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檢舉內容
台灣新電影之前的偉大導演

2021/01/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母親三十歲劇照。
Credit: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在台灣新電影之前的六十、七十年代,最受知識分子矚目的導演,是宋存壽。
他的名作是國聯公司的《破曉時分》(1968),但他最被認為的佳作是1973年的《母親三十歲》。這部片子最了不起之處,是竟然不經意的將渡台的「外省人」拍得那麼有韻味。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那時是七十年代。如果在二〇二幾年的今天來看「外省人」三字,會愈來愈多可以探究的論述;然而在七十年代,他拍得那麼隨意、不張揚,卻透出了他對故鄉之遠去後在台灣的人生境遇,這是一種涵蘊在血肉裏的天生情感,而宋存壽恰好「妙手偶得」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55 字,收錄於此專題與 Premium 專區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舒國治,散文家,一九五二年生於臺北,先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遊記中擅寫庶民風土、讀書遊藝、吃飯睡覺、道途覽勝,有時更及電影與武俠。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出版有《門外漢的京都》、《臺北小吃札記》、《水城臺北》等著作。現以專題《理想的下午2020》在方格子展開全新寫作計畫。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理想的下午2020 的其他內容
粉蒸肉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炒肉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香港八恨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麵疙瘩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校園民歌與台灣新電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