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可以打COVID 19 疫苗嗎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產婦,是COVID 19 高危族群

產婦本身

與非懷孕女性相比,COVID-19的孕婦從發病到住院的時間較短

產前

肺被擠壓

COVID 19 病毒主要攻擊肺部系統,產婦的心血管與肺本來就由於懷孕而加重負荷,更容易受到損害。當懷孕時,胎兒逐漸長大,產婦的肺部會受到更壓迫,就更容易感到呼吸困難

孕婦越靠近第三孕期時,因為生理變化,肺餘容積下降,若遇到病程轉重症時,病情惡化可能會比較迅速

產後

一項紐約的研究分析 675 位產婦,即使感染病毒,也有 79% 沒有症狀。但發現懷孕的影響會持續到產婦生產後會出現的「發燒、低血氧、再度住院」的比例:

在感染COVID 19 病毒的產婦中有 13%有這些重症現象,而在沒有感染的產婦,只有4.5%有這些重症現象。

重症增加

產婦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比其他女生高出 50%,需要用到呼吸機的比例也高出 70%。新研究中的產婦死亡的可能性是非產婦的1.7倍。 在有症狀的產婦中,其死亡率為每1,000例患者1.5例,而未懷孕但有症狀的婦女,則為每1,000例病例1.2例。

胎兒本身

JAMA發表了兩篇Research Letter,母親及胎兒RT-PCR檢測皆為陰性,但血液中的IgM與IgG皆升高,推測病毒有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造成IgM升高。胎兒本身是可以被COVID 19病毒傳播。

COVID-19是否會造成子宮內感染或親子垂直感染?答案仍然是無法排除可能性,尚未有直接的證據證明,不過可能較低。

而COVID-19 感染容易造成母親血氧下降,可能產生早產、早期破水、新生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狀況。

死胎增加

在未發達的地區

分析尼泊爾 20000 位孕婦得知,在開始封鎖管制以後,死產率由千分之 14 增加為 21。印度的小規模研究狀況和尼泊爾類似,都是封鎖管制期間,到醫院生產的孕婦數量變少,死產比例也增加。

在已發展的地區

醫療發達的英國,倫敦 St George 醫院在疫情開始前 3 個月的死產率為千分之 2.38,之後攀升為 9.31;另外記錄完整的蘇格蘭也觀察到類似狀況。(台灣 2006 到 2013 年的死產率為千分之2.4)

美國的小規模研究發現,感染孕婦的胎盤出現血栓等狀況的機率較高,可能影響母體對胎兒氧氣、養分的供應,造成胎兒危險。

產婦,可以打疫苗,解危嗎 ?

即然產婦,是COVID 19 高危族群,她們當可以打疫苗,解危。

世界衛生組織( WHO ) 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卻相互做出了矛盾 建議。這兩個組織都沒有明確禁止或鼓勵對產婦進打疫苗。 又在有限研究資料下,它們提供了不同的建議。

1.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建議

WHO建議 :

產婦不要接種疫苗

除非產婦由於工作的暴露或慢性疾病,有極大風險可能患上Covid。

2.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的建議

C.D.C.的諮詢委員建議 :

產婦在接種疫苗之前,得先諮詢醫生

這一決定,將決策權推給了準媽媽及醫師的手上。

C.D.C.之間的意見分歧 和W.H.O. 並非源於科學證據,而是

缺乏科學證據


產婦被禁止參加Moderna或Pfizer-BioNTech疫苗的臨床試驗,這一決定符合將產婦排除在生物醫學研究之外的悠久傳統,但現在這一挑戰受到了挑戰 ,沒有科學證據告知大家產婦接種疫苗是安全的。

Moderna和Pfizer-BioNTech的藥物指引

儘管懷孕使婦女面臨嚴重COVID-19的風險更高,但很少有數據可用來評估,產期疫苗的安全性

由於數據不足,世衛組織目前不建議產婦接種疫苗。

不過,根據對疫苗的了解,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相信,接種疫苗給產婦風險會大於益處。

因此,那些可能暴露於COVID 19 的高風險產婦(例如,衛護人員)或合併症,會增加他們患嚴重疾病的風險,可以與醫師討論進行疫苗接種的可能性。

世衛組織不建議在疫苗接種後,停止母乳喂養。

疫苗是安全的

專家們仍普遍認為疫苗是安全的 :

因為自從1960年代開始,人即使沒有在嚴格的臨床試驗下,也會對產婦進行了很多流感和其他疾病的疫苗接種。在疫苗接種後,很少有產婦發生嚴重副作用的。

但官方世界衛生組織( WHO ) 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得說一下官話,才安全,才不能丟官,對嗎?

