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來自韓國的禮物/Jean-Louis Gassé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外界關於「Apple Car」電動車的傳聞仍然甚囂塵上,所以現在就讓我們繼續談談這件事情的各種可能性。雖然整個狀況仍然還不明朗,不過從Apple高階主管最近的談話中,我們或許可以嗅出一點風向。

raw-image

以科技圈的標準而言,兩個星期之前的傳說都已經是舊聞了。舉例來說,上次我們談到關於Apple Car(代號叫做「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的傳聞,早在2014年就已經浮出水面;但即使真有這個計畫,也不見得會變成實際的產品。

Apple工程師們也可能確實進行過許多跟車輛相關的研究,但回報的結果也可能是「生人勿近」(也就是英文說的「此處有龍」),「那邊水太深,沒事不要去亂碰比較好」。

更好的Tesla?

不過這次不一樣了,傳聞中的細節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清晰。例如據稱Apple將會在今年2月17日宣布投資韓國起亞汽車(Kia)36億美元、並預定在2024年推出合作車款;這個消息一出,則讓Kia的股票一下子大漲了14.5%

(作者後註:作為Kia主要持股者的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已經公開宣佈「並沒有在跟Apple洽談相關事宜」。)

為了進一步(純)探討,讓我們暫且相信這些傳聞是真的,並且看看以下兩種可能性:

  1. 就像當年iPhone徹底顛覆手機市場、讓Blackberry和Nokia走入歷史一樣,Apple Car變成了「更好的Tesla」;
  2. Apple Car跳脫Tesla的窠臼,以目前無法想像的交通工具形態出現。

其實,光是做一輛「更好的Tesla」就沒有想像中容易。表面上(無論是「事情的表面上」或「車子的表面上」),Tesla離完美的境界都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跟日本或歐洲的高級車比起來,組裝品質也不是同一個等級。

然而如果從軟體和介面的角度來看,即使是Lexus或BMW,也都是外包給比較便宜的廠商做;從IT科技的角度來看,跟Tesla根本不是同一世代的東西,只能用「望塵莫及」來形容。

筆者最近開過一輛德國品牌的車子,駕駛座上有多達三組觸控板、兩個高解析度螢幕,其中一個螢幕本身又是觸控的;要學會使用這些東西,你得讀好幾本手冊、看一片CD教學,CD上還標示著「開放原始碼授權」。

交通工具典範無痛轉移

說到強大硬體功能和精巧軟體介面的完美結合,這正是Apple的強項;但這次他們有能力像當年iPhone重新定義智慧手機一樣,讓潛在用戶完全無痛轉移到新的交通工具典範上嗎?

或許缺乏想像力限制了我的眼光,但如果Apple沒有拿出比第五級自動駕駛更強的技術,否則很難超越Tesla目前為止在電動車方面的成就。然而,目前多數專家也都同意,真正的「全自動駕駛」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成為商品,即使是Tesla也還沒完全做到。

除了突破技術難關之外,Apple如果要成功,還必須能準確預測2024年的汽車市場樣貌。因為,到那時候可能Tesla一年已經可以賣200萬輛車、德國車廠也已經想通好的介面該怎麼做、更可能已經有好幾家競爭對手已經浮出水面。

那麼,如果我們撇開「更好的Tesla」這個角度,改成「前所未有的電動交通工具」,讓Apple不需要考慮傳統的競爭對手,而自己開創出一個全新類別呢?

個人行動載具

在前一篇專欄中,我提到「個人交通工具」(或稱「微型行動載具/Micromobility)或許會是個值得Apple探索的領域:如果我們大多數的旅程範圍都在幾十公里之內,那為什麼要買續航距離上千公里的車子?

以電動自行車為例,從1,000美金左右的低價位產品,到諸如Stromer品牌的8,000美金車款都有;雖然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貨源有時不太穩定,但市場已經逐漸打開。

raw-image

而如果大家逐漸習慣這樣的電動車,或許未來也會考慮更大的三輪或四輪電動車,例如上次提到的法國Renault車廠Twizy四輪車

但這會是Apple會走的方向嗎?說實在話,可能不是。因為Apple剛從Tesla和幾家德國車廠挖來好幾位高級主管,像是先前保時捷的底盤開發副總裁Manfred Harrer;而Apple花大把鈔票把他挖來,應該不會只是為了開發四輪機車才對。

其他可能性?

