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來自韓國的禮物/Jean-Louis Gassée

2021/02/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外界關於「Apple Car」電動車的傳聞仍然甚囂塵上,所以現在就讓我們繼續談談這件事情的各種可能性。雖然整個狀況仍然還不明朗,不過從Apple高階主管最近的談話中,我們或許可以嗅出一點風向。

以科技圈的標準而言,兩個星期之前的傳說都已經是舊聞了。舉例來說,上次我們談到關於Apple Car(代號叫做「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的傳聞,早在2014年就已經浮出水面;但即使真有這個計畫,也不見得會變成實際的產品。
Apple工程師們也可能確實進行過許多跟車輛相關的研究,但回報的結果也可能是「生人勿近」(也就是英文說的「此處有龍」),「那邊水太深,沒事不要去亂碰比較好」。

更好的Tesla?

不過這次不一樣了,傳聞中的細節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清晰。例如據稱Apple將會在今年2月17日宣布投資韓國起亞汽車(Kia)36億美元、並預定在2024年推出合作車款;這個消息一出,則讓Kia的股票一下子大漲了14.5%
(作者後註:作為Kia主要持股者的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已經公開宣佈「並沒有在跟Apple洽談相關事宜」。)
為了進一步(純)探討,讓我們暫且相信這些傳聞是真的,並且看看以下兩種可能性:
  1. 就像當年iPhone徹底顛覆手機市場、讓Blackberry和Nokia走入歷史一樣,Apple Car變成了「更好的Tesla」;
  2. Apple Car跳脫Tesla的窠臼,以目前無法想像的交通工具形態出現。
其實,光是做一輛「更好的Tesla」就沒有想像中容易。表面上(無論是「事情的表面上」或「車子的表面上」),Tesla離完美的境界都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跟日本或歐洲的高級車比起來,組裝品質也不是同一個等級。
然而如果從軟體和介面的角度來看,即使是Lexus或BMW,也都是外包給比較便宜的廠商做;從IT科技的角度來看,跟Tesla根本不是同一世代的東西,只能用「望塵莫及」來形容。
筆者最近開過一輛德國品牌的車子,駕駛座上有多達三組觸控板、兩個高解析度螢幕,其中一個螢幕本身又是觸控的;要學會使用這些東西,你得讀好幾本手冊、看一片CD教學,CD上還標示著「開放原始碼授權」。

交通工具典範無痛轉移

說到強大硬體功能和精巧軟體介面的完美結合,這正是Apple的強項;但這次他們有能力像當年iPhone重新定義智慧手機一樣,讓潛在用戶完全無痛轉移到新的交通工具典範上嗎?
或許缺乏想像力限制了我的眼光,但如果Apple沒有拿出比第五級自動駕駛更強的技術,否則很難超越Tesla目前為止在電動車方面的成就。然而,目前多數專家也都同意,真正的「全自動駕駛」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成為商品,即使是Tesla也還沒完全做到。
除了突破技術難關之外,Apple如果要成功,還必須能準確預測2024年的汽車市場樣貌。因為,到那時候可能Tesla一年已經可以賣200萬輛車、德國車廠也已經想通好的介面該怎麼做、更可能已經有好幾家競爭對手已經浮出水面。
那麼,如果我們撇開「更好的Tesla」這個角度,改成「前所未有的電動交通工具」,讓Apple不需要考慮傳統的競爭對手,而自己開創出一個全新類別呢?

個人行動載具

在前一篇專欄中,我提到「個人交通工具」(或稱「微型行動載具/Micromobility)或許會是個值得Apple探索的領域:如果我們大多數的旅程範圍都在幾十公里之內,那為什麼要買續航距離上千公里的車子?
以電動自行車為例,從1,000美金左右的低價位產品,到諸如Stromer品牌的8,000美金車款都有;雖然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貨源有時不太穩定,但市場已經逐漸打開。
Stromer電動自行車。
而如果大家逐漸習慣這樣的電動車,或許未來也會考慮更大的三輪或四輪電動車,例如上次提到的法國Renault車廠Twizy四輪車
但這會是Apple會走的方向嗎?說實在話,可能不是。因為Apple剛從Tesla和幾家德國車廠挖來好幾位高級主管,像是先前保時捷的底盤開發副總裁Manfred Harrer;而Apple花大把鈔票把他挖來,應該不會只是為了開發四輪機車才對。

其他可能性?

那如果是在封閉環境內行動、無人駕駛的車子呢?如果是在一個有「圍籬」保護、路徑有清楚定義、不會有意外障礙物的環境中(如學校校園、公司廠區、機場等等),由全自動車輛載運乘客或物品,應該是可行的吧?
技術上確實可行,但這個市場對Apple來說恐怕太小了。
另外一個可能的市場,則是所謂的「最後一哩」;例如建立一個以自動駕駛車輛為核心,將乘客和行李載到短距離外目的地(例如購物中心)的服務。
所以,最終可能的市場還是在一般道路上,而不是封閉環境中。事實上,我們已經有「封閉環境、路徑清楚定義的電動車」,就是高爾夫球場裡面的球車;但這麼多年來,似乎也沒人想過要為它們加上自動駕駛功能。
所以現在範圍已經縮小到這樣:
  1. 不是現在Tesla的直接競爭產品;
  2. 必須比Tesla更強;
  3. 不是輕型「四輪機車」這類;
  4. 不是封閉環境中的自動駕駛車。
不過這樣思考的前提,是Apple真的有某種電動車正在開發之中;而且我覺得,似乎還是遺漏了什麼重點、或是弄錯了縮小的範圍。

來自韓國的禮物

回到本文有點小誇張的題目:可能來自韓國起亞和現代(Hyundai)兩家車廠的禮物。
一般來說,Apple供應鏈上的廠商都不能洩漏正在進行的產品、上市的時間、種類或數量等資訊;但起亞汽車日前卻公開向南韓媒體放話,指出他們正在跟Apple洽談車輛專案方面的合作、二月的公開發佈日期、以及前面提到的36億美元投資。
雖然起亞的聲明馬上就被消音,但已經來不及了。事後的澄清訊息則指出,目前Apple已經「暫緩」跟起亞之間的洽談,並且尋求與其他公司(包括日本車廠)之間可能的合作。
此外,韓國現代汽車(擁有起亞34%股權)的高階主管則對於與Apple可能的合作關係表達了憂慮
「Apple自認是老大。他們會自己做行銷、自己做產品、自己做品牌;但現代也是老大,所以這樣就會有衝突……。無論是Google或Apple,這些公司都只想把我們『變成鴻海』……。
但對Apple而言,可以從韓國得到最好的禮物,就是在跟現代/起亞正式簽約合作之前,後者的管理階層公開同意「願意當鴻海」;否則就跟西方諺語所說的一樣:「結婚容易,親家難搞」,先上車後補票,然後才開始後悔。
關於上述的這些澄清,Apple很可能完全不會發表任何聲明,以緘默來說明一切;至於傳說中的Apple Car……,毫不意外的,至今仍然還是個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專業、深入、提供最佳閱讀體驗的商業評論網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