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Apple Car」這次是真的嗎?/Jean-Louis Gassé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江湖傳聞又來了。據說Apple將會推出一款電動汽車,而且聽說還會是蠻厲害的一款設計,這些傳聞是否真的有憑有據?如果這款車子是真的,你覺得Apple會創造出的是一輛「更好的Tesla」、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

根據維基百科上繪聲繪影的「編年史」,Apple Car電動車的傳聞最早在2014年底出現;而且從那之後,每一季都會像流行性感冒一樣,相關謠言不僅一再出現,而且還會有各式各樣的變種。
最新版本的說法是,Apple將會和韓國的現代(Hyundai)和起亞(Kia)車廠合作,在2022年(一說2024年)發表原型車,並在2026年或2028年推出量產車款。
我們只知道,在Apple公司廠區、以及矽谷其他地方,都有大規模的汽車專案在開發之中;而且,Apple也確實從Tesla和其他大車廠挖來了不少高手。從這麼大的時間和金錢投入來看,可能的合理推測只有一個,那就是傳說中的Apple Car電動車,不是嗎?
然而,這些說法中其實有許多想當然耳的腦補和誤解,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研發中」是常態

首先,Apple的研發預算原本就相當龐大;以2020年的187.5億美元而言,其實比通用汽車(GM)和福特汽車(Ford)的相關費用加起來都還多。也就是說,Apple原本就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概念研發,但只有潛力確實龐大的項目,才會真的變成產品。
當然,Apple偶爾也會有失手之作,例如當年賣得很差的PowerMac G4 Cube和後來的iPhone 4天線問題;但Apple從來不會靠「發表原型產品」來回答市場疑慮、或是搶佔市場注意。
所以,我認為不會有「Apple Car概念車」,即使是2022年或2024年也一樣。
過去,Piper Jaffray投資公司的分析師Gene Munster曾經在五年之中不斷散播一個傳言:Apple將會「很快」推出一款智慧型電視機;而過去幾年風行不輟的Apple Car傳聞也差不多是這樣。
當然,電視和汽車是完全不一樣的產品。雖然廠商拼命在最近的電視上增加各種「加值」功能(其實重點是撈使用者個資),但相較之下,汽車上配備各種軟硬體功能的空間和彈性就多得多了。
但如果光是從「車子」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傳聞,那就可能會落入「Tesla陷阱」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10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吐納商業評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信度」是對個人承諾的達成度;不是單一時間點、單一事件,而是「時間軸的累積」,是「對所有事件的承諾」。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不論事情重不重要,都會被計入;因為,重不重要的決定權不在你手上,而是在於你接觸的對方。
有些批評出自好意,但卻可能來自誤解。有些批評的人怕的是,如果沒有人出來反駁你、或是你比他們受到更多注意,就會比他們過得更好;而他們表現這種恐懼的方式,就是把你的夢想批評得一文不值。
許多年輕朋友羨慕筆者在享受退休生活之餘,還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分享傳承經驗、幫助下一代。其實,退休後回饋社會也很像創業: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選擇目標市場;退休的人能力和資源都有限,所以先要考慮自己最熟悉、最關心、最想要回饋的對象。
有許多人對「買廣告」這件事有一種潔癖,好像這是一種「作弊」行為;對於不用買廣告就達成行銷目標的成功案例,則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活動都能享受「病毒式行銷」的操作,只靠口耳相傳就被很多人知道。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偏見。
毫無疑問的,智慧手機是過去15年的產業巨星;那麼,下一顆巨星又在哪裡?每個世代的巨星都會開啟一個龐大的全新市場;但今天已經有40億人拿著智慧手機,所以要開啟一個「更大、而且大很多」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困難。讓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尋找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
這篇文章,是筆者對於前半生在Apple工作經驗的一些回憶與隨想。這段經驗非常值得感謝,而且看著這家公司日後的發展歷程,仍然是一件令人覺得樂趣無窮的事情。
「可信度」是對個人承諾的達成度;不是單一時間點、單一事件,而是「時間軸的累積」,是「對所有事件的承諾」。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不論事情重不重要,都會被計入;因為,重不重要的決定權不在你手上,而是在於你接觸的對方。
有些批評出自好意,但卻可能來自誤解。有些批評的人怕的是,如果沒有人出來反駁你、或是你比他們受到更多注意,就會比他們過得更好;而他們表現這種恐懼的方式,就是把你的夢想批評得一文不值。
許多年輕朋友羨慕筆者在享受退休生活之餘,還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分享傳承經驗、幫助下一代。其實,退休後回饋社會也很像創業: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選擇目標市場;退休的人能力和資源都有限,所以先要考慮自己最熟悉、最關心、最想要回饋的對象。
有許多人對「買廣告」這件事有一種潔癖,好像這是一種「作弊」行為;對於不用買廣告就達成行銷目標的成功案例,則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活動都能享受「病毒式行銷」的操作,只靠口耳相傳就被很多人知道。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偏見。