那如果是在封閉環境內行動、無人駕駛的車子呢?如果是在一個有「圍籬」保護、路徑有清楚定義、不會有意外障礙物的環境中(如學校校園、公司廠區、機場等等),由全自動車輛載運乘客或物品,應該是可行的吧?

技術上確實可行,但這個市場對Apple來說恐怕太小了。

另外一個可能的市場,則是所謂的「最後一哩」;例如建立一個以自動駕駛車輛為核心,將乘客和行李載到短距離外目的地(例如購物中心)的服務。

所以,最終可能的市場還是在一般道路上,而不是封閉環境中。事實上,我們已經有「封閉環境、路徑清楚定義的電動車」,就是高爾夫球場裡面的球車;但這麼多年來,似乎也沒人想過要為它們加上自動駕駛功能。

所以現在範圍已經縮小到這樣:

  1. 不是現在Tesla的直接競爭產品;
  2. 必須比Tesla更強;
  3. 不是輕型「四輪機車」這類;
  4. 不是封閉環境中的自動駕駛車。

不過這樣思考的前提,是Apple真的有某種電動車正在開發之中;而且我覺得,似乎還是遺漏了什麼重點、或是弄錯了縮小的範圍。

來自韓國的禮物

回到本文有點小誇張的題目:可能來自韓國起亞和現代(Hyundai)兩家車廠的禮物。

一般來說,Apple供應鏈上的廠商都不能洩漏正在進行的產品、上市的時間、種類或數量等資訊;但起亞汽車日前卻公開向南韓媒體放話,指出他們正在跟Apple洽談車輛專案方面的合作、二月的公開發佈日期、以及前面提到的36億美元投資。

雖然起亞的聲明馬上就被消音,但已經來不及了。事後的澄清訊息則指出,目前Apple已經「暫緩」跟起亞之間的洽談,並且尋求與其他公司(包括日本車廠)之間可能的合作。

此外,韓國現代汽車(擁有起亞34%股權)的高階主管則對於與Apple可能的合作關係表達了憂慮

「Apple自認是老大。他們會自己做行銷、自己做產品、自己做品牌;但現代也是老大,所以這樣就會有衝突……。無論是Google或Apple,這些公司都只想把我們『變成鴻海』……。

但對Apple而言,可以從韓國得到最好的禮物,就是在跟現代/起亞正式簽約合作之前,後者的管理階層公開同意「願意當鴻海」;否則就跟西方諺語所說的一樣:「結婚容易,親家難搞」,先上車後補票,然後才開始後悔。