來源: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醫師,孕婦能不能打流感疫苗?」 「打疫苗會不會影響胎兒發育?」 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在懷孕期間,媽媽的免疫力會下降,較容易遭到病毒、細菌的感染。詹德富醫師說,另外,在懷孕的過程中,媽媽的心臟負擔增加,而且在胸腔受到壓迫的狀況下,呼吸會比較淺,如果出現上呼吸道感染
Thumbnail
「醫師,孕婦能不能打流感疫苗?」 「打疫苗會不會影響胎兒發育?」 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在懷孕期間,媽媽的免疫力會下降,較容易遭到病毒、細菌的感染。詹德富醫師說,另外,在懷孕的過程中,媽媽的心臟負擔增加,而且在胸腔受到壓迫的狀況下,呼吸會比較淺,如果出現上呼吸道感染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COVID-19世代母親」和以前的新生兒母親完全不同,她們焦慮、憂鬱,又擔心被家族給汙名化。 這一波Omicron病毒帶來的幼兒與兒童急性腦炎,更讓她們憂心忡忡,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COVID-19世代母親」和以前的新生兒母親完全不同,她們焦慮、憂鬱,又擔心被家族給汙名化。 這一波Omicron病毒帶來的幼兒與兒童急性腦炎,更讓她們憂心忡忡,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
Thumbnail
新冠肺炎衝擊全人類健康,傳染性疾病的蔓延也可能加劇社會/健康不平等;對社會弱勢族群而言,遭受疫情衝擊與健康影響更甚於普通人。後疫情時代,如何才能重建經濟又不落下任何人?
Thumbnail
新冠肺炎衝擊全人類健康,傳染性疾病的蔓延也可能加劇社會/健康不平等;對社會弱勢族群而言,遭受疫情衝擊與健康影響更甚於普通人。後疫情時代,如何才能重建經濟又不落下任何人?
Thumbnail
一項研究呼籲“立即停用針對孕婦、哺乳期婦女、育齡婦女及兒童的 mRNA COVID 疫苗”。 令人震驚的研究揭示了懷孕接種 mRNA 疫苗的驚人結果: 至少 81.9% 在妊娠 20 週前接種 mRNA疫苗後發生自然流產,其中92.3%的流產發生於妊娠13週以前。
Thumbnail
一項研究呼籲“立即停用針對孕婦、哺乳期婦女、育齡婦女及兒童的 mRNA COVID 疫苗”。 令人震驚的研究揭示了懷孕接種 mRNA 疫苗的驚人結果: 至少 81.9% 在妊娠 20 週前接種 mRNA疫苗後發生自然流產,其中92.3%的流產發生於妊娠13週以前。
Thumbnail
這幾天,日本千葉縣柏市一名孕婦確診後,在家養病期間早產。早產男嬰因為沒有辦法即時受到醫療照顧,不幸死亡。這起事件在日本境內引起很大的迴響。
Thumbnail
這幾天,日本千葉縣柏市一名孕婦確診後,在家養病期間早產。早產男嬰因為沒有辦法即時受到醫療照顧,不幸死亡。這起事件在日本境內引起很大的迴響。
Thumbnail
孕婦🤰,COVID19的 危險 感染Covid-19的孕婦,容易重症入加護病房,早產的風險也會增加。美國婦產科們認為,孕婦🤰是需要疫苗接種保護的高危險族群,但是最初的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並沒有把孕婦入為研究對象,故沒有科學依據來証明,接種疫苗在孕婦🤰是安全的。 前幾天,美國的研究小
Thumbnail
孕婦🤰,COVID19的 危險 感染Covid-19的孕婦,容易重症入加護病房,早產的風險也會增加。美國婦產科們認為,孕婦🤰是需要疫苗接種保護的高危險族群,但是最初的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並沒有把孕婦入為研究對象,故沒有科學依據來証明,接種疫苗在孕婦🤰是安全的。 前幾天,美國的研究小
Thumbnail
應該是醫院中最充滿希望的科別,卻也是帶來許多傷痛的地方,各種懷孕的科普知識、各種社會背景下的責任、細膩的事件描寫、角色鮮明的醫療人員,譜寫出了一則則溫柔又感人的故事,推薦此部包含了各種與懷孕相關議題的故事。
Thumbnail
應該是醫院中最充滿希望的科別,卻也是帶來許多傷痛的地方,各種懷孕的科普知識、各種社會背景下的責任、細膩的事件描寫、角色鮮明的醫療人員,譜寫出了一則則溫柔又感人的故事,推薦此部包含了各種與懷孕相關議題的故事。
Thumbnail
產婦,是COVID 19 高危族群 產婦本身 與非懷孕女性相比,COVID-19的孕婦從發病到住院的時間較短  產前 肺被擠壓 COVID 19 病毒主要攻擊肺部系統,產婦的心血管與肺本來就由於懷孕而加重負荷,更容易受到損害。當懷孕時,胎兒逐漸長大,產婦的肺部會受到更壓迫,就更容易感到呼吸困難 孕
Thumbnail
產婦,是COVID 19 高危族群 產婦本身 與非懷孕女性相比,COVID-19的孕婦從發病到住院的時間較短  產前 肺被擠壓 COVID 19 病毒主要攻擊肺部系統,產婦的心血管與肺本來就由於懷孕而加重負荷,更容易受到損害。當懷孕時,胎兒逐漸長大,產婦的肺部會受到更壓迫,就更容易感到呼吸困難 孕
Thumbnail
今日(8月30日)香港新增15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其中10宗屬於本地感染個案。以現時趨勢看,肺炎疫情開始緩和。 但是,今天卻有一宗臨盆在即(39周)的孕婦初步確診新冠肺炎,而且她被收進病房留醫,及後才送去隔離病房。這令到10名曾與她留院在同一病房的女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因而要檢疫14日。
Thumbnail
今日(8月30日)香港新增15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其中10宗屬於本地感染個案。以現時趨勢看,肺炎疫情開始緩和。 但是,今天卻有一宗臨盆在即(39周)的孕婦初步確診新冠肺炎,而且她被收進病房留醫,及後才送去隔離病房。這令到10名曾與她留院在同一病房的女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因而要檢疫14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