毫無疑問的,智慧手機是過去15年的產業巨星;那麼,下一顆巨星又在哪裡?每個世代的巨星都會開啟一個龐大的全新市場;但今天已經有40億人拿著智慧手機,所以要開啟一個「更大、而且大很多」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困難。讓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尋找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
這篇文章,是筆者對於前半生在Apple工作經驗的一些回憶與隨想。這段經驗非常值得感謝,而且看著這家公司日後的發展歷程,仍然是一件令人覺得樂趣無窮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小說、電影、電視劇開播前,常能看到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類「免責聲明」(Disclaimer)。有的還特別加上「本劇中所有兒童與動物均在安全保護機制下進行拍攝」,要麼就是「本劇中動物殺傷畫面純屬電腦動畫並非真實」。這些細節的補充,可不單單是為了規避潛在風險,也反映出觀眾對作品創作過程的影評愈來
Thumbnail
當資源枯竭和環保壓力成為全球焦點,蘋果選擇以行動說話——將舊設備化為新產品的原料,讓廢棄物成為科技創新的起點。從供應鏈到產品設計,甚至以Daisy機器人精準回收珍貴材料,蘋果正在重新定義「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你是否好奇,他們如何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引領全球邁向零碳未來? 《Apple公司循環經濟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蘋果在耳機市場上的創新從未停止。最新消息顯示, Apple 即將推出的 AirPods Pro 3 將進行革命性升級,新增相機和健康監測技術, 這將徹底改變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些新功能不僅增強了耳機的多功能性, 還將進一步提升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性和健康管理能力。 接下來
Thumbnail
現在的人們對於AI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期待。文章提到了蘋果放棄汽車產業,而大陸又衝向電動車產業的情況。除了探討對消費者端的貢獻外,作者也提到了對AI的觀察和看法,以及對蘋果作為提供平臺者的期望。文章以蘋果和AI的關係為主軸,介紹了AI在消費者端的潛在收益和貢獻。
Thumbnail
已投入數百萬美元資金、至今為止也研發近 10 年的 Apple Car 計畫最終仍胎死腹中! 根據(2/28)彭博社的報導指出蘋果高層已在本週二(2/27)宣布取消所有 Apple Car 計畫, 近 2,000 人的研發團隊也就此解散,轉移到蘋果的 AI 部門研究生成式 AI 項目。 最
Thumbnail
伊隆·馬斯克的大膽預測和投資行爲一直是科技與汽車界的熱門話題。最近,他宣布預計在2025年底推出新的特斯拉車型,並可能在2024年底開始生產,這一消息令特斯拉的股價獲得了提升。然而,圍繞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炒作,以及其目前尚未達到完全可靠程度的現實,引發了人們對於特斯拉未來的長期擔憂。
Thumbnail
這兩天蘋果公司放棄開發近10年的Apple Car,並將資源轉向投資AI,Hank認為是明智之舉!因為儘管未來電動車平台擁有很多智能化發展的空間,但車輛總需求數並不會增加,加上中國電動車早已將這個市場紅海化,因此電動車所能帶來的收益成長並不具備投資想像力。
Thumbnail
在小說、電影、電視劇開播前,常能看到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類「免責聲明」(Disclaimer)。有的還特別加上「本劇中所有兒童與動物均在安全保護機制下進行拍攝」,要麼就是「本劇中動物殺傷畫面純屬電腦動畫並非真實」。這些細節的補充,可不單單是為了規避潛在風險,也反映出觀眾對作品創作過程的影評愈來
Thumbnail
當資源枯竭和環保壓力成為全球焦點,蘋果選擇以行動說話——將舊設備化為新產品的原料,讓廢棄物成為科技創新的起點。從供應鏈到產品設計,甚至以Daisy機器人精準回收珍貴材料,蘋果正在重新定義「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你是否好奇,他們如何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引領全球邁向零碳未來? 《Apple公司循環經濟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蘋果在耳機市場上的創新從未停止。最新消息顯示, Apple 即將推出的 AirPods Pro 3 將進行革命性升級,新增相機和健康監測技術, 這將徹底改變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些新功能不僅增強了耳機的多功能性, 還將進一步提升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性和健康管理能力。 接下來
Thumbnail
現在的人們對於AI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期待。文章提到了蘋果放棄汽車產業,而大陸又衝向電動車產業的情況。除了探討對消費者端的貢獻外,作者也提到了對AI的觀察和看法,以及對蘋果作為提供平臺者的期望。文章以蘋果和AI的關係為主軸,介紹了AI在消費者端的潛在收益和貢獻。
Thumbnail
已投入數百萬美元資金、至今為止也研發近 10 年的 Apple Car 計畫最終仍胎死腹中! 根據(2/28)彭博社的報導指出蘋果高層已在本週二(2/27)宣布取消所有 Apple Car 計畫, 近 2,000 人的研發團隊也就此解散,轉移到蘋果的 AI 部門研究生成式 AI 項目。 最
Thumbnail
伊隆·馬斯克的大膽預測和投資行爲一直是科技與汽車界的熱門話題。最近,他宣布預計在2025年底推出新的特斯拉車型,並可能在2024年底開始生產,這一消息令特斯拉的股價獲得了提升。然而,圍繞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炒作,以及其目前尚未達到完全可靠程度的現實,引發了人們對於特斯拉未來的長期擔憂。
Thumbnail
這兩天蘋果公司放棄開發近10年的Apple Car,並將資源轉向投資AI,Hank認為是明智之舉!因為儘管未來電動車平台擁有很多智能化發展的空間,但車輛總需求數並不會增加,加上中國電動車早已將這個市場紅海化,因此電動車所能帶來的收益成長並不具備投資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