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在何時出手?的考量

2021/01/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觀察主力也是很重要的功課
保留現金的目的除了是為了降低突如其來的股災造成的下跌風險外,也是為了讓自己有足夠現金能夠去購買想要的投資標的。因此,觀察好時機點然後入場,就是平常應該做的功課。
一看到某檔個股漲停了,就要確認一下如果買入,是否還能搭的上順風車?還是等回檔再買入?例如聯電已經漲很多了,現在是否還值得買入呢?
相對的,一看到某檔個股跌停了,是否就是好公司遇上壞事情呢?如果買入後還會不會持續下跌?正在下墜的刀子不要接,等跌深開始回漲再接?例如旭富因為廠房發生大火而損失慘重,股價從120多元跌至80多元。在跌到80多元時止跌了,雖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沒有繼續跌下去。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在發生第一支跌停時逢低入場的投資人,鐵定是套牢的,不會因為日後止跌了就可以立即解套。但也不能確定在80元出手撐住跌勢的大戶就可以賺到錢,而出手跟單。這個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來,這不是一般散戶可以知道的事情。
再來就是觀察主力狂買或狂賣的個股,被狂買的個股是不是已經上漲一大段了?還是尚未發動?未發動的理由是因其他主力對作嗎?相反的,狂賣的個股是否是因為業績不好?還是僅是單純的獲利入袋了結?如果去買是否會剛好被套牢呢?
主力操縱著股價的漲跌,買賣應該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一般散戶不曉得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只能透過他們的行為來判斷,來猜測。而隨著他們的買賣而隨之心情起伏,實在過於被動,難道沒跟上就會怎樣嗎?主力的操作也只是判斷買賣時機的方式之一而已,就算是主力也無法違背整個經濟趨勢
雖然如此,對於買賣時機的判斷還是可加以訓練的。主力買多了為何還不漲?主力狂賣為何還不跌?這些都是可以去思考的點。
月光認為,主力買賣的標的可以跟自己平時所建立的個股觀察清單作比較。若是買賣範圍超過自己的清單範圍,那也只能日後慢慢擴充。畢竟個股忽然的漲跌,若是沒做研究,則原因不明,就這樣貿然買入,未免過於輕率。但如果是在自己買賣清單內的漲跌,由於之前已經有做過基本的研究,主力忽然的買進或賣出,或許就是個進出場的時間點。
而觀察籌碼面的變化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知道主力的購物車裡面放些什麼,稍微可以縮減一下觀察的重點。雖然買賣的標的通常會有數十檔之多,但總比一千多檔要好的多。主力要操作這麼多檔,難道全部都是炒短線要倒貨給散戶嗎?應該還是有不得不買的龍頭股吧,例如統一或是台積電之類的。因此,觀察主力的購物名單,可以讓我們知道正在關注的個股有那些。不管這些個股包括了短線或是飆股還是成長股亦或是價值股,都有參考的價值。
主力連三買或是連五買又如何呢?跟的上嗎?買進之後吞了一根漲停要賣嗎?還是再吞一根才賣?現在買進航運或是鋼鐵股會不會太遲?這些問題也都是財經節目及專家所要解答的問題,這正是是商機所在。投資人想要知道買進或賣出時機,就必須追著專家的看法。
因為專家必須發表看法,所以自然有準或不準的結果產生。說的準,自然粉絲就大大增加。說不準,只要出來認錯,自然還有基本盤的粉絲支持。因為預測股市漲跌,大家都同意一個前提,那就是真的神準就去當億萬富翁了,不必這樣辛苦上節目,只要有一定的勝率就可以了,大家都很需要即時的投資建議,讓自己猶豫不決的心有個依靠。
月光覺得,與其依靠主力或專家的意向,還不如靠自己的觀察清單。不斷的以前面這些資訊來修正這些清單,就能夠加快出手的時機,當所謂值得買入的標的與自己的口袋名單相符時,就可以快速出手,以期能在短期內獲取報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