關於上述的這些澄清,Apple很可能完全不會發表任何聲明,以緘默來說明一切;至於傳說中的Apple Car……,毫不意外的,至今仍然還是個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特斯拉Q2交車量創新高,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 大家好,我是一位關注電動車產業的部落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特斯拉(Tesla)今年第二季(4~6月)的交車量和市場表現的資訊。 特斯拉是全球最知名的電動車品牌之一,也是創新科技和環保理念的代表。特斯拉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是一位
Thumbnail
特斯拉Q2交車量創新高,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 大家好,我是一位關注電動車產業的部落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特斯拉(Tesla)今年第二季(4~6月)的交車量和市場表現的資訊。 特斯拉是全球最知名的電動車品牌之一,也是創新科技和環保理念的代表。特斯拉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是一位
Thumbnail
在電動車市場領域,我們可以觀察到市占前十大多半是中國品牌,銷售量不錯但沒有超越特斯拉、利潤更是沒有特斯拉來的好,到底特斯拉能鞏固市場「不創新」的關鍵核心是什麼?
Thumbnail
在電動車市場領域,我們可以觀察到市占前十大多半是中國品牌,銷售量不錯但沒有超越特斯拉、利潤更是沒有特斯拉來的好,到底特斯拉能鞏固市場「不創新」的關鍵核心是什麼?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 特斯拉 Tesla, Inc 相信大家一提到電動車就會直覺聯想到特斯拉,特斯拉到目前為止也是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他的出現以及科技創新也對全球車市以及對傳統車廠帶來一定的壓力與影響,也讓我們消費者多了更多選擇,這邊分享一下在現任CEO, Elon Musk 接手特斯拉之前,之前的創辦人Ma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 特斯拉 Tesla, Inc 相信大家一提到電動車就會直覺聯想到特斯拉,特斯拉到目前為止也是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他的出現以及科技創新也對全球車市以及對傳統車廠帶來一定的壓力與影響,也讓我們消費者多了更多選擇,這邊分享一下在現任CEO, Elon Musk 接手特斯拉之前,之前的創辦人Ma
Thumbnail
這是系列文章第三篇,在一二篇我們看到了電動車產業的整體趨勢、各國政府與各大品牌的目標,並了解到幾檔資產規模較大的電動車ETF,本篇學長總結這幾支ETF前十大持股的類型,並給出投資建議。
Thumbnail
這是系列文章第三篇,在一二篇我們看到了電動車產業的整體趨勢、各國政府與各大品牌的目標,並了解到幾檔資產規模較大的電動車ETF,本篇學長總結這幾支ETF前十大持股的類型,並給出投資建議。
Thumbnail
外界關於「Apple Car」電動車的傳聞仍然甚囂塵上,所以現在就讓我們繼續談談這件事情的各種可能性。雖然整個狀況仍然還不明朗,不過從Apple高階主管最近的談話中,我們或許可以嗅出一點風向。
Thumbnail
外界關於「Apple Car」電動車的傳聞仍然甚囂塵上,所以現在就讓我們繼續談談這件事情的各種可能性。雖然整個狀況仍然還不明朗,不過從Apple高階主管最近的談話中,我們或許可以嗅出一點風向。
Thumbnail
  Tesla是2020年成長股的典範,因為它的成功讓有潛力的新創與獨角獸在編織夢想更容易在市場集資成功,也因此越來越多散戶追捧Tesla,而媒體把散戶=擦鞋童=萬惡根源=股市巨大泡沫,但與其說散戶等著被割韭菜不如說新一代的投資者他們把目光看得更遠了,且願意對這社會投入關注....
Thumbnail
  Tesla是2020年成長股的典範,因為它的成功讓有潛力的新創與獨角獸在編織夢想更容易在市場集資成功,也因此越來越多散戶追捧Tesla,而媒體把散戶=擦鞋童=萬惡根源=股市巨大泡沫,但與其說散戶等著被割韭菜不如說新一代的投資者他們把目光看得更遠了,且願意對這社會投入關注....
Thumbnail
江湖傳聞又來了。據說Apple將會推出一款電動汽車,而且聽說還會是蠻厲害的一款設計,這些傳聞是否真的有憑有據?如果這款車子是真的,你覺得Apple會創造出的是一輛「更好的Tesla」、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
Thumbnail
江湖傳聞又來了。據說Apple將會推出一款電動汽車,而且聽說還會是蠻厲害的一款設計,這些傳聞是否真的有憑有據?如果這款車子是真的,你覺得Apple會創造出的是一輛「更好的Tesla」、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
Thumbnail
2474可成科技,大多數投資人的印象都是「蘋果概念股」!以前的可成,確實是製作蘋果iPhone手機的金屬機殼供應鏈。而現在的可成,轉型前進電動車產業,想知道可成股價未來怎麼發展嗎?會因為進入電動車產業有所變化嗎?
Thumbnail
2474可成科技,大多數投資人的印象都是「蘋果概念股」!以前的可成,確實是製作蘋果iPhone手機的金屬機殼供應鏈。而現在的可成,轉型前進電動車產業,想知道可成股價未來怎麼發展嗎?會因為進入電動車產業有所變化嗎?
Thumbnail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2017年發表平價電動車款Model 3,雖然引得全球相當高的呼聲,但大量訂單的喜訊傳出,同時也伴隨著成本高昂、生產延誤的製造問題,且完全超出馬斯克先前的預期,導致特斯拉曾一度瀕臨燒光現金的慘況,雖然好不容易在2018年克服了生產和交付障礙,卻又在隔年...
Thumbnail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2017年發表平價電動車款Model 3,雖然引得全球相當高的呼聲,但大量訂單的喜訊傳出,同時也伴隨著成本高昂、生產延誤的製造問題,且完全超出馬斯克先前的預期,導致特斯拉曾一度瀕臨燒光現金的慘況,雖然好不容易在2018年克服了生產和交付障礙,卻又在隔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