黑盒子之中看片的時候,在外面的影展工作人員究竟在想些什麼呢?出於好奇,希望透過訪問的方式,邀請筆者身邊所識、並且參與影展相關工作的人,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以及位於影展現場的第一手消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